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類社會真正的發(fā)展是人的全面發(fā)展和徹底解放,而人的解放主要表現(xiàn)為人和勞動關系的發(fā)展程度。這種關系要經(jīng)歷從奴役勞動、謀生勞動到體面勞動,最后到自由勞動這樣一個發(fā)展過程。在此發(fā)展過程中,最核心的因素是生產(chǎn)力的高度發(fā)達。這四種勞動關系既是歷時態(tài)的發(fā)展過程,又是同時態(tài)的四種性質。社會主義社會的本質決定了它要竭盡全力消除任何形式的奴役勞動,超越謀生勞動,努力實現(xiàn)體面勞動,為最終走向自由勞動做好充分準備。
關鍵詞:人類解放;奴役勞動;謀生勞動;體面勞動;自由勞動
中圖分類號:A811.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1-862X(2017)01-0012-007
在人的解放、人的全面發(fā)展、人類自由王國的實現(xiàn)過程中最根本的東西是勞動與人關系的發(fā)展。馬克思學說實際上是一種勞動人權理論,它把人和勞動聯(lián)系起來,用勞動去解釋因何一切合理性之所以合理,也為一切不合理性提供其為什么不合理的根據(jù)。當勞動成為關注焦點的時候,不難發(fā)現(xiàn),不光是人類解放的問題和人的全面發(fā)展的問題可以得到終極解決,而且人類與勞動的關系也會被放在一個長期發(fā)展過程中去加以考察。這個過程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階段:奴役勞動、謀生勞動、體面勞動、自由勞動。[1]人的解放和全面發(fā)展程度正是通過人類與勞動的關系狀態(tài)來反映的。
一、奴役勞動
在人和勞動的關系發(fā)展史上,最早的勞動是以奴役勞動為主的。奴役勞動有三種情形,分別是自然奴役、社會奴役和自我奴役。人類早期的勞動對人是一種殘酷的摧殘,因為生產(chǎn)力極度不發(fā)達,刀耕火種捕魚狩獵使原始人艱苦地在原始狀態(tài)中生存下來。在這種狀態(tài)中,人參與勞動無疑地就是一種受奴役的狀態(tài)。不過,這種奴役主要是自然的奴役,來自自然界,是因為人類對于自然界沒有認識它、把握它,生產(chǎn)力沒發(fā)展起來,沒技術,沒好的工具,使人處于自然界的奴役狀態(tài)。在人類社會早期,奴役勞動的存在主要是由自然奴役所導致的。
后來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逐漸出現(xiàn)了社會奴役。社會奴役有很多種表現(xiàn)。必須指出的是,我們這里所說的奴役跟異化不一樣。馬克思有異化勞動理論,其內容非常豐富。當然,異化勞動在某種意義上講可以歸結到社會奴役中去,但它不完全等同于社會奴役。社會奴役的范圍會更大一點。社會奴役有很多種表現(xiàn)形式,如強迫勞動、先進生產(chǎn)力擱置、不合理制度的約束等等。首先,社會奴役最主要的表現(xiàn)形式是強迫勞動。按照馬克思、恩格斯的觀點,勞動創(chuàng)造人本身。[2]而且,勞動應該是人之自由的重要方面,勞動創(chuàng)造人本身,在勞動自由的情況下,人才能全面發(fā)展,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自由是在勞動當中獲得的。所以,按照馬克思主義的勞動人權理論來說,自由不是天賦的,而是獲得性的,是勞動賦予的。[3]社會奴役中很典型的表現(xiàn)就是強迫勞動,而強迫勞動是對勞動自由的否定。其次,社會奴役也可能來自對相對先進生產(chǎn)力的拒斥或故意擱置。當生產(chǎn)力已經(jīng)發(fā)展到一定高度以后,由于種種原因,比如資本家為了省錢、榨取更多的剩余價值,把解放人的生產(chǎn)力擱置不使用,這種社會奴役在私有制社會是非常普遍的現(xiàn)象。