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琳++龔自明
摘要:在篩選出合適的富含EGCG(表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的茶葉原料基礎(chǔ)上,開展提取和分離純化試驗,獲得配套工藝和參數(shù),得到高純度EGCG單體。結(jié)果顯示,浸提溫度70 ℃,料液比1∶20(g/mL)條件下浸提60 min,茶湯中EGCG含量較高;浸提液用聚酰胺樹脂純化分離,純化的最佳工藝條件為上樣流速1 BV/h、料液濃度為20 mg/mL、解吸流速為1 BV/h,分別用1 BV的水、1 BV 20%的乙醇溶液以及1 BV 80%的乙醇溶液進(jìn)行梯度洗脫,兩次柱層析制得的EGCG純度為95.21%,得率僅為0.276%。該方法綠色無污染,對提高湖北省秋茶的利用率具有重要意義。
關(guān)鍵詞:EGCG;提取;分離純化;工藝研究
中圖分類號:S571.1 文獻(xiàn)標(biāo)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6)24-6533-04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6.24.052
EGCG(表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作為茶葉中的一種有效成分,具有抗病毒、抗氧化、抑菌消炎等功能[1],在體內(nèi)外試驗中被證實具有廣泛的抗癌活性,其抗癌機理包含誘導(dǎo)細(xì)胞凋亡、調(diào)控細(xì)胞周期、阻滯細(xì)胞轉(zhuǎn)移、協(xié)同抗癌等[2]。近年來對其功效的研究日趨深入和完善,被廣泛用于食品、保健品和日化領(lǐng)域。本研究通過對高純度EGCG的提取、分離純化工藝的探討,為放大生產(chǎn)EGCG提供參考,對提高湖北省秋茶的利用率具有重要意義。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1.1.1 茶葉原料 茶葉原料來自湖北省農(nóng)業(yè)科學(xué)院果樹茶葉研究所茶葉資源圃種植的鄂茶1號、鄂茶5號、鄂茶8號、中茶108和福鼎大白。
1.1.2 試驗試劑 乙醇為分析純(國藥集團(tuán)化學(xué)試劑有限公司),冰醋酸、乙腈為色譜純(美國Fisher Chemical)。
1.2 試驗方法
1.2.1 原料篩選 在前人研究基礎(chǔ)上[3],選擇EGCG含量相對較高的茶葉資源作為試驗原料。采摘一芽二葉(采摘日期為2015年8月6日),100 ℃純水蒸制3 min,100 ℃烘至足干,茶樣粉碎后過40目篩,分別稱取3 g,加入500 mL水,100 ℃浸提45 min,得到的濾液定容至500 mL,HPLC法檢測其EGCG含量。
1.2.2 EGCG的提取 單因素試驗:按照茶多酚提取方法,浸提溫度選取40、50、60、70、80、90、100 ℃,浸提時間選取30、40、50、60、70、80、90 min,浸提料液比選取1∶6、1∶8、1∶10、1∶12、1∶14、1∶16、1∶18、1∶20(g/mL,下同),以此研究各因素的影響作用。
正交試驗:通過單因素試驗,分析各因素對EGCG浸出量的影響,確定較佳的單因素試驗條件范圍,在此基礎(chǔ)上,以浸提溫度、浸提時間、料液比為主要影響因素,各選出4個水平,安排L16(43)正交試驗分析。
