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司法案件、司法審判與網絡輿情事件研究

2017-03-20 03:10何乃華
四川警察學院學報 2017年5期
關鍵詞:輿情輿論司法

何乃華

(廣元市中級人民法院 四川廣元 628017)

一、引言

“這是富于信仰的時期,這是懷疑一切的時間;我們面前無所不能,我們面前一無所有”[1]。

司法案件引爆網絡輿論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河北“賈敬龍案”網絡關注平息不久,今年3月,又發(fā)生山東“于歡故意傷害案”,短時間內引起以網媒為主要載體社會輿論的高度關注,形成網絡輿情,司法再次面對輿情危機,輿論只不過由賈敬龍案的“刀下留人”變?yōu)橛跉g案的“無罪釋放”。

作為互聯(lián)網產物,司法網絡輿情是網民對司法機關工作舉措、司法案件等發(fā)表的評論和提出的看法,伴隨跟帖和探討,形成“輿論漩渦”?!鞍l(fā)表評論、提出看法”本身是一種監(jiān)督行為,但是“以網絡媒體等大眾傳媒為主要載體的社會輿論往往表現(xiàn)出高度的‘能動’,并引發(fā)司法與輿論的嚴重沖突”[2],該現(xiàn)象近年來頻繁上演,甚至出現(xiàn)“壓力型司法”[3]、沖破司法底線的現(xiàn)象。這不禁引起反思:政法工作“要把握輿情實時性、參與性、互動性越來越強的特點,以人民群眾信服的內容和方式及時回應社會關切”[4]工作態(tài)度下,何以出現(xiàn)如此尷尬的局面?

2013年全國法院新聞宣傳工作會上,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指出人民法院要在密切關注司法輿情動向的基礎上,正確分析,寬容對待,既不能對輿情無動于衷,也不能為輿情所左右,影響對案件的依法獨立公正審判[5]。如何在保證依法獨立公正審判基礎上,正確對待網絡輿情,減免輿情給司法裁判所帶來的壓力,成為司法面臨的一個課題。近年來,“信法不如信訪,上訪不如上網”網絡民謠的傳唱某種意義上意味司法面對輿情的“完敗”,雖然輿情最終歸于沉寂,但是經由輿情引發(fā)的公眾對司法信任危機在一定時期內將難以消除。

如何客觀分析司法網絡輿情,形成司法與輿情良心互動的局面顯得具有理論和實踐意義,近年來,也為理論界和實務界所關注。已有的研究,各有其理,但也存在一些共性問題:一是帶有“價值偏見”研究居多,對輿情持批評、對司法持同情態(tài)度;二是面對輿情風險,多強調引導等技術性外部策略,內部機制的研究欠缺;三是實證研究不足,多偏重理論分析,即使帶個案分析,個案的選取上也往往帶有由“理論到個案”的“實用主義導向”,偏重根據自身理論建構需要選取個案。

立足已有研究,本文收集近十年來(2007至今)引發(fā)網絡媒體廣泛報道、各大論壇熱烈討論和社會民眾密切關注的熱點司法網絡輿情事件作為分析樣本進行研究。文章第二部分將闡述樣本的選取進路,并對樣本相關要素進行分析,從宏觀層面把握熱點司法網絡輿情事件現(xiàn)狀;第三部分將分析引發(fā)輿情事件的司法案件特征,把握引發(fā)輿情事件的司法案件自身內在規(guī)律;第四部分研究輿情事件中傳媒與網民,揭示傳媒與網民在網絡輿情事件中扮演的角色;第五部分研究司法輿情事件中的司法機關;第六部分是一些啟示意義。

本文的研究也難不落窠臼,屬于實證經驗研究,樣本選取雖是典型群案,相較個案研究,給人“大數據”感覺,但同樣會陷入卡爾·珀普爾(Karl R.Popper)對“從有限的單稱判斷推導出普遍全稱判斷的歸納原理”的批判[6],但是,這種類型的歸納,目的就是要從被視為“可能的個別情況”的歷史情境中,得出今后的每一次實踐中都基本上站得住腳的原理或假說的主要部分[7]。以群案為突破口,透析出樣本背后的共性,以期獲得一些具有價值的結論,抑或取得一些經驗性的總結,為后人研究提供一些啟發(fā)性的成果。

二、樣本選取與分析

(一)樣本的選取

樣本的選取,凸顯典型性和長期性:著眼于年度熱點司法網絡輿情,時間跨度為2007年至今。樣本的搜集:一是依托人民網輿情監(jiān)測室《互聯(lián)網輿情分析報告》(年度)匯總的“熱點事件”;二是以“十大網絡”加“輿情、事件、案件、熱點、新聞、話題、焦點”為關鍵詞運用百度搜索功能獲取各類年度十大網絡輿情、十大網絡事件等榜單。以2007年為例,人民網輿情監(jiān)測室《2007年互聯(lián)網輿情分析報告》最受網民關注的輿情事件排行榜中與司法有關為“南京彭宇案”;按照“2007年十大網絡事件”為關鍵詞運用百度搜索功能進行搜索,得到與本文研究對象相關的新聞榜單共計8個。從該類榜單切入,榜單中所列與司法審判有密切關系的納入樣本。

基于研究需要,對跨年的熱點輿情事件進行合并處理,對群案引發(fā)輿情事件中的個案作吸收處理。樣本選取中,對于如“雷洋事件”、“慶安槍擊事件”等雖涉司法,并成為當年十大熱點網絡輿情,但觀察輿情事件發(fā)展過程,焦點自始至終未聚焦司法審判,該類熱點輿情事件,將不作為樣本吸收。最終得到樣本39個,如表1。

表1 熱點司法輿情事件

備注:(1)部分輿情事件并非僅持續(xù)于某一年,時間上有持續(xù)性,如許霆ATM取款案2007至2008一段事件內為網絡討論熱點;吳英姿案2012至2014年為網絡討論熱點等,這里為了統(tǒng)計方便,僅將其歸于某一年。(2)醉酒駕車案指的是引起網絡輿論廣泛關注的張明寶醉酒駕車案和孫偉銘醉酒駕車案。(3)2012年多地曝集資案在人民網輿情檢測中登榜,該輿情事件同樣統(tǒng)計了吳英案,本文中選取吳英案作為代表。(4)訴市勞教委案指的是引起輿論普遍關注的唐慧訴永州市勞教委案和任建宇訴重慶市勞教委案。

