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宏源
(寧德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福建 福安 355000)
太極拳訓練對女大學生身心健康的影響研究
鄭宏源
(寧德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福建 福安 355000)
太極拳不但體現(xiàn)了太極五行、陰陽辯證等古代哲學思想,更集健身、競技、趣味、娛樂于一體,自古以來就是一種內(nèi)外兼修的傳統(tǒng)拳術(shù),對人們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以福建省5所高校女大學生為研究對象,對太極拳訓練對女大學生身心健康的影響進行深入的研究。
太極拳訓練;女大學生;身心健康;影響
太極拳是我國一項重要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是我國的文化瑰寶,倍受群眾喜愛。太極拳運動不但體現(xiàn)了太極五行、陰陽辯證等樸素的古代哲學思想,更是集健身、競技、趣味、娛樂于一體,自古以來就是一種內(nèi)外兼修的傳統(tǒng)武術(shù),對人們的身心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學者們普遍認為,太極拳運動的開展有利于學生更好地運用體育、感受體育、熱愛體育,有利于全面提高其身體素質(zhì)、形態(tài)與機能,改進其心理健康,增強其運動體驗的延續(xù)性,促進其終身體育鍛煉習慣的養(yǎng)成。當前,太極拳運動作為一種選項課在許多高校得到了廣泛的開展,但是目前學術(shù)界對太極拳運動與學生身心健康影響的研究成果并不多,尤其是定量與定性相結(jié)合的研究尚處于空白。因此,本文通過對福建省高校女學生在參加太極拳運動前后的身心變化進行研究,旨在進一步挖掘和探析高校太極拳訓練對女大學生身心健康的影響,促進太極拳運動在高校健康發(fā)展。
研究內(nèi)容:高校太極拳訓練對女大學生身心健康的影響。
研究對象: 本文研究對象為福建省廈門大學、福州大學、福建師范大學、福建農(nóng)林大學、華僑大學等5所學校的200名女大學生,年齡范圍為18周歲至21周歲。
測量指標:重點對女大學生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指標進行測量。其中,身體健康指標主要包括:身體形態(tài)(腰圍、臀圍、體重)、身體機能(安靜心率、肺活量)、身體素質(zhì)(閉目單腳平衡、前踢角、立位體前屈、800米跑、立定跳遠);心理指標主要參照SCL-90量表進行設置,包括: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關(guān)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懼、偏執(zhí)、神經(jīng)性病等。
實驗方法:在實驗前,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相關(guān)指標進行測量;在實驗中,組織學生開展楊氏24式太極拳的拳理、基本功、套路訓練,實驗時間為5個月,每周開設1節(jié)“楊式太極拳24式”選項課程;在實驗結(jié)束后,利用實驗前后數(shù)據(jù)進行對比的方式,找到實驗組和對照組在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方面的數(shù)據(jù)差異。
2.1 太極拳訓練對女大學生身體健康的影響
從表1可以看出,參加太極拳訓練后,女大學生各項指標的P值均大于0.05,表明女大學生在實驗前后的身體形態(tài)、身體機能、身體素質(zhì)各項指標均呈現(xiàn)出顯著性的差異。其中,身體形態(tài)和身體機能各項指標P值大于0.01且小于0.05,身體素質(zhì)各項指標的P值小于0.01,呈現(xiàn)出更加顯著的差異性。在身體形態(tài)方面, 經(jīng)過5個月的太極拳訓練, 女大學生實驗前后的腰圍、臀圍、體重分別減少了5.57厘米、1.53厘米、2.53公斤;在身體機能方面,女大學生實驗前后的安靜心率降低了3.74次,肺活量提高了311毫升;在身體素質(zhì)方面,女大學生實驗前后立位體前屈、800米跑分別提高了4.57厘米、55秒,女大學生實驗前后的閉目單腳平衡、前踢角、立定跳遠分別提高了5.03秒、68.46度、0.17米。從以上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經(jīng)過5個月的太極拳訓練,學生的柔韌性、平衡能力改善較為明顯,與此同時,學生的耐力、力量等其他指標也得到了顯著的提升。
表1 太極拳訓練實驗前后女大學生身體健康指標對比(N=200)
2.2 太極拳訓練對女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2.2.1 實驗前女大學生心理健康調(diào)查結(jié)果
表2 實驗前女大學生SCL-90量表總分、總均分及心理問題檢出率(N=200)
按照全國的心理健康測量標準,SCL超過160分、陽性項目數(shù)超過43項、或任何一個因子超過2分,就應被劃入心理亞健康范圍,需要進一步的檢查。根據(jù)調(diào)查,從表2可以看出,81%的樣本比重通過SCL-90量表測試,總分≤160分,處于正常范圍。從整體情況看,當前的200名女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總體情況較好,但是仍然存在著“較全國常模陽性項目數(shù)較多、總平均分偏高”的問題。當前存在輕度心理健康問題(160分<總分≤200分,各因子均分≥2分)的人數(shù)占總權(quán)重的40.5%,存在中度心理健康問題(200分<總分≤250分)的人數(shù)占總權(quán)重的5.5%,重度心理健康問題(總分>250分)的人數(shù)占總權(quán)重的3%。