就像我們擁有很發(fā)達的交通系統(tǒng),卻要強迫人去搬運,這就是奴役勞動。能夠解放人的先進技術為什么不用?就是社會的原因造成的。我們的煤礦經(jīng)常出事故,但是煤礦里面為什么不使用先進的生產(chǎn)力,如機器人?這就是資本家在作怪,他要省錢,把人不當人看。這不是簡單可以用異化勞動來說明的,筆者認為它不是異化的問題,它可能是觀念的問題、文化的問題,亦可能是其他的問題在作怪;沒有認識到它是奴役勞動,否定勞動和人的解放之間的關系;不承認勞動是人的勞動,要展現(xiàn)人的本質力量,從勞動中獲得幸福感。社會主義生產(chǎn)力達到一定程度以后,應該把生產(chǎn)力用在解放人身上,人應該從繁重的體力當中,從那種對人的摧殘當中解放出來,讓人真正得到解放。如果沒有這樣的解放人的生產(chǎn)力水平,也就是技術沒有達到,那是另外一個問題,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但是,如果有了解放人的生產(chǎn)力卻不被利用,人為地造成人得不到應有的勞動解放,在某種意義上被不必要地繼續(xù)奴役著,那就有問題了。而勞動的現(xiàn)實在很多情況下都是這樣人為地阻礙了人獲得應有的解放。最后,奴役勞動也可能來自不合理的制度約束。比如,有的單位實行嚴格的考核,采取所謂的“末位淘汰制”去管制勞動者。這是最不人道的制度,因為再好的團隊、再優(yōu)秀的集體也總有末位?,F(xiàn)實生活中,我們不難看到,“末位淘汰制”或“非升即走制”被管理者粗暴采納。一些制度設計者、管理執(zhí)行者、資源控制者有意識或無意識地信奉著生物個體之間的自然選擇原理,從而在許多具體的發(fā)展和治理進程中簡單地主張殘酷的生物式競爭。表面上,他們的邏輯有非常連貫的思維支持:市場經(jīng)濟社會等于公平競爭的社會,因此只要有競爭就是公平的,只要在競爭中戰(zhàn)勝弱者,就是英雄,值得鼓勵和重獎的。實際上,這樣的做法是非常錯誤的。這就等于說,任何團隊成員都有可能要被淘汰掉。這也就相當于“有罪假設”,是完全沒有根據(jù)的。這種做法的不當之處在于它不尊重創(chuàng)造性勞動,同時也有強迫勞動之嫌。它不考慮勞動的能力差異性而強迫人們達到某個目標。
第三種奴役勞動是自我奴役。如果人們沒有把勞動擺在正確的位置,只知道勞作,不知道享受,這就是自我奴役。自我奴役有很多表現(xiàn),例如:一個人很需要汽車,也買得起汽車,但他/她不開汽車,就是自我奴役;一個人通過誠實勞動所得,買得起大房子,但他不住大房子,把錢存在那里,這也是典型的自我奴役;如果一個單位不愿意花錢到勞動條件的改善上面,不實質性地讓勞動者有舒適的勞動環(huán)境,那就可能屬于社會奴役,但也可能屬于自我奴役。按照馬克思的勞動力價值理論,工資是勞動力價值或價格的轉化形式,工資的變化取決于勞動力價值的變化。工資是能讓人生存和發(fā)展的必要的東西。不過,勞動者通過工資進行分配,不僅是為了讓人生存,也是為了讓人自我再發(fā)展,是人的生存和自我發(fā)展的需要。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指出,構成勞動力價值的內容主要有三項:(1)維持勞動者本人所需的生活資料的價值;(2)維持勞動者家庭所需的生活資料的價值;(3)為使勞動力獲得一定的技能所需的教育和訓練的費用,“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訓練,而這就得花費或多或少的商品等價物”[4]。所以,當我們從勞動中獲得報酬之后,如何合理地享受和自我發(fā)展,不人為地自我奴役,也是現(xiàn)代人應該關注的。跟自我奴役相反的是過度的享樂主義。消費主義就是其中的一種表現(xiàn)。從勞動人權的角度來看,自我奴役,和過度享樂一樣,都是不正確的,都是沒有把享受擺正位置。勞動的目的是為了享受,為了生活得更加美好,為了自我發(fā)展和自我完善。勞動不是為了去存錢,不是為了折磨自己,勞動不是為了給子孫后代留很多的遺產(chǎn)。勞動的本質就是這樣,就是要滿足自己生存、自身發(fā)展、自我實現(xiàn)、自我完善等等多種需要。