(二)樣本分析

1.熱點司法網絡輿情事件的時空分布。如表1,時間維度上,2007-2017年高居榜首的網絡輿情事件中涉及司法,每年≥2件,2008年-2013年是司法網絡輿情事件高發(fā)期,每年≥3件,隨后幾年呈下降趨勢,之所以出現(xiàn)拋物線式發(fā)展態(tài)勢,筆者認為,除引發(fā)輿情的案件具有偶發(fā)性外,以下幾個原因也不可忽視:一是2006年以后,網民數量急速擴張,互聯(lián)網逐漸獲得主流媒體地位,人們對互聯(lián)網依賴性和參與性增強[8];二是這一時間段,查處多起高官貪賄案,引發(fā)網民關注和熱討,多于4起的年份中,均有該類輿情事件,基于中國“清官文化”所形成的社會心態(tài),高官的貪腐更易引發(fā)人們的關注和熱討;三是面對網絡輿情,司法機關在2013年之前并沒有充足重視,未采取必要措施預測預防??臻g維度,基于網絡的開放性,探討價值不大,但單就引發(fā)熱點輿情(高官貪腐案和快播涉黃案不做分析)④的案件發(fā)生地看,東部地區(qū):江蘇3件,浙江3件,上海3件,河北和廣東各2件,北京、天津、山東和海南各1件,共計17件;中部地區(qū):河南3件,湖北和湖南各2件,共計6件;西部地區(qū):云南2件,陜西、四川、重慶和貴州各1件,共計6件。東中西呈階梯狀分布,東部地區(qū)特別是沿海為高發(fā)區(qū)⑤。這一空間分布,與中國地形梯級分布相反,但與經濟發(fā)達程度具有一定的吻合,這表明經濟發(fā)展水平與輿情事件的高發(fā)具有一定的關聯(lián),深究原因,可能與經濟發(fā)達地區(qū)軟文化、網絡普及等有關。

2.存在“司法買單”現(xiàn)象。網絡輿情有一個形成、發(fā)展、冷卻的過程。樣本顯示,這一過程中,有些輿情的焦點最初并未涉及法院裁判,但是伴隨其發(fā)展,輿情中輿論焦點轉移到司法對案件當事人的判決,甚至出現(xiàn)“預設判決”現(xiàn)象。如天門城管打死人事件最初焦點是城管暴力執(zhí)法問題,隨著發(fā)展,網民最后著眼點是司法將如何判決;又如杭州飆車案,公安機關對車速的認定是輿論最初關注點,但是隨著輿情發(fā)展,“擔心輕判會導致連環(huán)悲劇”的輿論充斥網絡;楊佳襲警案,由最初的警民問題演變?yōu)閷徟械乃痉ǔ绦騿栴}。這類輿情事件中,作為網民情理表現(xiàn)形態(tài)的網絡輿論,往往聲勢浩大,給法院辦案帶來輿論壓力。

表2 輿論焦點與司法關系

3.輿論焦點與司法關系驗證。網絡輿情事件中網民所形成的輿論焦點與司法呈現(xiàn)關系如表2,分為以下五大類:(1)對司法裁判持支持態(tài)度。39個樣本中9個樣本顯示輿論對裁判結果表示滿意。值得注意的是這類輿情事件主要集中在高官貪腐案件。(2)對司法裁判不滿意。具體表現(xiàn)為認為司法裁判過重、過輕和不承擔法律責任三種情形,7個樣本顯示輿論焦點認為司法裁判過重,無法接受;1個認為裁判過輕,對當事人的應該適用更重的刑罰;4個認為當事人不應承擔法律責任。(3)對法院將要作出的裁判存在憂慮。表現(xiàn)為案件尚未作出判決,輿論擔心司法裁判結果出現(xiàn)“不公”現(xiàn)象,產生“對司法裁判結果焦慮并前置性預防”情形[2]。這類輿情事件樣本中共計4個。(4)關注即將作出的裁判。這類輿情事件突出特點是網民最初并不關注司法裁判,隨著事件發(fā)展,人們焦點轉移至司法機關將如何裁判或處理。雖然此時的輿論夾雜著擔心司法裁判不公的言論,但是主流觀點對司法持期待、相對中立的觀望。這類輿情事件樣本中共計有10個。(5)熱討案件涉及的法規(guī)政策,推動法規(guī)政策出臺。區(qū)別于前四類,輿論焦點針對案件背后的相關法規(guī)政策進行探討,并對法規(guī)政策的出臺形成直接或間接影響。這類輿情事件樣本共計4個。它們分別是:商丘趙作海案掀起網絡輿論對死刑案件證據和非法證據的探討,促使《辦理死刑案件證據規(guī)定》和《排除非法證據規(guī)定》兩個文件出臺[9]。市民訴市委勞教案引發(fā)輿論對有關勞動教養(yǎng)問題的探討,促使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國務院關于勞動教養(yǎng)問題的決定的決議;虐童事件中對制止暴力的探討,期待法治亮劍;多起相關司法案件引發(fā)輿論探討對相應司法制度的改革。

