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近百年中小學外國文學作品教學研究綜述

2017-03-20 09:12趙曉梅
教學與管理(理論版) 2017年2期
關鍵詞:中小學綜述教學研究

摘要:外國文學作品進入中小學語文課程已近百年,人們對其教學研究日漸重視??v觀研究樣本可以發(fā)現(xiàn),研究內(nèi)容主要集中在教學內(nèi)容、教材編選、教學方法等三個方面;研究方法主要有歷史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等,以定性研究居多;研究人員主要是高校教師、碩士研究生和少量中小學一線語文教師。今后研究需要增強語文課程論學理審視意識、定量研究意識、語文課程論專家與一線教師的合作意識,促進中小學外國文學作品教學的理性開展及語文價值的有效呈現(xiàn)。

關鍵詞:中小學 外國文學作品教學 教學研究 綜述

胡適翻譯的法國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課》等4篇外國文學作品于1920年進入了中國第一套中學白話文教材《白話文范》。自此,外國文學作品進入語文課程已近百年,并由此改變了語文教材的結(jié)構,豐富了語文課程的內(nèi)容,開闊了母語教育的視野,對學生的知識傳授、技能培養(yǎng)和情感培育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

隨著外國文學作品在中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占比越來越重,人們對中小學外國文學作品的教學研究也日漸重視,尤其是隨著新課程的實施,諸多研究者從不同維度對此進行了較為廣泛的研究,拓展了研究視域,在教學內(nèi)容的確定、教材的編選和教學策略的選用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素材。因此,對近百年中小學外國文學作品教學研究進行梳理、歸納和總結(jié),有利于促進中小學外國文學作品教學的理性開展及語文價值的有效呈現(xiàn)。

一、中小學外國文學作品教學的研究進展

相關研究大致可以以1979年為界,分為兩個階段。

1.1979年以前

通過查閱知網(wǎng)全文數(shù)據(jù)庫、晚清和民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及大成老舊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翻閱《中國現(xiàn)代語文教育發(fā)展史》《中國語文教育史綱》《二十世紀前期中國語文教育論集》《二十世紀后期中國語文教育論集》《中國現(xiàn)代語文教育史》《母語教材研究》等資料發(fā)現(xiàn),1979年以前關于中小學外國文學作品教學尚未形成明確的研究意識,偶爾的只言片語也只是附著在其他關于教育教學的文章或資料中,未發(fā)現(xiàn)完整意義上的相關研究成果[1~6]。

2.1979年以后

真正成文的研究成果始于1979年。為了比較全面地了解中小學外國文學作品教學的研究情況,首先以“語文”并含“外國文學”作為主題檢索詞,對知網(wǎng)全文數(shù)據(jù)庫進行精確檢索后,手工剔除了不符合的條目,最終1979-2015年間的141項成果被確定為研究樣本,其中期刊文章65篇、碩士論文76篇。在相關信息的甄別過程中發(fā)現(xiàn),1979-1999年間有關論文共有13篇,其中1979年1篇,1980~1989年3篇,1990-1999年9篇;2000-2015年間有關論文128篇,其中期刊論文52篇、碩士學位論文76篇。研究成果年度分布具體見圖1。

3.研究進展分析

(1)數(shù)量增加

以1979年為界,之前還沒有真正成形的研究成果,之后至1999年21年中研究成果僅13項。但21世紀以來,主要是新課程改革之后成果明顯增多,2001-2010年10年間成果有51篇,其中期刊論文35篇、碩士論文16篇。2011年之后,每年的成果更是都超過了10篇,5年成果總數(shù)達到77篇,超過了前面31年成果數(shù)量的總和。僅2014年的成果就有24篇,是20世紀80-90年代20年成果總數(shù)的兩倍。

(2)質(zhì)量上升

1979年之前普遍沒有引起重視,也沒有形成專項研究成果。1979-1999年部分研究者有所關注,但還沒有形成專業(yè)研究的自覺。1979年僅有1篇相關文章是針對青年教師對《競選州長》的寫作背景、文化常識和主題認識等方面的困惑進行解答;1980-1999年間的成果基本是以漫談感想和總結(jié)經(jīng)驗為主,部分成果甚至還帶著較為鮮明的思想政治色彩。2001年以后開始了有意識的研究,不少成果顯現(xiàn)了真知灼見,成果質(zhì)量自此明顯有所上升。

(3)發(fā)展趨熱

研究的自覺始于2001年,這既與不斷開放的社會文化環(huán)境有關,也與新課程改革的實施有關。隨著經(jīng)濟全球化的發(fā)展和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推進,不少高校的碩士生對中小學外國文學作品教學開展了研究,僅2014年有關碩士學位論文就多達19篇。從研究成果年度分布的總體趨勢來看,今后一段時期內(nèi),這將成為研究者開展研究的新的熱點領域。

