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春和
隱形自在 護國佑民清乾隆銅鍍金摩利支佛母像欣賞
□ 黃春和
在藏傳佛教的神靈世界中,有大量的女性尊神,實為藏傳佛教一大特色和一個十分有趣的現(xiàn)象。這些女神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地位崇高,屬于藏傳佛教尊奉的不共三皈依(上師、本尊、佛母)之一,通常被冠以佛母、明妃和空行母的不同類別名稱;另一類地位一般,屬于護法神,通常由天女一類統(tǒng)攝。藏傳佛教修行重視智慧,認為智慧如利劍可以斬斷一切煩惱,滅除一切魔障,可以幫助修行者證悟佛理,成就佛道;藏傳佛教之別稱“金剛乘”即標明了這樣的修行旨趣。而其重視智慧的重要表現(xiàn)就是塑造出眾多的佛母、明妃、空行母等女性尊神,用以象征智慧,亦即將智慧人格化和女性化。但是這些人格化的女神并不是世間真實的“母”和“妃”,而是借用母能生子的世俗意義,比喻智慧能生諸佛,強調(diào)智慧的巨大功用。
摩利支,是印度梵語的音譯,意譯為“陽焰”、“光焰”,又譯為“光明天母”、“積光佛母”等名。她原是古印度神話傳說中的天神,進入佛教后主要為佛教密宗崇奉。據(jù)唐不空所譯《摩利支天經(jīng)》記載,摩利支神通廣大,常在日天前行走,日天看不見她,而她能看見日天;她行蹤無定,人類看不見她,更不能捉住她,加害于她。她以此神通力量游戲于三界之內(nèi),護國佑民,專為眾生禳災祈福。她有專門的修行法門,佛經(jīng)中稱修習摩利支天法能夠得到不可思議的功德。在我國漢藏佛教中,摩利支都有著廣泛的信仰,但在不同的界域其地位和影響各不相同。在漢傳佛教中,摩利支只是一般的護法神,通稱“摩利支天”,為“二十諸天”或“二十四諸天”之一,常見有一面二臂和三面八臂兩種形象。但在藏傳佛教中,摩利支地位極高,神通與功德也頗大,藏傳佛教認為一切菩薩中文殊菩薩的加持力最大,所有佛母中摩利支佛母的加持力最快,故尊之為佛母,通稱“摩利支佛母”。其種類和形象很多,據(jù)說有二十五種之多,包括坐、立、騎豬等不同姿勢,但常見也以一面二臂和三面八臂兩種形象居多。
此像表現(xiàn)的正是藏傳佛教崇奉的三面八臂摩利支佛母形象(圖1~4)。三面面相各異,中間面端莊慈祥;右面呲牙咧嘴,面容兇忿;左面為豬面,面向前凸,張口吐舌,獠牙暴露。每面各有三只眼。三頭皆戴花冠,頭頂共結一個葫蘆形大發(fā)髻,髻頂安一化佛,余發(fā)結成兩條發(fā)辮垂于雙肩;大耳垂肩,耳下垂圓環(huán)。上身袒露,頸下掛項圈,項圈下墜U字形連珠式瓔珞,下身著長裙,腰間束寶帶。雙肩披帔帛,帔帛經(jīng)臂腕垂于座后;手腕、臂和小腿處皆飾有釧鐲。八臂或結印或執(zhí)物,主二手合掌于胸前,余手伸向兩側,右邊三手分別持金剛杵、箭和金針,左邊三手分別持弓、線和一枝無憂樹。可惜手中持物皆已丟失。結跏端坐于蓮花寶座上。蓮座造型周正,上下邊緣各飾一周連珠紋,蓮瓣寬大素樸,上下對稱分布,在寬大素樸的蓮葉托護下顯得美觀齊整。蓮座下部封底已開,裝藏盡失,但從大開的內(nèi)膛可清晰看出厚實的內(nèi)壁和內(nèi)膛自然的銹蝕,為鑒定尊像時代、產(chǎn)地和工藝提供了重要依據(jù)。通觀這尊造像,可謂造型完美,法相莊嚴,裝飾繁縟,工藝精細,體量碩大,品相一流,充分展現(xiàn)了清代乾隆宮廷造像的風格和工藝特點,具有重要的文物藝術和收藏價值。
在這尊造像上,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它左邊的豬頭。那么,摩利支佛母與豬是什么關系呢?按照西藏僧人的說法,摩利支身上的豬可以不斷變出大大小小的許多化身,啖盡眾生身上的一切病毒。而從佛教義理的角度來看,它與豬象征的宗教意義有關,亦與摩利支佛母的宗教功用相關。藏傳佛教認為,豬象征佛教的三種根本煩惱(即貪、嗔、癡)之一的“癡”(又稱“無明”)煩惱,而摩利支的漢譯為“光明”,故又稱 “光明佛母”,是具有大光明和大智慧的一尊佛母。根據(jù)佛教的修法思想和理論,光明是專門破除黑暗的,亦即智慧是專門對治愚癡的,而“明”與“無明”實際是互為一體,又可互為轉換的關系。比如一面鏡子,其鑒人之光和導致不可鑒人之塵垢同時并存于鏡體,鏡面蒙上塵垢即黯然無光,除去塵垢則大放光明,鏡子能鑒或不能鑒,其本體始終不變。佛家一般以此比喻和引申說明眾生的心性,認為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只因無始以來的妄想執(zhí)著而不能證得,眾生迷則為眾生,眾生悟則為佛,迷與悟都離不開眾生心性之體。由此可以基本明了,豬出現(xiàn)在代表光明和智慧的摩利支佛母身上,既表達了摩利支佛母對治和降伏“癡”煩惱的基本功用,同時又彰顯了她破除一切無明煩惱的巨大智慧力量。在藏傳佛教藝術中,豬的應用比較普遍,除摩利支佛母形象上有豬外,在金剛亥母像和“六道輪回圖”等藝術形式中,我們也可以看到豬的形象。特別是“六道輪回圖”,它是藏傳佛教寺廟中最為常見的圖畫形式,其中心的圓圈內(nèi)繪有三個動物,分別是雞、蛇和豬,分別代表貪、嗔、癡三種根本煩惱,其寓意正在于表示這三種煩惱是導致生死輪回的根本原因,也是人類一切罪惡與苦難的根源?!傲垒喕貓D”中的豬可以說最為形象而鮮明地標明了豬的佛教象征意義,是我們認識豬在藏傳佛教中象征意義的重要根據(jù)。
最后,特別值得一提,這尊造像雖然不帶宮廷造像年款,但其造型樣式、工藝技術、雕鑄水平與乾隆宮廷造像基本沒有區(qū)別,具有乾隆宮廷造像的鮮明特點,彰顯出恢宏博大的皇家藝術氣派。同時此像體量碩大,工藝精細,表面鎏金絲毫未損,品相基本完好,且題材稀有,寓意吉祥,功德圓滿。這些優(yōu)勝特點在現(xiàn)知的乾隆宮廷造像中非常難得,值得大家關注和珍愛。
圖1 銅鍍金三面八臂摩利支佛母像 高33厘米
圖3 摩利支佛母像左邊豬首
圖4 摩利支佛母像像底部
圖2 摩利支佛母像背面
(責任編輯:郭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