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健
20世紀70年代,山東省博物館和臨沂文物組聯合在臨沂銀雀山發(fā)掘六座西漢時期墓葬,出土文物種類豐富,制作精美。在隨葬的大量珍貴文物中,漆器數量較多,大部分能夠辨認出器形。在部分漆器底部還發(fā)現刻劃文字,對研究西漢時期臨沂地區(qū)漆器制造業(yè),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其中四號墓出土的20余件漆器現由山東博物館保存,本文擬就這批漆器的器形種類、裝飾紋樣、產地等相關問題進行考述。
一、器形
漆器皆是日常生活用具,其中飲食用具和梳妝用具為大宗,飲食用具有盤、耳杯、壺、卮等,梳妝用具主要有奩、盒。
盤4件。器形相同,夾纻胎。敞口,寬沿外侈,折腹,小平底。其中一件漆盤保存較為完整,經過脫水、加固、定型處理后,用于館內常設展覽展出;其余三件殘缺嚴重,未進行脫水處理。一件漆盤底部針刻“馬”、“門”二字。
卮1件。木胎,把殘,斷為二。呈圓筒狀,直壁,平底。外面底部有戳記“食官”二字。
長方盒1件。長方形,木胎,由蓋和器身兩部分以子母口扣合而成,頂,漆有剝落。
圓盒1件。呈圓筒狀,木胎,由蓋和器身兩部分以子母口扣合而成。此件圓盒經過脫水處理。
雙層七子漆奩1件。圓筒形,直壁,平底,雙層結構,為三部分套合而成。上層呈“凸”字形,上層的上半部作子口套在奩蓋的內部,下半部套合在下層器身的外部。上層無分格。下層為厚木胎,在厚木胎上鑿出七個凹槽,嵌放七個可取出的子奩,計圓形3件,長方形2件,橢圓形l件,馬蹄形l件。圓形盒,由盒和蓋扣合而成,筒形,較粗矮,直口、方唇、直壁、平底;長方形盒,直口、方唇、直壁、平底;橢圓形盒,由盒和蓋扣合而成。橢圓形,直口、方唇、直壁、平底;馬蹄形盒,由盒和蓋扣合而成,盒呈馬蹄形。
這批漆器胎骨主要有木胎、夾纻胎兩種。木胎漆器采用斫制和卷制兩種制作方法。斫制,將木塊或木板斫削出器形,然后打磨上漆,器形有耳杯等。卷制,將薄木片卷接成型,底部用一塊刨制的圓形或橢圓形平板,與器身粘和。卷制類漆器的胎骨很薄,器形有奩、盒、卮等。夾芝胎漆器,即先根據器物造型制作內范,再一層層貼麻布與層層刮漆灰,等器物成型后去掉內范,然后在器表髹漆,最后再繪以各式紋樣。器形主要為盤。
二、紋樣
這批漆器髹漆主要為紅、黑二色,另外還有褐色。除少數素面無紋外,其余多在器表及內底以描繪技法繪以花紋圖案,部分漆器還施以針刻技法。下面區(qū)分器形進行說明:
雙層七子漆奩,弧頂蓋,器表髹黑漆,蓋頂中心為針刻云氣紋,在針刻紋的布局上用彩筆勾點,畫面猶如翻滾的云氣。蓋內壁口部一周髹黑漆,在黑漆地上用朱漆繪兩周紋飾,上為一周窄帶狀紋,下為波折紋、菱形紋組成的裝飾帶。內頂中央以朱漆勾點,所繪云氣形狀靈動,變化多端;奩上層放置銅鏡、木梳、木篦等物,呈“凸”字形。器表上半部髹黑漆,光素無紋,下半部髹黑漆,以朱漆繪三周圓圈紋,里用朱漆漆繪云紋帶。器內壁口部一周髹黑漆,在黑漆地上用朱漆繪兩周紋飾,上為一周窄帶狀紋,下為一圈折線菱形紋;內底中央黑漆地上漆繪云紋;其他部位髹朱紅色漆,無紋。奩下層放置七個子盒,器表髹黑漆,以朱漆繪四周圓圈紋,一兩圈之間則用朱漆漆繪云紋;器口內壁髹黑漆,并用朱繪的圓圈夾連續(xù)的波紋進行裝飾,其他部分髹紅漆,無紋。
馬蹄形盒,器表髹黑漆,器內壁髹紅漆,光素無紋。蓋為平頂,頂面滿布云氣紋;周邊呈坡狀,以朱漆漆繪幾周弧線和直線紋。外壁則以朱紅色漆繪幾周弧線紋。
長方形盒,器表髹黑漆。盝頂蓋,蓋面紋飾為朱漆繪云紋,外壁則以朱紅色漆繪方格紋。
圓形盒,器表髹黑漆。蓋為弧頂,弧面滿布云氣紋。
橢圓形盒,髹漆、紋飾與圓形盒相同。
漆盤,內外髹黑漆,盤口沿用朱紅色漆繪圓圈紋夾連續(xù)的點紋;盤內壁與外壁飾變形鳥紋、鳥首紋、云氣紋,三個變形鳥紋將盤壁等分成三份,兩兩變形鳥紋之間各有三個紋飾:鳥首紋、云氣紋、鳥首紋。盤內底中央用朱紅色彩繪一只鳳鳥,周圍則飾以云氣紋,云紋線條纖細而流暢。
漆長方盒,蓋為長方形,內壁髹紅漆,外壁髹黑漆。盝頂,蓋面以朱紅色漆彩繪云龍紋。四面坡上勾繪三角形紋樣。蓋頂四壁以朱色漆勾繪一周三角紋帶。盒為長方形,直壁,平底。內壁髹紅漆,外壁髹黑漆,紋飾與蓋四壁紋飾基本相同,勾繪三角紋帶。