2.2.2 實驗后女大學生心理健康調(diào)查結(jié)果
表3 實驗后女大學生SCL-90量表總分、總均分及心理問題檢出率(N=200)
從表3可以看出,在太極拳訓練實驗結(jié)束后,≤160分的樣本數(shù)權(quán)重達到了93.5%,160分<總分≤200分(輕度心理問題)的樣本數(shù)權(quán)重為4%,200分<總分≤250分(中度心理問題)的樣本數(shù)權(quán)重為2%,大于250分(重度心理問題)的樣本數(shù)僅為1?!瓣栃皂椖繑?shù)>43項”和“各因子均分≥2分”的樣本數(shù)權(quán)重分別為9%、17%。學生的SCL-90量表總體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2.2.3 實驗前后女大學生心理健康調(diào)查結(jié)果總體對比
從表4可以看出,各項P值均大于0而小于0.05,具有差異性判研的統(tǒng)計學意義,尤其是其中的“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關(guān)系敏感、抑郁、焦慮、偏執(zhí)、神經(jīng)病性、其他”等各項因子的P值均大于0.01,呈現(xiàn)出顯著性差異;敵對、恐懼兩個因子的P值處于0.01—0.05范圍內(nèi),呈現(xiàn)出一般性差異。為期5個月的女大學生太極拳訓練的實施,使得各項因子均呈現(xiàn)出下降的趨勢。總均分由137.5下降到118.8,均分由1.45下降到1.32。
3.1 太極拳訓練對女大學生身體健康的促進作用分析
表4 實驗前、后女大學生SCL-90量表測試各因子均分比較(N=200)
一是太極拳訓練對女大學生身體形態(tài)的改善作用。太極拳是典型的有氧運動,通過太極拳訓練,使得學生的腰圍、臀圍、體重等形體指標均得到了有效的改善。當前,“減肥”是女大學生高校生活中的熱點問題,而太極拳訓練則起到了較有效的燃脂作用,成為女大學生減肥的重要方法。在太極拳運動中,學生以腰為中心對稱進行軀干、腰肢的伸展、旋轉(zhuǎn)等運動,使得學生在循序漸進的技術(shù)動作學習訓練中充分地鍛煉體能。長時間的太極拳運動,能全面提高學生身體的運氧能力,降低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等生化指標,使得骨骼、肌肉群均得到鍛煉,有效地減少了脂肪的堆積,積極改進了女大學生的身體形態(tài)。
二是太極拳訓練對女大學生身體機能的促進作用。太極拳運動看似舒緩,但其仍然擁有一定的運動強度。在本文中,利用安靜心率、肺活量指標來對女大學生的身體機能進行測量。通過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太極拳訓練的開展,使得學生的心肺功能得到了有效的改善。長時間的太極拳運動,增強了學生的心肌纖維,提高了心臟的收縮力與肺部的呼吸能力,增加了肺泡與毛細血管的接觸機會,使得胸腔容量得到了擴大,使得女大學生的心理、肺活量指標得到了明顯的改善。
三是太極拳訓練對女大學生身體素質(zhì)的增強作用。在本文中,利用“閉目單腳平衡、前踢角、立位體前屈、800米跑、立定跳遠”等指標來對女大學生的平衡、柔韌性、耐力、力量等身體素質(zhì)指標進行測量。通過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為期5個月的太極拳運動,使得學生平衡、柔韌性、耐力、力量等身體素質(zhì)指標均得到了顯著的提高。在太極拳訓練中,要求學生虛領(lǐng)頂勁、含胸拔背、動中求靜、式式均勻,對頸、肩、腕、胸、背、腰、腿、胯等身體的每個部分進行均衡、充分的調(diào)動,在張弛有序的運動中,或松沉柔順,或圓活暢通,促進女大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得到全面的增強。
3.2 太極拳訓練對女大學生心理健康的促進作用分析
一是太極拳訓練對女大學生強迫癥狀和人際關(guān)系敏感的緩解作用。當前,強迫癥狀是女大學生存在的較為突出的心理問題,表現(xiàn)為個別女大學生由于學習壓力較大,在學習和生活中過分謹小慎微,對各項事物要求過高,并且無法承受和緩解學習生活的壓力。而通過太極拳訓練,使得女大學生在增強身體形態(tài)、機能、素質(zhì)的同時,更有利于學生感受到“圓融一體”的心靈境界。每一次太極拳訓練,可以說都是對學生心靈的一次洗滌。當前,大多數(shù)“95后”女大學生都是獨生女,許多女大學生不善于與人進行交往與交流,不能與他人開展有效的合作共享,集體意識較為淡薄,合作技能和溝通技巧也相當缺乏。而太極拳運動本身就是一項講求“虛極靜篤、身心合一”的運動,在練習中有利于增強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融洽與和諧,通過太極拳訓練,使得學生在集體活動中,形成良好的人際心態(tài),與其他學生建立起穩(wěn)定的友誼。
二是太極拳訓練對女大學生抑郁和偏執(zhí)的緩解作用。抑郁癥狀表現(xiàn)為個體的心境與自我感知的低落,抑郁癥狀的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不到快樂,自卑心理較強,人生觀與世界觀不完善,心理人格不健全。而在太極拳運動訓練中,要求學生必須“意氣相合、氣沉丹田、心神合一”,要求學生形動于外,心靜于內(nèi),以虛靈之心,養(yǎng)剛中之氣,這些都有利于促進大學生實現(xiàn)有效的移情,消除不良心理,緩解學習和生活中的失意與壓抑,享受太極拳帶來的樂觀心境。偏執(zhí)也是當前女大學生較為突出的心理問題,過于偏執(zhí)的女生在生活中表現(xiàn)為對某一事物的過于執(zhí)著。偏執(zhí)人格又可以稱之為妄想型人格,表現(xiàn)為對某一事物的極度過敏,思想行為習慣難以改變,嫉妒、敏感,擁有較強的“自我概念”。而太極拳訓練對于偏執(zhí)心理癥狀的改進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在太極拳運動中,有助于學生更好地體會“剛?cè)岵⒁匀峥藙?、以靜制動、虛實結(jié)合”的方法論與人生哲理,不但能夠改變學生的發(fā)力習慣和身體本能,更能夠改進學生生活態(tài)度,以及看待事物的方法。
