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博物院 潘輝華
?
初探官方博物館文化社會服務功能的多元化延伸與拓展
福建博物院 潘輝華
為了不斷適應新形勢下的社會發(fā)展需要,加強與不同文化載體、受體的互動交流方式,需要進一步明晰官方博物館社會服務功能的公益性定位,努力探索其與常見的文化載體(如圖書館)、有針對性的文化服務受體(如學校師生)、有普適性的文化服務受體(如社區(qū)居民),與同具文化社會服務屬性的兄弟單位(民間博物館)之間構(gòu)建互補共贏模式。該文結(jié)合筆者工作經(jīng)歷與實際案例進行研究,揭示了官方博物館分別與圖書館、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社區(qū)和民間博物館互動交流的必要性,以及一些有利于指導實踐的工作規(guī)律,進而實現(xiàn)官方博物館文化社會服務功能的多元化延伸與拓展,找到有價值的工作突破口與落腳點。
官方博物館 文化社會服務功能 互動交流 多元化
伴隨著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蓬勃發(fā)展和不斷深入,人民的物質(zhì)生活水平極大提高,精神文化生活也隨之愈加豐富多樣。官方博物館作為構(gòu)建社會文化體系一個重要的有機組成部分,如何最大程度地凸顯出社會文化服務屬性,以及最大限度地延伸與拓展其社會文化服務功能,已經(jīng)成為當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xiàn)偉大中國夢的歷史任務之一。
作為社會文化事業(yè)組成部分的博物館和圖書館,都肩負著傳播社會歷史文化內(nèi)涵與多元精神要素的使命,因此,捕捉并放大它們兩者之間的交叉點,可以充分使它們的各自社會公益功能相得益彰,體現(xiàn)了“1+1>2”的實際功效。
1.1 資源有效整合,形成最大合力
博物館與圖書館分別擁有著各自豐富的社會文化資源和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博物館收藏了大量珍貴的歷史文物,這些文物不僅具有其特定的歷史性,還具備了獨到的科學性與一定的藝術性,可謂“三位合一”。在博物館陳列室中展示的文物其實就是一本本厚厚的、沉甸甸的、無字的典籍,無聲地訴說著曾經(jīng)的滄海桑田與興衰榮辱。觀眾走進博物館總是在不經(jīng)意間,恍若隔世,穿越時空,仿佛正與身處另一個時空的人和事進行一場對話。但是,這樣的對話在一定程度上,必須依托于聚集在博物館許多相關學科學術專家與學者的潛心鉆研與科學分類,加之講解員的專業(yè)講解與引領,使得大眾在參觀博物館的活動之中,具有了一定的引導性、專業(yè)性和依賴性。
眾所周知,圖書館主要典藏了不計其數(shù)的書冊、文卷,這些浩如煙海的書本是幾千年來全人類杰出思想與寶貴智慧的結(jié)晶。圖書館吸引著成千上萬對知識孜孜以求的人們前往,去探索書海之中所蘊含的無窮奧秘和無垠樂趣。正因為如此,圖書館是一個使人感到平易近人的場所,它以親民的姿態(tài)伴隨在人們生活的左右。圖書館有著充沛的人流量,可以聚焦更多的關注。此外,人們在圖書館中的活動較之在博物館的主觀意識活動顯得更加自主、機動與靈活。
博物館展列品較強的歷史性、科學性、藝術性,參觀活動較強的專業(yè)性、引導性與依賴性,可以與圖書館充盈的、社會階層覆蓋廣泛的人流構(gòu)成形成強大的合力。博物館可以考慮將一些展列活動開辦于圖書館中,先讓參觀展列的人們先行在完全自主的意識狀態(tài)下對展品有一個充分感性初識過程,再參照相關背景資料及對展品本身科學、客觀的介紹,最后再結(jié)合講解員的專業(yè)講解,來進行理性認識。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可以請對這個展列活動研究較為透徹的專家學者,舉辦一場通俗易懂、深入淺出的講座,既能幫助大家更進一步深入地進行了解,通過一些互動,又可使大家的疑惑得到及時解答,提升了辦展的實際效果。
1.2 具象抽象互補,發(fā)揮最佳功用
博物館中陳列的許多展品,具有形象、生動、較為直觀的特點,一件件展品讓觀眾可以直接感知到某個歷史年代的生活風貌、生產(chǎn)樣式、經(jīng)濟發(fā)展等。而這一顯著特點就大大彌補了人們在閱讀書籍時需要對抽象的文字進行理解、想象、還原等二次加工的復雜思維步驟。而在這一系列繁復的思維步驟中,由于不同的讀者作為解讀本體的差異性,會使讀者們對同一文字描述的人物、事物、事件產(chǎn)生不盡相同的個性解讀,而其中的部分解讀,甚至是大部分解讀有可能與歷史性、科學性、客觀性相悖。正所謂“差之毫厘,繆之千里”。
