田 江
高校是我國科技創(chuàng)新和人才培養(yǎng)的高地,高校主辦的各類學報也是我國科技創(chuàng)新和文化傳播的重要平臺,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從1906年6月我國第一本大學學報《東吳月報》創(chuàng)刊號《學桴》創(chuàng)刊,到《清華學報》(1915年)、《北京大學月刊》(1919年)相繼創(chuàng)刊,學報都聚焦于先進思想和文化的傳播。《學桴》的《發(fā)刊詞》鮮明地提出了“謀刊行月,以表學堂之內容,與當代學界交換知識”[1]。在新中國成立初,著名學者馬寅初在出版《北京大學學報》時強調“傳播我??茖W研究的成果,交流學術思想”。我國高校學報具有數量多、學科門類全、服務對象廣的特征,在促進人才培養(yǎng)、科技進步以及國內外學術交流方面都發(fā)揮了積極作用。根據中國知網(CNKI)的共收錄期刊統(tǒng)計,目前我國各類高校主辦的期刊數量達3485種,占我國學術期刊總數的41.46%,覆蓋工程、理學、醫(yī)學、人文等各個學科,其中人文社科學報有1300多種,占37.3%,成為我國學術交流的重要平臺和展現我國科技成就的重要窗口。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高校學報工作。早在1998年,教育部就出臺了《高等學校學報管理辦法》(教備廳〔1998〕3號),強調“高等學校學報工作是高等學??蒲泻徒虒W工作的組成部分”,“是反映本校科研和教學成果為主的學術理論刊物,是開展國內外學術交流的重要園地”。2015年,教育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校出版工作的意見》(教社科〔2015〕1號)[2],強調“高校要充分認識高校出版工作在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中的特殊重要性,把出版工作擺在重要位置,納入學校發(fā)展總體規(guī)劃,支持出版單位的改革發(fā)展,加強對出版單位的管理,充分發(fā)揮高校出版工作在人才培養(yǎng)、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創(chuàng)新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鼓勵高校綜合性學報向專業(yè)性學術期刊轉型”的發(fā)展方向,為高校學報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和政策保障。2015年,中國科學技術協(xié)會、教育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聯(lián)合出臺了《關于準確把握科技期刊在學術評價中作用的若干意見》(科協(xié)發(fā)學字〔2015〕83號)[3],強調“科技期刊是原始創(chuàng)新的重要平臺”,要求“重視精品科技期刊建設,大力推進中國科技期刊國際影響力提升計劃,打造一批在專業(yè)學科領域具有較強學術影響力的一流中文科技期刊和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外文科技期刊”。因此,提升我國高校學報的影響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需求和戰(zhàn)略意義,是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四個自信”思想的根本要求。
但是,相對于我國高等教育水平的快速發(fā)展和科技實力的不斷增強,我國高校學報則面臨發(fā)展定位不清晰、學科方向分散、與主辦高校的關系邊緣化等發(fā)展局面,在科技創(chuàng)新中作用正在削弱[4-6]。一方面,在高校學科建設和學術水平高速發(fā)展的同時,我國高校學報的總體發(fā)展滯后于學科建設的快速發(fā)展;另一方面,我國高校學報的全球影響力有限,落后于科學研究國際化發(fā)展的大趨勢,突出地表現為高校的科學研究與學報之間缺乏有效的協(xié)同機制。在我國全面實施“雙一流”建設中,高校學報肩負著新的歷史使命和面臨新的發(fā)展機遇?!半p一流”建設與提升高校學報影響力既有本質上一致性,也存在發(fā)展措施上的差異性,本文重點分析二者之間的協(xié)同性與協(xié)調機制的建立,以實現高校學報與“雙一流”建設的協(xié)同發(fā)展。
表現在目標、評價標準、科技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社會聲譽、外部效應等多個維度。
“雙一流”建設致力于提升我國高等教育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7],推進我國高等教育的人才培養(yǎng)和科技創(chuàng)新,建設成為領先世界先進水平的國際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高校學報始終把繁榮文化、促進交流作為己任,立足高校、服務國內外廣大科技工作者,特別是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我國學報的發(fā)展已經從國內延伸到世界各地,成為高校學術交流、人才培養(yǎng)以及聲譽提升的重要平臺之一。
“雙一流”建設水平是對高校實力、貢獻和聲譽等核心指標的綜合評價[8-9],其中發(fā)表高水平學術論文是代表高校實力的重要指標,也是第三方專業(yè)評價機構對高校創(chuàng)新水平、學術貢獻以及師資水平的客觀評價的重要依據。高校學報從創(chuàng)辦以來,匯聚了我國高??萍紕?chuàng)新成果,是我國高等教育綜合發(fā)展水平的集中體現。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高校學報的整體水平不斷提升,成為高校綜合實力的指向標之一。根據2017年4月美國工程索引(Engineering Index,EI)官網發(fā)布的最新報告[10],我國被EI收錄期刊數量達214種,包括152種中文刊和62種英文刊,其中由國內各大學主辦的學報達49種,占22.89%。
