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
今天爸爸去買菜的時候,順便帶回來一只剛烤好的烤鴨。
爸爸還沒到的時候,我就聞到了一股濃烈的香味。不一會兒爸爸回來了,把手中的烤鴨遞給我。我高興地打開包裝袋,看到里面那泛著金黃光芒的烤鴨塊,感覺心都被填滿了。
我狠狠地吸了一口烤鴨上散發(fā)出的香味。我拿出一個小碟子,在里面倒?jié)M了番茄醬,拿出一個小鴨腿,蘸了蘸番茄醬,輕輕地放入口中,咬下了那塊蘸滿了番茄醬的鴨肉。
嘎吱——一種薯片被咬碎了的聲音回響在我的耳邊。再往下咬,越往下咬感覺越嫩。狠狠地咬下一口,??!我感覺我要飛上天了。
有一種吃到人間極品的感覺,真是應(yīng)了電視廣告上的一句話:根本停不下來。
吃完了一個小鴨腿,看見爸爸媽媽還在看著我吃,我立馬把爸爸媽媽拉到凳子上說:“大家一起吃才更有味道!”
爸爸媽媽笑著看著我,異口同聲地說:“你吃就行了,爸爸媽媽看著你吃?!?/p>
我立馬放下手中的鴨肉,大聲說道:“那怎么行!我們大家要有福同享?!?/p>
我立刻拿起兩塊鴨肉,蘸了蘸番茄醬,送到他們嘴邊。他們看了我一眼,但還是乖乖地吃掉了我手中的鴨肉。
這只烤鴨讓我感到了家的味道。
優(yōu)點點贊
動作描寫生動。這篇作文,小作者的動詞使用很豐富,從打開包裝,到為吃烤鴨做準備,到吃烤鴨腿,描寫時特別注意動詞的使用,使句子更生動,畫面感更強。
細節(jié)刻畫細膩。除了對動作的細節(jié)有生動描寫,對其他的細節(jié)也有細膩刻畫。如吃第一口時的細節(jié)描寫,從聲音、味道、聯(lián)想、感覺等來進行生動細膩的刻畫,烘托烤鴨的美味。
中心以小見大。這篇作文,從吃烤鴨這件小事,寫出父母關(guān)愛孩子、孩子關(guān)心父母,表達出濃濃的、溫馨的親情。這一點,值得學(xué)習(xí)。
缺點吐槽
描寫事物,不能未卜先知。寫作文不能憑著事后知道的內(nèi)容去寫,而是要根據(jù)當時的先后感覺順序去寫,才更真實。如爸爸買了烤鴨,你在家里是不知道的,不能先寫。
家庭親情,缺少充分渲染。作文通過吃烤鴨一事,描寫家庭濃濃的、溫馨的親情。但在作文中,“我”吃烤鴨描寫得很充分到位,而對爸爸媽媽的描寫,卻是缺位了。
詳略不當,有些顧此失彼。在這篇文章中,對“我”吃烤鴨的描寫具體,而對“我”喂爸爸媽媽吃烤鴨,卻很簡略。這對表達親情這一主題,缺少有力的支持。如果這部分詳寫,更能有力地烘托主題。
提升建議
這篇作文,如果針對不足之處加以修改,描寫就會更加精彩,中心就會更加突出,作文就會更加優(yōu)秀。
1.按真實的先后感覺順序描寫。作文中的事情,都是已經(jīng)發(fā)生的。因此,同學(xué)們在寫作時,很容易把前面未知的內(nèi)容和后面已知的內(nèi)容相混淆,常常會把后知的內(nèi)容放在前面寫,犯“未卜先知”的常識性錯誤。如文中“我”只知道爸爸去買菜,并不知道爸爸買了烤鴨。因此,第一段爸爸買烤鴨的內(nèi)容要去掉才合理。
2.把“我”喂爸爸媽媽吃烤鴨寫具體。有的作文,只有一個重點場面描寫;有的作文,需要兩個重點場面描寫。這篇文章,為了充分地表現(xiàn)濃濃親情,要把原來略寫的“我”喂爸爸媽媽吃烤鴨的場面寫具體、寫生動,才能更好地表現(xiàn)主題。
3.充分渲染爸爸媽媽的點滴細節(jié)。在表達親情主題的作文里,“我”、爸爸、媽媽都是作文的主人公,不能顧此失彼,要兼顧描寫。在描寫“我”吃和喂爸爸媽媽吃的同時,要充分描寫爸爸媽媽的點滴細節(jié),寫出他們的一個神態(tài)、一個動作、一句話語,寫出他們的關(guān)愛與柔情。
4.發(fā)揚原文的動作細節(jié)描寫的長處。動作描寫是最能表現(xiàn)人物性格特點、最能產(chǎn)生畫面感的描寫,原文的動作描寫具體生動,動感強烈。提升描寫,要注意把這一長處發(fā)揚光大,除了寫出“我”的動作,還要寫出爸爸媽媽的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