為此,可以針對某一個特定的專題(主題),充分發(fā)揮博物館與圖書館所擁有資源的具象與抽象的特性進行合作,以“絲路帆遠”這個專題為例,博物館和圖書館都可以此為主題開展活動,雙方活動負責人進行統(tǒng)一策劃,將各自與活動相關的資源根據(jù)活動的實際需要進行調(diào)配。前者負責集合能體現(xiàn)主題的展品,后者負責集合能體現(xiàn)主題的文獻、典籍。盡可能做到展品與書籍的有效匹配,書籍中文字介紹與展品陳列相照應。抽象的文字是形象的展品的完美注腳,而形象的展品是抽象的文字的高保真還原。人們不僅通過一件件具體的實物或復原模型這些“一斑”,得以窺見當時海上絲綢之路鼎盛之世的“全貌”,加深了其對相關文獻、著作中對“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偉大意義和卓越成就的認識。兩者的優(yōu)勢互補,促成了“絲路帆遠”這一專題活動效果達到最佳。
2.1 擴容教育素材,開辟第二課堂
博物館本身所擁有的大量展品,就是教育系統(tǒng)開展教書育人工作所需的十分豐厚而又寶貴的教育資源。近些年,我國積極推進基礎教育改革,要求大力挖掘和拓展符合新課程改革理念的教育資源。博物館應該與擬開展合作的校方充分溝通,讓雙方明確彼此的工作需要,以及雙方在開展合作的過程中能夠提供的工作條件和活動資源,做到有的放矢。館方可向校方簡要介紹本館主要擁有的藏品資源,校方則可以結(jié)合自己教育教學工作的實際需要,向館方提出自己的工作(活動)設想,雙方根據(jù)各自的實際能力來制定一份工作(活動)計劃,并就具體的細節(jié)進行斟酌。開展工作(活動)之后,雙方還應認真做好總結(jié),特別是館方應從一次次具體的實踐中不斷歸納出成功的經(jīng)驗,建立一套較為科學、合理、可行的工作(活動)模式,此時,這些館藏品已經(jīng)成為教育下一代的重要教育資源,博物館成為了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補充和第二教育陣地,而博物館的社會文化傳播也隨之發(fā)揮出更大的效用。
2.2 館校積極互動,凸顯學段特征
博物館與各級各類學校的合作,既是順應在新課改背景下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需要,也是博物館主動“走出去”的有利契機。
以福州市博物館為例,該館與福州市多所中小學結(jié)成共建單位。市博物館不定期組織這些合作學校的師生們參加市博物館舉辦的活動。這些活動多與該小學的教育教學工作需要相契合,如“愛我榕城,千年閩都” “牽手市博,歡聚周末” “一衣帶水,血脈相連”等豐富多彩的活動,使廣大師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受益匪淺,寓教于樂。福州市博物館也主動將活動送入校園,如推出“傳統(tǒng)文化系列講座進校園”活動,邀請民間藝術大師走進校園,開辦公益課堂;組織學生免費參觀市博物館下屬的文廟、于山辛亥革命紀念館、鄧拓故居、閩王廟、華林寺等舉辦的各類展覽,組織學生開展追尋文物古跡等調(diào)查活動。
可見,館方若能在開展活動時與合作校方多溝通,在設計活動時多從參加活動的學生實際情況出發(fā),結(jié)合他們的年齡、知識結(jié)構(gòu)、理解認知水平等,使活動更具針對性和適應性,便之層次化、階段化,凸顯學段特征,就能達到更理想的館?;有Ч?/p>
3.1 主動走進社區(qū),豐富大眾文化生活
當下,作為社會公益性質(zhì)的文化單位,官方博物館應改“等你來”的傳統(tǒng)工作觀念為“我來了”的新型服務理念,主動把自己的工作做在前頭,積極把服務送到有需要的地方去。
家庭是構(gòu)成社會的“細胞”,社區(qū)便是使社會這個機體正常運作的一個“組織”。如果能夠通過社區(qū)這個中轉(zhuǎn)站,博物館所蘊含的“養(yǎng)分”——社會文化服務功能,就可以更多、更好地滲入到每一個“細胞”中。
博物館可以主動聯(lián)系所在地的一些社區(qū),舉辦一些當?shù)厣鐓^(qū)居民較為感興趣的,或是與時下人們關注的熱點相關的文化活動。讓參與其中的社區(qū)居民感受到,其實看似“高大上”的博物館其實有可能就在他們的家門口,就在他們身邊,是“零距離”的。福建省博物院曾舉辦“走進民間藝術——元宵燈制作親子活動”,主辦方緊扣“元宵節(jié)”這個舉國歡慶的傳統(tǒng)佳節(jié),借著濃濃的節(jié)日氛圍,將活動深入到社區(qū)中,走到普通百姓的家門口,利用竹條、宣紙、筆墨等一些簡單的原材料,既能設計自己喜歡的式樣圖案,又能使節(jié)日平添許多樂趣,與此同時,還增進了家庭成員間和睦的情感、家庭與家庭間友善的關系。同時,也帶來了一些在關于中國傳統(tǒng)花燈,特別是福州民間傳統(tǒng)花燈發(fā)展演變的圖文展覽,達到了寓教于樂的效果。這樣的活動豐富了老百姓的文化生活,自然備受歡迎。