由上可見,奴役勞動就是勞動沒有成為勞動者自身發(fā)展和解放的手段,勞動變成目的,或者勞動變成他人發(fā)展的手段。在人類的最早發(fā)展時期,奴役勞動主要受自然力影響,自然的奴役占主導地位。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自然奴役的程度越來越小,出現(xiàn)的頻率越來越少,今天很多自然的東西都能控制了,然而,今天人類仍然大量存在著社會性奴役勞動現(xiàn)象,這是值得全人類反思的。尤其是我們社會主義國家,應該徹底消滅奴役勞動。社會主義社會是以勞動人權為根基的,如果勞動反過來奴役我們,那是絕對不應該的。社會主義的第一任務就是要消滅任何形式的奴役勞動,特別是要消滅社會性奴役。不過,自我奴役的消除可能主要要靠勞動者自己,靠他們自己解放自己,不能自己給自己設置枷鎖。
二、謀生勞動
當我們擺脫奴役勞動后,勞動的另外一個目的,同時也是手段,就是謀生,勞動者要通過勞動活下去。人們的所有勞動都有謀生的性質。我們找工作首先就是賺一份基本的工資,以便獨立地生存下來。但是謀生勞動究竟是作為目的還是作為手段,這是有很大差異的。在筆者看來,謀生勞動應該作為人類勞動的一個因素,一個不可缺少的要素,但隨著人與勞動關系的發(fā)展,隨著人的解放程度的發(fā)展,謀生性不應該作為勞動主要的特征,也就是人類勞動不是主要為了謀生。如果我們的勞動永遠地主要是甚至完全是為了謀生,那就完全沒有人的解放的可能性。謀生性在人的勞動中所占的比重應該是隨社會的發(fā)展而不斷下降的,原因就是生產(chǎn)力在不斷地發(fā)展。生產(chǎn)力水平提高了以后,人類的生存不需要靠很多人去勞作,可能少數(shù)幾個人就可以養(yǎng)活很多人。事實上,今天人類社會就已經(jīng)實現(xiàn)到這樣一個程度。世界上有60多億人,并不需要60多億人都去種糧食,幾千萬人去種糧食就足夠了。人類社會發(fā)展到一定階段以后,謀生已經(jīng)降到次要的地位,勞動逐漸走向成為人的第一需要的那種勞動。勞動會逐漸變成快樂和享受,不勞動就會很難過,勞動是一種真正的幸福。[5]到了這種程度,人們就不會再把謀生當作主要目的。
如果謀生性在勞動中占據(jù)過高的比重,那么人在勞動面前就會具有無奈性,在某種意義上,就屬于被迫勞動。當人類文明高度發(fā)展,生產(chǎn)力水平大大地提高,人們參與勞動就會不是主要考慮謀生的問題,而是主要考慮如何通過參與必要的勞動去實現(xiàn)自我價值和自我完善。當然,這需要有良好的社會保障體系,才能使每個人不會為生計而被迫地勞動。在生產(chǎn)力高度發(fā)展的社會,哪怕不工作人們也可以存活下來。人類社會通過聯(lián)合的行動,完全可以讓每個人以最基本的生命形式存在著。謀生在那個時候已經(jīng)不是問題了。人們找工作實際不是為了謀生,而主要是為了有事情干,因為他們的勞動技能可以讓他們自我得到實現(xiàn),通過勞動使得自我不退化,這才是勞動的主要目的。這樣的自我價值實現(xiàn)和自我發(fā)展的比重會隨著人類社會的發(fā)展而不斷升高。在奴隸社會時,生產(chǎn)力不發(fā)達,人主要受自然奴役,勞動主要是跟自然界去搏斗,那個階段的人類,勞動謀生的特征極為明顯。但隨著社會越來越發(fā)展,謀生的比重就越來越減少,也許在將來某一天,謀生問題根本就不用考慮,可以忽略不計,勞動主要在乎的是自我實現(xiàn)和自我完善。