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城市居民游憩的地方依戀研究
——以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為例

2017-03-17 08:25:02柳艷超權(quán)東計吳立周
關(guān)鍵詞:大明宮城市居民場所

柳艷超,權(quán)東計,吳立周

西北大學城市與環(huán)境學院,陜西西安710127

城市居民游憩的地方依戀研究
——以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為例

柳艷超,權(quán)東計*,吳立周

西北大學城市與環(huán)境學院,陜西西安710127

城市居民游憩的地方依戀研究是城市休閑空間研究的重要方面。本文以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為例,通過對城市居民游憩的地方依戀程度及影響因素研究表明:(1)城市居民對于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的地方認同程度高于地方依賴程度,城市居民的情感性認同大于功能性依賴,地方依戀處于中等水平;(2)影響城市居民游憩地方依戀程度的因素主要有對遺址公園了解程度、游覽次數(shù)、停留時間、訪問頻率、路程所需時間、交通方式等游憩行為特征因素,遺址區(qū)的歷史文化性、園區(qū)環(huán)境和商業(yè)環(huán)境、配套設施、生活體驗感等環(huán)境感知因素;(3)城市居民游憩的地方依戀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

城市居民;地方依戀;游憩

研究人與環(huán)境之間關(guān)系的地方理論是近十多年來國外旅游地理學和環(huán)境心理學的研究熱點,包括人在特定地方中的體驗和人與特定地方的情感聯(lián)結(jié)關(guān)系等內(nèi)容。地方依戀就是指人與地方相互作用產(chǎn)生的一種情感聯(lián)結(jié)。國外對地方依戀的研究基本形成了多學科多方法綜合研究的局面。Tuan把“Topophilia”(戀地情結(jié))引入地理學研究中,但地方依戀的明確定義是由Williams和Roggenbuck提出的,并認為地方依戀由地方依賴與地方認同兩個維度構(gòu)成[1,2]。其他學者如Hidalgo、Hammitt、Scannell等對地方依戀的概念和維度進行了探討,但并未形成統(tǒng)一的意見[3-5]。另外,Kyle、Brown、Ram等人認為社會學特征、家庭屬性特征及個人對環(huán)境設施的感知等是造成地方依戀差異的主要因素[6-8]。國外對地方依戀的研究已較為成熟,而國內(nèi)對地方依戀的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張捷、黃向、朱竑等人在地方依戀理論上的探索為國內(nèi)地方依戀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借鑒[9-13]。部分學者如唐文躍、張捷、羅浩等以具體場所為例,對大學生、居民和旅游者的地方依戀程度及影響因素進行了研究[14]。但是綜合分析發(fā)現(xiàn),國內(nèi)對地方依戀的研究選點多集中在著名的自然旅游景點,在人文景點和日常休閑娛樂場所的研究成果較少。因此,本文將以集人文景觀和休閑功能于一體的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為例,對居民的地方依戀程度及影響因素進行了研究,探索居民與遺址公園的情感互動情況,進一步完善地方依戀理論。

1 研究區(qū)域及研究方法

1.1 研究區(qū)域

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位于西安市太華南路,是唐長安城“三大內(nèi)”(太極宮、大明宮、興慶宮)中最為輝煌壯觀的建筑群,地處長安城北部的龍首原上,大明宮南部為前朝,自南向北由含元殿、宣政殿和紫宸殿為中心組成;北部的內(nèi)廷中心為太液池。大明宮遺址歷史悠久、規(guī)模宏大,是我國古代保護最為完整的皇家宮殿遺址。新建成的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延續(xù)了唐大明宮的歷史格局,使盛唐文化的豐富內(nèi)涵得到最完整、最充分和最集中的體現(xiàn)。隨著2010年10月1日作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及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正式開放,遺產(chǎn)旅游為遺產(chǎn)與公眾之間的情感交流提供了可能。作為遺址類的人文景觀,不僅為居民提供了獨特的歷史文化體驗感,而且作為公園也承擔了居民的日常休閑娛樂功能。

