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汴京紀事二十首》作為宋代紀事詩的代表性作品,是著名學者劉子翚對于兩宋之際的歷史的真實記載。作者通過組詩對北宋覆滅前后的汴京城描繪,和對帝王官員的奢侈生活的描寫,表達了對國家覆滅的反思和總結(jié)。劉子翚的詩歌具有反思性、復雜性,本文將對這首組詩進行分析,從中一探兩宋之際的真實歷史。
關鍵詞:汴京 紀事詩 北宋 歷史
劉子(1101~1147),字彥沖,自號病翁,謚文靖。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五夫鎮(zhèn))人。南宋初年著名文學家、理學家。因居所背靠屏山,并曾筑屏山書院授徒講學,故時人稱屏山先生。有《屏山集》二十卷傳世,劉子生前好友胡憲為其作序,其高足弟子朱熹作跋?!端膸烊珪偰刻嵋贩Q其“集中談理之文,辨析明快,曲折盡意,無南宋人語錄之習。論事之文,洞悉時勢,亦無迂腐之見……詩風格高秀,不襲陳因”?!端问贰と辶謧鳌酚袀鳌F涓竸?,其兄劉子羽,皆為國之忠烈。
《汴京紀事二十首》作于靖康之變以后,北宋覆滅,面對著國都淪陷,中原大地淪入金人之首,南宋朝廷退居江南,作者以深沉的筆觸記錄了這樣的歷史,回憶了曾在汴京發(fā)生的一切,表達了一種感時憂國的沉痛情感。詩歌一到七首主要寫汴京淪陷后的現(xiàn)實,描寫了陷落后的都城的破敗;八到二十首側(cè)重寫汴京城往日的繁華舊事,通過對往昔的追憶,重現(xiàn)了北宋都城汴京的繁華熱鬧,二十首詩今昔對比,將北宋末的一段真實而又令人嘆惋的歷史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詩歌用簡練、形象、生動的語言再現(xiàn)了這段令人痛心疾首的歷史畫面,從不同角度反映出世事巨變、家國滄桑的現(xiàn)實并寄托了深沉的感慨。元代詩論家方回評價劉子詩“忠憤至矣”;南宋詩人劉克莊也稱其詩歌“敘當時事,忠憤悲壯”,可見其愛國之情的忠貞赤誠、深沉厚重。劉子的《汁京紀事二十首》,堪稱一代興亡史的詩史,在當時就廣為流傳,歷來為人矚目。
這首組詩可從三個方面加以概括分析,其一,通過描繪北宋統(tǒng)治階級的昏庸、窮奢極欲和縱情享樂,將誤國的原因加以揭示;其二,通過對北宋末朝廷內(nèi)部奸臣當?shù)馈?quán)宦橫行進行批判,表達了國家覆亡的沉痛感慨和憤怒之情;其三,對歷史的興亡之感和對遺民的關心對南宋朝廷偏安一隅的不滿。在下文中將舉例對這三點分別加以分析解釋。
第一,通過描繪北宋統(tǒng)治階級的昏庸、窮奢極欲和縱情享樂,將誤國的原因加以揭示。如:
御路丹花映綠槐,瞳瞳日照五門開。五皇欲與民同樂,不惜千金筑露臺。(其八)
神霄宮殿五云間,羽服黃冠綴曉班。詔許群臣親受,步虛聲里認龍顏。(其九)
萬炬銀花錦繡圍,景龍門外軟紅飛。凄涼但有云頭月,曾照當時步輦歸。(其十二)
橋上游人度鏡光,五花殿里奏笙簧。日曛未放龍舟泊,中使傳宣趣鄆王。(其十四)