所以,從人的解放角度來說,謀生性在勞動中的地位變得次要,是必然的趨勢。當然,謀生性的次級化,雖然在整個人類是必然趨勢,但在個體身上差異可能比較大。不同的個體處于不同的生活境遇狀態(tài),在某種狀態(tài)下謀生是為主的,比如部分農(nóng)民工,生活沒有保障,技能方面也比較差,顯然他們的謀生就必然占主導地位。隨著社會發(fā)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全社會的保障更加完備以后,謀生性對于每個個體可能也會越來越不是主要的因素了。少數(shù)西方資本主義發(fā)達國家已經(jīng)是經(jīng)濟高度發(fā)展,已經(jīng)有足夠的實力實行全民保障,每個人都有較高的社會福利。在這種情況下,勞動的謀生性被社會福利保障所消解,幾乎每一個人都能存活著。雖然很多人包括他們自己認為這可能會養(yǎng)懶人,實際上從社會發(fā)展和勞動人權的理論來說,這不是養(yǎng)懶人,這是社會進步到一定程度以后讓勞動不以奴役的方式存在,讓每一個人不是被迫地去勞動,而是自愿勞動。謀生性的下降,意味著勞動的自愿性和快樂性會增加。而真正的勞動,就應該是自愿的和快樂的。從社會制度的層面來說,當奴役勞動基本被消滅了以后,就要考慮如何降低勞動的謀生性,以便進一步促進人的解放和全面發(fā)展。在那樣的社會里,既要降低勞動的謀生性,同時還要保護人們參與勞動的積極性。也就是說,任何好的社會制度,一方面不能讓謀生成為勞動的主要方面;另一方面要讓每個人的勞動積極性、勞動的意愿性得到保持,不能把人變成懶漢。
為了達到使勞動成為每個人的志愿,就要把社會的謀生保障變成僅僅是最基本的生命性存在條件的滿足。也就是說,保障的目的是為了提升每個人的尊嚴,使每個人不會為了最基本的溫飽問題而奔波。這是通過人類整體性的聯(lián)合行動來人道主義地消除饑餓和絕對貧困,不讓人類的同胞餓死和凍死街頭。所以,社會保障是人類人道主義的基本追求,是人類持聯(lián)合行動,共同抗爭自然奴役的必然要求。然而,當謀生不再是一個問題的時候,在人類的聯(lián)合行動下,在社會的幫助下,每個人都可以輕松地作為一個動物性的生命體而存在著。于是,謀生的壓力也就沒有了。但人類聯(lián)合幫助個人解決的謀生問題也僅此而已。如果要體面地活著、更有尊嚴地活著,那就要個人奮斗,要不斷地自我努力,不斷地改善自己的生活生存條件。于是,勞動就會演變?yōu)轶w面勞動。
三、體面勞動
體面勞動是擺脫了奴役和謀生枷鎖的勞動。體面勞動不同于其他勞動的關鍵點是:(1)勞動的目的主要是為了人的尊嚴和體面生活,也就是說它是為了體面生活的勞動;(2)勞動過程中人的尊嚴和體面得到足夠的保護,也就是說它是有體面地進行的勞動;(3)體面勞動不是被迫的勞動或者被奴役的勞動,也就是說它是自愿的勞動或者說是自主選擇的勞動;(4)體面勞動時代,個人的勞動可能具有一定的謀生性,但謀生不是其主要目的,整個社會普遍的謀生問題已經(jīng)由高度發(fā)達的生產(chǎn)力和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加以解決。
1999年6月,國際勞工組織新任局長索馬維亞在第87屆國際勞工大會上首次提出了“體面的勞動”的概念,明確指出:所謂“體面的勞動”,意味著生產(chǎn)性的勞動,包括勞動者的權利得到保護,有足夠的收入、充分的社會保護和足夠的工作崗位;“通過促進就業(yè)、加強社會保障、維護勞動者基本權益,以及開展政府、企業(yè)組織和工會三方的協(xié)商對話,來保證廣大勞動者在自由、公正、安全和有尊嚴的條件下工作。” [6]
