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論技術與制度的互動關系*

2017-03-21 15:40邵娜
中州學刊 2017年2期
關鍵詞:行動網絡技術網絡結構

摘要:技術的二重性和結構的二重性共同決定了技術與制度之間的互動關系。技術在本質上具有客觀屬性和社會屬性,這決定了技術既是社會行動的結果,也是社會行動的中介。結構的二重性則揭示了制度與行動之間的相互建構關系,表明結構是行動得以展開的前提,行動是進行制度和結構再生產的活動。新技術的應用并不必然帶來制度變革,當以內嵌于技術的新的規(guī)則、思維模式等因素為依托而產生新的行動模式時,制度變革的時機就到來了。組織領導者的思維模式應當從制度主義轉向行動主義,以創(chuàng)造性的行動為中介,使技術應用成為一項實現(xiàn)制度變革的自覺行動,并為技術應用創(chuàng)造相應的制度空間。在高度復雜性、高度不確定性的條件下,網絡技術的應用為官僚制組織向合作制組織轉型提供技術支持。

關鍵詞:結構化理論;網絡技術;行動;合作制組織;網絡結構

中圖分類號:D035-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0751(2017)02-0007-06

李克強總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了在“互聯(lián)網+”條件下制訂行動計劃的要求,這體現(xiàn)了中國政府對網絡時代社會轉型和社會治理變革的深刻體察。在這一背景下,互聯(lián)網被作為優(yōu)化產業(yè)結構、推動社會治理方式創(chuàng)新的新引擎。對政府來說,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的應用引發(fā)了社會轉型,重塑了社會環(huán)境和社會治理的情境,因此,政府必須對網絡時代新的社會治理需求作出回應。同時,網絡技術也是實現(xiàn)政府制度和組織結構變革的有力杠桿。在網絡時代,從電子政務、電子政府到“互聯(lián)網+政務服務”,政府一直在積極運用網絡技術推動自我重塑,而明確技術與制度之間的互動關系是推動行政體制改革、實現(xiàn)社會治理創(chuàng)新的前提和基礎。

一、技術的二重性:自然屬性與社會屬性

技術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技術包括管理技術與社會技術,狹義的技術是對科學發(fā)現(xiàn)與發(fā)明的應用。具體來說,狹義的技術表現(xiàn)為機器、設備或者機器、設備的運行軟件、程序等。本文討論的技術是狹義的技術。20世紀90年代以來,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的廣泛應用引領人類社會進入了網絡時代。網絡技術在組織中的應用以及技術與組織結構變革等話題吸引了很多學者關注,而明確技術的本質屬性是正確認識技術與制度的互動關系的前提。

1.技術決定論與社會建構論之爭

學者們在技術是獨立于制度之外的力量還是制度的構成要素這一基本問題上存在分歧,進而對技術本質的認識存在兩種對立的觀點。有學者認為,組織的制度設計、結構安排以及組織成員傾向于維持現(xiàn)狀的主觀態(tài)度限制了網絡技術的運用,使網絡技術往往被用來實現(xiàn)和鞏固現(xiàn)有的組織結構。也有學者強調網絡技術在推動組織模式變革中的作用,認為網絡技術是實現(xiàn)組織行為模式和制度結構變革的革命性力量。這兩種觀點基于不同的觀察視角和

收稿日期:2016-12-29

*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社會治理創(chuàng)新中‘行動者網絡建構研究”(16CGL056);揚州大學政府治理與公共政策研究中心資助項目。

作者簡介:邵娜,女,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博士生(南京210023),揚州大學政府治理與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研究人員(揚州225127)。

實踐經驗,體現(xiàn)了理論立場上的差異,即社會的技術決定論(簡稱技術決定論)與技術的社會建構論(簡稱社會建構論)之間的差異。對于這種差異,克利夫蘭(H. Cleveland)這樣描述:“20世紀70年代之前的300年來,科學和技術都被認為是有著自己的生命、內在邏輯和自動的發(fā)展方向的,技術自在自為的本質不斷地發(fā)展和成長。直到20世紀70年代,社會而不是科學發(fā)現(xiàn)開始支配技術產出。”①