1.2 研究方法

1.2.1 問卷設計與調(diào)查本文主要采用問卷調(diào)查法收集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居民游憩者的人口統(tǒng)計學特征、游憩行為特征、地方依戀特征等。關(guān)于地方依戀及其影響因素的設計主要借鑒了Scanell的三維框架理論和Williams的地方依戀二維模型。為了檢驗調(diào)研問卷的合理性與實際操作性,在2016年6月15日進行了預調(diào)研工作。預調(diào)研結(jié)束后,整理調(diào)研過程中問卷出現(xiàn)的問題,并搜集相關(guān)資料進行修正,形成最終的調(diào)研問卷。2016年7月10日~21日,利用這段時間在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進行正式的現(xiàn)場調(diào)研及訪談工作,并利用網(wǎng)絡在問卷星上發(fā)布電子版問卷。共回收問卷290份,有效問卷279份,有效率96.2%。

1.2.2 統(tǒng)計分析法運用Excel、Spss21.0軟件對收集的數(shù)據(jù)進行綜合統(tǒng)計分析,主要使用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T檢驗、單因素方差分析、因子分析和相關(guān)分析等方法對城市居民游憩的地方依戀的影響因素進行研究。

2 城市居民游憩的地方依戀特征

2.1 問卷信度分析

信度分析是用來評價問卷可靠性或穩(wěn)定性的,它可檢測用某量表對同一事物進行重復測量后,所得結(jié)果的一致性[15]。由表1可知,地方認同的Cranbach α系數(shù)為0.883,地方依賴的Cranbach α系數(shù)為0.900,地方依戀量表的Cranbach α系數(shù)為0.935。這說明地方依戀量表的內(nèi)在信度還是屬于比較理想的,問卷設計基本合理。

表1 地方依戀量表信度分析Table 1 The reliability analysis of the place attachment scale

2.2 樣本描述統(tǒng)計

表2 受訪者的人口統(tǒng)計學特征Table 2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of respondents

問項Items百分比(%)Percentage私營業(yè)主/個體戶3713.3 61歲以上287.5離退休人員4215.1變量Variable頻率Frequency百分比(%)Percentage問項Items變量Variable頻率Frequency小學及以下227.9自由職業(yè)者217.5初中6021.5其他145高中(中專)6724低于1000元7627.2本科(??疲?530.5 1000~2500元4917.6碩士及以上4516.1 2500~5000元10939.1 5000元以上4516.1受教育程度人均收入

由表2可知,受訪者男性略高于女性,以21~40歲的居民為主,公司/企業(yè)職員、學生、離退休人員較多,月收入以2500~5000元為主,本科及以上學歷者占到了近一半,大部分為遺址區(qū)的非原住居民。

2.3 游憩行為特征分析

由表3可知,大部分居民對于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的歷史文化背景不了解,而近60%居民游覽次數(shù)為四次及以上,大部分居民每次來該遺址公園停留1~3 h,約三分之一居民訪問頻率比較頻繁,基本上都是與家人或朋友等結(jié)伴游玩,選擇步行,在路上所需時間大部分都在半小時以下。

表3 城市居民游憩行為特征Table 3 Recreation behavior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residents

2.4 城市居民游憩的地方依戀程度

表4 城市居民游憩的地方依戀程度Table 4 The degree of place attachment of urban residents'recreation

由表4可知,城市居民的地方依戀均值3.59,地方認同均值3.69,地方依賴均值3.48,而且居民情感認同程度高于功能性依賴程度。在地方認同方面,問項“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是西安市代表性遺址公園之一”的均值水平最高,同意率最高,其次為問項“我對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有很強的認同感”,而問項“我很依戀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的均值水平較低,這說明居民對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有一定的認同感,但還沒達到對此非常依戀的地步。在地方依賴方面,問項“相對其它遺址公園,我對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更滿意”的均值水平最高,其次為問項“大明宮提供的歷史體驗和文化內(nèi)涵是在其他遺址公園所感受不到的”,而問項“對我而言,做同樣的活動,在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做比在其它地方重要的多”的均值水平較低,這說明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雖然給予了居民獨特的歷史文化體驗,但它并不是居民進行自己喜歡活動最重要的場所。