體面勞動的實現(xiàn)需要完善的社會福利保障制度作為先決條件。在體面勞動時代,謀生問題可以通過社會福利保障作為后盾去加以解決,因此謀生將逐漸變?yōu)轶w面勞動的附帶性任務而已。在體面勞動時代,即使一個人不勞動也不會餓死,因為有良好的福利機制。社會福利的完善不是養(yǎng)懶人,是勞動跟人的關系發(fā)展的必然趨勢。有些人可能不能理解或者不贊同這一觀點,認為社會保障是養(yǎng)懶人,讓人不干活,其他人辛辛苦苦干活交稅去養(yǎng)他們。這樣的理解其實是很狹隘的。人類社會發(fā)展到一定階段以后就是這樣:整個社會有一種人類特有的、人類自身前所未有的人道精神,就是讓某些人不干活也能活著,讓每個人都不為簡單的生計而被迫勞動。人類有這個氣量,也會逐漸有這個能力,更有這個自豪感。我們干活了,把其他某些人養(yǎng)活了,不讓那些老年人、暫時失去工作的人、沒有生活自理能力的人生活無著,我們能夠為他們提供基本的生活條件。生產(chǎn)力高度發(fā)達以后,完全做得到,沒有任何問題,這不是養(yǎng)懶人,而是人道主義的表現(xiàn),是人類自身能力的一種展現(xiàn)。強者通過自身的強大能力(借助于先進生產(chǎn)力)而極為簡單地就養(yǎng)活了弱者。與過去不同的是,人類發(fā)展到一定階段后有了這樣的能力之后,只需要極少數(shù)人用先進生產(chǎn)力,就能生產(chǎn)出大家需要的足夠生活資料。所以,人們完全沒有必要把生計作為勞動的主要追求。
社會保障是人類聯(lián)合力量的展現(xiàn),人類聯(lián)合起來克服那些原來把人作為工具的東西,把它消滅掉。原來沒有勞動能力只能等死,喪失勞動能力只有死路一條。但到了體面勞動階段,情況完全發(fā)生了改變。社會發(fā)展的結果不應該是生物界的那種適者生存樣式占主導,社會應該有人道主義的關懷,有些沒有勞動能力的人,包括喪失勞動的殘疾人、老年人,有勞動力但是失去工作的人,以及所有的人都能活著。人類勞動能力一旦發(fā)展到那樣的階段,就沒有普遍的謀生問題了。當最初級的勞動謀生性通過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越來越被消減的時候,為了體面而勞動,體面地參與勞動,讓每一種勞動都具有體面性,就成為社會最基本的發(fā)展目標。
在體面勞動時代,贏得體面是勞動者自己的事情,生存是社會的事情,這就是勞動人權最核心的東西。[7]社會發(fā)展到一定程度以后應該有這么一個制度架構。資本主義制度暫時沒有消亡,現(xiàn)在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老百姓的擁護,就是因為有這樣的制度設計。盡管有一些懶人存在,但是他的生活也瀟灑得起來,像嬉皮士,無家可歸的人,政府救濟金發(fā)到手后,他們可能會去“下館子”,住五星級賓館都有可能,但接下來就只能在街上乞討了。所以,如果某些人拿社會最基本的保障進行無度揮霍的話,那他是不可能真正有體面生活的。體面勞動要靠自己。今天的資本主義社會由于生產(chǎn)力高度發(fā)達,科技進步迅速,勞動生產(chǎn)率大大提高,社會保障已經(jīng)比較完善了,謀生勞動問題就可以基本解決,也就是基本解決人的存活問題,于是他們將體面勞動提到更加緊迫的程度。體面勞動的發(fā)展目標是讓人不再為了生存而被迫去勞動,包括非常初級的工人和沒有勞動技能的人們。在有良好保障的社會里,每個人只要愿意勞動,都能夠活下來,哪怕沒有勞動力也能活下來。當生育意愿不斷下降的時候,一些社會福利好的國家會為生小孩供應免費嬰兒食品,還會有小孩的其他日用品供應,這也是社會人道的精神在起作用。在這種情況下,生育不是純粹個人的事情,而是勞動力的再生產(chǎn)。社會需要一定量的勞動力不斷再生產(chǎn)出來。所以,跟其他社會保障一樣,生育補貼方面的社會福利,不是簡單地扶持弱者,而是展現(xiàn)人類整體力量,展現(xiàn)人類勞動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的東西。所以體面勞動達到的是人類解放的全新階段。
