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玉寧
(山東藝術學院 戲劇影視學院,濟南 250300)
現(xiàn)代戲劇視域中的陳瘦竹戲劇理論*
朱玉寧
(山東藝術學院 戲劇影視學院,濟南 250300)
作為我國現(xiàn)代著名的戲劇理論家,陳瘦竹以悲劇論、喜劇論以及戲劇基本理論為基石,構(gòu)筑起有特色的戲劇理論體系。在其戲劇理論建設中,陳瘦竹尤為重視理論與現(xiàn)實的結(jié)合、與批評的融合,并能自覺地將中國與外國的戲劇理論融匯起來。本文將其戲劇理論置于當時的學術語境中,通過對比他與宋春舫、朱光潛、熊佛西和章泯的戲劇理論,窺探出中國戲劇理論的發(fā)展方向,并說明他在中國戲劇理論的建設中具有承前啟后的橋梁作用。
陳瘦竹;戲劇理論;悲劇;喜??;話劇民族化
陳瘦竹是我國現(xiàn)代著名的戲劇理論家,他自20世紀40年代開始一直在進行當代話劇及外國戲劇的研究。他努力要在中西戲劇之間搭建一座橋梁,建立中國現(xiàn)代戲劇理論體系。他的戲劇理論具有開放性與繼承性的品格,他將西方戲劇理論的內(nèi)容與中國實際相結(jié)合,并且在大量觀劇實踐經(jīng)驗的基礎上,建立了有特色的戲劇理論體系?!瓣愂葜駡猿謿v史觀念與美學觀點相結(jié)合,具有廣闊的中外文化視野,對中外戲劇理論與歷史的熟諳和敏銳的藝術感受。這些研究成果在當時都具有開拓性,以其理論深度、學術創(chuàng)新與美學魅力而對我國戲劇研究、現(xiàn)代文學研究與戲劇創(chuàng)作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對建設中國戲劇學體系也具有相當重要的理論價值?!保?]1639
一
陳瘦竹的戲劇理論以悲劇論、喜劇論和戲劇本體論為基本理論框架,他推崇悲劇崇高的一面,提倡悲壯的悲劇精神,將悲劇分為英雄人物的悲劇、正面人物的悲劇和錯誤造成的悲劇。他認為在現(xiàn)代社會,悲劇并不會衰亡。在喜劇方面,他批駁了那些認為喜劇并不表現(xiàn)矛盾沖突的形式主義的觀點,說明喜劇仍是以沖突為基礎的,它可以分為幽默喜劇、諷刺喜劇和贊美喜劇,它們分別以幽默、諷刺和贊美為喜劇精神的三種特征。在其戲劇基本理論中,他重視觀眾的因素,贊成外在戲劇性與內(nèi)在戲劇性的融合,主張戲劇不能忽視思想內(nèi)容而僅僅在形式上花樣翻新。除此以外,他還有大量文章介紹外國作家作品、戲劇思潮,對中國現(xiàn)代劇作家進行評論。在戲劇理論建設中,陳瘦竹尤為重視理論與現(xiàn)實的結(jié)合、與批評的融合,并能自覺地將中國與外國的戲劇理論融匯起來。
陳瘦竹不贊成為理論而理論的做法。他對每個戲劇問題的看法都是結(jié)合當時的實際,有感而發(fā)。如《論排場戲》和《戲劇與觀眾》這兩篇文章,就是根據(jù)當時社會的戲劇上演情況而寫的,他在文章中教導人們雖然要重視舞臺藝術,但不要為了舞臺而忽視戲劇性?!拔覀儾⒉环裾J舞臺技術在戲劇藝術中的重要性,但是我們卻不同意像戈登·克雷那樣的看法,認為舞臺技術幾乎就是戲劇藝術。戲劇的效果,應該從戲劇本身產(chǎn)生出來,而不應求之五花八門的排場?!保?]11這種思想一以貫之,在改革開放之后,面對許多劇作家競相學習西方現(xiàn)代派的戲劇技巧,不斷地在形式上花樣翻新的時候,陳瘦竹也是寫文章提醒人們不要單純地玩弄技巧,也應重視劇作的思想意義。
陳瘦竹戲劇思想重要組成部分的悲劇理論、喜劇理論和有關戲劇沖突的內(nèi)容,都與當時理論界的學術爭鳴有關,他是在對各種錯誤思想的批判中提出自己的觀點的。比如他針對周誠的“誤會、巧合說”和秋文的“幽默詼諧說”,指出他們形式主義的錯誤,肯定在喜劇中同樣存在著沖突,喜劇依然是以沖突為基礎的。同樣,在關于戲劇沖突的問題上,李超等人否定社會主義社會存在著矛盾,認為“沒有沖突就沒有戲劇”是資產(chǎn)階級的文藝理論,不適用于社會主義社會。陳瘦竹提出,我們不應該將文藝理論貼上資產(chǎn)階級或無產(chǎn)階級的標簽,我們不能否認藝術規(guī)律的客觀存在。在社會主義社會,依然有著矛盾沖突,依然可以有反映各種沖突的戲劇作品。