技術決定論的基本內容是:技術是獨立于社會之外的客觀性力量,它遵循自身的發(fā)展規(guī)律,決定社會變遷的方向。技術決定論體現(xiàn)了一種單向的線性決定論的思維模式,認為技術與社會之間的關系是一種決定與被決定的線性關系。這種觀點認識到技術在推動社會變遷方面具有巨大潛力,但忽略了人的自主性在技術開發(fā)、使用、改進等過程中的作用。從研究層面看,技術決定論一般是從宏觀歷史進程和技術應用的長期效應出發(fā)得出判斷的。與技術決定論不同,社會建構論首先是一種認識論與理論視角的轉換,是對主、客體二分法及線性決定論的超越。社會建構論認為:技術不僅是由自然規(guī)律決定的,還是人類社會實踐的產物,是社會的構成部分;技術的開發(fā)、發(fā)展和使用都是在一定社會環(huán)境中實現(xiàn)的,技術的產生和發(fā)展是由社會結構、經濟、政治、文化等宏觀因素與特定社會群體的價值、利益、文化觀念等微觀因素共同決定的;技術作為社會的構成物對人類行動發(fā)揮著限制或促進的作用??傮w而言,社會建構論過于強調社會因素和人的主觀因素對技術的影響,而忽略了技術本身需要一定的物質基礎和對自然規(guī)律的尊重。并且,社會建構論沒有對技術的應用會產生什么樣的社會結果,以及技術通過何種方式推動社會變革等作出解釋。從研究層面看,社會建構論的研究視角通常是微觀的,其結論不一定能概括宏觀上技術與社會的關系。

2.技術的本質

技術決定論與社會建構論都存在一種絕對化的傾向,二者之間的差異在根本上是由技術的二重性造成的,二者可以看作是從宏觀歷史進程與微觀社會發(fā)展兩個層面對技術與社會、制度之間的關系的概括。從宏觀上看,技術是影響社會變遷的決定性因素之一;從微觀上看,社會因素以各種方式對技術的發(fā)展和應用產生偶然或必然的影響。技術與社會之間的關系往往是復雜、具體的。技術決定論與社會建構論并不是互相矛盾的,而是互相補充、互相影響的。二者在研究層面上是互相補充的,共同揭示了技術與社會之間的互動關系。因此,筆者認為技術在本質上具有二重性,即客觀的自然屬性與主觀的社會屬性。技術的客觀屬性是指,技術總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質基礎之上的,其產生和發(fā)展要遵循一定的自然規(guī)律。當技術作為人類行動的工具時,技術的自然屬性決定了技術是根據自然規(guī)律(而不是人的主觀意志)作用于行動對象的。技術的主觀性是指,技術是由人發(fā)明、創(chuàng)造和使用的,技術的產生、發(fā)展和應用也必然是在一定的社會環(huán)境中實現(xiàn)的,必然受到各種社會因素的影響和制約。

認識到技術的二重性是正確分析技術應用與制度創(chuàng)新之間關系的前提。工業(yè)社會的技術是模仿性技術,后工業(yè)社會的技術則是創(chuàng)造性技術。模仿是對自然規(guī)律的因循,創(chuàng)造則意味著質的變化。創(chuàng)造性技術更多地體現(xiàn)人的能動性和道德追求。網絡技術中內嵌的網絡化運行邏輯和非控制導向結構體現(xiàn)了技術建構者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價值追求。網絡技術首先是作為組織產生與發(fā)展的前置性條件而存在的,因為網絡技術的應用會改變組織生存的環(huán)境,同時為組織模式變革提供支持。新技術的應用為人們提供更多選擇,賦予人們自由和突破制度限制的能力。網絡技術的應用使網絡結構、網絡化邏輯在組織中得到實際運用,從而使組織結構變革成為可能。當網絡技術應用于組織時,內嵌于網絡技術中的行為規(guī)則、邏輯結構等新因素將作用于組織成員的行動和思維模式,從而形成一種引發(fā)組織結構變革的可能性力量。同時,網絡技術又是由人來運用的,因此,內嵌于人的行為模式之中的組織的制度結構、文化等因素以及組織成員的主觀選擇,尤其是組織的領導層對待技術的態(tài)度,都是影響網絡技術應用效果的重要因素。網絡技術的工具性決定了其只是引發(fā)制度變革的條件,而不是決定性力量。