不過,體面勞動還包含有勞動的體面性的意蘊。遺憾的是,勞動的體面性是很難用一個統(tǒng)一標準來衡量的。到了體面勞動時代,我們?yōu)榱俗约旱捏w面而活著,人的動力就有了,為了獲得體面、瀟灑、有尊嚴而必須努力工作,這是要靠勞動者自己努力的,所以每個人生活質量就會彼此有很大差別,因為體面勞動的程度依據(jù)每個人自己努力的程度而彼此不同。當社會保障完善到一定程度之后,必然會走向強調追求體面勞動的階段。我國目前尚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現(xiàn)在還沒有實現(xiàn)體面勞動的條件,這主要是因為我們的社會保障還不完善,社會保障沒有做到全民保障,還有很多問題。只有隨著社會發(fā)展,社會保障慢慢完善以后,將來才能達到主要追求體面勞動的程度,這是一個必然趨勢。從社會發(fā)展中的勞動人權這個理論來看,它是一個必然趨勢,所以要做好準備。因此,如果我們已經(jīng)不把謀生作為主要手段,就應該強調怎么實現(xiàn)勞動的體面性。
四、自由勞動
在人與勞動關系發(fā)展史上,自由勞動是最高的階段。體面勞動盡管不主要是為了謀生而被迫地勞動,但它還具有很強的自利性,即它更多的還是為了人自身的體面和尊嚴。也就是說,體面勞動是在謀生問題得到社會性解決之后,為了激發(fā)每個人的勞動潛能,而發(fā)生的勞動。到了自由勞動階段,謀生問題更不需要擔憂了,人們養(yǎng)活自己不是問題;勞動也不主要是為了自身的體面和尊嚴。在自由勞動時代,勞動將成為“人的第一需要”。馬克思曾經(jīng)指出:“在共產(chǎn)主義社會高級階段,在迫使人們奴隸般地服從分工的情形已經(jīng)消失,從而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對立也隨之消失之后;在勞動已經(jīng)不僅僅是謀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隨著個人的全面發(fā)展,生產(chǎn)力也增長起來,而集體財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個時候,才能完全超出資產(chǎn)階級法權的狹隘眼界,社會才能在自己的旗幟上寫上:各盡所能,按需分配!”[8]當擺脫了奴役、不再被迫地勞動的時候,人們可以為了自身的體面而勞動,也可以進一步發(fā)展為了社會同時也為了自身而自由地勞動。沒有了外部壓力,也沒有了自利的優(yōu)先追求,勞動成為人自身不可或缺的內在追求。這猶如人們鍛煉身體、健身、種花等業(yè)余愛好一樣,完全是自由的、沒有外部壓力的自我選擇。正如馬克思所說:“我的勞動是自由的生命表現(xiàn),因此是生活的樂趣?!盵9]
體面勞動也是擺脫了奴役和被迫性、不主要為了謀生而參與的勞動,但它還沒有達到為了自身的體面生活和為了社會的集體自由完全同一的程度。體面勞動時期,社會只能通過最低的生計保障來人道地讓每個人都能以人類生命體形式存在著,但尚未達到“按需分配”的社會生產(chǎn)力發(fā)展水平。自由勞動階段則有進一步的社會進步。人們不僅可以通過社會保障來解決謀生問題,而且可以“按需分配”,達到每個人皆能體面生活的程度。到了那時候,每個人的體面和尊嚴都會得到充分保障。再加上人類擺脫了自身的思想桎梏,將勞動看成第一生活需要,所以勞動就成為真正的自由,成為享受、快樂的事情,是“生活的樂趣”,而不是痛苦,也不是受折磨。顯然,自由勞動擺脫了外在功利性、謀生性,只是作為目的本身和自我實現(xiàn)的勞動。馬克思說:“自由王國只是在由必需和外在目的規(guī)定要做的勞動終止的地方才開始。”[10]57