陳瘦竹的現(xiàn)代劇作家論中體現(xiàn)出理論與批評相結(jié)合的特點。由于他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和深厚的美學素養(yǎng),他對劇作家的研究就不同于當時那些泛泛而談的平常之作。他將理論融合于具體的作品之中,使人在獲得美的享受的同時,也能獲得理論的提高。比如在評論郭沫若的歷史悲劇的時候,他并不僅僅局限于郭沫若的幾部劇作,而是把他的劇作放在悲劇歷史的大環(huán)境中。由于對悲劇人物、悲劇精神、悲劇沖突等有深刻的研究,陳瘦竹的郭沫若悲劇分析就能深入淺出、駕馭自如。將一般的理論結(jié)合到郭沫若的劇作中,他就能看到郭沫若歷史劇中的悲劇人物“都是堅貞正直、熱愛祖國、敢于向邪惡勢力作斗爭,并且勇于獻身的人物”[1]1364。而郭沫若的歷史劇,“以歷史上統(tǒng)治集團內(nèi)部反動勢力和進步勢力之間以及統(tǒng)治階級和人民群眾之間的矛盾和斗爭為基礎。這是倒退和進步、投降和抗爭、邪惡和正直之間的矛盾和斗爭,關系國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利益,因此郭沫若所寫的悲劇沖突莊重嚴肅、崇高雄偉”[1]1364。
對喜劇作品的分析也是如此。他在講授嘲弄的時候,曾經(jīng)說過戲劇性嘲弄這種結(jié)構(gòu)方法。“‘戲劇的嘲弄’是結(jié)構(gòu)上的一種手法,劇作家運用這種手法來表現(xiàn)這樣一種情境:某些劇中人當局者迷,對于自己的處境或命運茫無所知,因而盲目地樂觀或悲觀,并且妄作各種努力;而觀眾倒是旁觀者清,看到劇中人的盲目地努力,就覺得格外地可悲或者可笑。……這種手法,有利于表現(xiàn)主題和揭示性格。”[1]1570他在分析丁西林的喜劇的時候,就指出《妙峰山》第二幕中趙隊長上場到閉幕為止那一段戲,便是“戲劇的嘲弄”的一個佳例。這就使讀者更好地理解了這一理論術語。
陳瘦竹具有扎實的外文功底,同時對中國文學也有深入的了解,這就使他的理論能夠?qū)⒅袊鴳騽∨c外國戲劇知識聯(lián)結(jié)起來。他將外國的戲劇理論引入中國,用于分析中國的話劇和戲曲,這就使他的理論具有國際的視野和相當?shù)母叨?。比如在對丁西林喜劇的研究中,他在剖析丁西林喜劇的類型時,指出他所受英國喜劇的影響,并且反駁了劉紹銘所說的丁西林的喜劇是斯克里布式的巧湊劇的說法,確定丁西林的喜劇是一種以幽默為主的幽默喜劇,他們對于生活中的落后和虛偽等現(xiàn)象進行了溫和和善意的否定,而不是憤怒嚴厲的批評,因此它在類型上更接近于世態(tài)喜劇或機智劇。這就使讀者不僅了解了中國的這部喜劇作品,也使讀者知道了更多的西方理論知識。
二
回顧話劇百年歷程,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話劇民族化問題始終是中國戲劇界努力探索的方向。可是,作為一種迥異于本國傳統(tǒng)的新的藝術形式,國人在對它的解讀中存在著誤差,這是在所難免卻又令人遺憾的。在這一百年的時間里,話劇各方面的發(fā)展并不是均衡平行的,話劇理論的發(fā)展明顯地落后于話劇的創(chuàng)作,就像田本相所指出的:“歷史發(fā)展并非是那么平衡和諧的,戲劇創(chuàng)作發(fā)展的成熟,并不意味著戲劇理論批評也隨著成熟起來。當我們對現(xiàn)代戲劇理論批評史的資料作了也許不夠廣泛不夠深入的調(diào)查之后,發(fā)現(xiàn)它的基礎是相當孱弱的。如果把戲劇理論批評視為戲劇發(fā)展的一翼,那么,可以說中國現(xiàn)代話劇的這一翅膀是殘缺的?!保?]2由此,所有對中國現(xiàn)代戲劇理論作出貢獻的先輩都是令人敬佩的。而當我們回顧中國戲劇理論的發(fā)展歷程時就可以看出,陳瘦竹的貢獻是巨大和難能可貴的。
