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頂山工業(yè)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 文化教育部,河南 平頂山 467001)
基本顏色詞英譯中的結(jié)構(gòu)隱喻研究
朱莉琴
(平頂山工業(yè)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 文化教育部,河南 平頂山 467001)
豐富多彩的顏色詞的中英文內(nèi)涵有很大不同,給翻譯帶來了難度。從認(rèn)知映射的角度分析國際公認(rèn)的六種基本顏色詞的隱喻含義,旨在發(fā)現(xiàn)它們的“顏”外之意,以便更好地把握和運用。
顏色詞;英譯;結(jié)構(gòu)隱喻
由于中西方文化差異,在跨文化交際中顏色詞的互譯困難重重。因為每一種顏色都不只有它表面的含義,還會衍生出引申義或比喻義,這些隱喻給英譯造成了困擾。因此,必須找出一種有效的方法來翻譯它們。1980年,著名語言學(xué)家Lakoff 和 Johnson在他們的著作《Metaphors We Live By》中首次提出概念隱喻理論[1]。這為研究顏色詞的英譯問題提供了一種新的視角。生活中所使用的顏色多達(dá)上千,但是中西方公認(rèn)的基本顏色詞只有六種,分別是黑、白、紅、黃、藍(lán)、綠。本文主要研究這六種基本顏色詞的隱喻含義,并將其運用到英譯過程中。
在中西方文化中,關(guān)于隱喻的研究源遠(yuǎn)流長,大多將其視為一種修辭手法,以物喻物。但從認(rèn)知映射的視角來看,隱喻不單單是一種修辭手法,還指不同認(rèn)知域之間的映射,特別是指將一個比較熟悉、易于理解的源域框架映射到一個不熟悉較難理解的目標(biāo)域之上。隱喻的核心理論為概念隱喻理論。概念隱喻又分為本體隱喻、結(jié)構(gòu)隱喻和定向隱喻[2]。其中結(jié)構(gòu)隱喻最常見,是指用一種較為熟悉具體的概念結(jié)構(gòu)來指代另一種相對陌生抽象的概念。如“時間就是金錢”這個典型的例子。很明顯,時間有許多特征都跟金錢相似,如時間可以浪費,時間可以像金錢一樣被花掉等。所以,“金錢”這個詞就可以來指代時間,強調(diào)時間的價值。結(jié)構(gòu)隱喻即是用可以清晰界定的概念來學(xué)習(xí)那些晦澀難懂、不好描述的概念。下面我們來看它在基本顏色詞英譯中的具體應(yīng)用。
1.黑(black)
黑色是夜晚的顏色,總給人一種昏暗的感覺,black隱喻為darkness。例如“樓道里黑燈瞎火”可譯為The district is in darkness,斯泰倫的成名作《Lie Down in Darkness》中文名就譯為《躺在黑暗中》。夜晚總是讓人心生恐懼,所以黑色代表了令人害怕的罪惡和不良行為,這里black的隱喻含義為badness and evilness。如漢語中的“下黑手”“黑心腸”等。而英語中black guard或black hat指的是為非作歹的惡人。black money指的是經(jīng)非法渠道得來的不義之財,black market指非法交易?;浇汤锏牡鬲z和中國神話中的陰曹地府都是沒有任何光線的黑暗所在,被認(rèn)為是一切惡人死后所歸之地。因此,在中西方文化中,黑色都與死亡緊密相連,即Black is death。在歐洲14世紀(jì)時發(fā)生了一場鼠疫烈性傳染病,它席卷歐洲,死者不計其數(shù),給經(jīng)濟(jì)帶來重創(chuàng)。人們將這場致命的傳染病稱作the Black Death(黑死病)。死亡會使人傷心,所以有時black隱喻為tragedy。black comedy和 black humor指那些會讓人流下“微笑的眼淚”的喜劇故事,看似幽默卻給人帶來悲傷的體驗。
2.白(white)
白色是雪和紙的顏色,一種沒有任何污垢的顏色。所以,白色隱喻為innocence。在西方,人們會穿白色婚紗步入婚姻的殿堂,寓意愛情的純潔無瑕。漢語中的“清白無辜”“白璧無瑕”也是這個意思。但是,中國古代五行中認(rèn)為“白色西方色”,而西方是太陽降落之所,所以白色在漢語中有“衰敗不祥”之意,是個禁忌之詞。自古以來,白色是在中國葬禮上使用的顏色,人們穿白色孝服,搭白色靈堂、打白幡,撒白紙錢,俗稱“白事”,這與西方葬禮用黑色有很大不同。由于文化差異,在漢語中,白色指人多含貶義,如“白癡”(愚笨的人),“白眼狼”(不知感恩的人),“小白臉”(風(fēng)流浪蕩的男子)等。而英語中卻正好相反。如white witch指做善事的女巫,white hat指的是好人,white sheep指的是壞人中的好人。由此可見,白色在中西方文化隱喻中存在著較大的差異。
3.紅(red)