第一首詩寫自宣德樓起,直至南薰門御路兩旁的御廊景物以及元宵燈節(jié)的盛況。御路自州橋以北起至宣德門止,兩旁有溝,溝中有荷花,溝外植桃樹、杏樹等。御路中有杈子,用來別貴賤。每年元宵節(jié)時,宣德門前,高筑露臺,懸掛匾額,上書“與民同樂”等字樣。五皇也作“吾皇”,露臺即露天臺榭。詩中雖寫元宵佳節(jié)燈會之盛足見汴京城曾經(jīng)的繁華熱鬧,但北宋末年已現(xiàn)衰兆,統(tǒng)治者不昔大肆粉飾太平,窮奢極欲,對民間疾苦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暗指統(tǒng)治者的奢侈無道;第二首詩意指宋徽宗迷信道教,希望可得長生,因此將宮殿裝飾成神殿,許多道士被徽宗重用,如林靈素等。所以朝堂之上有許多大臣穿羽服戴黃冠,作道士打扮。本是朝廷重地,本該是皇帝和大臣議論朝政的地方,統(tǒng)治者本應解決民生疾苦,勵精圖治,卻把朝堂變成了神殿,可見其昏庸無為,國家覆滅不是沒有原因的;第三首詩寫的也是元宵節(jié)景龍門預賞的情形,詩中所稱景龍門即酸棗門,為舊城北面東頭第二門。“政和三年正月,詔放燈五日。五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詔景龍門預為元夕之具。”宋徽宗在景龍門賜宴,并賞賜太師蔡京宅院,極盡奢華之能,僅此一事,便可窺其奢靡之無度。但此詩運用了今昔對比之手法,抒發(fā)了故國遠去的興亡之慨與黍離之思,令人嘆息;第四首詩專詠東京每歲三月間,金明池龍舟爭標及賜宴游樂諸事。作者將統(tǒng)治階級的各種奢侈的娛樂活動進行記錄,從中可見其奢靡無度,荒淫誤國。
第二,通過對北宋末朝廷內(nèi)部奸臣當?shù)?、?quán)宦橫行進行批判,表達了國家覆亡的沉痛感慨和憤怒之情。如:
內(nèi)苑珍林蔚絳霄,圍城不復禁芻蕘。舳艫歲歲銜清汴,才足都人幾炬燒。(其六)
空嗟覆鼎誤前朝,骨朽人間罵未銷。夜月池臺王傅宅,春風楊柳太師橋。(其七)
云芝九干麥雙歧,蓋有嘉生瑞盛時。玉殿稱觴聞好語,時教張補撰宮詞。(其十三)
盤石曾聞受國封,承恩不與幸臣同。時危運作高城炮,猶解捐軀立戰(zhàn)功。(其十六)
第一首詩寫的是宋徽宗從江南廣搜奇花異石,不惜勞民傷財,運送至汴京,修造了一座精美絕倫的御用園林,取名“萬歲山”,又叫“艮岳”,其間有一樓名絳霄。后來汴京被金兵圍城,守城的軍民鑿下萬歲山的石頭用作炮石抵御金兵。也即第四首詩寫的“時危運作高城炮,猶解捐軀立戰(zhàn)功”。靖康元年十二月汴京陷落后,天寒地凍,大雪紛飛,城中百姓便砍掉萬歲山的樹木,拆掉樓閣燒火做飯、取暖,也沒有人禁止。汴京陷落前每一年的花石綱都由大船經(jīng)汴河運入都城,船首尾相接,塞滿汴河,如今的艮岳樹木還不足百姓燒幾頓飯的。繁華不再,國破城陷,令人扼腕嘆息,詩人通過寫朝廷臣子不思保家衛(wèi)國,卻一味為取悅天子、諂媚主上、進貢花石綱,搞得民不聊生、怨聲載道,最后城破。曾經(jīng)的奸臣權(quán)宦無一人愿為國分憂,還不如山上的石頭,能作為守城炮石,人不如石,足見其弄權(quán)有余忠誠不足;第二首詩專指蔡京、王黼禍國殃民,虛報國庫豐充,興起花石綱,筑萬歲山,致徽宗于荒淫奢侈來鞏固自己的得寵地位,并且大造宅第,廣拓花園,沉迷聲色以自娛,直到金兵南侵,國破家亡,昔日繁華均化為夜月池臺、春風楊柳。權(quán)奸誤國,奸臣雖死,百姓的罵聲仍不絕于耳;第三首詩寫北宋末年,諸臣阿諛奉承,假造祥瑞以邀寵固位;宋徽宗沈溺道教,篤信方士,以致被蔡京王黼等奸臣蠱惑,沉迷宮詞,不思進取。大臣們爾虞我詐,各懷鬼胎,導致國家傾覆,社稷沉淪。
第三,對歷史的興亡之感和對遺民的關心對南宋朝廷偏安一隅的不滿。如:
帝城王氣雜妖氛,胡虜何知屢易君。猶有太平遺老在,時時灑淚向南云。(其一)