4.輿論與司法最終裁判關系。輿情并非都是負面的,對司法判決滿意的輿論探討和傳播,利于司法公信力的形成和維護;對即將處理案件中立性的觀望,利于發(fā)揮輿論監(jiān)督功能;對相關法規(guī)政策的熱討,利于推動法規(guī)政策完善。分析樣本,輿情風險主要表現(xiàn)在輿論對司法的不信任而引發(fā)的輿論與司法沖突,導致法院審理案件過程中,面對強大社會輿論,需要權衡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兼顧問題,以避免業(yè)已存在的司法公信力遭受損害。就樣本來看,如表3。(1)11件已經判決的案件中,和解撤訴1件,未上訴1件,改判5件,維持原判3件,尚未作出最終裁判1件。和解通過雙方當事人“和睦”的方式處理案件、回應輿論,從消除輿論不良影響、維護司法權威角度,無可厚非,但就樣本來看,能夠在全國范圍內引發(fā)巨大反響的輿情事件幾乎都是刑事案件,此類案件和解可能性較小,并且和解方式“非長效機制,也無常態(tài)效應”[10]。就改判的5件案件來看,改判走向某種程度上符合輿論要求。(2)4件前置性憂慮案件,鄧玉嬌案作出免于刑罰的判決;藥家鑫被判處死刑;李剛之子被判處有期徒刑6年;李天一被判處有期徒刑10年。這類案件的判決結果某種程度上也符合輿論無罪和重刑的要求。15個樣本,除尚未作出最終判決的案件,9個樣本顯示案件的最終判決符合輿論的要求和期待,占比60%,比重令人驚訝。可以說,輿論與司法沖突情況下,出現(xiàn)了司法裁判與輿論裁判趨同現(xiàn)象,對于改判的案件,這種司法決策的“朝令夕改”,勢必帶來負面效應,導致公眾對法律適用標準無所適從的疑慮。

5.輿情事件中的異化現(xiàn)象。網絡輿情所造就的輿論場域,往往會有誹謗、謾罵,帶有感情色彩語言的出現(xiàn)不足為怪,但是網絡行為失范和輿論失真的現(xiàn)象需要引起重視:一是網民失范行為造就“烏合之眾”。在輿情場域中,網民容易受某種狂暴感情影響,“獲得一種心理群體的特征”[11],表面上看,這種情緒代表的是多數人的意見,但卻容易情緒化,形成一種歪曲和極端化的走向。如鄧玉嬌案中,馬克昌先生從專業(yè)的角度,對鄧玉嬌的行為是否屬正當防衛(wèi)與網民意見不一致,遭致網友規(guī)?;簦腥A網論壇出現(xiàn)專欄進行投票做出支持或者反對馬克昌意見,專欄中壓倒性反對觀點,并且針對馬克昌本人,大面積出現(xiàn)“奉旨說話”、“晚節(jié)不?!钡冗^激人身攻擊的失范行為[12]。二是網絡信息失真的現(xiàn)象。網絡信息的生產和傳播,篩選機制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監(jiān)管和審核,容易產生傳播違法信息、謠言等失真現(xiàn)象。如李天一事件中,關于李天一事件后“改名以清除前科、年齡造假、已取保候審和曾強奸英語老師”的謠言充斥網絡,極大的誤導了輿論[13]。羅彩霞案、杭州70碼胡斌飆車撞人案發(fā)生后,在許多論壇都出現(xiàn)了用詞不一樣、腔調完全一致的跟帖,主要是為嫌疑人開脫、顛倒事實、混淆視聽[14]。

三、熱點司法網絡輿情中司法案件

并非所有的案件都能夠引發(fā)網絡輿情。樣本顯示,能夠引起網絡輿論熱議,并最終形成熱點網絡輿情的司法案件,具備或部分具備以下特征:

(一)案件所涉人員易被網絡符號化

“體制內、體制外,潛規(guī)則、明規(guī)則,窮二代、富二代……,這些‘新詞’,作為對某類現(xiàn)象或群體的概括,契合人的心理,公眾常常對號入座,區(qū)分、判斷周圍的人和事?!盵15]引發(fā)熱點輿情的案件當事人往往有一方或者雙方符合網絡流行的新詞,被貼上“身份標簽”、打上“身份烙印”。典型的如李剛之子校園撞車案,李啟銘的那句“我爸是李剛”“官二代”媒體形象躍然網絡。又如“李天一案”“星二代”“富二代”“官二代”等標簽將其符號化。而諸如鄧玉嬌、夏俊峰、賈敬龍,則被描述為“弱勢群體”奮起反抗“無良官員”“惡霸官員”“土匪城管”。

(二)媒體報道中存在渲染

媒體對案件事實渲染性的報道,容易引起民眾一邊倒的同情或厭惡某一方人,或者是對案件自身產生情緒。如山東聊城辱母殺人案,就案件的事實而言,案情相對比較簡單⑥,但媒體在報道過程中,使用的一些渲染手段,事件被描述成一件極為暴力、血腥、惡劣的事件,引發(fā)了公眾怒潮般憤怒。又如藥家鑫案,媒體在對案件事實報道中,對藥家鑫“好學生”形象的過分渲染,引發(fā)網民更大憤慨,央視做的“藥家鑫:從撞人到殺人”專題,內容可以稱之為藥家鑫“好學生”描述,節(jié)目中,專家的言論不僅未能樹立藥家鑫好學生的形象,反而引發(fā)眾怒,將民憤推向了高潮,引發(fā)新一波輿情[16]。

(三)專家學者參與討論

專家學者作為某一領域權威,在案件發(fā)展中,往往扮演“意見領袖”的作用。典型的如趙作海案,學者們對非法證據排除規(guī)則的討論引發(fā)網民的關注、熱討。又如賈敬龍案,勞爾燕教授對賈敬龍案不符合死刑立即執(zhí)行的撰文探討,引發(fā)網絡媒體、論壇轉載和網民新一輪的討論⑦。在媒體深入報道和網民熱討情況下,專家學者的參與往往能帶來專業(yè)視角的闡釋,引發(fā)網民的關注、新一輪的探討,推動輿情發(fā)展。

(四)個案中包含公眾日常生活關注焦點或訴求

“貪污腐敗、既得利益和社會公平(貧富分化)是公眾最為關注的焦點”[17],“官民關系、貧富差距、仇富心態(tài)、醫(yī)患矛盾等社會矛盾依然是輿情壓力的重要來源”[18]。39個樣本,9件涉及貪污腐?、啵?件涉及“官民關系”⑨,輿情事件涉及到的“貧富問題”、弱勢群體”也較多,這些都是公眾日常生活關注的焦點問題。公眾的訴求,感性與合理性并存:對司法公正的追求,如2014年多起司法事件引發(fā)的輿情;對推動合理政策制度出臺的渴望,如商丘趙作海案對禁止刑訊逼供、排除非法證據制度的熱討和海南校長開房案對廢除“嫖宿幼女罪”的爭辯等;嚴懲罪犯的訴求,如李昌奎案、李天一案等;善惡相報的訴求,如鄧玉嬌案等,又帶有民眾樸素直觀感性。