科技創(chuàng)新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覆蓋知識學習、知識提煉、知識應用、知識升華等環(huán)節(jié)??蒲泄ぷ靼诉x題、相關研究綜述、建模、實驗、評價、成果報告等環(huán)節(jié),研究論文是科研工作的全面體現。因此,二者無論內容上還是流程上都是完全一致的。
高校具有人才培養(yǎng)、科學研究、服務社會的三大職能,其中人才培養(yǎng)是核心?!半p一流”建設進一步凸顯了高校在人才培養(yǎng)方面的核心地位,特別是對引領世界科技前沿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培養(yǎng),“雙一流”建設的關鍵即是全球高端人才的競爭。據有關統(tǒng)計,全球超過80%以上的諾貝爾獎和菲爾茲獎獲得者,以及約67%的高引用科學家都集中世界百強大學[11],“雙一流”建設將進一步促進創(chuàng)新人才的引進和培養(yǎng)。提升高校學報的學術影響力依賴于高校的科技人才隊伍,高校學報也將進一步促進高層次人才的成果展現和世界影響力的提升。
高校學報的創(chuàng)立和影響力提升都源于高校集聚了大批一流人才,“雙一流”建設必將進一步推動學報學術影響力的提升。同時,高校學報是展現高校學術水平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窗口之一,高校學報學術影響力的提升也將進一步提升高校的社會聲譽。例如,美國國家科學院的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美國科學院院報,PNAS)堪稱與Cell、Nature、Science并列的世界第四大名刊之一,在全球享有盛譽。
在保障措施方面,“雙一流”建設與高校學報的發(fā)展仍然存在多方面的差異性。
大學是人類社會發(fā)展中的“資源轉化系統(tǒng)”[9],通過對大學各種資源的投入,大學將這些資源轉化為可以推動社會發(fā)展的人才、科技成果以及精神產品。近年來,國家相繼出臺“名欄”建設工程、中國科協(xié)等五部委出臺的“提升我國國際期刊影響力”計劃[12],推動了高校學報學術質量的提升,但是總體來說對高校學報的投入仍然偏少。
由于高校學報學術質量的提升在根本上依托于學科發(fā)展,高校學報的傳播存在一定的周期性,包括編輯、出版、傳播等多個環(huán)節(jié)。因此,高校學報學術質量的提升需要有效的機制作為保障,才能充分發(fā)揮高校豐富的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
高校學報的欄目建設與主辦高校的學科發(fā)展呈現一定的不對稱性特征。一般來說,學報在創(chuàng)立之初所建設的欄目都是高校的優(yōu)勢學科和特色學科,但是,隨著高校學術水平的不斷提高,特別是在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學術成果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學術成果可以在國際期刊上刊發(fā),致使高校學報的特色與高校的學科發(fā)展并非完全同步,表現為一定的不對稱性。
以《電子科技大學學報(自科版)》為例,據CNKI的統(tǒng)計分析,該學報在“計算機工程與應用”和“通信與信息工程”欄目近十年的刊文量分別占8.05%、6.73%,相對于主辦高校擁有“電子科學與技術”優(yōu)勢學科(在2012年教育部學科評比中名列全國第一),但是相關的論文在學報的刊文量僅占3.75%。
綜上所述,“雙一流”建設與學報學術質量的提升,二者既相互聯(lián)系又各有其特征。
“雙一流”建設是我國高等教育未來發(fā)展的重要戰(zhàn)略舉措,為我國全面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宏偉目標提供人才支持和創(chuàng)新動力。高校學報是我國科技期刊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推進我國“十三五”國家科技創(chuàng)新發(fā)展規(guī)劃的重要推動力之一?!半p一流”建設與高校學報影響力提升的協(xié)同性和差異性,在客觀上亟待建立和完善相關的協(xié)調機制,才能更加有效地促進高校學報在“雙一流”建設中的進一步發(fā)展。
長期以來,我國學術評價體系沿襲了國外的評價指標體系,諸如期刊的影響因子、論文被引數量等指標[13],目前,越來越多的高校將國際上廣泛應用基本科學指標數據庫(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ESI)評價指標來衡量學科發(fā)展水平,在ESI中學科排行前1%被視為一流學科的重要參考指標[14],但是難以全面反映我國的學術水平和影響力。在“雙一流”實施方案(教研〔2017〕2號)明確了“以中國特色學科評價為主要依據,參考國際相關評價因素”的遴選程序[15]。因此,我們亟待建設全面反映中國特色的學術評價體系,對國際學術評價體系進行“批判”繼承。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多樣性和復雜性,對“雙一流”建設和我國高校學報學術水平的提升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半p一流”實施方案明確強調“以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為核心”和“以支撐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戰(zhàn)略、服務經濟社會發(fā)展為導向”[15]。
因此,圍繞“雙一流”建設,不斷突顯“中國特色”元素,進一步凝練高校學報的專業(yè)方向,全面打造高校學報的特色。教育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校出版工作的意見》強調“鼓勵高校綜合性學報向專業(yè)性學術期刊轉型”[2],為高校學報發(fā)展指明了方向。因此,高校學報需要聚焦于特色欄目、特色品牌的建設,將“雙一流”建設、高校的優(yōu)勢學科以及學報學術提升有機地結合起來,努力打造具有世界先進水平、引領學科前沿的優(yōu)秀欄目。