3 影響因素分析

3.1 游憩行為特征因素

在游憩行為的差異性分析中,由表5可知,了解程度在地方依賴方面的顯著性系數(shù)為0.132,陪伴方式在地方認同和地方依賴方面的顯著性系數(shù)分別為0.274、0.529,這些系數(shù)在0.05水平上不顯著,說明對于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了解程度的高低并沒有影響居民的地方依賴水平,是否有人陪伴也對居民的地方依戀沒有太大的影響。而了解程度在地方認同方面的顯著性系數(shù)為0.013,游覽次數(shù)、停留時間、訪問頻率、路程所需時間在地方認同和地方依賴方面的顯著性系數(shù)均為0.000,這些系數(shù)在0.05水平上顯著,說明對該遺址公園了解程度的高低只對居民的地方認同水平有影響,游覽次數(shù)、停留時間、訪問頻率、路程所需時間這些游憩行為特征對于居民地方認同和地方依賴水平有著顯著的影響。另外,對于交通方式這個游憩行為特征,由于問卷設置為多項選擇,在下面論文的研究中將會通過多重響應的交叉表進行分析。

表5 地方依戀的游憩行為特征因素Table 5 The characteristic factors of the recreation behavior of place attachment

3.1.1 了解程度由圖1可知,對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非常了解的居民的地方認同水平遠遠高于根本不了解、不太了解、比較了解的居民。而根本不了解、不太了解、比較了解的居民的地方認同水平相差無幾,因為對該遺址公園的歷史文化背景非常了解的居民,才會花費時間和精力去了解這背后的歷史。對它越了解,可能越能夠把自己帶入到那種深厚的歷史文化氛圍之中,在其他不了解的人看到的只是夯土基址,而對于他們來說,可能就能想象出以前雄偉壯觀的宮殿群,所以這類群體的地方認同水平很高也不足為怪了。至于了解程度的高低未能對居民的地方依賴產(chǎn)生影響,這主要由于地方依賴所表現(xiàn)的是一種功能性依賴,對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的歷史文化背景了解程度的高低并不影響居民對于該遺址公園所提供的功能性服務的享受,而地方認同是一種情感上的認同,那是一種心理活動作用的結(jié)果,當一個人愿意去了解一個事物,肯定從心理上是持認同態(tài)度的,進而就會作用于一個人的情感思想之中,就會提高他們的地方認同水平。

圖1 不同了解程度居民的地方依戀差異Fig.1 The place attachment differences of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residents

3.1.2 游覽次數(shù)由圖2可知,游覽四次及以上的居民的地方認同和地方依賴值均高于游覽四次以下的居民,總體上,隨著游覽次數(shù)的增多,地方認同和地方依賴水平也逐漸提高。據(jù)統(tǒng)計可知,第一次來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游玩的居民僅有61人,而游玩過四次及以上的居民則多達166人,說明大部分居民選擇了重游,而這部分群體的地方認同和地方依賴水平很高,正因為居民同大明宮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才會在一次次的游玩中增進對它的感情,進而提高地方依戀水平。

圖2 不同游覽次數(shù)的居民的地方依戀差異Fig.2 Differences in place attachment of residents with different number of tours

3.1.3 停留時間由圖3可知,無論停留時間多少,居民的地方認同水平都高于地方依賴水平,這就說明居民對于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的情感性認同大于功能性依賴。從整體上來看,隨著在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停留時間的增加,居民的地方認同和地方依賴水平也隨之提高。當居民在該遺址公園停留的時間久了,自然而然就會慢慢的對這個地方產(chǎn)生感情,這種情感會促使居民再次游覽這里,產(chǎn)生心理上的認同與依賴,進而就會對它有依戀情結(jié)。

圖3 不同停留時間的居民的地方依戀差異Fig.3 The difference of place attachment among residents with different residence time

3.1.4 訪問頻率由圖4可知,無論是訪問頻率的多少,居民的地方認同水平都高于地方依賴水平。隨著訪問頻率的減少,居民的地方認同和地方依賴水平也在逐漸下降。每天都來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游玩的居民已經(jīng)把它當作生活中每天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能夠給他們的生活留下美好的回憶,這部分居民主要以老年人為主,他們有充足的空閑時間,這也為他們能夠每天都能來該遺址公園提供了條件。而對于很少來,偶爾來一次的居民來說,大部分居民是因為距離太遠減少了訪問頻率,偶爾的一次游玩并沒有對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產(chǎn)生很深刻的了解與興趣,也有來過一次的居民表示他們也只是走馬觀花的看了一下,沒有作特別深入的了解,所以對于該遺址公園的情感比較平淡,導致了地方依戀程度較低。