3.2 聆聽群眾心聲,籌辦“接地氣”的展覽
正如上文所言,博物館一切工作的根本宗旨都是本著服務于大眾的精神文化需要,所以就更應該走進社區(qū),走近普通大眾,了解百姓的需求,聆聽群眾的心聲。惟有如此,方能在自己的工作中不斷調(diào)整和改進。
博物館中的一些主題展覽活動,大多有較深厚的文化背景,不少還有較專業(yè)的學術背景,如何能將這些展覽活動辦得深入淺出,雅俗共賞,陽春白雪卻又不產(chǎn)生曲高和寡的若即若離之感,這就需要通過不厭其煩、一次一次地深入到社區(qū)之中,走到群眾有身邊,通過親切無痕的活動,消除館方與群眾最后“十米”的距離,讓群眾說出自己的肺腑直言,變“俯視”為“平視”,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多以換位思考的角度,從而更好地握活動設計的方向,注意到每個看似不經(jīng)意而忽略的細節(jié),使活動更“接地氣”,更具社會文化傳播性。
4.1 取長補短,補充展藏資源短板
博物館作為專業(yè)“征集、典藏、陳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類文化遺產(chǎn)的實物的場所”,其收集能力和容納能力必然是有限的,官方博物館也不例外。從政府投入的資金額度、學術研究的深度和廣度、關注的側(cè)重點等方面出發(fā),不可能對所有“代表自然和人類文化遺產(chǎn)的實物”進行“征集、典藏、陳列和研究”,因此自然便會出現(xiàn)展藏的“資源短板”。那些被官方博物館所忽略或不得已而放棄展藏的實物,就可以通過民間博物館這個重要的“聚寶盆”吸納,及時補上這塊“短板”。
官方博物館和民間博物館在藏品儲備、運行機制、活動開展等方面,應該是各具特色,互為補充的。官方博物館的展覽活動,都更具規(guī)?;?、規(guī)范化、精細化,民間博物館的展覽活動,則更具小眾性、分支性、靈活性。人們在官方博物館舉辦的展覽活動中未能看到的一些小眾化展品,或許就能在某一個民間博物館中一飽眼福;而人們通過觀看某個民間博物館舉辦的展覽活動,會想前往官方博物館探尋其“主干”之所在,進而有可能拓寬其認知的視野,提升了思維的高度,兩者日常的密切交流和配合必定會相得益彰,共有進益。
4.2 積極扶助,不斷提升服務水平
官方博物館的運作是經(jīng)歷了較為漫長歷史年代的洗禮,已經(jīng)形成了一套科學化、系統(tǒng)化、規(guī)范化的運行機制和管理系統(tǒng)。民間博物館可以大膽借鑒官方博物館的這些成功且富有成效的管理原理和實踐經(jīng)驗。為了使借鑒的過程更科學,結(jié)果更有效,官方博物館和一些民間博物館可以在自愿、平等的原則下結(jié)成幫扶對子,兩者可以進行定期交流。一方面,可以“請進來”。邀請民間博物館相關人員到對口的官方博物館中,學習如何組織日常的工作和開展相關的展覽活動,如從醞釀、設計、籌備、實施到反思一場展覽活動的全過程,條件允許的話,還可以讓他們參與到活動中的某一個或幾個環(huán)節(jié)中,通過親身實踐,從中得到更深刻的體驗和感受。
另一方面,可以“走進去”。官方博物館可以派出一些業(yè)務水平高、實踐經(jīng)驗豐富的業(yè)務骨干,走進民間博物館,通過參與到具體的日常工作和展覽活動中,發(fā)現(xiàn)存在的問題和值得肯定、學習和推廣的經(jīng)驗,使指導和借鑒變得具有針對性,有的放矢。長此以往,民間博物館必定能在官方博物館的積極支持與熱情幫助下,不斷提高自身的管理和服務水平,而這也為實現(xiàn)博物館社會文化服務的全面和縱深發(fā)展的目標打下了基礎。
以公益性質(zhì)為主要發(fā)展導向的官方博物館,唯有在明確其公益定位的同時,不斷地強化主動服務的工作意識,努力探索出一條能將社會文化服務功能化整為零的新道路,構(gòu)建出新型服務模式,實現(xiàn)功能細化、輻射面廣、跟蹤反饋等新成效。
[1] 劉小云. 論當代公共博物館社會文化教育功能的拓展[J]. 藝術百家, 2014(A1): 313-315.
[2] 宋嫻,孫陽. 我國博物館與學校合作的歷史進程[J]. 上海教育科研, 2014(4): 44-47.
[3] 鄭惠倫. 博物館融入與服務社區(qū)研究[D]. 上海: 復旦大學, 2014.
[4] 李慧凈. 中國私人博物館發(fā)展問題淺析[D]. 長春:吉林大學,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