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七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會上指出:“傳統(tǒng)意義上的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技術開發(fā)和產業(yè)化的邊界日趨模糊,科技創(chuàng)新鏈條更加靈巧,技術更新和成果轉化更加快捷,產業(yè)更新?lián)Q代不斷加快?!?/p>
長期以來,我國高校學報的國際影響力滯后于高校學科發(fā)展。因此,在“雙一流”建設中,應該把國際一流學科和一流大學的創(chuàng)建,與提升高校學報的學術影響力統(tǒng)一起來,實現“一流學科”“一流大學”與“一流學報”同步發(fā)展的格局。
長期以來,由于科技評價體系等多方面的原因,致使我國科學研究與科技成果發(fā)表的畸形發(fā)展模式。一方面,我國科技投入逐年增加,但是我國一流的科研成果大都發(fā)表在國外期刊上。另一方面,由于版權等方面的原因,我國科研機構每年需花費大量資金從施普林格、愛思唯爾等國際出版商購買科技文獻,使得我國優(yōu)秀科研成果不能為中國同行首先獲悉,而國內廣大科技工作者只能通過高額的版費向國際出版商購買科技文獻(俗稱“吃‘返銷糧’”),造成科技投入與產出的錯位。
一方面,我國的期刊數量和文獻數量走在世界前列。中國知網(CNKI)目前共收錄10864種期刊,其中學術期刊共8404種,占77.36%,在“十二五”期間,中國知網(CNKI)目前共收錄期刊文獻13369454篇,年均267.39萬篇。數量僅次于美國。
另一方面,我國期刊質量堪憂。2014年,中國科協(xié)和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主辦的第十屆科技期刊發(fā)展論壇上,中國科協(xié)黨組書記尚勇指出“我國每年產出數百萬篇學術論文,90%以上的高水平論文投向了國外期刊!”[16]。通過“雙一流”建設不斷提升高校學報的學術影響力的,也將進一步促進科學研究與成果發(fā)表的良性循環(huán),打破我國學術評價長期受制于國外的局面。
高校學報是我國高校開展學術交流與科研評價的重要平臺之一。在全面實施“雙一流”建設中,高校學報面臨難得的發(fā)展機遇,需要有關部門和高校高度重視高校學報學術質量的提升,通過科學規(guī)劃、統(tǒng)籌兼顧,全面實現高等教育與學術繁榮、“雙一流”建設與科技創(chuàng)新、科技成果與學報發(fā)展等多個層面的協(xié)同發(fā)展,為實現2020年建成創(chuàng)新型國家的宏偉目標做出積極貢獻,為實現我國“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支撐。
[1]姚遠.中國大學科技期刊史[M].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
[2]教育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校出版工作的意見[EB/OL].http://china.caixin.com/2015-03-13/100790840.html.
[3]中國科學技術協(xié)會,教育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關于準確把握科技期刊在學術評價中作用的若干意見[EB/OL].http://www.cast.org.cn/n35081/n35488/16753578.html.
[4]郭偉.媒體融合下高??萍计诳膮^(qū)域協(xié)同發(fā)展模式[J].編輯學報,2016,28(3):226-229.
[6]呂小紅.試論高??萍计诳膶W術經營策略[J].中國出版,2013(5):34-36.
[5]周凱虹.提升學術性科技期刊影響力的可行性途徑探索[J].編輯學報,2013(s1):82-84.
[7]吳付來,李珣.“雙一流”建設評價要有中國標準[N].中國教育報,2017-3-239(005).
[8]高飛.大學排名對高校發(fā)展的影響研究[J].江蘇高教,2016(1):39-42.
[9]張敏.“雙一流”建設的國際經驗與中國方略[J].2016(6):60-63.
[10]EI COMPENDEX SOURCE LIST[EB/OL].https://www.elsevier.com/solutions/engineering-village/content#databases.
[11]馮倬琳,王琪,劉念才.世界一流大學建設之路與啟示[J].中國高等教育,2014(10):61-63.
[12]毛紅霞.教育部“名欄建設工程”的分布及未來建設走向分析[J].出版科學,2016,24(2):44-46.
[13]張凌之.影響因子在我國科技期刊評價中的作用分析[J].編輯學報,2003(2):126-127.
[14]陳仕吉,史麗文,左文革.基于ESI的學術影響力指標測度方法與實證[J].圖書情報工作,2013,57(2):97-102.
[15]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fā)展改革委.關于印發(fā)統(tǒng)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施辦法(暫行)的通知[EB/OL].http://www.moe.edu.cn/srcsite/A22/moe_843/201701/t20170125_295701.html.
[16]尚勇.在第十屆中國科技期刊發(fā)展論壇上的講話[EB/OL].http://www.cast.org.cn/n17040442/n17041583/n17041598/n17041909/17064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