中國人對話劇的探索早已開始,在1907年春柳社即在日本東京演出了《黑奴吁天錄》??墒窃缙谠拕√剿饕允《娼K,文明新戲墮落。直到“五四”時期,話劇才開始蓬勃地發(fā)展?!拔逅摹毙挛幕\動把中國話劇推進到一個新的歷史發(fā)展階段,中國文藝理論界開始主動吸取外來文化,對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進行批判。在“五四”文學論爭中,戲劇方面反傳統(tǒng)的言論最為激烈,新舊劇展開前所未有的大論戰(zhàn)。新文學革命的主將胡適曾帶頭撰文對舊劇展開激烈的批判,這導致人們對話劇的熱情空前高漲起來,外國戲劇思潮和眾多的劇本被翻譯過來。根據(jù)不完全的統(tǒng)計,在20世紀20年代的中國劇壇,有近二十個國家的二百多部劇作被翻譯出版,并且西方的現(xiàn)實主義、浪漫主義和現(xiàn)代主義都有所介紹。可是,正如田本相所說的,中國現(xiàn)代戲劇理論存在移植性、模仿性和實用性的特點,對外國戲劇的介紹大多限于表層和基本理論知識的介紹,這一特點從介紹西方文學的主將身上就能看出來。比如茅盾,他曾經(jīng)擔任《小說月報》等雜志的編輯,翻譯了大量的劇作,寫了許多介紹西方文學的文章,他的《漢譯西洋文學名著》,內(nèi)容涉及莎士比亞、莫里哀、雨果、果戈里、柴霍甫(今譯契訶夫)、易卜生和王爾德等人,他對這些劇作家的介紹大多是從作家所處的時代背景,劇作家的生平,劇作內(nèi)容和劇作家所取得的成就這幾方面著手。此外,他也對外國文學思潮有所介紹,這對開拓人們的視野固然有好處,可是對于戲劇理論的建設來說就太不充分了。30年代,中國出現(xiàn)了曹禺的《雷雨》等標志著話劇創(chuàng)作成熟的扛鼎之作,可是戲劇理論卻仍然停留在對基本知識的介紹上,這種現(xiàn)象一直持續(xù)到抗戰(zhàn)時期。由此可以看出中國學院派戲劇理論的孱弱:“在中國現(xiàn)代戲劇理論批評史上,很少看到具有獨特創(chuàng)造性的戲劇理論著作,很少看到具有深厚戲劇學術根基的戲劇理論家,更很少看到真正的戲劇理論的學術爭鳴,而更多的卻是非學理式‘批判’。甚至理論受到輕視,始終沒有形成理論的風氣,沒有形成理論生成的優(yōu)化環(huán)境?!保?]13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幾個有限的戲劇理論家所做的工作極具重大意義。
回顧現(xiàn)代話劇發(fā)展的歷史,我們可以按年代將它分為20世紀20年代、30年代、40年代和新中國成立后十七年這幾個時期,這是中國話劇理論發(fā)展的幾個不同的歷史階段。我們將從這幾個歷史階段中,挑出幾個比較有代表性的戲劇理論家,通過他們與陳瘦竹戲劇理論的對比,來看他們對中國戲劇理論的建設所作出的貢獻,從而說明陳瘦竹在戲劇理論史上的地位。
在新中國成立前的戲劇理論家中,宋春舫和朱光潛是20年代和30年代的杰出代表,并且他們是從“五四”時期就開始戲劇研究的,而陳瘦竹是從40年代開始戲劇理論研究的,但是陳瘦竹的戲劇研究從40年代一直持續(xù)到80年代,“在南方,只有陳瘦竹先生終其一生都在從事中國話劇研究,這可以說是現(xiàn)代戲劇研究隊伍中的鳳毛麟角,因此,他所取得的成就和所作出的貢獻,對‘中國現(xiàn)代戲劇史學’這門學科的建設來講,可謂非常突出而且難能可貴”[3]342。如果將這兩位戲劇家的戲劇理論與陳瘦竹的戲劇理論作一番比較,我們就能發(fā)現(xiàn)他們對于中國戲劇理論所作的不同貢獻。