總的來說,引發(fā)網絡輿情的司法案件具備某些共性特征,這些特征可以概括為兩個要素:一是表層要素,案件自身信息具有網絡信息傳播的話題性特征,經由媒體加工,在表述上更具吸引力,引發(fā)民眾關注。二是深層要素,案件自身所包含的一些問題與民眾日常關注焦點或某種訴求能夠形成“合意”,民眾可以借此作為宣泄內心渴望的一個機會或平臺??梢哉f,案件特征越是與當前網絡熱討的話題類同,與民眾關注焦點或訴求趨向一致,引發(fā)網絡輿情的可能性就越大。

四、熱點司法網絡輿情事件中的傳媒與網民

樣本中輿情的發(fā)展過程,可以總結歸納為兩種模式:一種是經由媒體最先披露案件相關信息,引發(fā)網民熱討,媒體在此后的發(fā)展中連續(xù)不斷對案件的進展和輿論焦點進行跟蹤報道,將輿情推向一波又一波高潮;二是由網民最先在網上(如論壇、微博等)披露案件相關信息,媒體發(fā)現(xiàn)后,對信息進行挖掘和全方位報道,引發(fā)更大范圍的反響和熱討,并在此后的發(fā)展中連續(xù)不斷對案件的進展和輿論焦點進行跟蹤報道。在這兩種模式中,網民和媒體主要扮演了以下角色。

(一)傳媒通過信息報道,扮演議題設置者和觀點整合者角色

不管是誰最先對信息進行披露,傳媒介入后,對信息所包含的議題會進行提煉,在報道過程中對輿論的主流觀點進行整合。如“山東辱母殺人案”,以2017年3月23-29日為研究時間段,關于該案的新聞報道約2.17萬篇,分析媒體報道話題,案件最新進展的新聞占31%,案件的評論新聞占22%,案件細節(jié)的新聞占17%⑩。評論性新聞除整合議題外還往往提供平臺讓網民跟帖討論,形成“議題設置-網民討論-媒體提煉”模式,媒體往往會邀請專家參與,發(fā)揮專家“意見領袖”角色,引領討論議題。我國新聞傳媒中,《南方周末》的報道形式形成了一種“問題報道—政策反思—學者觀點”的媒體議程設置模式,不僅關注社會中突發(fā)事件的連續(xù)報道,還注重對重要議題的主動挖掘[19]。這種議題設定和主流觀點整合的角色扮演,能夠有效推動輿論聚合形成“共識”,達到聚合網民、推動輿情發(fā)展的效果。

(二)網民“馬尼奧”角色

中國傳統(tǒng)的法律觀中,法律的正當性,不可能獨立于每個用法者、執(zhí)法者的評價和判斷,不可能是客觀之物,而必須以當事人以及社會的滿意不滿意為尺度[20]。不管是法家的“法者,天下之程式也,萬事之儀表也”?,“設法度以齊民”?,還是儒家的“務以德善化民”?,無論是假定人性非善而強調“設利害之道”?,以法而治的法家,還是宣揚人性本善強調“德主刑輔”的儒家,他們所強調的是君權的統(tǒng)治,“其所謂法,有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并沒有將法律秩序作為一個自我完結的體系,對所有個人、對整個社會都具有普遍的正義和約束力?;谧陨淼姆ㄎ幕偷轮嗡季S背景,“在中國,公平正義的概念,具有極大的主觀任意性、非等值性以及價值相對主義傾向”[20]“德行的信心使得兩千多年來以儒家思想為支柱的傳統(tǒng)文化始終將人作為一切的核心和歸宿,人的德行、修為始終被置于最高的、決定性的地位上”[2]。這些導致舶來于西方的法治與社會產生一定的隔閡,人們采取不依法律依道德良知主觀性進行斷案,陷入“馬尼奧現(xiàn)象(lephenomena Magnaud)”?。輿情事件中,網民更傾向于用自身的道德良知去對案件進行評判,“山東辱母殺人案”中一篇影響千萬人次的微博觀點很好的詮釋了這點?這一觀點對該案件的判斷在法律價值論層面是明顯逆反的,但是卻揭示了網民在做出評判時對道德良知論的選擇,更多的是看案件當事人的行為是否違背公眾對正義、善良的理解。

(三)媒體與網民的“同臺”搭戲

處于轉型期的社會存在系列問題。就公民的訴求而言,“更多處于媒體和公眾長期的討論、關注、互動之中”[19]。而正是對某種訴求的長期關注和熱討,為具體網絡輿情的發(fā)生做好了充足準備,當敏感性的案件被披露并連續(xù)集中報道,就可能激發(fā)輿論的潛在活力,公民個人對該司法案件所承載議題的情感認同往往會醞釀出集體感情。雖然“輿論背后的社會公眾與司法機關以及相關案件當事人之間并沒有直接的厲害關系,裁判中也沒有發(fā)現(xiàn)司法人員存在枉法裁判或有其他違法違紀的情況”[2],但是網民“馬尼奧”角色勢必造就法律價值論與道德良知論的沖突,加劇敏感性案件的輿情風險。當輿情事件中輿論集合到一定程度,演變?yōu)椤皩嶋H上樹立了作為話語而存在的權力”時,容易造就出“富于彈性的單極化結構”,形成“某種絕對權力”[6]。這時往往出現(xiàn)輿論綁架權力的現(xiàn)象,導致司法權力運行難以理性化。

五、網絡輿情事件中的司法

轉型時期的中國“政治邏輯統(tǒng)治一切,直至家庭生活和個人的內心世界”[21]局面被打破,帶來的是“權力資源趨于分散和非集中化,整個社會的結構趨于向多元化”[22]。作為行使最終裁決的司法權,只是權力的一種形式,要讓人們自覺或自行服從司法裁決,權力和權威多元化局面下,意味著司法不僅合法行使最終裁決權,還需要樹立司法最終裁決的權威。就當前現(xiàn)狀而言,這是一個需要“等待的過程”。

