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莉
【摘 要】班主任是教育教學工作中的重要的組織者、教育者和指導者,是學校對學生進行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重要助手和骨干力量。班級的管理是一件既辛苦又充滿樂趣的工作,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應該做好學生管理工作。根據(jù)學生成長的特點和生活方式,應正確處理班集體中的四種關系,努力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促使他們健康快樂地學習成長。班級管理是一項艱巨繁雜而意義重大的工作。在實際工作中,班主任應著重處理好以下四個重要關系。
【關鍵詞】班集體;班主任;四種關系
高速發(fā)展的信息化時代,需要班主任工作也必須不斷充實、創(chuàng)新。我們老師講究方法,從愛護他們的角度出發(fā),采取學生樂于接受的教育方式,根據(jù)班級學生的特點,學生在班級中的角色,歸納總結出適合班級的管理方案,就是最好的管理方法。學生管理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回顧這幾年的工作,感到管理好一個班集體,可以從以下用四個方面來著手:
一、正確處理教師與學生的關系
課堂是師生的舞臺,學生是主演,教師是扮演。教學是通過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來實現(xiàn)教學任務的,在小學班級建設中,必須正確地加以處理。我在多年的班級管理中,一是要設計好班級良好的人際關系。新學期開始老師要及時地安排好學生的座位并進行編組,編組時要注意的成績好壞、個子高低的搭配,以利于班級整體水平的平衡與提高。二是選拔和培養(yǎng)一支熱心為班集體建設服務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干部隊伍并實施嚴格的分工負責制,使他們成為教師的有力助手和班集體的核心力量。三是要嚴格制定班集體的管理目標和各項規(guī)章制度。使班級管理有明確的目標。
二、注重德育與智育和其他學科的關系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教育思想觀點和道德行為規(guī)范有明確有計劃地塑造青少年一代的教育。智育就是向學生傳授科學文化知識。教師在班級建設中如何正確處理好這兩者的關系呢。首先要加強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抓好班集體建設,講德育滲透到各學科之中。讓學生養(yǎng)成為班集體爭光,為學校爭光的良好思想品質。二是聯(lián)系實際很抓教育教學工作。(1)學習上需要激勵,班級管理上也同樣如此。長期的批評和高壓政策只能產(chǎn)生兩種后果:要么自信心徹底喪失,破罐子破摔;要么表面上屈從,實際孕育著強烈的憤懣和反抗。對班級的激勵是我多年來工作的主題?!拔覀兪且粋€很不錯的班級?!薄拔覟樽约耗艹蔀槟銈兊睦蠋煾械津湴痢?。這些用第一人稱表達出來的話語,既讓學生和我融合在了一起,更讓學生的自信心高漲,榮譽感倍增,班級工作開展起來也就得心應手了。(2)以訓練為根基。在激勵這個主題下,唱的是訓練的戲。小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畢竟還不強。因此,常規(guī)訓練是班級管理中需要常抓,反復抓的重頭戲。常規(guī)要求是什么,要一條一條明確地講給學生聽。講要精,練要多而廣。如課前準備,課間倒純凈水等。告訴每個學生我們要做到什么,為什么要這么做,再教給學生我們應該怎么做,這些看似瑣碎的小事一定會讓學生終生受益的。常規(guī)管理做到了細、實,班級秩序自然就井井有條,學生的活動和學習也就有了良好的保證。(3)以活動為抓手。活動是增強班級凝聚力的最好方法,也是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品質教育的最佳方式。在班級管理中,我組織學生開展了各類活動。有圍繞學校大隊部要求開展的,如:圍繞“爭做合格小公民”活動開展了“爭做文明小公民”中隊主題活動。