1.2.3 EGCG的分離純化 樹脂的預(yù)處理:樹脂在使用之前需要進(jìn)行有效的預(yù)處理,以除去制備和貯存中引入的雜質(zhì)。一般預(yù)處理的方法是:①乙醇浸泡。樹脂浸泡在95%左右濃度的乙醇中,乙醇的液面高于樹脂,不停攪拌以使樹脂和乙醇充分接觸,對樹脂進(jìn)行初步的浮選。浸泡時間一般為24 h。②乙醇沖洗。浸泡后的樹脂濕法上柱,再用95%的乙醇沖洗,直至流出液清亮無渾濁為止。③3%的氫氧化鈉溶液的浸泡和沖洗。先將經(jīng)乙醇浸泡沖洗過的樹脂浸泡于3%的氫氧化鈉溶液中4 h,再以2 BV 3%的氫氧化鈉溶液沖洗樹脂,最后用蒸餾水沖洗至中性。④5%的檸檬酸沖洗。先將經(jīng)3%的氫氧化鈉溶液浸泡沖洗過的樹脂浸泡于5%的檸檬酸溶液中4 h,再以2 BV 5%的檸檬酸沖洗樹脂,最后用蒸餾水沖洗至中性[4]。
樹脂的篩選:在劉偉等[5]、王偉濤等[6]研究基礎(chǔ)上,選擇AB-8、HPD-826和聚酰胺三種樹脂。根據(jù)前期研究發(fā)現(xiàn),樹脂在使用3~15次時柱效穩(wěn)定、分離效果較佳,故選取使用過2次的3種樹脂各8 g,分別置于500 mL的具塞磨口燒瓶中,加入2%濃度的原茶湯400 mL,在恒溫?fù)u床(30 ℃、140 r/min)上充分吸附2 h,考察樹脂對EGCG的吸附量。冰箱中靜置約12 h后過濾,濾液中加入200 mL 80%的乙醇,在恒溫?fù)u床上充分解吸2 h,得解吸液。將以上的原茶湯、吸附后茶湯殘留液和解吸液各用移液管吸取5 mL,定容至50 mL,進(jìn)行HPLC分析檢測,并按下式分別計算吸附量和解吸率:
Q=■;E=■
式中,Q為吸附量(mg/g),M為去游離水的樹脂質(zhì)量(g),E為解吸率,V1為茶湯原始體積,V2為80%乙醇洗脫液體積,C1為原茶湯溶液濃度(mg/mL),C2為樹脂吸附后剩余茶湯殘留液濃度(mg/mL),C3為80%乙醇洗脫液濃度(mg/mL)。
洗脫劑濃度的選擇:選用篩選到的樹脂,茶湯(500 mL,濃度為20 mg/mL)上柱流速控制在1 BV/h,上柱后靜態(tài)吸附2 h,開展解吸試驗。先研究水洗量對咖啡因和EGCG含量的影響,再分別制備乙醇濃度為10%、20%、30%、40%、50%、60%、70%、80%、90%的洗脫液,解吸流速控制在1 BV/h,研究EGCG和咖啡因在樹脂中的乙醇梯度洗脫的含量變化。
1.3 高效液相色譜分析檢測方法
色譜柱為PhenomenexGemini 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動相A:0.2%乙酸水溶液(V/V),流動相B:乙腈。流速:0.8 mL/min;檢測波長:278 nm;柱溫:30 ℃;進(jìn)樣量:20 μL。標(biāo)準(zhǔn)曲線:準(zhǔn)確稱取EGCG標(biāo)準(zhǔn)樣品,溶于一定量的25%乙腈水溶液中,分別配制成不同濃度梯度的標(biāo)準(zhǔn)溶液,根據(jù)EGCG標(biāo)樣及相對保留時間作為定性方法,以峰面積計算其含量,工作曲線Y=11 004 641.426X-528 274.199。其中Y為峰面積;X為樣品濃度(mg/mL)。洗脫梯度見表2。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原料篩選
表3為不同茶葉資源中EGCG的含量。由表3可見,鄂茶1號中EGCG含量相對較高,可用作提取分離純化高純度EGCG單體的原料。
2.2 EGCG的提取