宋春舫是“五四”時期最著名的戲劇理論家,是“第一位對東西方的戲劇進行了比較深入的研究,以比較科學的學理態(tài)度對待中外戲劇并對中國戲劇理論批評和戲劇建設作出重要貢獻的戲劇理論家”[3]47。他的戲劇理論主要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一是對西方戲劇思潮尤其是現(xiàn)代派戲劇的介紹與評價。他曾在《新青年》上發(fā)表《近世名戲百種目》,廣泛介紹近代西歐劇作,供讀者和譯者選擇閱讀或翻譯。這個書目發(fā)表后被多方轉(zhuǎn)載,影響很大。此外,他廣泛介紹了象征主義、未來主義和表現(xiàn)主義等現(xiàn)代派戲劇思潮,對梅特林克、霍普特曼等人都給予了重視。對這些外國戲劇思潮,宋春舫并非一味推崇,如對未來主義他就指出了它消極的一面即反文化反歷史的傾向。二是提出“戲劇整體觀”的戲劇觀,介紹“新劇場運動”,介紹了戈登克雷、萊因哈特等人的劇場藝術,提出戲劇是劇本、音樂、布景、燈光等各個方面的相互融合。三是針對當時戲劇運動的實際,提出新舊劇并存,相互融合的觀點。他對東西方戲劇都有比較深刻的了解,并不將中國的戲曲說得一無是處,對西方的戲劇也并不是一味的崇拜,他主張應該吸收西方戲劇的合理成分,改造話劇的面貌。宋春舫的戲劇理論為解決話劇民族化問題提供了很好的辦法,他對小劇場運動的介紹推動了中國20年代小劇場運動的發(fā)展。但他對于東西方戲劇的態(tài)度,遭到當時戲劇理論家的誤解,并沒有很好地貫徹下去。
與他相比,陳瘦竹對西方的戲劇思潮、作家作品也有介紹和評述。在對待東西方戲劇的問題上,他也不是片面論者。他比較詳細地介紹了西方的戲劇理論,同時對它們又有所鑒別,結(jié)合我們國家的實際提出理論。作為一個對話劇有著深刻考察的戲劇理論家,他對中國戲曲的美學特征也進行了系統(tǒng)的研究,曾寫過《徐渭的諷刺喜劇〈歌代嘯〉》,分析過《竇娥冤》《望江亭》《救風塵》《幽閨記》《陳州糶米》《獅吼記》等劇作,用西方的戲劇理論來考察中國的戲曲,這是他對中國戲劇理論的一大貢獻。
從宋春舫與陳瘦竹戲劇理論的比較可以看出,他們在研究時間和研究領域方面都有不同。宋春舫作為第一代把西方戲劇理論介紹到中國的理論家,他的開拓之功功不可沒,并且他也提出了自己的理論體系。但由于當時社會環(huán)境的原因,他的理論并沒有得到全面的貫徹。陳瘦竹是40年代才開始戲劇理論研究的,這時宋春舫已經(jīng)病逝。但是,陳瘦竹自40年代到80年代一直在從事戲劇研究,因而取得了更為豐碩的果實。就研究領域而言,宋春舫對劇場藝術有很深刻的了解,這體現(xiàn)了他的“戲劇整體觀”,而對于戲劇的具體理論形態(tài)就沒有深刻的論述了。陳瘦竹的研究重點在悲劇、喜劇和戲劇基本理論方面,對于劇場藝術沒有過多的介紹。
朱光潛是學貫中西的美學家,他在戲劇理論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詣,并且他的戲劇美學研究也是延續(xù)了一生。他的戲劇理論構(gòu)成與陳瘦竹的有相仿之處,但又有差異。首先,悲劇理論方面。朱光潛在1932年的博士論文就是對各種悲劇快感理論的批判研究。在這篇文章中,他試圖解釋人們?yōu)槭裁聪矚g悲劇也就是悲劇的快感問題,他從愛德華·布洛的“心理距離”說切入悲劇研究,評述了西方歷史上認為悲劇的快感來源于“惡意”或“同情”的觀點,說明“完善的悲劇理論必須包羅互相矛盾的各個方面情形——命運感和人類尊嚴感、悲觀論和樂觀論,所有這些都不應當忽略不計”[4]209。朱光潛的論述,已經(jīng)超越了對悲劇的論述,而上升到戲劇美學和藝術美學的高度??墒?,我們在這些論述中,看到的一般都是西方的理論,與中國實際結(jié)合的甚少。