二、中小學外國文學作品教學的研究內(nèi)容

縱觀樣本中的141項研究成果,其內(nèi)容大致可以分為教學內(nèi)容研究、教材編選研究、教學現(xiàn)狀與教學法研究等三大類,其中以教學現(xiàn)狀和教學法研究居多。以近五年77項研究成果為例,其中教學內(nèi)容研究9篇,教材編選研究9篇,教學現(xiàn)狀與教學法研究59篇,各占五年成果總數(shù)的11.7%、11.7%、76.6%,可見研究者加強了對語文課程中外國文學作品教學現(xiàn)狀的關注和反思,其試圖通過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的探索來改變現(xiàn)狀的愿望非常迫切。

1.關于教學內(nèi)容研究

教學內(nèi)容的確定一直是困擾語文學科教學的難題,也是進行中小學外國文學作品教學研究首先必須面對的基本問題。而語文作為母語教育課程,外國文學作品的進入本身就具有特殊性和爭議性,其教學內(nèi)容的確定更顯迫切和必要。實際教學已近百年,但如何確定教學內(nèi)容,也就是中小學外國文學作品到底應該“教什么”“學什么”,卻一直沒有真正得到有效的討論和研究,教師基本是憑著個人的認知和判斷在進行教學。事實上,教學內(nèi)容先后已經(jīng)經(jīng)歷了多次變化:五四至建國前,其作為白話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彌補傳統(tǒng)文言的不足,滿足語言學習和培養(yǎng)學生表情達意能力等諸多需要;建國后到2000年,主要藉此進行思想政治教育;2000年以后,意在“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近年來,孔松紅等人從語文課程的思想性、人文性角度,在滲透文化精神、人文精神,利用外國文學作品進行審美教育、倫理教育、品德教育和生命教育等方面進行了探索[7];周洪和陳淑芳分別提出了對學生進行跨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和文化身份建構的主張[8][9]。這些研究成果拓寬了語文教育研究的視野,體現(xiàn)了新的時代背景下對語文教育的特征和功能變化的思考。

此外,郭睿從近代教育話語變遷等角度研究了外國作品入選語文教材的歷史緣由,給中小學外國文學作品教學內(nèi)容研究帶來一定的啟示[10]。相對于民國初年,如今文化背景發(fā)生了重大變化,語言文字學習的資源也非常豐富,中小學語文教材中還要不要編錄外國文學作品以及如何認識語文教材中的外國文學作品等問題很少有人提及,可貴的是劉洪濤曾對此有所關注,他認為目前狀況下語文教材選編外國文學作品一是對外開放的時代需要;二是翻譯文學內(nèi)容豐富、思想多元和文化多樣,可以彌補其詞采不足的缺陷;三是大陸地區(qū)語文的特色[11]。

2.關于教材編選研究

教材是課程內(nèi)容的物化形式,解決的是教學中“用什么教”的問題。不少研究者對中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外國文學作品選編的內(nèi)容、原則、歷史軌跡、編排體例及合理性等進行了研究,成果形式以碩士論文為主,對此研究較早且較為系統(tǒng)的是何岳球。研究成果基本集中在高中,初中次之,對小學語文中的外國文學作品進行教材研究的成果比較少見。研究對象大多數(shù)集中在人教版和蘇教版的高中語文教材上,研究的思路基本都是對教材中外國文學選文進行梳理,對選文的數(shù)量、結(jié)構、內(nèi)容、編排的體例或教學的可行性、編排的合理性等方面進行探討,繼而提出建議。如付毓《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外國文學作品選編研究》肯定了現(xiàn)行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在外國文學作品選文、編排等方面的獨創(chuàng)性,也指出其割裂世界文學發(fā)展史、混淆學科功能等不足之處,對選文和編排提出了避免“歐洲中心”、“男權現(xiàn)象”和改進教參、開發(fā)讀本等建議,相對來說比較新穎獨到[12]。

關于編選原則,張秋紅和楊澄宇的研究成果具有較強的時代特征和學理色彩。前者依據(jù)翻譯學理論,認為要重視譯本甄別和尊重源語言文本,少用甚至不用與學生接受水平不匹配的譯文或來源不明、資料有誤的作品,改編要重視不同譯文的類型特征;后者則以新課改為背景,分析了選文變化的特征、原因以及變化帶來的不適和焦慮,呼吁重建經(jīng)典[13][14]。相對而言,胡春梅和仇曉健的研究比較接地氣,前者從教師實踐教學的角度、后者從學生實際接受效果的角度,對教材選編提出建議[15][16]。此外,李彩彥借助安德森認知能力完善分類表進行分析,為語文教科書建設包括練習系統(tǒng)的建設提供了新穎的視角[17]。成果中不少研究者借鑒了高校《外國文學史》的編排思路,如何岳球等認為中學語文教材中外國文學作品可按文學發(fā)展史、按文體和按文學運動與思潮的編排體系進行編排等[18]。因缺乏實踐操作層面的檢驗,還無法證明這些編選思路是否更具優(yōu)越性,但這些成果無疑給教材編選和探索提供了新的基點。