(一)正在生成的中國司法權威

中國傳統(tǒng)制度設計,法律被隨處嵌入了基于道德的反思契機,司法不在于尋求確定性判決,側重點是在不斷變化的形式、不同的訴求中進行協(xié)調[6]。出于自身統(tǒng)治需要,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樹立的是德主刑輔的德的權威體系,道德權威被融化到人際關系中。新中國成立后,在很長時間內,“缺乏運用法律治理國家的體驗”,“缺乏養(yǎng)成司法權威的時間條件”,導致“社會一直沒有形成尊重和理解法律的傳統(tǒng),影響了司法權威的建立”[23]。近年來,司法合理化的進程在中國遇到了瓶頸,“審判不能獨立于政府權力以及司法腐敗的現(xiàn)實”[6],司法備受質疑,現(xiàn)實中“司法權威還沒有牢固樹立起來,正在生成之中”[10]。

(二)司法權威生成過程中的悖反現(xiàn)象

司法權威生成的過程,需要面對傳統(tǒng)型、“潛規(guī)則型”等系列權威的挑戰(zhàn),獲取社會的信任。但司法的建設進程中,也會出現(xiàn)走“彎路”,產生“悖反”現(xiàn)象,損害司法權威。這其中作為凸顯的是對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追求和平衡,二者關系處理不當,極容易引發(fā)社會效果“落空”,損壞司法權威的現(xiàn)象,這比法官個人原因產生司法腐敗危害司法權威的非常態(tài)現(xiàn)象危害更大。實踐中主要體現(xiàn)在:一是負面案例的沖擊。對社會效果的歪曲理解,造成從結果論出發(fā),為追求社會效果而判案的邏輯悖論,如周澄案,一名副院長表示“如果考慮社會效果可判有罪”[24]。這種為追求社會效果的“可判”行為,其本質跟“莫須有的罪名”并無差距,這類案件的披露,對司法公信力的沖擊可想而知。二是司法調解技藝帶來的沖擊。對社會效果的追求,在司法方法論上的一個重要表現(xiàn)便是對“息訟”的追求,對“調解”的偏好。調解方式的案件解決,一定程度上擴大了法院的受案范圍,為法院處理困難案件提供了有效途徑,并且這也是一種有效規(guī)避輿情發(fā)生的案件解決方式[25]。但調解弊端的存在,“瑜不掩瑕”:法官在調解個案時,極容易造成一方當事人權利的損害,并且“中立的法官面對司法權力、社會權力和政治權力時會有屈從行為”[26]。司法調解過程對當事人容易養(yǎng)成無視權威的習慣,法官在調解案件過程中,為了讓法律決定得到當事人的理解和承認,往往會把具體的事實關系、情理、道義等話語大幅度引入其推斷說理當中,其本質是用“流動的、特殊的‘情境倫理’”來處理案件,其結果往往造成 “人們按照自以為妥當的或滿意的理由采取行為的狀態(tài),造成無視權威的守法困境”[20]。調解是以當事人雙方滿意為落腳點,但是滿意不意味著就必然實現(xiàn)妥當價值,這樣的調解勢必導致“通常正當化命題的削弱甚至消失”,調解所塑造的“個案情境”造就每一個調解案件各有自己特征,形成“一案一是非”,在涉及面較廣的案件中,為了“撫平”某一方當事人,“克服‘一人一是非’的混亂,回避無法做出決定的困境,國家不得不經常動用強制性權力”,結果“只能是讓權力去壓倒權威”[20],司法權威顯得更加“單薄”。

在司法權威未能充足建立的情況下,面對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抉擇,不僅考驗著法院的堅守,同時也考驗著法院輿情風險承受能力,過于強調“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面對敏感案件,如云南高院對李昌奎案件作出的再審改判一般,屈從于網民道德良知論作出的“案件判決”,雖非盲動之舉,但這種個案的出現(xiàn)勢必引發(fā)公眾對司法的信任危機,強化網民“信法不如信網”的邏輯思維。

六、啟示意義

網絡輿情中,無論是媒體對議題的挖掘、觀點整合和引領,還是網民的言論和觀點,都是一種表達方式。這些方式的存在為公眾表達自身某種利益訴求提供了一條體制外的渠道,能夠在一定層面緩釋社會壓力,還會在法規(guī)政策的完善中起到民主推動的效果。

與此同時,網絡輿情也潛在一系列的風險:“司法買單現(xiàn)象”給司法機關審理案件帶來壓力;司法與輿論的沖突,法院容易滑入“民意捆綁”陷阱;輿情中異化現(xiàn)象的存在,危害健康的輿情環(huán)境,誤導網民甚至危害司法公信力。研究的重點在于輿情風險的預防和化解,本文認為應該采取“內外結合”措施:法院自身,需要立足案件自身特征,提高裁判說服力,源頭上預防輿情發(fā)生,并逐步建立司法權威,提高自身抵御輿情風險的能力;面對發(fā)生的輿情,要積極溝通,獲取網民的理解,化解司法與輿論的沖突;對于異化現(xiàn)象,應該采取法律措施予以規(guī)制。

(一)針對案件特征,融理入判提高裁判說服力,預防輿情發(fā)生

民眾希望“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新一輪的司法改革,將還權于法官和合議庭,法官成為“法律帝國的真正國王”、實現(xiàn)個案公平正義最基本單元,他(她)們的“點頭對人們帶來的得失將要比任何一般性法案帶來的得失更大”[27]。案件的最終審理結果,最終將以有法官(合議庭成員)署名的裁判文書形式呈現(xiàn)在人們面前。

邏輯上,只要公眾能夠理解裁判結果,就可以緩解司法與輿論的沖突,甚至避免;要讓公眾心悅誠服,需要給出充足的理由。古希臘柏拉圖理想國中的“哲學王”、莊周倡導的“內賢外王”,著眼于運用理性權威服眾。這些或許給我們一些啟發(fā),若要讓裁判服眾又不刻意迎逢民眾,裁判者在作出裁判時不妨依托自己的知識,“融理入判、以理服人”,對證據的取舍和事實的認定說明理由;對法律的適用,講清法理。

