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比較法研究解構主義和闡釋學翻譯理論,探討二者之間的共同點。首先簡要梳理兩種翻譯理論,介紹理論的主要觀點、代表人物和影響。之后從理論屬性、理論內(nèi)容和理論影響三個方面比較,發(fā)現(xiàn)兩種理論的共同點主要體現(xiàn)為:屬性上,都是哲學類翻譯理論、都不局限于對翻譯本身的研究、都不是方法論;內(nèi)容和影響方面,都以新的視角論證了原文和譯文的關系、譯文多樣性,進而提高了譯文和譯者的地位,并為譯者在翻譯過程中發(fā)揮主體性提供了理論基礎。
關鍵詞:翻譯 解構主義翻譯理論 闡釋學派翻譯理論
一、引言
解構主義翻譯理論和闡釋學翻譯理論都是近年來備受關注、影響頗大、研究頗多的翻譯理論,我國學者對這兩種理論也十分重視??v觀對這兩種理論的研究現(xiàn)狀,利用二者之一解釋翻譯現(xiàn)象的居多,也有對這兩種翻譯理論之一展開闡述、評介的研究論文,但是將兩種翻譯理論放在一起研究的學術論文卻寥寥無幾,其中將二者進行比較的學術論文只有《闡釋翻譯理論與解構翻譯理論的差異》[1],目前還沒有專門探討兩種理論共同點的論文。因此有必要對這兩種翻譯理論展開比較,分析共同點,以期進一步促進翻譯理論的學術思考,了解不同翻譯理論之間的共同點,而不是只關注差異。
二、解構主義和闡釋學翻譯理論
(一)解構主義翻譯理論
解構主義翻譯理論是20世紀60年代末首先于法國興起的一種翻譯理論,主要代表人物有德里達(Jaques Derrida)、??拢∕ichel Foucault)、沃爾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等。這一學派的翻譯理論向傳統(tǒng)翻譯理論發(fā)起挑戰(zhàn),徹底顛覆以往以“意義”為中心的翻譯觀,以全新視角審視語言和翻譯,將翻譯研究推向全新的思考領域。以德里達為代表的解構主義者認為翻譯活動中最重要的不是傳達意義,而是保留語言差異,并逐漸向純語言(pure language)靠攏,進而促進語言發(fā)展進步、重塑原文生命。他們詳細論證了譯者的任務、譯文的意義和作用等相關的問題,指出正是由于譯者和譯文的存在,原文的生命才得以延續(xù),并針對語言和翻譯的本質展開了深入思考。
(二)闡釋學派翻譯理論
闡釋學派翻譯理論運用闡釋學分析翻譯現(xiàn)象,提出理解即翻譯,將闡釋過程運用到翻譯過程的研究中。主要代表人物有施萊爾馬赫(Friedrich Daniel Ernst Schleiermacher)、漢斯·伽達默爾(Hans-Georg Gadamer)和喬治·斯坦納(George Steiner)等。將闡釋學引入翻譯研究之后,施萊爾馬赫提出了翻譯的兩種途徑:一是不打擾原作者,讓讀者接近作者;二是不打擾讀者,讓原作者接近讀者[2]。斯坦納在《通天塔之后——語言與翻譯面面觀》(After Babel: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一書中詳細闡述了翻譯的四個步驟:信任(trust)、入侵(aggression)、吸收(import)和補償(compensation)[3]。闡釋學翻譯理論將翻譯擴展到整個語言交流,著重分析翻譯過程,對翻譯實踐和翻譯研究都有很大啟發(fā)。
三、共同點
解構主義和闡釋學翻譯理論幾乎于同一時間段受到外界關注,被翻譯界學者廣泛研究、討論。二者的理論基礎相似,都與哲學流派密切相關,兩種理論都針對語言、文化、翻譯等問題展開深入全面的探討,都沒有局限于翻譯本身,都不是專門討論翻譯問題本身的翻譯理論,因此這兩種理論在一些問題的見解上有一些共同點。以下將從屬性、內(nèi)容、影響三個方面探究兩種翻譯理論的共同點。
(一)屬性
在屬性方面,解構主義和闡釋學派翻譯理論都是哲學類翻譯理論,兩種理論都不是僅僅研究翻譯,研究內(nèi)容還包括語言、文化、交流等,屬于跨學科的翻譯理論,是運用哲學思想研究翻譯問題的一次成功嘗試,是翻譯研究領域的一項突破。
首先,二者都是哲學類翻譯理論,且都是以語言、理解為主要內(nèi)容的哲學。解構主義翻譯理論的出發(fā)點是解構主義哲學。解構主義哲學于1966年由法國哲學家德里達提出,“解構”的對立面是“結構”,“解構”的主要對象是語言的結構,是對語言文學系統(tǒng)中權威的消解,以全新的視角來看待語言行為。解構主義翻譯理論正是以這一基本的哲學思想為基礎,對翻譯行為進行研究探討。闡釋學派翻譯理論的哲學基礎是哲學闡釋學,闡釋學主要研究“理解”,理解的前提是交流溝通,而交流溝通最常用、最有效、最重要的媒介是語言,由此可見哲學闡釋學也是研究語言的哲學。斯坦納將闡釋學運用于翻譯研究,從闡釋學角度提出翻譯(闡釋)的四個步驟,與解構主義翻譯理論一樣,也是全新的翻譯研究視角。