研究主要采用比較研究、調(diào)查研究、歷史研究等方式,既有從歷時角度探討教材中外國文學作品選編的歷史沿革的,如王汝祥以異域文化為切入點,分析了人教版八套小學語文教科書中異域文化的狀貌、變遷及發(fā)展趨勢,并據(jù)此提出教材編寫和使用建議;也有以共時眼光審視當前某些版本教材中外國文學作品選取與編排的異同的,如吳罕硯、張曉帆從選材數(shù)量等四個維度對人民教育出版社和語文出版社的高中語文教材開展了比較研究[19][20]??傮w上定量方法應用較少,僅高校教師和學者運用得相對熟練,如管賢強和鄭國民通過量化分析的方法,對1920-1928年共六套中學國文教科書中的外國翻譯作品開展研究,視野開闊,資料詳實,論證嚴謹充分,值得借鑒[21]。

3.關于教學策略研究

外國文學作品的教育功能總是隨著時代的變遷而變遷,其教學策略也會隨之發(fā)生變化。通過樣本分析可以看出,中小學外國文學作品的教學策略和方法是研究者關注的重點,尤其是隨著新課標的進一步落實推進,更成為部分研究者尤其是不少碩士研究生關注的熱點。其中大多數(shù)研究是以選文為研究對象和研究范圍,側(cè)重研究中小學外國文學作品的教學情況,分析其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對策。一是對教材中外國作品的選取進行追溯,對教學內(nèi)容及教師的角色定位和素質(zhì)要求開展研究,如周佳麗《高中語文教材外國作品選文及教學研究》、張慧穎《高中語文教材中外國文學作品的選編現(xiàn)狀及教學策略》等[22][23]。二是調(diào)查、描述實際教學的現(xiàn)狀和問題,分析成因,提出策略。其中丁宗林以湖北省新課程改革為研究背景,探討了新課標下高中語文外國文學作品的教學策略,具有一定的實踐指導價值[24]。三是通過文藝學和翻譯學等學術視角省察教學現(xiàn)狀,提供教學策略。如葛桂錄主張把比較文學觀念帶入中學語文課堂,以培養(yǎng)學生的多向思維能力,提高他們的人文素質(zhì)和能力素質(zhì)[25]。

除了以上或宏觀或中觀的研究,杜勇嬰通過選取《項鏈》《哈姆萊特》(節(jié)選)等具體課例,從教學內(nèi)容合宜性、教學方法有效性角度切入,對二期課改中的上海市高中語文的外國文學作品教學現(xiàn)狀開展了微觀研究。這種通過具體課例進行微觀研究的方式相對于部分結(jié)論空泛、對一線教育實踐的啟示和幫助效果不甚明顯的研究而言,不失為一種有益的嘗試和推進[26]。

三、關于中小學外國文學作品教學研究的反思

中小學外國文學作品的教學研究正逐漸引起重視,特別是新課程改革以來,尤其近五年在教學內(nèi)容、教材編選和教學策略等方面已經(jīng)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為今后的研究和實踐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但總體看來,研究進展不一,甚至還存在值得進一步探索研究的盲點。

1.關于研究內(nèi)容

無論是教學內(nèi)容還是教材編選和教學策略等方面的研究,往往還缺乏語文課程論的審視,有很多問題尤其是教學內(nèi)容的確定,迫切需要從語文課程論的角度進行學理上的梳理和明確。比如絕大多數(shù)研究者都是從語文課程的人文性角度對中小學外國文學作品教學進行關注和思考,但對課程工具性的忽視極易使得教學滑出語文學科的邊界,上成公共文化課、社會倫理課或近似于大學外國文學課;比如外國文學作品進入語文課程的合理性、語文課程中外國文學作品的教學與中國作品教學的區(qū)別等等問題,至今還沒有清晰明了和有足夠說服力的說法,急需從語文課程論的角度發(fā)出權威的聲音。

同時,因為缺乏語文課程論的有效指導,中小學外國文學作品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nèi)容難以獲得明晰答案,由此教學方法策略的研究往往也無法向縱深發(fā)展,于是關于中小學外國文學作品如何教的問題無論再怎么討論,意義終究有限。正如王榮生所說:“對語文教學方法的討論,如果不從教學內(nèi)容的角度切入而單從教學方法著眼,就無從說明教學方法之所以不同的原因,也無從判斷那些教學方法合理與合適與否。”[27]