在中國,紅色總是與政黨、共產(chǎn)主義和革命相聯(lián)系。中國的國旗是“五星紅旗”。在戰(zhàn)爭年代還出現(xiàn)了“紅軍”“紅衛(wèi)兵”“紅色娘子軍”等詞。這些例子中都有隱喻Red is communism。共產(chǎn)主義的特征部分映射在“紅色”上,表達(dá)了軍隊和革命的意義。此外,紅色在中國被認(rèn)為是一種幸福的顏色,婚禮我們稱之為“紅事”,而“滿堂紅”表達(dá)的是“一個人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好成績”。這些詞都用了隱喻Red is happiness?!靶腋!钡暮x映射在紅色上。紅色在西方也是一種神圣的顏色,象征著熱烈喜慶。如red-letter days(吉利日),指的是假期如周日、圣誕和其他特別日子。這些日子在日歷上被印成了紅色。紅色還有忠誠之意,即Red is loyalty。在漢語中“赤”和“丹”都是指紅色?!俺嘧拥ば摹敝傅木褪悄橙藢λ膰一蛘呓M織很忠誠。京劇中的紅臉指的就是忠貞之人。文天祥那句名言“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也是此意。由于紅色是鮮血的顏色,有時被喻為暴力Red is violence。如漢語中說“刺刀見紅”“殺紅了眼”等。英語中有red alert(紅色警報)、red battle(血戰(zhàn))形容戰(zhàn)斗的慘烈和暴力。在漢語中紅色是健康的標(biāo)志,如“面色紅潤”“紅光滿面”。英語中存在著相似的表達(dá)如rosy cheeks(紅潤的臉頰),red-blooded(精力充沛),都是形容人健康狀況良好。
4.黃(yellow)
黃色在漢語中是大地的顏色。“黃土地”指的就是中國人的家園。我們稱自己為“黃種人”,不僅指膚色,也指我們來源于黃土地,這里yellow隱喻為homeland。黃色是權(quán)威和權(quán)利的象征。因“黃”與“皇”同音,所以在古代黃色是只有皇帝才能使用的顏色,顯示了皇權(quán),即Yellow is emperor。“黃袍加身”直譯就是某人穿著黃衣,隱喻就是皇帝登基。“皇榜”指的是公布國家大事的公告。在西方,黃色就沒有這么高的地位了。由于基督教里的背叛者猶大身穿黃衣,所以黃色代表了背叛不忠,引申為卑怯懦弱。如yellow dog(卑鄙的人),yellow streak(膽怯)等。在某些情境中,黃色與性相關(guān),指一些隱晦的下流的東西。比如說,“黃色電影”指的是“情色電影”,“黃色書刊”指的是下流書籍。這里yellow隱喻含義為pornography[3]。
5.藍(lán)(blue)
在我國古代,藍(lán)色是用另一個詞“青”來指代,如“青天”指的是藍(lán)天,引申為“正直公正的法官”,如家喻戶曉的“包青天”。“青云”指的是官居高位,而“平步青云”“青云直上”指人毫不費力得到晉升。成語“青出于藍(lán)而勝于藍(lán)”指的是學(xué)生超過了老師。這里blue都隱喻為status。在西方文化中,藍(lán)色也指地位崇高的人,如blue blood(名門望族),blue ribbon(最高榮譽的標(biāo)志),blue stocking(才女)等。漢語中,文藝作品或計劃最初的版本被稱作“藍(lán)本”。我們也喜歡用“藍(lán)圖”表示對于未來的希望和規(guī)劃。英語中的blueprint也有相同的意義。blue book(藍(lán)皮書)展示的是重要的文件。在這一點上中西方有了共同的文化認(rèn)知[4]。
6.綠(green)
綠色指的是草或樹的顏色,給人一種自然的感覺。“綠色食品”(green food)指的是在無污染環(huán)境下生長出的食物,“綠色消費”(green consumption)指的是對環(huán)境無害的消費,“綠色能源”(green power)指的是不污染環(huán)境的能源,“綠色組織”(green organization)指的是號召人們保護(hù)環(huán)境的組織。這些例子中綠色都隱喻為nature。自然的東西自然新鮮,綠色就引申為“新的”。如green recollection(記憶猶新),a greener(生手),a green horn(不懂世故的人)。在中國文化中,綠色還含有貶低之意,即Green is derogatory。我國古代,“綠林好漢”指的是聚集山林反抗封建統(tǒng)治階級的底層人們。古代的服飾文化中,只有官階低的人才穿綠色的衣服。在元明時期規(guī)定娼家男子戴“綠頭巾”。古代妓院被稱為“青樓”。西方文化中沒有這種類比。但在英語中,綠色有嫉妒的含義,如green eye(紅眼病),與漢語中的“眼紅”一致。
從認(rèn)知映射的視角探討了六種基本顏色詞英譯過程中的結(jié)構(gòu)隱喻問題。由于源語言和目的語的文化差異,尋求完全對等的翻譯是不可行的。所以在顏色詞的英譯過程中,譯者要完全了解各種顏色詞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理解和使用的差異。如發(fā)現(xiàn)源語言與目的語之間的概念蘊含不相符時,要努力發(fā)現(xiàn)二者喻體之間的相似性,需求最合適的隱喻性表達(dá)。
[1]George L,Mark J. Metaphors we live by [M]. Chicago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3:4—15.
[2]Kay P,Mcdaniel C.The linguistic significance of the meanings of basic color terms[J].Language,1978,54(3):610—646.
[3]李淑艷.英漢顏色詞隱喻意義的認(rèn)知比較[J].科技信息,2008,(6):143—144.
[4]柯慶梅.認(rèn)知語言學(xué)下顏色隱喻[J].海外英語,2012,(11):242—244.
〔責(zé)任編輯:崔雅平〕
H319.33
:A
:1008-6714(2017)09-0060-02
10.3969/j.issn.1008-6714.2017.09.026
2017-05-22
朱莉琴(1981—),女,河南信陽人,講師,碩士,從事英語教學(xué)與翻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