二、作為中介的行動:以結構化理論為分析框架

在社會科學研究中長期存在個體主義與整體主義、主觀主義與客觀主義、宏觀與微觀、個體與社會等二元對立觀,造成社會科學研究在方法論上的重大分歧,如實證主義與理解社會學之間、結構功能主義與現(xiàn)象學之間的分化。20世紀后期,人類社會的重大轉型以及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領域長期的方法論上的二元紛爭促使研究者尋找一種綜合分析框架,吉登斯的結構化理論就是對社會轉型和社會科學發(fā)展需求的一種回應。這一理論揭示了制度與行動的相互建構關系,為透視技術與制度之間的互動關系提供了一個中介——行動。

1.制度與行動之間的互動關系

社會科學研究中的主觀主義者關注人的行動及其意義,認為社會現(xiàn)實是由人類行動及其意義所構成的,因此,社會現(xiàn)實具有主觀性,只有從個體及其行動出發(fā)才能從總體上理解和把握社會整體及其結構。客觀主義者則認為社會現(xiàn)實是外在于人的客觀存在,人無法控制自己的行動,行動是由客觀的社會現(xiàn)實支配的,即作為整體的社會現(xiàn)實具有客觀性,對人的行動產生制約、限制的作用。主觀主義者過分強調行動者的自主性和行動的主觀意義,客觀主義者則忽略行動者及其行動的能動性。吉登斯的結構化理論提出結構具有二重性,即結構是行動得以展開的前提,對人的行動具有規(guī)制作用,同時,結構內嵌于行動中,是多個行動者在互動的過程中創(chuàng)造的。也就是說,制度與行動之間并不是二分的:行動是進行結構和制度再生產的活動,體現(xiàn)、延續(xù)結構和制度;結構和制度既是行動的前提條件,也是行動的結果。由此,結構化理論實現(xiàn)了對主觀主義與客觀主義的融合,它將行動與結構、個體與社會、制度的客觀約束力與人的主觀能動性聯(lián)系起來進行分析。

制度是結構化了的行動、互動關系和認識模式。相對于個別行動者,制度往往是外在于個體而發(fā)揮限制或促進作用的。制度主義和結構主義都以制度為中心,認為制度與行動之間是一種決定與被決定的線性關系,因而無法對制度變遷作出合理解釋。結構化理論則揭示了制度與行動之間復雜的互動關系,進而說明了結構與制度變遷的動態(tài)過程。行動者認知能力的反思性貫穿于行動過程之中,使行動者對自己的行動進行理性監(jiān)控,同時監(jiān)控他人的行動和社會環(huán)境,從而使制度和結構成為行動的作用對象。行動可以維持、強化現(xiàn)有的制度,也可能推動制度再生產,實現(xiàn)制度和結構的根本變革。

2.行動是技術與制度相互建構的中介

技術的二重性決定了技術是結構化的條件之一,結構的二重性則揭示了結構化的過程。行動是技術與制度相互作用的中介,是技術作用于制度及制度限制技術的媒介。

首先,技術的客觀性決定了技術的應用意味著新的規(guī)則、資源、互動方式和思維模式在組織和行動中的嵌入,從而使新的行動模式成為可能。新的行動模式與原有的制度、組織模式之間形成一種緊張關系,進而積累了實現(xiàn)制度變革的力量。技術的客觀性決定了技術對人的行動具有雙重影響:賦能和限制。一方面,技術使某些行動得以實施。如網絡技術的發(fā)展實現(xiàn)了跨時空的雙向交流,改變了人們的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辦公自動化系統(tǒng)、決策支持系統(tǒng)的應用對組織的信息系統(tǒng)進行重塑,在此基礎上帶動組織成員在文件處理、信息收集、信息處理等方面的行為方式發(fā)生變化。另一方面,技術限制某些行為的發(fā)生。如互聯(lián)網的發(fā)展使信息壟斷越來越難以實現(xiàn),進而引發(fā)政府與社會互動關系的變化?!敖Y構化組織的變革可能是通過人類行動實現(xiàn)的,行動的變革導致了共享的意義和規(guī)則、角色、資源和權力的修訂,以及控制形式和權威形式的修訂。”②技術應用所引發(fā)的行動模式以及行動所涉及的規(guī)則、資源、意義、符號等結構性因素被慣常化、結構化的過程,就是制度再生產的過程。