2.關于研究方法

一是借鑒意識不強。比如關于翻譯文學的文化重構、多元系統(tǒng)理論等研究成果無疑會開拓研究的視野和深度,對研究中小學外國文學作品的學科屬性和教學定位帶來諸多啟示,但學術界的相關研究成果還沒有得到研究者的足夠重視。二是運用定量研究的方法開展有效研究的還不多見,研究者尤其是一線教師要嘗試著用定量研究方法開展研究,從而使得研究成果減少一些主觀意向性而更增加客觀真實性。

3.關于研究人員

目前研究隊伍的結(jié)構不夠合理,主體力量不夠穩(wěn)定,合作意識不強。一是研究者主要是來自外國文學方向或?qū)W科教學方向的高校研究生和部分從事外國文學教學的高校教師,少有語文課程論專家和其他學者參與其中,來自中小學語文教學一線的研究者更是罕見;二是能堅持持久而系統(tǒng)地開展研究的研究者比較少見,大多只是偶爾涉獵其中,發(fā)表一篇論文或完成一篇碩士學位論文寫作的研究者較多;三是幾乎看不到高校學者、語文課程論專家與中小學一線教師等幾個層面研究者之間合作研究的成果,存在理論和實踐各居一端的現(xiàn)象。如果語文課程論方面的專家和更多學者能關注中小學外國文學作品的教學研究,尤其是加強一線教師與課程論專家、高校學者的合作,相信相關教學研究的成果會因此更豐厚,對實踐的指導意義也會進一步得到彰顯。

————————

參考文獻

[1] 李杏保.中國現(xiàn)代語文教育發(fā)展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

[2] 張隆華.中國語文教育史綱[M].長沙: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1.

[3] 顧黃初,李杏保.二十世紀前期中國語文教育論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4] 顧黃初,李杏保.二十世紀后期中國語文教育論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

[5] 李杏保,顧黃初.中國現(xiàn)代語文教育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4.

[6] 洪宗禮,柳士鎮(zhèn),倪文錦.母語教材研究[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7.

[7] 孔松紅.高中語文教材中外國文學作品審美教育研究[D].開封:河南大學,2009.

[8] 周洪.基于漢譯外國文學作品選文的閱讀教學培養(yǎng)中學生跨文化意識[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2.

[9] 陳淑芳.文化身份建構視野下的中學生外國文學作品的閱讀[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1.

[10] 郭睿.語文教科書錄用外國作品的歷史考察——從“中體西用”到“啟蒙”[J].中國教育學刊,2009(3).

[11] 劉洪濤.中學語文中的外國文學問題[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1).

[12] 付毓.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外國文學作品選編研究[D].海口:海南師范大學,2014.

[13] 張紅秋.譯本甄別與原典考?!獜姆g問題看語文教材選編外國作品的原則[J].課程·教材·教法,2015(7).

[14] 楊澄宇.語文教科書經(jīng)典選文問題研究——新課改后選文變化的焦慮與重建[J].教育研究,2014(3).

[15] 胡春梅.外國文學作品譯本選取須慎重[J].語文學習,2013(4).

[16] 仇曉健.對統(tǒng)編教材外國文學作品接受情況的調(diào)研[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06(3).

[17] 李彩彥.知識與認知維度:語文教科書練習分析——以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教科書中外國作品的“研討與練習”為例[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3(14).

[18] 何岳球,曹占平.關于中學語文教材中外國文學作品編排體系的設想[J].咸寧學院學報,2005(5).

[19] 王汝祥.八套小學語文教科書中異域文化研究[D].金華:浙江師范大學,2013.

[20] 吳罕硯,張曉帆.語文教材中外國文學作品選材對比研究[J].文學教育:上,2010(8).

[21] 管賢強,鄭國民.新文化運動時期初中國文教科書中外國翻譯作品研究[J].基礎教育,2015(5).

[22] 周佳麗.高中語文教材外國作品選文及教學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1.

[23]張慧穎.高中語文教材中外國文學作品的選編現(xiàn)狀及教學策略[D].呼和浩特: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12.

[24] 丁宗林.新課標下高中語文外國文學作品教學策略探討[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0.

[25] 葛桂錄.比較文學觀念與中學語文教學[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01(3).

[26] 杜勇嬰.上海市二期課改高中語文外國文學課例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1.

[27] 王榮生.語文課程與教學內(nèi)容[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5.

[作者:趙曉梅(1968-),女,江蘇如東人,南通師范高等??茖W校人文系副教授。]

【責任編輯 白文軍】

猜你喜歡
中小學綜述教學研究
SEBS改性瀝青綜述
NBA新賽季綜述
高中數(shù)學教學研究
JOURNAL OF FUNCTIONAL POLYMERS
交替?zhèn)髯g中聽記平衡教學研究
綜述
語文課堂有效教學研究
《protel DXP 2004》的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