圖4 不同訪問頻率居民的地方依戀差異Fig.4 The difference of place attachment among residents with different access frequencies

3.1.5 交通方式由表6可知,選擇不同交通方式的居民的地方認同和地方依賴水平是有所差異的,選擇步行的居民地方依賴水平最高,其次是自行車,然后為汽車和公交。選擇步行的居民一般離該遺址公園較近,既能鍛煉身體又能欣賞風景,他們的地方依戀水平就較高。騎自行車的居民主要是想體驗騎行快樂,一般的公園不允許騎車進入,而該公園為他們提供了廣闊的騎行空間,不僅可以騎自行車,還可以沿途感受深厚的歷史文化景觀,這種獨特的體驗當然就提高了他們對該遺址公園的依戀之情。而選擇汽車出行的居民地方認同和地方依賴水平高于選擇公交車出行的,選擇公交車可能在便捷性和舒適度等方面都不如選擇汽車,大部分選擇汽車的居民多為私車家出行,提高了游玩的質(zhì)量,所以比選擇公交出行的居民地方依戀水平高。

表6 不同交通方式的地方認同和地方依賴表Table 6 Place identity and place dependence of different modes of transportation

3.1.6 所需時間由圖5可知,無論路程花費時間多少,居民的地方認同水平都高于地方依賴水平。整體上來看,隨著從家出發(fā)花費的時間的增多,居民的地方認同和地方依賴水平有所下降。在路程上耽誤的時間久了,居民可能首先從心理上有抵觸,來該遺址公園游覽的次數(shù)相應的就會減少。而對于那些只需要花費10 min左右的居民,只要一有空閑,都可以來該遺址公園放松心情,不用長時間的提前計劃。

圖5 不同路程花費時間的居民地方依戀差異Fig.5 The difference of place attachment of residents in different distance spending time

3.2 環(huán)境感知因素

表7 環(huán)境感知的因子分析表Table 7 Table of factor analysis of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

環(huán)境感知Environmental perception累積% Cumulative基礎(chǔ)設施0.795服務、管理水平0.76219.37250.298生活記憶0.82故土情節(jié)0.82人際交流需求0.81713.26463.562 KMO值Bartlett的檢驗歷史文化性Historical and cultural natures設施Facilities生活體驗感Life experience園區(qū)商業(yè)環(huán)境Park and business方差% Variance0.847P=0.000

由表7可知,KMO統(tǒng)計量為0.847,大于最低標準0.5,適合做因子分析。Bartlett球形檢驗,拒絕單位相關(guān)陣的原假設,P<0.0001,適合做因子分析。本研究采用主成分提取和具有Kaiser標準化的四分旋轉(zhuǎn)法對環(huán)境感知量表進行因子分析,由因子分析計算出了因子載荷及各因子解釋的方差及累計值。通過因子貢獻進行分類可得,問項“獨特的東方古建筑遺址地標性標志,如紫宸殿、含耀門等”、“大明宮微縮景觀”、“以IMAX3D電影、實物、電子、模型和標牌合二為一的遺址闡釋系統(tǒng)”、“遺址中心”為遺址區(qū)的歷史文化性因子,問項“旅游工藝品”、“廣場”、“綠化”為園區(qū)環(huán)境和商業(yè)環(huán)境因子,“衛(wèi)生”、“基礎(chǔ)設施”、“服務、管理水平”為配套設施因子,“生活記憶”、“故土情節(jié)”、“人際交流需求”為生活體驗感因子。四個因子分別解釋了方差的20.479%、10.447%、19.372%、13.264%,累計解釋總方差的63.562%。

通過因子分析簡化了環(huán)境感知問項的變量,將提取的四類因子與地方認同和地方依賴進行相關(guān)分析,以便研究這四類因子與地方認同和地方依賴的關(guān)系。由表8可知,遺址區(qū)的歷史文化性因子、園區(qū)環(huán)境與商業(yè)環(huán)境、配套設施、生活體驗感與地方認同、地方依賴的Pearson相關(guān)系數(shù)在0.01的顯著性(雙側(cè))上都非常顯著,可以推斷出居民的地方認同和地方依賴水平與遺址區(qū)的歷史文化性因子、園區(qū)環(huán)境與商業(yè)環(huán)境、配套設施、生活體驗感之間存在著明顯的正相關(guān)。