三是太極拳訓練對女大學生焦慮和神經(jīng)性病的緩解作用。焦慮主要表現(xiàn)為學生對待事物過于緊張、煩躁,心理矛盾與沖突明顯,而太極拳運動本身就是一種有效的注意力、放松、矯正心理治療方式,可有效地緩解學生的焦慮心理。神經(jīng)性病是危害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殺手”,可以概括為個體的情緒、氣質(zhì)、個性呈現(xiàn)出不穩(wěn)定性的特征。通常情況下,神經(jīng)性病的學生比普通人更容易表現(xiàn)出自控能力和自我認知能力的欠缺。而通過太極拳,使學生的不良情緒得到有效的改善,在太極拳的運動中,要求學生必須“靜心用意、動作圓潤”,使得學生必須將所有的精力用于“凝神聚氣、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這些都將使得學生的不良心理得到有效的緩解,有效地消除女大學生的神經(jīng)病性,讓學生的認知、氣質(zhì)、個性心理等恢復正常。
四是太極拳訓練對女大學生敵對、軀體化和恐懼的緩解作用。敵對心理是個體對其他人的戒備與防御心理。對當代女大學生來說,對別人的不信任、防備心理已成為一些學生的工作與生活中的常態(tài)。敵對心理的存在,嚴重影響著學生的心理健康,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大學生活。而太極拳訓練使得學生在互動式的訓練與集體活動中,通過與他人進行合作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探索、主動發(fā)展,培養(yǎng)自己與他人共同探索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使得女大學生的敵對心理得到了緩解。對軀體化和恐懼的緩解也是太極拳訓練的重要功能。太極拳是中等運動量的有氧運動,使得學生身體得到放松,在訓練中強調(diào)放松與協(xié)調(diào),最終達到身心合一、無私忘我的精神意境,對于有某種軀體障礙的學生消除心理沖突具有重要的意義,尤其是能使學生對自己的身體產(chǎn)生更堅定的信心,消除對軀體化的懷疑。
通過本研究,得出以下結(jié)論:在身體健康方面,太極拳訓練對女大學生身體形態(tài)、身體機能、身體素質(zhì)均具有較強的促進作用;在心理健康方面,太極拳訓練對女大學生的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關(guān)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懼、偏執(zhí)、神經(jīng)性病具有較強的緩解作用。
[1]王正良.太極拳訓練對女大學生身心健康的影響[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12,33(8):89—90.
[2]吳永存,蘭孝國.36式陳氏太極拳對大學生身心健康影響的實驗研究[J].搏擊·武術(shù)科學,2006,3(7):37—39.
[3]王志玲.太極拳對高校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J].內(nèi)江科技,2012(9):181.
[4]包雪鳴.太極拳課程對高校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研究[J].心理科學,2008(5):51—54.
責任編輯:李增華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s of Taijiquan Training for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ZHENG Hong-yuan
(Ningde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Fu’an 355000, China)
Taijiquan not only embodies the ancient philosophic thoughts such as Taiji Five Elements, Yin and Yang Dialectics, but also integrates fitness, sports, fun and entertainment since arcient time. In this paper,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were chosen in 5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Fujian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study the impact of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the college Taijiquan training for female students in depth.
Taijiquan training;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influence
10.3969/j.issn.1674-6341.2017.02.050
2017-01-04
鄭宏源(1965—),男,福建福安人,講師。研究方向:大學體育與終身體育。
G804.22
A
1674-6341(2017)02-012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