其次,對于解構主義和闡釋學翻譯理論的學者來說,他們的研究范圍都不僅僅局限于翻譯。解構主義翻譯理論的代表人物德里達的研究對象不局限于翻譯本身,而是對整個語言系統(tǒng)的“解構”。他認為文本不具有終極意義,并且向傳統(tǒng)的二元對立哲學發(fā)起挑戰(zhàn),德里達的理論是顛覆性的全新哲學,而不僅僅是翻譯理論。斯坦納的代表作《通天塔之后——語言與翻譯面面觀》是一部翻譯著作,也是一部關于語言、思想的綜合性論著,這一點從其目錄可以探知一二。這部作品的目錄內(nèi)容是:第一章“翻譯作為理解”,闡述理解與翻譯的種種內(nèi)在關系;第二章“語言與靈知”,探討西方哲學史上“普遍語言”的理想和追求;第三章“語詞反對對象”,特意將“語詞”與邏輯性的概念(concept)區(qū)別開來;第四章“理論的訴求”,評述西方語言學和哲學理論背景下的翻譯觀;第五章“闡釋的步驟”,討論闡釋學觀照下的翻譯的過程;最后一章則把視線投向了各種文化類型學。[4]
最后,從本質和理論屬性來看,解構主義和闡釋學派翻譯理論都不是方法論,二者都屬于以描述分析為主的理論。解構主義翻譯理論主要描述了解構的必要性、過程和意義;而闡釋學派翻譯理論則主要描述翻譯與理解的關系、語言的本質、理論的訴求和闡釋的過程。這兩種理論對翻譯的本質、文本、譯者等問題深入探討,是翻譯研究領域的一次革新,但是兩種理論都沒有明確提出譯者在翻譯過程中可以遵循的步驟或方法。當然,自翻譯學科建立至今,描述性翻譯理論一直是貢獻突出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endprint
(二)內(nèi)容和影響
在內(nèi)容上,解構主義和闡釋學派翻譯理論也有共同點,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描述分析原文和譯文之間的關系;強調譯文多樣性。
首先,解構主義和闡釋學翻譯理論都從新的視角論證了原文和譯文的關系。傳統(tǒng)翻譯理論的天平似乎總是偏向原文,因此原文和譯文的關系也總是難以脫離“譯文附屬于原文”這一局限。解構主義翻譯理論認為譯文是原文的“來生”(afterlife),是原文生命的延續(xù),原文之所以能夠繼續(xù)被人們廣泛閱讀,譯文是最重要的媒介。同樣地,闡釋學派翻譯理論也重新審視了原文和譯文的關系,提出信任一篇文章有意義、認為它值得翻譯,這就在某種程度上提高了原文的價值。針對原文和譯文關系這一內(nèi)容的論證,解構主義和闡釋學派翻譯理論都對譯文和譯者地位產(chǎn)生了極大影響:提高了譯文的地位,進而也提高了譯者的地位,也因此為譯者在翻譯過程中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提供了理論基礎。
其次,解構主義和闡釋學派翻譯理論都論證了譯文具有多樣性。解構主義翻譯理論模糊了原文和譯文之間的界限,認為語言之間有親緣關系,譯者應盡最大努力接近純語言(pure language),在解構原文的過程中,以“延異”(differance)的方式延伸、擴大語言。譯者解構原文的過程永遠無法實現(xiàn)精確、徹底,這為譯文的多樣性提供了可能。同樣,闡釋學派翻譯理論認為“理解即翻譯”,不同的文化時期、不同的人生經(jīng)歷都會造成譯者對某一文本的理解不同,因此受上述各因素影響的譯文也是多樣的。這兩種理論在這一層面上的論證對翻譯實踐和翻譯理論研究都有很大影響:翻譯實踐方面,譯者翻譯時不再局限于某一“標準”版本,或者一味強調“忠實”于原文和作者,譯文也因此變得豐富生動;翻譯理論研究方面,這兩種理論都使從事翻譯研究和翻譯批評的學者從新的角度對翻譯理論和譯文展開思考評論。
四、結語
通過比較,發(fā)現(xiàn)解構主義和闡釋學派翻譯理論之間確實存在共同點,主要體現(xiàn)為三個方面:理論屬性、理論內(nèi)容和理論影響。具體地說,在屬性方面,二者都屬于哲學類翻譯理論、都不局限于對翻譯本身的研究探討、都沒有給出具體翻譯方法;在內(nèi)容和影響上,二者都從全新的視角研究了原文和譯文、譯者和作者的關系,進而提高了譯文和譯者的地位,同時又都為譯文的多樣性提供了理論支撐,并進一步為譯者在翻譯中發(fā)揮主體性提供了理論基礎。解構主義和闡釋學派翻譯理論都是頗具影響力的西方翻譯理論,希望未來能有更多研究探討,進一步促進我國翻譯界的學術發(fā)展和進步。
參考文獻:
[1]賈欣嵐,武璇.闡釋翻譯理論與解構翻譯理論的差異[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9):51-53.
[2]楊柳,王守仁.文化視域中的翻譯理論研究[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3:202-203.
[3]George Steiner.After Babel: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312-415.
[4]謝天振.當代國外翻譯理論導讀[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8:104.
(麻巧玲 河南周口 周口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 4660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