立足案件特征,對于容易引起輿論熱討的疑難復雜案件,除依托自身知識外,還要綜合考慮各方因素,提高裁判結果的接受度??梢婪ㄖ鲃庸_案情,收集輿情民意,并對輿情民意作出適時回應,對合理的意見、專業(yè)性的分析進行適當吸收,但是這一過程“不是對民意中判斷性和情緒性因素的簡單妥協(xié)和吸納,更重要的是對民意中包含的、與妥善決定相關的信息的有效吸納”[28],吸納民意中的合法合理的“情、理”,在裁判文書中予以體現(xiàn)。

(二)針對角色特征,搭建溝通機制,緩解司法與輿論沖突

法院在面對司法與輿論沖突風險時,不妨通過有效溝通,謀求民眾的了解和理解,消除彼此之間的分歧,達成共識。

1.用好現(xiàn)代傳媒。完善信息溝通通報機制,形成司法與現(xiàn)代傳媒的良性互動。運用民眾易于、樂于接受的媒體拓展司法公開渠道,讓民眾了解案情,如通過微博直播庭審,讓民眾直面庭審現(xiàn)場,了解案情。運用現(xiàn)代傳媒平臺發(fā)布典型、指導性案例,培育司法公正“形象代言”,讓民眾理解裁判規(guī)則,培育公民“類案同判”法律意識,增強民眾對司法公正的認同感和信任感。加大與傳媒溝通,用好傳媒議題設置者和觀點整合者角色,引導公眾輿論理性討論。值得注意的是,主動通過傳媒來尋求理解和支持,實踐來看,效果不佳,如河北賈敬龍案,最高院對法律適用問題通過進行專門說明并在媒體刊登,但是網民依舊質疑,這一現(xiàn)象并非本案所獨有。應該說,運用現(xiàn)代傳媒最大的意義在于公民司法認同感潛移默化培養(yǎng)和個案中事實細節(jié)的披露、避免失真信息傳播。常識告訴我們,契寄沖突的雙方溝通并互相認可,難度較大,而中立的第三方的協(xié)調,往往事半功倍,在司法權威尚未建立情況下,顯得更有意義。

2.發(fā)揮人民陪審員制度功能。人民陪審員制度價值,不應局限于“陪審員源于基層,了解弱勢群體難處,具有判斷力和發(fā)言權,有利于為人民群眾辦實事、解難事、辦好事,促進社會安定和諧”[29]。更應該發(fā)揮人民陪審員“第三人”角色功能,將人民陪審員塑造成溝通法官與民眾的第三人。這需要完善人民陪審制度:一是實現(xiàn)人民陪審員代表的廣泛性,陪審員選任方式上應采取推薦、公示、異議制,人民不滿意的可以依照異議程序更換,在選任面上凸顯廣泛性和代表性,如可按照行業(yè)分布和閱歷來選任陪審員;二是人民陪審員庭審定位于不審理法律適用問題,只參與事實認定。經人民認可的人民陪審員認定的事實,更容易被人接受,法院在此基礎上所作的判決,既可突出法律的專業(yè)性又確保事實認定參與者廣泛性,為民眾理解可能性更大。

3.“第三方”機制。公正的法律秩序是滿足正義的基本要求,法治取決于一定形式的正當過程,正當過程的實現(xiàn)主要通過程序來實現(xiàn)[30]。正是基于對程序保證實體正義的追求,現(xiàn)代法治對程序推崇備至,第三方的引介,所帶來的風險是對司法程序自治性的沖擊,但是“程序并不是抑制決策過程與外部環(huán)境的關系,而是要控制這種關系”[31]“各種宏觀影響和圍觀反應要經過一定的過濾裝置、通過適當的途徑反應到決策中去”[6]。訴訟中,程序適當開放,特別是對事實認定不清、法律適用爭議較大的疑難復雜案件,可由“第三方”向法院提供與案件事實、法律適用方面的意見,供法院參考,法院針對第三人提供的意見,進行回復。這里的第三方區(qū)別于人大監(jiān)督,這一“第三方”由民眾、社會組織等組成,可參考美國運行歷史悠久的“法院之友”[32]:(1)由科研機構,科研人員或法律事務等方面專業(yè)人士組成中立“第三方”,提供其所領域第三方擅長不為法院所知曉的專業(yè)知識或法律意見。(2)由可能受到案件審判影響的個人、組織或相關利益集團組成“利益相關第三方”,如殘疾人保護協(xié)會可作為第三方參與殘疾人案件審理,該類第三方因涉及到利益,難以保持中立,會偏向一方當事人,但是他們所提交的意見為法院作出公正的判決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穩(wěn)步樹立司法權威,讓民眾自覺(不自覺)服從司法判決,提高抵御輿情風險能力

如果司法過程不能以某種方式避開社會中的擺布,一切現(xiàn)代的法律制度都不能實現(xiàn)它的法定職能,也無法促成所希望的必要的安全和穩(wěn)定[33]。不能依靠遷就輿情來消解風險,“盲目順從公眾輿論是一種飲鴆止渴的短視行為,這種做法可能緩解了一時之困,但卻會留下永久的遺憾。”[34]只有司法權威自身強大到讓民眾充分信任,自覺或不自覺的服從司法權威,從能從根本上抵御輿情風險對司法公信力的沖擊。

根據韋伯的劃分,權威分為三個不同的類型:法理型權威,其合法性來源于合理性取向的各種法規(guī)和章程;傳統(tǒng)型權威,長期的社會生活中獲得公眾承認的權威,合法性源自傳統(tǒng)的神性;克里斯瑪型權威,源自權威者的個人魅力和非凡品質[35]。中國的歷史文化背景,法院談不上從傳統(tǒng)文化中獲得權威,當前也談不上從整個法官群體的高尚道德中獲取權威。要改變缺乏司法權威的文化傳統(tǒng),形成司法權威足以支撐司法公信力抵御各種責難的情形,是“一種文化層面的構建,必然需要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10]。既需要法院自身長期與民眾不斷的碰撞、互動與融合中提升自身公信力,同時,也伴隨著民眾自身司法文化的培育和養(yǎng)成。