其次,技術的社會性決定了技術是制度的構成要素之一,而不是獨立于制度之外的客觀力量,因此,技術本身并不是實現(xiàn)制度變革的決定性力量。技術是通過行動發(fā)揮作用的,這決定了技術是在一定的制度框架中由人來運用的,因此,芳汀將技術區(qū)分為客觀的技術和被執(zhí)行的技術,并認為行動者的能動性是影響技術應用效果的關鍵因素。事實上,社會轉型和新技術的應用促使人們把關注點從制度轉移到了行動及其產生的新的條件上。技術的二重性和結構的二重性共同決定了技術與制度之間的互動關系。以行動為中介,技術成為實現(xiàn)制度變革的有力杠桿。但是,制度變革不會自發(fā)實現(xiàn)。在從工業(yè)社會到后工業(yè)社會的轉型中,我們不能坐等技術應用自動地引發(fā)制度變革,而要根據人類歷史發(fā)展的方向,積極地運用新技術去實現(xiàn)制度創(chuàng)新,為技術應用創(chuàng)造有利的制度環(huán)境。

總之,行動的過程既是技術被運用的過程,也是進行制度與結構再生產的過程。網絡技術的應用已經引發(fā)了政府與社會之間的互動關系變革,推動了管理型政府發(fā)展的他在性轉向,提高了政府及其社會治理的開放性,并以信息網絡為基礎推動跨部門、跨領域的合作行動。但是,網絡技術的應用并未帶來制度與組織模式的根本性變革,因為網絡技術的應用依然受到傳統(tǒng)的組織結構、思維模式和領導者特殊的利益訴求等因素的限制。“我用政府的語言來表明,因特網標志的不僅僅是更有效的、主要依據目前安排而構建的政府,而且標志了更深層次的制度變化。構建虛擬政府與其說是對最終結果的預測,不如說是制度變化的過程及角力。在某種程度上講,這個過程是在重新思考政府在與經濟和社會互動關系中的角色?!雹酃P者認為,政府對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的應用提出了實現(xiàn)全面制度變革和組織模式變革的要求,尤其是在社會已經經過網絡技術的洗禮而“升級換代”的前提下,實現(xiàn)政府模式的全面變革是迫在眉睫的任務。技術的應用具有實現(xiàn)制度變革的潛力,但我們要將制度變革轉化為一種自覺行動,從而為創(chuàng)新性行動提供制度空間。

三、后工業(yè)化進程中的制度變革:合作制組織及其

網絡結構的形成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的應用加快了社會發(fā)展速度,社會的流動性導致組織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迅速增強。后工業(yè)社會要求組織進行頻繁、快速的決策,并通過積極創(chuàng)新來適應快速變化的環(huán)境。官僚制組織是在低度復雜性、低度不確定性條件下實現(xiàn)集體行動的組織模式,其層級結構和行為模式在增強組織控制能力的同時造成組織僵化,從而使組織缺乏對環(huán)境的應變能力。在高度復雜性、高度不確定性的條件下,官僚制組織將向著一種具有網絡結構的合作治理組織演變。組織是制度的載體,組織模式的變革意味著全面制度創(chuàng)新的實現(xiàn)。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的應用將推動組織結構網絡化,重塑組織的部門之間、組織與環(huán)境之間的互動關系。

1.復雜性條件下官僚制組織的不適應性

官僚制組織與環(huán)境的互動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其一,組織的建立首先以履行某種社會職能為目標。組織通過提供相應的產品或服務,從環(huán)境中獲得維持自身生存和發(fā)展的資源。組織本身只是開展集體行動的工具,這往往是人們成立一個組織的初衷。其二,組織在發(fā)展壯大的過程中實現(xiàn)對內部運行和外部環(huán)境的控制。官僚性組織的壟斷性使其可以通過對環(huán)境的控制,將威脅組織的環(huán)境因素轉化為支持組織的環(huán)境因素。在官僚制組織下,政府是公共權力的壟斷者,社會則是被控制和管理的對象。“隨著官僚組織的成長,官員們的關注點,會從執(zhí)行官僚組織的社會職能轉移到確保作為自治的公共機構的生存和發(fā)展上來?!雹茉诮M織可以控制環(huán)境的條件下,生存取代履行社會職能成為組織的最高目標,組織由此實現(xiàn)了手段對目標的置換。斯格特觀察到組織的發(fā)展有一個從封閉系統(tǒng)到開放系統(tǒng)的過程,這實質上是組織無法繼續(xù)以不變的規(guī)則和制度來應對環(huán)境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從而逐漸轉向管理上的權變,以謀求對環(huán)境的適應,即通過組織結構、行為模式的變革來回應環(huán)境的要求。后工業(yè)社會的到來意味著組織控制環(huán)境的做法越來越難以實現(xiàn),因此,組織與環(huán)境之間的互動關系很有可能轉向服務與被服務的關系。組織不再謀求以確定的結構形態(tài)和規(guī)則來應對環(huán)境的變化,而是在與環(huán)境的互動中建立一種具有高度靈活性的組織結構。官僚制組織將被一種服務導向的合作制組織所取代,而組織模式的變革事實上就是實現(xiàn)制度變革的過程。