在自由勞動時代,分工高度發(fā)展,產(chǎn)品極大豐富,可以滿足多樣性的需求,達到了要什么有什么的程度。生產(chǎn)力高度發(fā)展了以后,按需分配不是不可能,將來要什么有什么了,人就用不著貪婪了。生產(chǎn)力高度發(fā)達是前提。在極其高度發(fā)達的生產(chǎn)力下按需分配是完全可以實現(xiàn)的。那時就是自由勞動了。在自由勞動下,勞動真正是為了展現(xiàn)自我的才能,為了實現(xiàn)自我,我不是為了我自己,我也為了社會,為了他人。體面勞動主要是為了自己,讓自己活得比別人更體面一點,比別人更瀟灑一點。到自由勞動就不一樣了。人們有了更多可以自由支配的閑暇時間。勞動成了為人的全面發(fā)展服務的動力和源泉。按照馬克思的觀點,真正的自由勞動是自由閑暇時間與勞動時間高度的一致,是“自由時間和勞動時間對立的揚棄”[11]。所以,在自由勞動時代,勞動同時也是享受,也是快樂,是內心的愉悅。
也許,有人會認為,人都喜歡不勞而獲,喜歡偷懶,因此自由勞動根本不可能。其實,這是把勞動的外在性夸大了?!巴庠诘膭趧?,人在其中使自己外化的勞動,是一種自我犧牲、自我折磨的勞動。”[10]59與外在勞動相反,自由勞動是克服了勞動的純外在性,而內化為了人的第一需要的勞動,把自主活動、自由活動當作人的存在的不可缺少的內在元素;在自由勞動時代,人們不再把人的類生活變成維持人的肉體生存的手段,而是把二者高度有機地結合成同一個過程。自由勞動條件下,“時間實際上是人的積極存在,它不僅是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的發(fā)展的空間”[12]。這就是說,自由勞動不再是純粹外在的勞動,因此人們不會把勞動當作外部壓力來看待,而是當作內在的需求,當作自我發(fā)展和享受,當作人的類本質展現(xiàn)的方式。
五、四種勞動的歷時態(tài)和同時態(tài)
從前面所述可知,人類社會真正的發(fā)展是人和勞動關系的發(fā)展,從奴役勞動、謀生勞動到體面勞動,最后到自由勞動,是這樣一個由低級到高級的發(fā)展過程。因此,可將這四種勞動歷時態(tài)地看成是人與勞動關系發(fā)展的四個階段。人類最早的勞動主要是奴役勞動,從自然奴役到社會奴役和自我奴役,主要是對人身心自由的侵害和壓榨。盡管人類勞動首先是為了滿足人的生存需要,一開始就具有謀生的性質,但在本質上,最早的勞動由于生產(chǎn)力水平低下,勞動主要是一種對人的身心摧殘。外部的強大力量壓在勞動者身上,人的身心自由完全被外部力量所控制,沒有自由,沒有閑暇,沒有快樂和享受,勞動變成為一種折磨。隨著生產(chǎn)力的進一步發(fā)展,謀生勞動成為主角。在謀生勞動階段,人們主要依靠個人的力量來維系自身的生命性存在。換句話說,人們?yōu)榱嘶钪鴦趧?,為了養(yǎng)家糊口而奔波。因此,謀生勞動的特點是生活的壓力來自人自身。人為自己和家人的生存而勞動,比為別人或被自然壓迫而勞動有了很大的自由。而且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人為自身而勞動,成就感和自由感要遠遠高于奴役勞動時代。生產(chǎn)力永遠處于發(fā)展中。當社會進步到一定階段,生產(chǎn)力的較高水平發(fā)展,已經(jīng)能夠達到少數(shù)人勞動即能養(yǎng)活大多數(shù)人的時候,社會保障和福利越來越完善,個人和家庭的負擔通過社會的保護機制而得到分擔。于是,在生存由社會負責的情況下,人們更多地是為了生活得更加體面而勞動。這就是體面勞動時代。在這個階段,勞動不主要是為了謀生,更多地是提高自身的尊嚴和體面。所以,體面勞動具有自利性,是擺脫了生存壓力而進行的自主勞動。只不過,這種自主勞動帶有很強的為自身生活品質提升而努力工作的功利性。當社會生產(chǎn)力高度發(fā)達的時候,勞動時間和休閑自由時間完全重合,勞動成為真正的快樂、享受和愉悅體驗,勞動成為沒有任何內外部壓力的自主自愿活動。這樣的時代就是人與勞動關系發(fā)展的自由勞動階段。在那個階段,社會將能“各盡所能,按需分配”。人們參與勞動變成完全內在的愿望,是真正的第一需要。這樣,奴役勞動→謀生勞動→體面勞動→自由勞動,構成一個人與勞動關系發(fā)展的鏈條。