(四)健全網絡法制,運用法律懲戒機制,規(guī)制輿情中失范失真現(xiàn)象

網絡媒體特別是伴隨著自媒體寫作平臺的發(fā)展,因準入門檻低、規(guī)范約束少,失范行為和失真信息成災。輿情事件中的異化現(xiàn)象帶來巨大風險,如依法不應該公開的案件信息,被報道、披露;“輿論審判”事先給當事人定罪量刑并經由媒體或論壇匯總形成強大輿論漩渦,違反“無罪推定”原則也因巨大輿論壓力容易影響司法公正;“網絡暴力”行為對他人進行人身攻擊、“人肉搜索”,侵犯他人的合法權益。失真行為中謠言的制造和傳播,讓民眾獲得錯誤的信息,作出錯誤判斷,采取錯誤行動。這些行為的存在,既損害健康的網絡環(huán)境,也給司法帶來巨大的負擔。

承認言論自由的同時,應該采取法律規(guī)制的措施,針對失范失真行為的故意程度、影響范圍等因素,采取不同的法律處罰機制。

七、結語

信息傳播碎片化時代的到來,人們將習慣于在生活的各個間隙通過互聯(lián)網來獲取信息,信息的動態(tài)傳播和網絡輿論擴散傳播的加劇將成為常態(tài),網絡輿情事件發(fā)生也將不可避免。只要法院不得拒絕審判,案件就需要有個最終說法;只要法律價值論與道德良知論的沖突客觀存在,輿情事件中司法與輿論的沖突就不可避免。司法機關未必要“民之所欲,天必從之”,但是認真對待每一個案件,通過有效溝通向社會披露案情、引入第三方的參與讓社會對司法多一些了解和理解,逐步形成司法權威,不但有利于司法工作的有效開展,也是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實現(xiàn)依法治國的必要條件。

網絡輿情種類繁多,司法網絡輿情只是其中一類,探索網絡輿情的目的是為了克服風險、化解危機,本文只是一個淺嘗輒止的研究,我們期望本文的研究不僅為司法網絡輿情事件提供些許的價值,也可為其他輿情事件的研究提供只言片語的參考。

[注釋]:

①如羅揚:《網絡與司法:困境與契機并存》,載《河北法學》2013年第1期;黃輝等:《論網絡輿情與司法獨立的關系協(xié)調》,載《福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5期;孫彩虹:《網絡輿情之于司法審判沖突與優(yōu)化》,載《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年第5期等。

②如“2007年度十大網絡事件”、“網友評出2007年十大熱點網絡事件”、“2007年中國網絡十大熱點事件”、“2007年十大熱門網絡事件”、“2007中國十大轟動性網絡事件”、“代表委員點評2007年10大網絡事件”、“南方日報:2007年度十大網絡事件盤點”、“2007年最受網民關注十大事件”。

③作為一種稀缺資源,在我國,清官形象在老百姓心中是光彩奪目的,由此形成的清官文化源遠流長也伴隨著整個中國歷史的演進和發(fā)展,直到今天依然十分符合普通百姓的欣賞口味和心理期望。關于清官文化與民眾心態(tài)的描述請參見楊興培:《清官文化和社會心態(tài)》,載《檢察日報》2013年1月18日。與清官相對的是貪腐官員,正是這種清官文化和民眾心態(tài)的存在,官員腐敗特別是高官的腐敗更容易引發(fā)民眾的熱議。

④高官貪腐的特殊性,快播案件本身作為傳播相關違法內容的快播工具屬于網絡工具的特性,在這里不予歸類。

⑤將我國劃分為東部、中部、西部三個地區(qū)的時間始于1986年,由全國人大六屆四次會議通過的“七五”計劃正式公布,后經幾次變更。目前劃分,東部地區(qū)包括北京、天津、河北、遼寧、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和海南等11個?。ㄊ校?;西部地區(qū)包括的省級行政區(qū)共12個,分別是四川、重慶、貴州、云南、西藏、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廣西、內蒙古;中部地區(qū)有8個省級行政區(qū),分別是山西、吉林、黑龍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

⑥2016年4月14日,一位22歲的男子于歡,在母親蘇銀霞和自己被11名催債人長達一小時的侮辱,這個過程有辱罵、脫褲子侮辱等行為,情急之下用水果刀刺傷了4人。其中,被刺中的杜志浩自行駕車就醫(yī),卻因失血過多休克死亡。

⑦對勞爾燕教授的《賈敬龍案不符合死刑立即執(zhí)行的法標準》百度2014年4月12日搜索,有1萬多條結果。

⑧分別是鄭筱萸案、陳良宇腐敗案、安徽阜陽行賄院長案、上海社保窩案、周久耕受賄案、劉志軍貪腐案、薄熙來案、周永康案、令計劃落馬。

⑨分別是楊佳襲警案、天門城管打死人案、鄧玉嬌案、躲貓貓事件、公民訴市勞教委案、海南校長開房案,另外李剛之子校園撞人案和李天一案也納入,這兩個案件輿論焦點涉及到他們父母官方背景。

⑩數據分析來源于鷹眼輿情觀察室:《山東辱母殺人案》,http://www.eefung.com/hot-report/20170331110551-51016,2017年5月16日訪問。

?《管子·明法注》。

?《韓非子·八經篇》。

?《漢書董仲舒?zhèn)鳌贰?/p>

?《韓非子·奸劫弒臣》。

?黃宗羲:《明夷待訪錄原法》。

?在法國,拿破侖法典實施百年之后,理想和現(xiàn)實的差距日益明顯,導致法國突然流行在法律之外尋求秩序和爭議的所謂“馬尼奧現(xiàn)象”。具體參見季衛(wèi)東:《通往法治的道路——社會的多元化與權威體系》,法律出版社2014年版,第212頁。

?該微博觀點為“這起辱母兇殺案之所以會引起群情激昂,源于地方法院對忍無可忍的殺人者判處了無期徒刑。也就是說,辱母殺人案的判決顯然與人們所秉持的基本基本倫常相違背,盡管從法律技術角度,法官的判決或許是“依法”而沒有枉法,但罔顧犯罪行為是在絕望情況下的人性自然反應,冷血生硬地予以判決,顯然不是一個正當的判決”,傳播1.6萬次,影響1427.48萬人次。參見鷹眼輿情觀察室:《山東辱母殺人案》http://www.eefung.com/hot-report/20170331110551-51016,2017年5月16日訪問。

?2016年11月15日,最高法簽發(fā)執(zhí)行死刑命令后,根據數據統(tǒng)計15日至23日,網民話題中,除傳播賈敬龍被執(zhí)行死刑和最高法的回應的信息外,探討判決結果的言論占21%,質疑司法公正的言論占13%。數據源于鷹眼輿情觀察室:《賈敬龍被執(zhí)行死刑》,http://www.eefung.com/hot-report/20161124143536-62444,2017年5月22日訪問。

?以四川為例,據2007年統(tǒng)計的數據,過半陪審員來自黨政機關,個別地方高達70%以上,這樣的人民陪審員,在當前的情況下,很難想象其作出決定的公信力。參見黃慶峰:《四川過半陪審員出自黨政機關,有配而不審現(xiàn)象》,成都商報2007年6月23日。

?《尚書·秦誓》。

[1][英]狄更斯.雙城記[M].羅稷南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3:3.

