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惠州市瀝林星雄小學 張妙卿
母語是一個人最早接觸、學習、并掌握的一種語言,是我們從嬰兒期就開始接觸并自然習得或主動地去學習的一種語言。我們熟知它的各種用法和習慣,它是一個人學習其他的知識文化的基礎。
而上個世紀的五十年代,教育學家提出了另一個詞——遷移。
在心理學中,它指的是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指在一種情境中獲得的技能、知識或態(tài)度對另一種情境中技能、知識的獲得或態(tài)度的形成的影響。
在學習外語的時候,人們常常強調(diào)純外語教學的重要性,認為只有營造一個純外語的學習氛圍,讓學生盡可能多地接觸外語,學生才會學得更多學得更快。而事實上,只要正確引導,母語在外語的學習過程中也能發(fā)揮其積極的作用,也即正遷移。母語的遷移可以分為正遷移和負遷移兩種。正遷移是指一種語言的學習能夠促進另一種語言的學習,它包括先前獲得的知識、技能為學習者學習另一種知識、技能提供的心理準備,和大大縮減學習新的語言、知識、技能所需的時間,對新語言的學習產(chǎn)生強有力的促進作用。在學習的過程中如果能善于發(fā)現(xiàn)并聯(lián)系兩種語言的相似點,英語的學習就會更輕松有效,正遷移有利于英語的學習。相反,如果新的語言和母語的語法規(guī)律相迥異的時候,母語就會使學習者對新語言的學習產(chǎn)生紊亂,增加出錯的幾率,這種阻礙作用也就是負遷移。
因此,母語會對外語的學習產(chǎn)生重要影響,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發(fā)揮母語的積極作用,利用我們熟知的母語去幫助學生理解和獲得另外一種語言。
我們可以說母語是學習另一種語言的基礎,各種語言它們內(nèi)在都有一些普遍性,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要善于發(fā)現(xiàn)它們的共通之處。就像日語的平假名和片假名的寫法,有些是源自于我們漢語的文字,寫法基本上和漢字是一樣的,像善于利用這一類的相似之處去幫助學習另一種語言,不是更便捷有效嗎?
英語的單詞可以分為很多種詞性,如: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等等,一般在單詞表當中,每個單詞后面都有一個縮略符號來表示該詞的詞性,名詞是n,動詞是v,形容詞是adj等,我們不可能機械地按照每個詞后面所標的縮略符號去記憶各個單詞的詞性,這個時候母語就能發(fā)揮它的積極作用了,我們可以根據(jù)單詞的中文意思來記詞性,例如,apple蘋果,walk走,handsome英俊的,我們從中文的角度來理解就能清楚知道“走”是一個動詞,“英俊的”就是一個形容詞。
在講解英語句型結構的時候,中文往往也能發(fā)揮其巨大的作用,英文的五種句子的結構基本上和中文的表達習慣是相同的。
這個時候先從漢語的角度認識什么叫主謂賓補狀等等各個成分和句子的結構,再去學習英語句型的基本結構,就為英語的學習建立了一個的良好基礎。學生先在腦海里反映出中文的句式,再用英文對照著翻譯出來就輕松了許多。很多的句子都是在這些基本結構上添枝加葉的,學好這些基本句型也能為后面的復合句和各種句型奠定基礎。
同時,在講解的時候適當穿插中文也有利于學生更好的理解。在講解英語時態(tài)時,一般過去時、一般現(xiàn)在時、現(xiàn)在進行時等等的各種釋義用英文來解釋學生可能接受起來也有些難度,這時候使用母語就再清楚不過了。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任何一種語言都蘊涵著豐富的文化,并且一切文化都是獨特的。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學習者總是傾向于用自己的母語文化標準來衡量第二語言,并總用自己的母語習慣來表達自己的思想,而忽略了第二語言所包含的文化內(nèi)涵,因而交際失誤屢屢發(fā)生。當一些英語表達習慣和中文有差異的時候,那么母語在英語的學習過程中就會起到阻礙作用。文化差異的存在,是兩種語言有迥異的重要原因。
龍在中國被視為吉祥的象征,我們中國人自稱為龍的傳人,而在國外,龍卻是一種兇猛的邪惡的動物,在寫作的時候,有的學生會寫出這樣的句子:He fought bravely as a dragon.把龍當作一個褒義詞來用。
另一個差異是語法上的差異,英語在語法上注重名詞的單復數(shù),主謂一致和時態(tài)的變化,而中文卻沒有這一方面的語法,有些學生會因此而忽略了這些英語語法,或者說中文的表達習慣已經(jīng)在他們心中根深蒂固,他們知道有這回事卻常常忘記。
還有,英語的主語一般由名詞代詞充當,動詞不能充當主語,所以在遇到動詞短語作主語的時候就要把它們變成名詞性短語,即動名詞:Doing exercise is good for our health.按照中文表達法很多學生會直接翻譯成:Do exercise is good for our health.一個英語句子中只能有一個謂語動詞,這也是兩種語言之間一個很大的差別。
在表達一些時間地點方面,兩種語言也是截然相反的。中文說事情喜歡把重點的中心的放在最后面,成為壓軸,英文則習慣把重點放在開頭,開門見山。表達地點的時候,中國是由大到小,英文是由小到大。當時間、地點、方式出現(xiàn)在同一個句子中時,英文的習慣是地點,方式,最后再時間。
像以上提到過一樣的兩種語言的差異還有很多很多,因此,在講解英語語法的時候,應該明確指出并對比兩種表達習慣的差異,提醒學生要注意并盡量避免犯錯,為了加深他們對這些差異的記憶還可以適當編一些口頭禪或者是用一些比較形象的聯(lián)想法來幫助記憶,從而達到弱化負面遷移的作用,發(fā)揮母語在外語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母語作為我們第一時間接觸并在日常生活中一直沿用的語言,其影響力是不可小覷的,我們要善于發(fā)揮它在教學中的積極作用,并使用一些巧妙的方法弱化它的作用,來促進外語的教學。小學生是一個非常活躍又充滿好奇心的青少年群體,他們對于新鮮的事物非常有探索欲望,所以把不同國家的文化習俗通過和中國文化的對比顯示其獨特之處的時候,他們應當是興趣相當濃厚的,所以,適時合理地利用母語,迎合學生的年齡特征,歸納類同,彰顯迥異,幫助記憶,會對英語的教學產(chǎn)生很大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