官僚制組織的等級結構決定了其行為具有控制導向的特征,建立后工業(yè)社會的組織模式首先就要實現(xiàn)對等級結構的超越。從組織的動態(tài)運行過程來看,等級結構中普遍存在的信息壟斷造成組織決策與行動的分離。官僚制組織中縱向的等級結構與橫向的分工—協(xié)作造成組織的某個層級或某個部門不可能單獨實現(xiàn)對環(huán)境的有效回應,組織的行動依據是自上而下的決策,充分了解環(huán)境及其需要的一線行動者缺乏及時行動的權限和動力,自上而下的命令—服從體制使行動者經常在不知道為什么制定政策或者不理解決策目標的情況下執(zhí)行政策。“控制導向的官僚制組織在信息流動渠道上形成了一塊單面透明的玻璃,處在一面的人是眾多的茫然無知的行動者,處在另一面的人是發(fā)號施令的‘偷窺者?!雹菀纳平M織決策與行動相分離的狀態(tài),就要在等級制組織中引入民主的元素。具體有兩種做法:一是擴大參與,使組織外部利益相關者和組織下層人員都能參與組織決策;二是擴大組織下層人員的自由裁量權。擴大參與的做法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決策的科學性和民主性,但通常只是組織采取的一種策略化行動。擴大參與可以使組織決策獲得合法性,從而減少外部因素對政策的抵制,強化組織下層成員的服從意識,但組織的決策模式仍然是自上而下的,決策權仍然由組織上層控制。擴大裁量權的做法在根本上與組織“按規(guī)則行事”的基本要求相悖,因此,組織在擴大下層人員自由裁量權的同時也在不斷尋求對自由裁量權的規(guī)制。在這種條件下,行動的自主性、靈活性與制度、規(guī)則之間的緊張關系會使組織成員“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即使具備行使自由裁量權的基本條件,組織成員也往往尋求以規(guī)則或慣例作為行動依據,而不是根據環(huán)境變化主動采取某些打破規(guī)則的創(chuàng)造性行動??傊倭胖平M織的等級結構及其控制導向的行為導致組織的決策與行動無法有效回應環(huán)境需求,而改善組織決策與行動的做法并沒有實現(xiàn)對組織等級結構的超越,反而使自下而上的參與及自上而下的授權都成了組織加強控制的手段。在全球化、后工業(yè)化的進程中,我們需要建構一種全新的組織模式和制度結構來應對社會的高度復雜性和高度不確定性,在原有組織模式的基本框架內進行部分制度修正的做法無法回應社會治理的新需求。

從行為模式來看,官僚制組織通過慣例化、標準化來應對環(huán)境的不確定性。慣例和標準是組織長期學習的結果和經驗的積累,為組織成員的行動提供依據。慣例化、標準化有助于提高組織在處理常規(guī)性事務上的效率。組織與環(huán)境的互動導致組織的“閱歷”不斷豐富并不斷轉化為指導組織行動的規(guī)則和程序,而大量的規(guī)則和程序進一步導致組織復雜化,增加組織協(xié)調和管理的負擔。慣例化、標準化體現(xiàn)了一種“以不變應萬變”的思維方式,即利用組織行動的確定性來應對環(huán)境的不確定性。事實上,這種尋求確定性的做法導致人為制造的復雜性與環(huán)境的復雜性交互作用。組織系統(tǒng)與管理規(guī)則的日益龐雜造成組織復雜化、僵化,更加嚴重的是,導致組織對規(guī)則和程序的過分依賴,最終使慣例化、標準化取代組織原本的目標?!敖M織的主要興趣不在于實現(xiàn)特定的目標或目的,而是在一套有限制的框架(它是組織的各個部門通過協(xié)商達成的)內的運作。組織在這種限制內的運作旨在減少環(huán)境中的不確定性,并尋求制訂解決當前問題的、直接可用的政策備選方案?!雹蕖袄硐腩愋汀钡墓倭胖平M織認為,組織制度和規(guī)則的實施對組織目標的內在化、具體化以及組織成員對制度和規(guī)則的服從與執(zhí)行,就是實現(xiàn)組織目標的過程。

