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聞摘錄
近日,海南省儋州市紀委通報了五起不干事、不擔事的典型案件,其中就包括儋州市商務局局長、黨組書記董海峰因為“失職導致該局網站長期不更新”,被處以行政記過及黨內警告處分。
董海峰既沒有腐敗,又沒有造成重大損失,只是因為工作失職導致該局網站長期不更新就被問責,屈嗎?冤嗎?答案是肯定的:不屈,不冤。因為不負責任就要被問責,這在《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中是有著明確規(guī)定的,對于“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職責”的黨組織和黨的領導干部,“應當予以問責”。當然,問責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問責的目的不在于責任主體受到懲罰,而是在于讓責任主體對權力心存敬畏,對責任全力擔當,在其位,謀其職,干其事,這樣才能不辜負黨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常州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原副局長陳馬良因受賄136.2萬元被判處有期徒刑5年。據(jù)法院判決書認定,受賄的136.2萬元,其中84.6萬元是11把紫砂茶壺,屬于“雅賄”。
從近年來查處的一系列貪腐案件可以看出,“雅賄”已成為眾多貪腐官員落馬的“絆馬索”。“俗賄”也好,“雅賄”也罷,都是沖著官員們手中的權力來的,都是想通過投其所好拉近關系,以便謀求“送出一只雞,牽回一頭?!钡母罄妗nI導干部有個人興趣愛好是人之常情,但是愛好必須厘清“公”與“私”,不能將“私人愛好”與“公權力”混淆在一起,面對“愛好”的利誘時,需潔身自愛,只有“公”字在心,才能在私利面前把牢自己,守住底線和紅線,不掉進“雅賄”的泥沼。
最讓父母傷心的幾句話:你別管我;我在忙,沒有空;不回家了;說了你也不會懂;好了好了,我知道了。
——某機構日前發(fā)布的一項親情溝通調研大數(shù)據(jù)顯示
要小心你的思想,因為它不久就成為你的行動;要小心你的行動,因為它不久就成為你的習慣;要小心你的習慣,因為它不久就成為你的品格;要小心你的品格,因為它會成為你的人生。
——網絡妙語
教子有五:導其性、廣其志、養(yǎng)其才、鼓其氣、攻其病,廢一不可。養(yǎng)子弟如養(yǎng)芝蘭:既積學以培植之,又積善以滋潤之。
——宋·劉清之 《戒子通錄》
由于真實的人生沒有劇本,不能彩排,不能重來,所以要緊的是活在當下,承擔此刻的責任,讓每一天都處在最好的狀態(tài),那么結局即使不完美,過程也沒有遺憾了。
——作家 林清玄
黎 青/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