陳瘦竹的悲劇理論也有對西方悲劇理論的述評,這集中體現(xiàn)在他的《當代歐美悲劇理論述評》一文中。在這篇文章中,陳瘦竹先是對亞里士多德以來的西方悲劇理論史作了一個簡短的回顧,然后從悲劇人生觀、悲劇沖突、悲劇人物、悲劇節(jié)奏和悲劇快感各方面來闡明悲劇的特征,如果說就悲劇快感一點來說,他當然沒有朱光潛論述得深刻,可是就論述的范圍來說就比朱光潛要廣得多了。由于陳瘦竹的悲劇理論主要誕生在新中國成立后,所以他更能夠聯(lián)系當時的戲劇論爭,提出更符合中國實際的悲劇理論。
在喜劇方面,朱光潛的《笑與喜劇》一文被陳瘦竹稱為是“第一篇重要的喜劇理論文章”,他在文中介紹了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康德、叔本華、霍布斯、柏格森和弗洛伊德等人的學說。他寫作此文也是從心理學的角度來探討人們?yōu)槭裁磿?,喜劇具有怎樣的快感的問題。相比之下,陳瘦竹是將自己更多的精力放在喜劇研究上,因此,他取得的成績也就比朱光潛要大。在《歐美喜劇理論概述》一文中,他對自古希臘、羅馬、中世紀一直到20世紀60年代的喜劇理論都有所介紹,涉及的喜劇理論家不僅有朱光潛提到的那些大家,還包括塞弗、愛里克·本特萊、艾爾德·俄爾森等許多并不為人們熟悉的喜劇理論家。這些理論家,不僅探討過笑的來源問題,還對滑稽、幽默、機智、諷刺等喜劇范疇作過討論。不僅如此,陳瘦竹還在文章中告訴讀者歐美喜劇研究的最新動向,即人們更側(cè)重喜劇中的悲劇性因素的研究和關于幽默的研究,這就為喜劇研究者提供了最好的與國際接軌的研究方向。陳瘦竹的喜劇理論不僅有對喜劇的評述,他對喜劇的分類問題、喜劇范疇中的幽默、諷刺、機智和嘲弄等問題也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在其他戲劇理論方面,朱光潛著有《狄德羅的〈演員的矛盾〉》一文,對表演方法進行探討。他主張“體驗派”與“表現(xiàn)派”相融合的表演方式。陳瘦竹對戲劇表演并沒有很深的研究,但是他的文章中包括40年代即寫作的對一部分外國劇作家、作品和外國戲劇流派等的介紹,其中有希臘戲劇藝術的淵源與競賽、劇場與布景、演員與觀眾,《俄狄浦斯王》《美狄亞》《威尼斯商人》《羅密歐與朱麗葉》以及象征主義、自然主義等等,這些介紹為開闊人們的視野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除了這些一般性的介紹文章,陳瘦竹對戲劇與觀眾、戲劇沖突、“動的戲劇”與“靜的戲劇”等問題都有深刻的論述。他的研究范圍更為廣泛。
在戲劇評論方面,朱光潛曾對王文顯的《委曲求全》、曹禺的《日出》、林徽因的《梅真同他們》予以關注,他雖然大多是印象的批評,但也表現(xiàn)出他的戲劇觀,看出他對戲劇文學性的重視。陳瘦竹的戲劇評論主要集中于現(xiàn)代劇作家論中,他對田漢、郭沫若、曹禺、丁西林和老舍的劇作都有深刻獨到的見解。他的劇評不是印象式的批評,而是具有相當?shù)睦碚撋疃?。讀他的劇評,不僅獲得美的享受,同時也獲得了戲劇理論和藝術史方面的知識。
在翻譯外國劇作或理論方面,朱光潛的譯著有《拉奧孔》《歌德談話錄》《新科學》,黑格爾的《美學》和克羅齊的《美學》等,他還翻譯了蕭伯納的《英國佬的另一個島》。陳瘦竹的譯作有《人物素描》、《文藝鑒賞論》《導演與演員》《戲劇批評史綱》《編劇原理》,《肖像》(意大利即興喜劇大綱)和《莎士比亞傳略》,翻譯劇作有蕭伯納的《康蒂妲》和雨果的《歐納尼》。