表8 地方依戀的環(huán)境感知因素分析Table 8 Analysis of the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 factors of place attachment

4 討論

對于城市居民游憩的地方依戀研究是城市空間游憩場所的另一視角。研究發(fā)現(xiàn),隨著城市居民對休閑娛樂要求質(zhì)量的提高,公眾對于游憩場所,不僅注重功能上的需求,而且對與場所之間產(chǎn)生的情感聯(lián)結(jié)愈來愈重視。這就要求游憩場所不僅要滿足居民的觀賞、運動、集會、社交等休閑活動需求,更要滿足居民的愉悅輕松心理需求和精神需求。這也是從游憩場所使用者的角度表明了未來游憩場所規(guī)劃建設中需要注重人與場所之間的情感互動問題,同時能夠為游憩場所的管理者提供一定的借鑒。

本文選取的研究對象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既是遺址類的人文景觀旅游景區(qū),同時作為公園也是公眾日常休閑活動的場所,將地方依戀的研究從專門的自然旅游景點延伸到日常休閑場所,擴展了地方依戀的研究范圍,本身就是一種嘗試與創(chuàng)新,同時更豐富了國內(nèi)對于人文景觀場所的地方依戀研究,對于進一步完善地方依戀理論有著重大的意義。但是本文主要利用傳統(tǒng)的地方依戀測量量表對城市居民游憩的地方依戀程度及影響因素作了相關(guān)研究,而且調(diào)研時在夏季,沒有將由于季節(jié)差異產(chǎn)生的地方依戀程度差異考慮在內(nèi),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進一步加大樣本數(shù)據(jù)量,擴展調(diào)研的時間范圍,完善并嘗試建立新的地方依戀測量量表,進一步對城市居民游憩的地方依戀的分類及形成過程等方面進行探索,深化對于城市居民游憩的地方依戀研究。

5 結(jié)論

通過對城市居民地方依戀程度及影響因素的研究,得出以下結(jié)論:

(1)總體上來說,城市居民對于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的地方依戀處于中等水平。城市居民的地方認同程度高于地方依賴程度,說明城市居民對該遺址公園的情感性認同要大于功能性依賴。這也從側(cè)面反映了很多居民是從內(nèi)心深處認可該遺址公園,將它作為西安最具代表性的遺址公園之一。

(2)影響城市居民游憩地方依戀程度的因素諸多。主要有對遺址公園了解程度、游覽次數(shù)、停留時間、訪問頻率、路程所需時間、交通方式等游憩行為特征因素,遺址區(qū)的歷史文化性、園區(qū)環(huán)境和商業(yè)環(huán)境、配套設施、生活體驗感等環(huán)境感知因素。

(3)對于城市居民游憩的地方依戀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要注重將遺址特性宣傳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相結(jié)合。作為遺址類場所,要注重將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更好地展現(xiàn)出來,增加居民的了解程度,為居民呈現(xiàn)一場歷史文化展覽盛宴。作為休閑場所,要積極完善各項配套設施,如在居民反映的林蔭地少、休息場所少、垃圾桶少等問題積極進行改進,提高服務質(zhì)量。

(4)城市居民愈來愈注重與游憩場所的情感聯(lián)結(jié)情況,硬件設施的完善已經(jīng)無法滿足居民的需求,在未來的游憩場所規(guī)劃建設中,要努力提升游憩場所的文化內(nèi)涵水平,營造良好的軟件條件,將硬件服務與軟件服務結(jié)合起來,實現(xiàn)游憩場所與居民的情感互動。

[1]Williams DR,Roggenbuck JW.Measuring place attachment:some preliminary results[C].San Antonio,Texas: Proceeding of NRPASymposium on Leisure Research,1995

[2]Williams DR,Patterson ME,Roggenbuck JW.Beyond the commodity melaphor:Examining emotional and symbolic attachment to place[J].Leisure Studies,1992,14(1):29-46