2.2.1 單因素試驗結(jié)果 圖1表明,浸提液中EGCG的含量隨著浸提溫度的升高先升后降,分析其原因為浸提以擴散原理為基礎(chǔ),隨溫度升高,擴散速度加快,浸提液中EGCG含量有所增加,但當(dāng)溫度到達(dá)一定值后,EGCG的氧化速度也加快,含量反而有所下降。
圖2表明,浸提液中EGCG的含量隨著浸提時間的延長先升后降,分析其原因為固-液浸提過程為三步[7]:①溶劑進(jìn)入固體內(nèi)部,溶質(zhì)溶解;②溶質(zhì)從固體內(nèi)部到表面;③溶質(zhì)溶解液從固體表面到溶劑中。這個過程需要一定的時間,在這個時間范圍內(nèi),隨浸提時間的延長,EGCG浸出量增加,但當(dāng)浸提時間到達(dá)一定值后,因溫度原因EGCG的氧化速度加快,含量反而有所下降。
圖3表明,在選取的料液比范圍內(nèi)隨著浸提用水量的增加,浸提液中EGCG含量一直呈上升趨勢,但當(dāng)料液比達(dá)到1∶16后,再增加浸提用水量,對EGCG的浸出影響不大,分析其原因為茶粉中所含的EGCG量是一定的,當(dāng)浸提用水量到達(dá)一定值后,茶粉中EGCG已全部浸提出,再增加用水量EGCG也沒有明顯增加,反而會因溫度等原因加快EGCG的氧化,同時給后續(xù)吸附、解吸和濃縮處理增加能耗,提高生產(chǎn)成本。
2.2.2 正交試驗確定浸提茶多酚和EGCG的最佳條件 根據(jù)單因素試驗結(jié)果,浸提溫度選取60、70、80、90 ℃,浸提時間選取40、50、60、70 min,浸提料液比選取1∶14、1∶16、1∶18、1∶20,正交分析結(jié)果見表4和表5。
由表4可知,最佳浸提工藝組合為A2B3C4,即浸提溫度70 ℃,浸提時間60 min,料液比1∶20,此條件下茶湯中EGCG含量為9.041%。由表5可知,浸提溫度和料液比對浸提液中EGCG含量的影響顯著,浸提時間對浸提液中EGCG含量的影響不顯著。
2.3 EGCG的分離純化
2.3.1 樹脂的篩選結(jié)果 由表6可見,聚酰胺樹脂優(yōu)于其他兩種,可用于較好地分離純化茶湯中的EGCG單體。分析其原因是聚酰胺樹脂具有的酰胺基與EGCG分子上的酚羥基進(jìn)行氫鍵締合能產(chǎn)生較好的吸附作用,用高濃度乙醇洗脫時解吸率也較高。
2.3.2 洗脫梯度選擇 浸提液上柱完成后先用純水洗脫,這是因為咖啡因?qū)儆卩堰噬飰A,在溶劑中作為氫鍵受體,不易與聚酰胺樹脂形成較強吸附作用,而EGCG的酚羥基與聚酰胺樹脂的酰胺基具有很好的氫鍵結(jié)合力,所以用純水沖洗時,水洗量對EGCG的含量幾乎無影響,對咖啡因的解吸效果影響比較明顯。由圖4可見,解吸液中咖啡因含量隨水洗量的增加呈現(xiàn)先升后降的趨勢,且在500 mL水洗量(1 BV料液)的時候咖啡因的含量達(dá)到最高。
由圖5可知,解吸液中EGCG含量隨著乙醇濃度的提高而升高,乙醇濃度為80%時達(dá)到最高,而后稍降低,分析其原因為乙醇分子中的羥基與EGCG分子中的酚羥基有很強的氫鍵結(jié)合力,有效取代了聚酰胺樹脂與EGCG分子的結(jié)合,但是聚酰胺樹脂結(jié)合的EGCG分子數(shù)量是一定的,所以當(dāng)乙醇濃度到達(dá)一定值后,過剩的乙醇分子開始結(jié)合除EGCG以外的其他分子,導(dǎo)致解吸液中EGCG含量反而有所下降。
由圖6可見,咖啡因含量隨著乙醇濃度的提高而降低,當(dāng)乙醇濃度達(dá)到70%以后,變化微小。分析其原因為低純度乙醇溶液中極性和非極性分子同時大量存在,可充分洗脫出樹脂柱中的咖啡因,隨乙醇濃度增加,極性分子含量增多,非極性分子含量減少,咖啡因的解吸量反而下降。