在20世紀30年代的戲劇家中,也有一些對悲劇和喜劇問題進行討論的理論家,其中,熊佛西和章泯比較突出。悲劇方面,熊佛西在《悲劇》一文中,探討了悲劇的來源,亞里士多德的悲劇定義,悲劇的作用是憐憫與恐懼,悲劇的主角是好人壞人皆可,悲劇在布局上要應用“三一律”等問題。章泯的《悲劇論》主要探討了悲劇的起源(社會生活中的悲劇性現(xiàn)象讓劇作家創(chuàng)作出來),悲劇的人物(不完善也不壞的人,是個性與共性的統(tǒng)一,人物性格塑造的方法主要是通過動作、思想、語言和外形),悲劇的情感(憐憫與恐懼)和悲劇的布局(開場、發(fā)展和結(jié)束)以及亞里士多德和席勒的悲劇理論。從他們的討論來看,他們的悲劇理論主要是對亞里士多德和席勒等人悲劇觀念的接受與發(fā)展。與之相比,陳瘦竹的悲劇理論是在對東西方悲劇觀念詳細考察的基礎上結(jié)合中國的具體情況提出來的,可以說更有針對性和借鑒性。
喜劇方面,章泯分階段論述喜劇的創(chuàng)作情況,將喜劇分為六種,即以巧計或情勢為主的喜劇、浪漫主義喜劇、諷刺的現(xiàn)實的喜劇、莫里哀的性格喜劇、機智或幽默喜劇和感傷喜劇,喜劇的特性是訴諸情感和訴諸理智。熊佛西的《喜劇》分析了喜劇的來源、定義、功能、結(jié)構(gòu),笑的來源與功用以及笑的工具滑稽、諷刺、機智和幽默等。這兩篇文章,或是介紹西方喜劇的創(chuàng)作和研究狀況,或是提出自己的喜劇觀點,具有重要的意義。但是,從這兩篇文章中可以看出,他們依據(jù)的喜劇理論僅限于亞里士多德、柏格森、斯賓塞、康德等人,對西方的喜劇理論并沒有詳細的介紹與考察。
40年代,我國戲劇界對外國戲劇思潮和戲劇作品的介紹也逐漸多了起來,而對于外國舞臺藝術的介紹則是最多。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我底藝術生活》和《演員自我修養(yǎng)》,丹欽科的《文藝·戲劇·生活》,馬科夫的《蘇聯(lián)的劇場》,諾維茨基的《蘇聯(lián)演劇體系》,霍頓的《蘇聯(lián)演劇方法論》等等都被翻譯過來,而關于戲劇基本理論的介紹,則相對不足。陳瘦竹在這段時期介紹英國尼科爾教授的《西歐戲劇理論》,介紹希臘戲劇藝術,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了。
新中國成立后,人們對悲劇與喜劇問題也有幾次比較集中的討論。關于悲劇的討論主要發(fā)生在60年代初和80年代,在這兩次論爭中,人們涉及的問題主要是什么是悲劇、社會主義社會是否有悲劇存在、社會主義悲劇的特征、對馬克思主義經(jīng)典作家的悲劇觀點的理解等問題。喜劇問題也有幾次熱烈的討論,內(nèi)容涉及歌頌性喜劇、諷刺喜劇以及幽默、滑稽、夸張等喜劇功能的分析。陳瘦竹積極參加了這些討論,指出有的討論者存在的偏頗,從而提出自己的觀點。最為可貴的是,新中國成立后還一直在介紹西方戲劇理論的文章并不多見,陳瘦竹的《當代歐美悲劇理論述評》《歐美喜劇理論概述》《心理分析學派喜劇理論述評》《馬克思主義以前歐洲戲劇理論》等文章具有填補歷史空白的意義。
從宋春舫到朱光潛和熊佛西、章泯等人,我們可以看到中國戲劇研究的發(fā)展方向。作為“五四”時期中國戲劇理論研究的代表,宋春舫要回答的問題是“戲劇應該向何處去”,如何對待中國的戲曲和外國的戲劇的問題。而朱光潛所探討的問題是戲劇的內(nèi)在特質(zhì),人們?yōu)槭裁磿矚g戲劇的問題。這體現(xiàn)了中國戲劇界理論研究的深入。陳瘦竹的戲劇研究與中國戲劇理論的發(fā)展相一致,他在戲劇研究的開始也只是對戲劇作家、作品等的介紹,而自60年代開始,他的思考已經(jīng)深入到戲劇的內(nèi)質(zhì),相繼發(fā)表了一系列關于戲劇沖突、悲劇精神、悲劇人物、喜劇沖突和悲劇沖突的文章。他就是這樣與時代緊密結(jié)合著,所以他總是能夠奉獻出時代最需要的研究成果。不僅如此,他有時又超越了時代,比當時的戲劇研究者具有更長遠的眼光。他關于西方悲劇、喜劇等研究理論的述評,不僅為當時的研究者提供了檢索資料的方便,開闊了視野,同時還指出西方戲劇研究的現(xiàn)狀,為人們的研究指明了方向。80年代以后,中國戲劇界對話劇理論的研究水平達到一個新的高度,涌現(xiàn)出許多杰出的戲劇理論家,“陳瘦竹對戲劇家作品的研究及其對戲劇理論的探討成果,為新時期中年戲劇評論家的崛起提供了借鑒和過渡的橋梁”[5]。由此可見,陳瘦竹不僅溝通了中外戲劇理論,在中國戲劇理論的建設上,也具有承前啟后的橋梁作用,推動了中國戲劇理論的建設。
