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的是電視廣告,因為其中有形象,屬“具象”藝術(shù)吧,具象就要有嚴(yán)格的形象邏輯。
具象廣告要有幾個形象連接而成,電影叫“鏡頭”,更專業(yè)些叫“蒙太奇”。鏡頭的連接首先是邏輯的連接,于是符合邏輯的連接就使人感到合理而可愛,不合理的連接使人費(fèi)解和別扭。
某花生油的廣告久播不衰,使人感到親切可愛,它由三五個鏡頭連接而成:一只勞動者的手拔起一棵果實累累的花生;勞動者之手將一個花生掰開了;兩扇花生皮中間滴出明澈的油脂;油滴在一個容器中,濺起星星點(diǎn)點(diǎn)油花;油花形成一個圖案。
它的親切可愛應(yīng)是邏輯的合理。
一則核桃乳廣告,也效用此法:一只核桃被橫斷開,流出乳液,就屬于邏輯的不合理吧,因為核桃有堅硬的皮,吃時要砸,手不可掰開,橫斷要用鋸;核桃的含液體量也遠(yuǎn)不如花生的含油量,因此廣告就缺乏信任感。
后來又有過一個椰子被掰開了,椰殼里也流出白色的汁液,就更顯荒誕。椰殼里是水不是乳汁。
近來有一則啤酒廣告,為了說明釀造的匠心用建筑學(xué)的斗拱作比方,就更缺乏必要邏輯,液體的啤酒和固體的木頭無論如何在邏輯上是不相連的。
近來出現(xiàn)最多的是兒童“總動員”的廣告:賣房子、賣油煙機(jī)、甚至賣醬油都讓兒童說話就更是邏輯的混亂,兒童們也太累了。
好的廣告不僅是廣告,還是藝術(shù),是廣告文化,不成功的廣告早已脫離了這一屬性,也許還會給商品幫倒忙。
(常朔摘自《鐵揚(yáng)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