綜合圖4、圖5和圖6的結(jié)果,從產(chǎn)品的品質(zhì)和成本考慮,選用梯度洗脫:先用1 BV的純水洗脫,再用1 BV 20%乙醇洗脫,最后用1 BV 80%乙醇洗脫,所得解吸液經(jīng)懸轉(zhuǎn)蒸發(fā)濃縮后冷凍干燥,但試驗最終得到的EGCG單體純度僅為90.87%。為解決產(chǎn)品純度問題,考慮兩次上柱純化的方案,最終得到純度為95.21%的EGCG單體,但得率僅為0.276%。
3 小結(jié)與討論
3.1 結(jié)論
湖北省廣泛種植的5種茶葉資源中,鄂茶1號的EGCG含量相對較高,可用作提取、分離純化高純度EGCG單體的原料。
用純水浸提,浸提溫度70 ℃,料液比1∶20條件下浸提60 min,所得浸提液中EGCG含量最高。
聚酰胺樹脂由于其酰胺基能對含酚羥基的EGCG具有較好的吸附作用,且對CAF的選擇吸附作用較低,非常符合本試驗制備無酯兒茶素產(chǎn)品的要求。聚酰胺樹脂純化兒茶素最佳工藝條件為:上樣流速1 BV/h、茶湯濃度為20 mg/mL,解吸流速為1 BV/h,分別用1 BV的水、1 BV 20%的乙醇溶液以及1 BV80%的乙醇溶液進(jìn)行梯度洗脫。
通過兩次柱層析分離純化,得到的EGCG單體純度可達(dá)95.21%。
3.2 討論
本研究通過提取、分離純化工藝的探討,得到了高純度EGCG單體,工藝綠色無污染,對提高湖北省秋茶的利用率具有重要意義,但是得率低,成本相對較高。預(yù)計從兩方面著手開展后續(xù)試驗:一是擴大高EGCG含量茶葉資源[8]的篩選范圍,從湖北省擴大到全國;二是進(jìn)一步篩選合適的樹脂,力求一次柱層析可分離純化得到95%純度的EGCG單體,減少損耗,提高得率。
參考文獻(xiàn):
[1] SINGH B N,SHANKAR S,SRIVASTAVA R K.Green-tea-catechin,epi-gallocatechin-3-gallate(EGCG):Mechanisms,perspectives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J].Biochem Pharmacol,2011,82:1807-1821.
[2] 劉 飛,熊政委,李春華.表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分子修飾及抗癌研究進(jìn)展[J].食品科學(xué),2015,36(23):321-328.
[3] 金孝芳,賈尚智,石亞亞,等.湖北省地方審定茶樹品種中兒茶素含量分析[J].浙江農(nóng)業(yè)學(xué)報,2014,26(1):67-71.
[4] 顏棟美,李仁菊.膜分離和聚酰胺吸附對金花茶多酚的純化[J].食品與機械,2010,26(1):42-43,91.
[5] 劉 偉,陳 茜,周 潔,等.柱色譜分離制備無酯兒茶素[J].食品工業(yè)科技,2012,33(18):58-62.
[6] 王偉濤,馬朝陽,陳尚衛(wèi),等.吸附柱層析法制備純化茶多酚中 EGCG單體[J].天然產(chǎn)物研究與開發(fā),2014(10):1647-1653.
[7] 崔繼來,華 飛,龔正禮.速溶綠茶粉浸提工藝參數(shù)優(yōu)化[J].食品科學(xué),2011,32(12):130-132.
[8] 唐曉波,劉曉軍,王小萍.高EGCG茶樹品種的篩選及開發(fā)[J].浙江農(nóng)業(yè)科學(xué),2010(1):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