2.網絡技術與行動主義促成從制度到行動的變革

在低度復雜性、低度不確定性的條件下,制度與規(guī)則的相對穩(wěn)定性會降低行為的不確定性,制度與規(guī)則通過維持秩序來引導集體行動有效開展。而在高度復雜性、高度不確定性的條件下,制度的黏性和惰性使執(zhí)行制度與規(guī)則的行為根本無法適應變動不居的環(huán)境,從而使制度對行動的限制性凸顯,而制度對行動的引導作用逐漸削弱。20世紀80年代以前,制度主義、結構功能主義等從制度、結構等宏觀視角出發(fā)的整體主義方法論是社會科學研究的主流范式,而在20世紀80年代以后,現(xiàn)象學等強調個體體驗與行動者自主性的研究方法更具有對現(xiàn)實的解釋力。這種理論視角與方法論的轉換體現(xiàn)了行動者及其行動在社會科學研究中的優(yōu)先受關注地位,這并不是說在后工業(yè)化條件下不需要制度,而是說我們要重新理解制度與行動、行動與結構之間的邏輯關系,并在此基礎上對組織結構和社會治理制度進行重新安排。事實上,在高度復雜性、高度不確定性的條件下,行動必然是一個不斷創(chuàng)新和充分發(fā)揮想象力的過程。制度應當為激發(fā)人的創(chuàng)造性提供支持,而不是強調人對規(guī)則的遵從。后工業(yè)社會需要一種全新的制度與組織結構,這種新的組織模式及其結構要為行動的靈活性和應變性提供支持。

網絡技術、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為實現(xiàn)組織模式變革提供新的條件。一方面,網絡技術為網絡結構的建立提供物質基礎。網絡體現(xiàn)了一種復雜的結構與思維模式,因為網絡結構中的節(jié)點是根據整個網絡的運行需要而自由流動的。節(jié)點的這種自由流動性和自主性賦予網絡組織、網絡結構以強烈的彈性及對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網絡結構并不是封閉的、具有某種固定架構的組織結構,這決定了網絡組織是最不具有結構性的組織形式。另一方面,以網絡技術的應用為依托,組織結構之間、組織與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發(fā)生變化,產生新的行動模式。組織內部跨部門的溝通與合作及組織部門間網絡關系的形成沖擊著官僚制組織內部條塊分割、以部門專業(yè)化為中心的運行模式。在迅速變化、信息極大豐富的環(huán)境中,組織與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從一種零和博弈的競爭狀態(tài)向合作共贏的狀態(tài)轉化,區(qū)域合作、戰(zhàn)略聯(lián)盟等組織結構及多主體之間的合作行動不斷增加。可以說,網絡技術的應用推動了跨部門、組織間網絡關系與合作行動的發(fā)展。具體來說,網絡技術的應用實現(xiàn)了跨部門信息流動,使跨部門合作可以在既有的制度框架和組織模式內實現(xiàn)。官僚制組織中原有的職能結構呈現(xiàn)出虛擬化、網絡化的特征,從而使組織具有更高的靈活性和更強的應變能力。通過建立共享數據庫、工作團隊等虛擬組織形式,部門之間建立起普遍的網絡關系。在高度復雜性的條件下,社會治理行動更多地通過跨部門合作實現(xiàn)。網絡技術的應用和官僚制組織的虛擬化無疑為跨部門合作提供了技術支持和新的組織形式。同時,官僚制組織在結構上獲得一定的開放性,社會治理可以通過多元主體之間的網絡合作關系(而不是參與)來實現(xiàn)。這方面的一個典型范例是:2004年,美國環(huán)保署與物流企業(yè)合作創(chuàng)立了名為Smart Way的項目,政府在項目創(chuàng)建中主要扮演推動信息共享的服務者和引導者的角色,企業(yè)在項目運行中充分發(fā)揮信息收集與監(jiān)測等方面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功能;共識在合作行動中不斷產生并得以落實,政府與企業(yè)在信息共享的過程中實現(xiàn)了合作共贏,同時解決了社會治理難題。