圣君嘗膽憤艱難,雙蹕無因日問安。漢節(jié)凋零胡地闊,北州何處是通汗。(其三)
聯(lián)翩漕舸入神州,梁主經(jīng)營授宋休。一自胡兒來飲馬,春波惟見斷冰流。(其五)
輦轂繁華事可傷,師師垂老過湖湘??|衣檀板無顏色,一曲當時動帝王。(其二十)
第一首詩寫北宋滅后,金人扶植傀儡,建立了傀儡政權(quán),但北宋遺民尤其是北方人民依然盼望南宋能夠收復失地,依然只認南宋政權(quán)。帝城指汴京,汴京是梁、晉、漢、周及北宋都城?!巴鯕怆s妖氛”指象征帝王運數(shù)的祥瑞之氣雜入了不好的氣氛,即指金人占領了汴京城。金人不知“朝廷有正朔,臣子應忠君”的道理,先后扶植張邦昌為楚帝、劉豫為齊帝,頻頻更換傀儡。而淪陷于中原的北宋遺民向南灑淚,渴望神州一統(tǒng),渴望恢復宋室。作者雖受到時代局限,但是能夠如此真摯的表達對前朝的熱愛和懷念,仍是值得肯定的;第二首詩寫到南宋統(tǒng)治者不思進取,偏安一隅,不能夠為了收服失地而刻苦自勵,奮發(fā)圖強?;諝J二宗的車駕被擄北上,詩人以漢節(jié)凋零表達了堅守民族氣節(jié)的決心,對前朝忠心不二;第三首詩以汴河漕運盛衰,反映北宋王朝興亡。自隋開通濟渠以來,汴州居東南漕運中繼樞紐。自梁主經(jīng)營汴河漕運以來一直到北宋,汴河的漕運一直非常興旺發(fā)達,直到金人滅北宋曾經(jīng)的汴河不再繁華,而是一片凋零破敗?!皵啾敝竿醢彩攪鴷r一事,汴河十月停運,王安石下令不禁行船,結(jié)果水淺船停,只好下令以腳船數(shù)十,前置巨椎,搗流冰,使船前行。靖康亡國后,汴渠無人治理,斷冰塞流,更甚于前。此乃以斷冰寄亡國之痛,意不在于斷冰也;第四首詩寫的雖是北宋末的一代名妓李師師的一生遭際,但實際書寫的卻是北宋的衰亡。李師師據(jù)傳是宋徽宗的寵愛之人,對于李師師在北宋滅亡后的遭際雖有不同版本,但按此詩中所寫李師師在汴京城破前就逃出汴京,流落江南。筆者認為此詩中所寫較為可信,因為劉子畢竟與李師師是同時代人,而且劉子在北宋身份地位不低,這些上層社會的事跡相信他應當有所接觸。此詩以李師師這個當時名動京師的名妓來作為書寫對象,實際上是把她當作汴京城的一個符號,她的落魄,也就是北宋的覆滅的最好代表。這種興亡之感、黍離之思發(fā)人深省,引人深思。
劉子的《汴京紀事二十首》堪稱北宋衰亡史,用詩敘事,用詩紀實,以詩寫史。這首組詩既是作者對自己青年時代的追憶和對美好的回味,也是對國家顛覆、今非昔比的嘆息,其情可感,其志可嘉。
參考文獻:
[1] 楊國學.屏山集校注與研究[M].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12.
[2] 劉德岑.劉子《汁京紀事》選注[J].西南師范學院學報,1984(1).
[3] 孟元老.東京夢華錄[M].北京:中華書局,1982.
[4] 左福生.劉子與《汴京紀事》考論[J].重慶社會科學,2006(7).
[5] 楊國學.劉子翠及其詩歌成就簡論[J].莆田學院學報,2010(2).
作 者:趙宇航,遼寧師范大學文學院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國古代文學。
編 輯:魏思思 E-mail:mzxswss@126.com
名作欣賞·下旬刊2017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