[3]Hidalgo MC,Hernandez B.Place attachment: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questions[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2001,21(3):273-281

[4]Hammitt WE,Backlund EA,Bixler RD.Place bonding for recreation places: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Development[J]. Leisure Studies,2006,25(1):17-41

[5]Scannell L,Gifford R.Defining place attachment:A tripartite organizing framework.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2010,30(1):1-10

[6]Kyle G,Graefe A,Manning R.Effects of Place attachment on users’Perceptions of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in a natural setting[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2004,24(2):213-225

[7]Brown G,Raymond CM,Corcoran J.Mapping and measuring place attachment[J].Applied Geography,2015,57(2):42-53

[8]Ram Y,Bjork P,WeidenfeldA.Authenticity and place attachment of major visitor attractions[J].Tourism Management, 2016,52(1):110-122

[9]張捷.區(qū)域民俗文化的旅游資源的類型及旅游業(yè)價值研究——九寨溝藏族民俗文化與江蘇吳文化民俗旅游資源比較研究之一[J].人文地理,1997,12(3):24-28,78

[10]黃向,保繼剛,Wall Geoffrey.場所依賴(Place attachment):一種游憩行為現(xiàn)象的研究框架[J].旅游學刊,2006,21(9):19-24

[11]朱竑,劉博.地方感、地方依戀與地方認同等概念的辨析及研究啟示[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43(1):1-8

[12]黃向,吳亞云.地方記憶:空間感知基點影響地方依戀的關(guān)鍵因素[J].人文地理,2013,28(6):43-48

[13]駱澤順,林璧屬.旅游情境下內(nèi)隱-外顯地方依戀模型研究——基于心理學視角[J].旅游學刊,2014,29(12):45-54

[14]唐文躍,張捷,羅浩,等.古村落居民地方依戀與資源保護態(tài)度的關(guān)系——以西遞、宏村、南屏為例[J].旅游學刊,2008,23(10):87-92

[15]武松,潘發(fā)明.SPSS統(tǒng)計分析大全[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4:384-385

The Study on PlaceAttachment of Urban Residents -ACase of Daming Palace National Heritage Park

LIU Yan-chao,QUAN Dong-ji*,WU Li-zhou
College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Northwest University,Xi’an710127,China

The study on urban residents'place attachment to recreation site i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the study of urban leisure space.This paper took Daming Palace National Heritage Park as an example to study on the urban residents'place attachment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the result showed as follows:(1)Place identity was more important than place dependence for Daming Palace National Heritage Park.It showed that the emotional identity of urban residents in the park was greater than functional dependence,the place attachment of urban residents was in the middle level.(2)There were many factors affecting the place attachment of urban residents including understanding degree,visit times,residence time,access frequency,time required on the road,transportation,historical and cultural nature of the site area,the park environment and business environment,facilities,life experience.(3)The place attachment level of urban residents should be further improved.

Urban residents;place attachment;recreation

U695.1+4

:A

:1000-2324(2017)01-0126-08

2016-10-24

:2016-11-08

柳艷超(1991-),女,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大遺址保護、地方理論的研究.E-mail:1070720030@qq.com

*通訊作者: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E-mail:348601411@qq.com

猜你喜歡
大明宮城市居民場所
小草成長記
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對城市居民行為影響的效果
聽的場所
走在大明宮
當代陜西(2019年21期)2019-12-09 08:36:48
遠離不良場所
《唐大明宮圖》再現(xiàn)盛世榮光
城市居民低碳意識與行為調(diào)查分析——以烏魯木齊市為例
北京城市居民的娛樂生活(1949—1966)
戀愛場所的變化
關(guān)于修改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的議案
桑日县| 河西区| 信丰县| 禹州市| 侯马市| 平昌县| 巩义市| 乌拉特中旗| 左权县| 昭通市| 侯马市| 临沭县| 濮阳市| 化州市| 深圳市| 禹州市| 庐江县| 吴江市| 阳高县| 图片| 阆中市| 青阳县| 黑河市| 佳木斯市| 长海县| 垫江县| 静乐县| 绵阳市| 介休市| 宜昌市| 榆树市| 蕲春县| 攀枝花市| 彭泽县| 临沂市| 林芝县| 花莲市| 韶关市| 襄城县| 宁国市| 元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