組織間網絡關系的形成無疑會對組織的內部結構和運行提出新的要求。對組織來說,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的最根本作用在于提高組織的靈活性及其對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網絡技術在組織內的應用使組織可以根據問題導向和任務導向進行自身建構,即根據所處的不同情境對組織的結構、權力關系、文化氛圍、行為模式等作出安排,從而以技術應用為契機提高組織的應變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實現(xiàn)組織的思維模式轉變。正確認識技術與制度之間的相互建構關系,突出行動在實現(xiàn)制度變革中的中介作用,鼓勵以技術應用為依托的創(chuàng)新性行動,在行動中實現(xiàn)對組織結構和規(guī)則的再生產,這些是實現(xiàn)組織模式變革的關鍵。技術應用需要得到組織領導層的重視和支持。組織領導層要通過轉變思維模式,打破對慣例的路徑依賴,為技術應用提供財務、人事、溝通、決策等方面的配套支持。

注釋

①Harlan Cleveland. The Twilight of Hierarchy: Speculations on the Global Information Society.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1985,Vol.45, No.1, pp.185—195.②Wanda J. Orlikowski and Daniel Robe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Structure of Organizations.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1991, Vol.2, No.2, pp.143—169.③[美]芳?。骸稑嫿ㄌ摂M政府:信息技術與制度創(chuàng)新》,邵國松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第173頁。④[美]安東尼·唐斯:《官僚制內幕》,郭小聰等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第20頁。⑤張康之:《論官僚制組織的等級控制及其終結》,《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3期。⑥[美]登哈特:《公共組織理論》,扶松茂、丁力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年,第67—68頁。

參考文獻

[1][美]斯格特.組織理論:理性、自然和開放系統(tǒng)[M].黃洋,等,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01.

[2]向玉瓊.從制度主義轉向行動主義的社會治理——讀張康之教授《公共行政的行動主義》[J].北京行政學院學報,2015,(5).

[3][英]吉登斯.社會的構成[M].李康,等,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98.

[4]張康之.全球化、后工業(yè)化背景下的行政學主題(三)[J].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4).

[5]張康之.公共行政的行動主義[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4.

[6]周民.電子政務發(fā)展前沿(2015)[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15.

責任編輯:浩淼鄧林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echnology and Institution

Shao Na

Abstract:The duality of technology and structure determine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echnology and structure. Technology has material properties and social properties in its nature, and is both the outcome and medium of social actions. The duality of structure reveals the mutual-constru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stitution and action which indicate that structure is the prerequisite for action, and action is the reproducing activity of institution and structure. The application of new technology is not equal to the change of institution, and when new modes of action come out based on the new rules, modes of thinking and other factors embedded in technology, there comes the opportunity for the change of institution. The thinking mode of organizations′ leaders should shift from institutionalism to activism, and make the application of new technology become a conscious action to realize the change of institution through the medium of creative action, and create new institutional space for the application of technology. The application of network technology provides the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modes of organization under the condition of high-complicity and high-uncertainty.

Key words:the theory of structuration; network technology; action;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 network structure中州學刊2017年第2期建立健全干部改革創(chuàng)新工作中的容錯糾錯機制2017年2月中 州 學 刊Feb.,2017

第2期(總第242期)Academic Journal of ZhongzhouNo.2

猜你喜歡
行動網絡技術網絡結構
用舞臺“行動”進行創(chuàng)作
基于互信息的貝葉斯網絡結構學習
知識網絡結構維對于創(chuàng)新績效的作用機制——遠程創(chuàng)新搜尋的中介作用
滬港通下A+ H股票網絡結構演化的實證分析
復雜網絡結構比對算法研究進展
磴口县| 鲜城| 大石桥市| 濮阳县| 南平市| 磴口县| 湄潭县| 九江县| 凤冈县| 西乌珠穆沁旗| 上饶市| 大安市| 墨竹工卡县| 梁山县| 昆明市| 沽源县| 上饶市| 茂名市| 沾益县| 吴堡县| 新沂市| 德安县| 威海市| 潍坊市| 黎平县| 清新县| 福建省| 长海县| 临海市| 东乡| 稻城县| 通化市| 仁化县| 娱乐| 罗源县| 仁怀市| 武强县| 兴化市| 安阳县| 阳新县| 老河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