[2]魏小強.司法與輿論沖突何以發(fā)生——兼論緩解司法與輿論沖突的內在途徑[J].河北法學,2017,(3):123,125,126.

[3]姜 濤.道德話語系統(tǒng)與壓力型司法的路徑選擇[J].法律科學,2014,(6):21-30.

[4]蘇 楠.孟建柱:政法機關要以群眾信服的內容和方式及時回應社會關切[E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3/0727/c10 01-22346016.html.

[5]劉英團.司法不應為輿情所左右[N].人民日報,2013-06-05(19).

[6]季衛(wèi)東.法治秩序的構建(增補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103,18-19,349,16.

[7][法]皮埃爾·布迪爾.楊亞平譯.國家精英——名牌大學與群體精神[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16.

[8]陳建功,李曉東.中國互聯(lián)網發(fā)展的歷史階段劃分[J].互聯(lián)網天地,2014,(3):6-14.

[9]程永生.冤案的成因與制度防范——以趙作海案為樣本的分析[J].政法論壇,2011,(6):12-14.

[10]徐 陽.輿情再審:司法決策的困境與出路[J].中國法學2012,(2):186,187-188.

[11][法]古斯塔夫·勒龐.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M].馮克利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5:12。

[12]黃慶峰.刑法泰斗馬克昌深陷鄧玉嬌案漩渦[N].成都商報,2009-07-2(02).

[13]張 瑞,麻丹彤.李天一案謠言泛濫,教授:人們對暗箱操作有黑色記憶[N].南方人物周刊.2013-03-14.

[14]南大谷尼輿情實驗室.2009年中國網絡輿情報告[R].

[15]白天亮.“貼標簽”令社會認知簡單化[N].人民日報,2013-04-26(17).

[16]陳柏峰.法治熱點案件討論中的傳媒角色——以“藥家鑫”案為例[J].法商研究,2011,(4):58.

[17]復旦大學國際公共關系研究中心等.當前中國主要社會矛盾與問題研究——基于新浪微博為代表的社會化媒體研究報告[EB/OL].http://media.people.com.cn/n/2015/0123/c40628-26440166.html.

[18]人民網輿情檢測室祝華新等.2015年中國互聯(lián)網輿情分析報告[R].

[19]張欣.大眾媒體、公共事件和立法供給研究——以2003-2013年公共事件為例[J].法學評論,2016,(5):133.

[20]季衛(wèi)東.通往法治的道路——社會的多元化與權威體系[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4:14,15,50,50.

[21]康曉光.權力的轉移——轉型時期中國權力格局的變遷[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60-61.

[22]張小軍.權力現(xiàn)象多樣性探析——一個類型學的研究[J].寧夏社會科學,2008,(6):19.

[23]蔣 超.論司法權威[D].西南政法大學,2010.

[24]董 偉.周澄被判決的決策內幕[N].中國青年報,2005-12-7.

[25]熊 浩.法院調解、難辦案件與糾紛解決的基層運作[J].中國法律評論,2016,(1):137-152.

[26]牛博文.司法調解中的權力關系探析[J].河北法學,2016,(1):161.

[27][美]德沃金.法律帝國[M].李長青、徐宗英譯,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6:1.

[28]蘇 力.法條主義、民意與難辦案件[J].中外法學,2009,(1):110.

[29]黎 紅.人民陪審員有利于解決弱勢群體不會打官司現(xiàn)象[EB/OL].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07-09/03/content_6656408.htm.

[30]John Rawls,A Theory of Justice,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nersity Press,1971,p.239.

[31]N.Luhmann,Legitimation durch Verfahren,Luchterhand,1975,S.69.日譯本,風行社,1990:75.轉引自季衛(wèi)東.法治秩序的構建(增補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16.

[32]oseph D.Keanery and Tomas W.Merill:The influenec of Amicus Curias brifes on the suppeme court,48U.PaL.Rev(2000).John Howard:Reinstatement,and Friends of the court:Amicus Paticipation in Brock V.Roadway Express,Inc.31 hOW.L.J(1998).張澤濤.美國“法院之友”制度研究[J].中國法學,2004,(1):173-182.

[33][美]埃爾曼.比較法律文化[M].賀衛(wèi)方、高鴻鈞譯,上海:三聯(lián)出版社,1990:134.

[34]雍自元.“媒體審判”辨析[J].法學雜志,2017,(3):65.

[35][德]馬克斯·韋伯.林榮遠譯.經濟與社會(上冊)[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238.

猜你喜歡
輿情輿論司法
制定法解釋中的司法自由裁量權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輿論
司法所悉心調解 墊付款有了著落
非正式司法的悖謬
輿情
輿情
突發(fā)事件的輿論引導
輿情
論司法公開的困惑與消解
誰能引領現(xiàn)代輿論場?
离岛区| 穆棱市| 南木林县| 道真| 子洲县| 仁怀市| 崇义县| 山东| 县级市| 聊城市| 澳门| 信阳市| 小金县| 肇州县| 家居| 扎鲁特旗| 龙游县| 云梦县| 鹤山市| 加查县| 同仁县| 永仁县| 甘泉县| 湛江市| 赣榆县| 阿坝| 北流市| 闽侯县| 常山县| 克拉玛依市| 西贡区| 井冈山市| 大宁县| 邵东县| 尚义县| 福建省| 大冶市| 海口市| 拉孜县| 洛南县| 旬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