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琴+劉菊
摘要:恰當地運用電教媒體能創(chuàng)設豐富的教學情景,能夠有效地渲染課堂氣氛,還能創(chuàng)設情景,啟迪學生的思維,同時也能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有效地提高課堂效率。本文從運用多媒體電化教學能夠吸引學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運用多媒體電化教學圖文并茂,有利于理解課文;巧用多媒體課件探究,能有效地突破重點難點;巧用多媒體課件展現,能生動進行語言訓練;多媒體教學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情感;運用多媒體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及朗讀能力;運用多媒體培養(yǎng)學生的想像能力;運用多媒體教學要抓住時機實現教學目標等方面闡述了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關鍵詞:多媒體;興趣;語文教學;適當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2-0064-01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把學生定格在書本里,禁錮在課堂中。新課改革以來,教育教學的各個方面都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教育觀念變了,教學方法變了,學習方式變了。隨著現在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人類社會已進入了信息時代。多媒體的應用,無疑是教育現代化的一種重要標志。恰當地運用電教媒體能創(chuàng)設豐富的教學情景,營造濃郁的教學氛圍。特別是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1.運用多媒體電化教學能夠吸引學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孔子早就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句話一針見血地指出了興趣對于學習的重要性。利用電化教學的趣味性、藝術性等特點,以及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給學生提供了鮮明、生動、清晰的視覺形象,使學生感興趣、產生愛學、樂學的情感,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起師生之間的共鳴,以達到預期的教學和學習效果。
如在教學《兩只小獅子》一課,盡管文中對小獅子練習捕食的動作作了生動的描繪,但只靠教師的語言進行說教,有的學生還是難以感知的。那么,學生就會感到乏味,不愿意學,這樣便無法理解小獅子的勤學苦練。倘若我們利用電教媒體把撕、抓、滾、爬等栩栩如生地展現在學生眼前,情形就大不相同。此時,同學們會感到有趣,從而激發(fā)了同學們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很直觀地就把兩只獅子的不同表現出來了。
2.運用多媒體電化教學圖文并茂,有利于理解課文
電教媒體具有化抽象為具體、生動、形象、直觀的優(yōu)越性。它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積極思維,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我們所使用的課件一般都是圖文并茂,有利于理解課文。
3.巧用多媒體課件探究,能有效地突破重點難點
學生的認知由于受年齡、生活經驗等多方面的影響,他們理解、感受語言的能力比較弱,尤其對一些離他們生活實際較遠的內容,理解就更加困難。這就需要教師為學生提供學習的"媒介",突破學習中的重點難點,轉化學習內容的呈現形式,解決學生學習中的困難。多媒體課件具有化靜為動,能將抽象的語言文字變成可感可視之物。借助多媒體課件探究課文,能有效地架設一些"梯子",更好更快地突破重點、難點。
4.巧用多媒體課件展現,能生動進行語言訓練
語文教學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還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各項語文能力。能力要靠扎扎實實的訓練,合理適時地運用多媒體課件,可使教學節(jié)奏加快,騰出更多的時間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從而使課堂容量加大;同時也使訓練的形式靈活多樣,面向全體學生,提高訓練效果。比如寫字,針對學生的字寫得不規(guī)范,錯別字較多的情況,多媒體可用于加強字形教學與書寫指導。運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典型的例字,引導學生觀察評析,并運用其動畫功能,讓不到位的筆畫延伸舒展,讓安頓不當的字的部件移動挪讓,讓比例失調的部位或縮或伸,直到符合規(guī)范。運用多媒體課件展示有代表性的錯別字,集體修改,并運用其動畫功能顯示這一修改過程,可以強化糾錯力度。例如在糾正錯字"澆"時,運用多媒體課件的動畫功能,設計用一根大棒去敲擊那多余的一點,連擊三下,才終于將多余的一點擊飛。這不是一般的糾錯,其形象地顯示了錯別字的頑固性,并啟示學生,糾正錯別字要有決心、有信心。這一精心設計的教學情境,無疑會使學生難以忘懷,其效果是對學生錯一罰十、罰百一類的懲罰性練習所無法比擬的??梢?,恰當地運用多媒體課件于書寫訓練,使枯燥無味,甚至是苦不堪言的機械重復抄練,變得生動活潑,充滿童趣。
5.運用多媒體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及朗讀能力
語文課堂上,同學們面對的是一本枯燥的語文課本,內容的抽象讓學生學起來興趣不高,甚至厭倦。如何讓語文課生動起來,是語文教師時常思索的問題,而多媒體教學可以較好地解決這個問題。比如在教學《孤貍和烏鴉》一文,學生學了課文之后,感受到了狐貍的狡猾,但并沒有激發(fā)學生更高的朗讀興趣,于是我把課文制作成了動畫,針對低年級小朋友直觀性強的特點,我讓學生們一邊看著動態(tài)的狐貍和烏鴉一邊讀課文,孩子們掩飾不住心中的快樂,笑得臉上綻開了花,因此這節(jié)課學生興趣盎然,教學效率大大提高。多媒體教學大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欲望,使學生保持高昂的學習情緒。朗讀是一項重要的語文基本功,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訓練學生的朗讀能力,現行小語教學大綱中的60%以上的課文都有配以動畫或視頻剪輯的朗讀,通過對這些光盤的播放,它不但能使學生正確地理解課文,還為非普通話地區(qū)老師和學生提供了朗讀能力訓練中遇到的問題。傳統(tǒng)的朗讀訓練會使學生產生厭倦感,加上有些老師的普通話也不太準確;學生就更不容易訓練了。這些資料的使用,解決了老師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的大問題。
6.運用多媒體培養(yǎng)學生的想像能力
愛因斯坦說:"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識的源泉。"想像是創(chuàng)造的源泉,想像力是創(chuàng)新的潛力空間,培養(yǎng)學生的想像力是創(chuàng)新教育中最常用、最有效的一種方法。語文教材所涉及的地理位置較廣,而小學生在地理知識方面認識較少,知識面窄、不易理解。電教媒體可以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把小學生難以感知的事物和現象,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具體、形象地顯現出來。因此,在介紹地理位置時,運用電教多媒體,適時投影,可使學生一目了然,有助于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如《泊船瓜洲》中"京口"、"鐘山"、"瓜洲"各在什么地方?與詩人有什么關系?這些假如弄不清楚,就會影響學生對詩句的理解,因此,在學這兩首古詩之前,筆者先畫了一條由西向東流的長江,再畫出有關地理位置,用投影的方法放映地理位置圖,使學生清楚地了解地理位置,便于體會詩人用詞的準確性,如"西辭"。還便于學生理解詩人"明月何時照我還"的心境和"孤帆遠影碧空盡"所表達的詩人對老朋友依銥惜別的情便于學生體會詩的意境。
總之,語文課堂上恰當地使用多媒體教學,實在是妙不可言,把枯燥變?yōu)榕d趣,把抽象變?yōu)橹庇^,它使教學從封閉走向開放,促進了語文課堂的拓展與革新,語文課本形象生動地呈現在學生面前,讓語文課堂真正地靈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