人類與勞動關系發(fā)展的四個階段也是人類解放的歷史進程。在奴役勞動時代,人處于被自然和社會奴役的狀態(tài)下,人活在各種枷鎖和桎梏中,所以人的解放程度最低,因而人的全面發(fā)展也就無從談起。到了謀生勞動時代,人們的生活和生存壓力作為主要的驅動力量,迫使人們參與勞動,勤勞耕作,所以人的解放有了很大進步,人們在勞動中的身心依附被慢慢沖破,勞動成為像人一樣活著的主要手段。接下來,當社會進步到體面勞動階段的時候,生存的壓力被社會分擔,人類通過聯(lián)合而實現(xiàn)所有人的生存問題被社會地解決。所以,人的解放程度大大提高,人總體上不主要是為了生存而勞動,而是為了尊嚴和生活體面而勞動,勞動本身成為體面的事情。最后,當勞動成為真正自由的活動時,人的解放徹底完成。勞動的奴役性和謀生性降低到了最低限度。人們更多地是為了快樂而勞動。自由勞動是真正享受的勞動。在自由勞動階段,人類從必然王國走向了自由王國,人的勞動不再是純粹的外在性活動,也不是生活壓力所迫,更不是繁重的摧殘性勞作。高度發(fā)達的生產(chǎn)力帶來了勞動對身心折磨的最小化,人得到自由而全面的發(fā)展。所以,奴役勞動→謀生勞動→體面勞動→自由勞動,也是人類擺脫自然奴役、社會奴役、自我奴役,降低生活迫使感,走向自由自主勞動的人類解放過程。當然,在此種歷時態(tài)和同時態(tài)發(fā)展過程當中,最核心的是生產(chǎn)力高度發(fā)達,沒有生產(chǎn)力高度發(fā)達,一切是空的,擺脫不了奴役勞動和謀生勞動,也就不可能走向體面勞動和自由勞動。
參考文獻:
[1]何云峰.從體面勞動走向自由勞動[J].探索與爭鳴,2015,(12).
[2]恩格斯.自然辯證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149.
[3]何云峰,劉嚴寧.勞動是社會主義自由、平等和人的價值與尊嚴之根源[J].青年學報,2015,(3).
[4]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00.
[5]何云峰.關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主張的新詮釋新概括[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3).
[6]體面勞動[D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60954.htm.
[7]何云峰.關于形成全社會尊重勞動氛圍的制度思考[J].社會科學,2015,(3).
[8]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2.
[9]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38.
[10]馬克思.1844年經(jīng)濟學哲學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11]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533.
[12][聯(lián)邦德國]A·施密特.馬克思的自然概念[M].吳仲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8:150.
(責任編輯 黃勝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