漆圓盒,由盒和蓋扣合而成,器表髹黑漆,以朱紅色漆繪一周鳥首紋。蓋為弧頂,器表髹黑漆,內壁髹紅漆。蓋面以朱漆繪卷云紋,其外以朱紅色漆繪一周鳥首紋。此件漆圓盒與上面的漆長方盒應為同一件奩內的子盒。
漆耳杯,就髹漆來看,有三式:一種通體髹褐漆,光素無紋;第二種內壁髹紅漆,外壁髹褐漆,亦是光素無紋;第三種內壁髹紅漆,外壁髹黑漆,口沿內髹一周黑漆,在口沿內外及耳上,施朱紅色波折紋、圓圈組成的幾何形花紋。
漆卮,器內髹紅漆,器外髹黑漆,器表用紅漆繪圓圈紋、變形鳥頭紋等圖案。
這批漆器紋飾細致、流暢,大量使用線條勾勒,使畫面更加生動活潑。紋飾類別大體有三種:一是動物紋樣,主要有鳥首紋、變形龍紋、鳳鳥紋。如彩繪漆盤,盤內底繪一只變形鳳鳥紋,四周以漩渦卷云紋相襯托,表現一種流動之美。二是自然景象紋樣,主要是云紋。云紋具有廣泛的適用性,或單獨出現,作為器物的主要裝飾題材,如七子奩中的馬蹄形盒盒蓋飾以云氣紋;或作為輔助題材出現,表現天地交融的大自然現象。三是幾何紋樣,是以點、線、面的形式組成規(guī)則的圖案。幾何紋樣在這批漆器的紋飾中占比最重,有圓點紋、菱形紋、圓圈紋、折線紋、平行直線紋、弧形紋等。這些幾何紋樣或圍繞在器蓋主題紋樣之間,或作為器壁主題紋樣的上下欄,或成為蓋壁、器身口沿內側的紋樣。
三、產地
那么四號墓出土的這批漆器,是何地制造的?在漆耳杯底部,有銘文“笛市”、“市府草”?!暗选?,即莒,漢代置莒縣,《后漢書方術列傳》記載:“莒有五陽之地。”注曰:“謂城陽、南武陽、開陽、陽都、安陽,并近莒?!逼渲?,開陽即今天的臨沂老城區(qū)所在位置,臨沂在漢代受莒地轄制,因此出土的漆器上會出現“莒市”字樣?!安荨保稄V雅釋言》:“草、竈,造也?!薄安荨薄ⅰ霸臁毕嗤?,“市府草”即“市府造”,表明烙印銘文的漆耳杯屬于官營漆器作坊制品,同時也表明4號墓出土的漆器,為臨沂當地生產。
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臨沂地區(qū)相繼發(fā)掘數十座西漢時期墓葬,出土大批漆器(表一),當地為什么會出土如此多的漆器?
從文獻記載來看,古時,山東地區(qū)擁有豐富的漆樹資源?!妒酚洝は谋炯o》載:“濟、河維沇州:九河既道,雷夏既澤,雍、沮會同,桑土既蠶,于是民得下丘居土。其土黑墳,草繇木條。田中下,賦貞,作十有三年乃同。其貢漆絲……”。裴骃《集解》引孔安國曰:“地宜漆林,又宜桑蠶。”《史記·貨殖列傳》云:“山東多魚、鹽、漆、絲?!薄尔}鐵淪·本議》也載:“燕齊之魚、鹽、旃、裘,兗豫之漆、絲、絺、紵?!逼針湟呀洺蔀樯鐣匾慕洕鷺浞N。
從商品貿易活動來看,商周時期實行的“工商食官”制度在春秋中期以后遭到破壞,商人開始打破地域限制在各諸侯國間從事商業(yè)貿易活動,不同地域通過商業(yè)貿易進行商品的流通互換。有關臨沂地區(qū)漆樹種植雖無明確的史料記載,也沒有考古資料進行支持,但是境內便利的水路運輸條件,利于貿易活動的開展,從而使得生漆原料易于獲得。
比之青銅器、陶器和木器,漆器具有優(yōu)美瑩潤的光澤,同時兼具輕便、耐水、使用時間長等優(yōu)點,在滿足人們日常生活需要的同時,還能給人以視覺上的享受。漆器在西漢時期的臨沂地區(qū)的得到最廣泛的應用。
四、漆器形制和紋飾風格
與馬王堆漆器的相似性對比
第一,館藏這批漆器的胎骨為木胎和夾纻胎,用色為紅、黑和褐色,技法除彩繪外,還采用針刻法。而馬王堆一號墓出土“漆器大多數是木胎,少數作夾纻胎、竹胎,髹漆,里面紅色,外表黑色,均極光亮。花紋除用黑紅兩色漆外,還有用其他朱紅顏料的,也有細如絲線的針刻紋?!眱傻仄崞飨嗨贫群芨摺A硗?,四號墓雙層七子漆奩和馬王堆一號墓雙層九子漆奩形制相同,都包含圓形盒、橢圓形盒、馬蹄形盒、長方形盒四種類型(圖一至圖四)。
與馬王堆墓葬出土漆器十分相似的情況,反映臨沂地區(qū)漆器制造業(yè)受楚地漆器工藝的強烈影響。
五、結論
臨沂銀雀山四號墓出土的漆器,對研究西漢時期臨沂地區(qū)漆器手工業(yè)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為研究齊與楚文化的關系提供重要的實物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