[1]朱棟霖,周安華.陳瘦竹戲劇論集:下[G].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9.
[2]朱棟霖,周安華.陳瘦竹戲劇論集:上[G].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9.
[3]宋寶珍.殘缺的戲劇翅膀——中國現(xiàn)代戲劇理論批評史稿[M].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2.
[4]朱光潛.悲劇心理學[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3.
[5]古遠清.陳瘦竹戲劇理論研究[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1995(2).
Chen Shou-zhu’s Theatrical Theor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dern Theatre
ZHU Yu-ning
As a famous theatrical theorist,Chen Shou-zhu built a distinctive system of theatrical theories based on tragedy,comedy,and basic theatrical theories.In the construction of his theoretical system,Chen Shouzhu attached great im portance to the com bination of theory,reality and criticis m,and the integration of Chinese and foreign theories.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heatrical theories by comparing the theories of Chen Shou-zhu,Song Chun-fang,Zhu Guang-qian,Xiong Fo-xi and Zhang Min and reading them in their context,to demonstrate that Chen Shouzhu was a transitional theorist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theatre.
Chen Shouzhu;theatrical theory;tragedy;comedy;nationalized theatre
J80
A
2017-05-29
朱玉寧(1980— ),女,山東淄博人,博士,講師,主要從事比較戲劇學研究。
本文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藝術學重點項目“20世紀中國戲劇理論批評史” (項目編號:08AB02)的階段性成果。
1674-3180(2017)03-008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