更多的是結合班級實際開展的,如:看家鄉(xiāng)變化實踐活動,講紅軍長征的革命故事活動,學習《未成年人保護法活動》。利用學校里網(wǎng)絡進課堂的優(yōu)勢,經(jīng)常給學生播放展示新聞資料。(4)以幫教為輔助。世界上沒有兩張相同的樹葉,在集體這棵大樹上,也總有那么幾張葉子承受不住蟲咬風侵。小學生正如那渴望長大卻依然嬌嫩的綠葉,需要園丁精心呵護。我在與學生朝夕相處中,努力做到觀察細微,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變化,對于學生思想上的問題抓住時機疏導。班級中有個心理脆弱,焦慮孤獨的特別學生,需要我特別的耐心、細心,我就對她多傾注一分關愛,幫助她處理好學習困難,同學矛盾,盡量讓她心情舒暢,安心學習。只有在細致的個別幫教下,才能保證班級中的學生個個養(yǎng)成良好的品質。(5)以放手為目標。教是為了不教,管是為了不管。讓學生養(yǎng)成自我管理,自我約束的能力和習慣是我的大理想,也是教育的最終目標。為了這個目標,我在班級中每學期進行各班干部的競選。我以人人有機會,人人得到鍛煉為指針,不斷更新優(yōu)化競選方式,形成了一套班級條線選舉的制度。更重要的是學生在競選中懂得了競爭與團結的關系,明白了榮譽與付出的關系。充分給予班干部管理班級體的權力,進一步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他們自己管理班級,記載中隊小家務,組織安排主持班隊活動。學生有了責任感,使命感,工作積極主動,班級各個條線都管理得井井有條,在學校的各項評比中都取得了好的成績。
三、優(yōu)生與差生的關系
所謂優(yōu)生就是綜合知識比較全面的學生,反之就是綜合知識較差的學生。加強對班級建設的管理,就應當平衡這兩者的關系。一是對優(yōu)生要嚴格要求。教師要注意幫助差生與班集體共同前進,共同進步,提高班集體的戰(zhàn)斗力。二是幫助差生樹立信心、明確目標,在課下多交流,課上多鼓勵,與該生家長多溝通、希望在家也能更好的幫助孩子樹立起自信心。給學生鼓勁打氣,指出他們的優(yōu)勢,并幫助他們確定自己的近期目標和遠期目標,提高學習成績,學習有了目標,同時樹立了信心,學習成績自然會提高。比如我班的王嘉誠,我常常會側面鼓勵他,從不曠課遲到呀,雖然成績不太好,可從來不說謊呀,字寫得不好,可每次作業(yè)都能積極地上交。三是一碗水端平。在處理班級事務時,尤其是獎懲方面,對“優(yōu)生”和“差生”應使用一個標準。我通常會把優(yōu)差生配為同桌。就是分組比賽時也會注意到這一點,這樣在下課,差生也能得到跟優(yōu)生相差不多的劍橋豆。對他們的錯誤和缺點一視同仁,才能贏得學生的尊敬和信任。三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讓其感受學習樂趣。有些學生自打一開始學習英語,就提不起學習興趣,認為英語沒勁,其實這與這些學生很想受老師的重視,因此,作為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感興趣的東西,并做適當?shù)囊龑?,使學生的興趣慢慢轉移到英語,同時讓他受到同學們的關注,使其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四、課堂與平時的關系
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渠道,是加強班級管理的陣地,在班級管理中,只有把課堂陣時間利于好,才能向課外延伸。一是教師要利于課余時間進行家訪。在家訪中要特別注重對農村留守兒童的關注,促進班集體出現(xiàn)比、學、干、趕、幫的大好局面。二是教師要根據(jù)課堂教學進度情況,有意識地布置與學生學習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有關的活動。
班主任的工作是千頭萬緒、紛繁復雜的,但是,看到學生在良好的集體中從幼稚的孩童成長為有思想,有能力的少年,一切的苦都變成了甜。一個班主任是教育這片海洋中的一粒粟,但只要有愛心和責任心,即使是小小的一粟也能開花結果。我愿繼續(xù)做這樣的滄海一粟,以自己的微薄之力作一份貢獻。
【參考文獻】
[1]王書銀.《中小學教育與管理》,2004(2):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