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亮
(福州外語外貿(mào)學院,福建 福州 350202)
【責任編輯:王崇】
【文史論苑】
朱熹“人心”“道心”論與善心之本體功夫
林 亮
(福州外語外貿(mào)學院,福建 福州 350202)
朱熹認為“人心”“道心”人人皆有,指出“人心”生于形氣之私,“道心”原于性命之正。心,虛靈知覺,人心、道心、善心都只是一個心,是心的不同存有狀態(tài)。善心,執(zhí)中之心,達于至善,即是本體也是功夫,而修養(yǎng)功夫之善使搖擺于善惡之間的危殆之人心無時無刻都在去惡而擇善,并最終積久貫通達到至善的境界,使人的內(nèi)在心靈之善與宇宙的外部秩序之善自然融合,達到天人合一之境界。
人心;道心;善心;本體;功夫
《古文尚書·大禹謨》:“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zhí)厥中”,其被視為“虞廷十六字心傳”,歷代儒者推崇備至,特別是宋明理學家。其中,“人心、道心”說成為了宋明理學的理論核心,而朱子對于“人心、道心”的詮釋成為了人們理解“人心、道心”說的關(guān)鍵。本文對于“人心、道心”的理解主要是依據(jù)朱熹的詮釋而展開。
朱子在《中庸章句·序》里說到:“心之虛靈知覺,一而已矣,而以為有人心、道心之異者,則以其或生于形氣之私,或原于性命之正,而所以為知覺者不同,是以或危殆而不安,或微妙而難見耳。然人莫不有是形,故雖上智不能無人心,亦莫不有是性,故雖下愚不能無道心。二者雜于方寸之間,而不知所以治之,則危者愈危,微者愈微,而天理之公卒無以勝夫人欲之和矣。精則察夫二者之間而不雜也,一則守其本心之正而不離也。從事于斯,無少間斷,必使道心常為一身之主,而人心每聽命焉,則危者安,微者著,而動靜云為自無過不及之差矣?!?/p>
從朱熹的論述中可以得出以下幾點。第一,心沒有分為“人心”和“道心”兩個“心”?!靶闹撿`知覺,一而已矣”。[1]第二,“人心”和“道心”是“心”的兩種不同存在?!靶摹比簟盎蛏谛螝庵健盵2]則是“人心”,若“或原于性命之正”[3],則是“道心”。朱子還認為:“知覺從饑食渴飲,便是人心;知覺從君臣父子處,便是道心”。[4]第三,“人心”出于人的個體的自然屬性,“或生于形氣之私”[5](《中庸章句·序》),屬于“氣”范疇;“道心”原于人的自然屬性背后之所以然的本心。這種本心來源于天命,“或原于性命之正”[6],屬于“理”的范疇。第四,“人心”與“道心”人人所具備,“然人莫不有是形,故雖上智不能無人心,亦莫不有是性,故雖下愚不能無道心”。[7]第五,“人心”與“道心”不是靜止的概念,二者是一組矛盾,互為消長?!暗佬摹币驗椤霸谛悦?,其義理精微,難以一時明白,所以往往無法理解其根本,這又造成了對“道心”的更難理解,且使得人的“道心”無法有效掌控原本屬于中性人的“人心”?!叭诵摹币驗椤吧谛螝庵健保菀资艿酵饨绛h(huán)境的影響而往“惡”的方向發(fā)展,而“人心”沒有受到“道心”的掌控與約束,最終墮落為人欲。所以說“二者雜于方寸之間,而不知所以治之,則危者愈危,微者愈微,而天理之公卒無以勝夫人欲之和矣”[8](《中庸章句·序》)。第六,解決之道在于守其本心,“允執(zhí)厥中”,以“道心”主宰“人心”,達到“中”。為解決這種危機,使“人心”不斷向“道心”轉(zhuǎn)變,朱熹提出:“精則察夫二者之間而不雜也,一則守其本心之正而不離也。從事于斯,無少間斷,必使道心常為一身之主,而人心每聽命焉,則危者安,微者著,而動靜云為自無過不及之差矣?!盵9]
(一)善即本性
朱子曰:“人之性皆善”[10],這里,朱子固守儒家人性本善的宗旨,認為善即是人之本然之性,或者人之性之天然的存有善,其稟受的是天地生生之道,而非經(jīng)驗世界所賦予的含有價值評判之善,在這種意義上,是超越了經(jīng)驗世界善惡界限的“至善”,就如王陽明心學所言之“無善無惡心之體”。依據(jù)這種解釋,善心即是道心,因其都是“原于性命之正”。這里的善心,更多的是從本體論意義上來考察。
(二)善即功夫
《易·系辭上》言:“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贝松?,有別于“本然之性”之善,這里的善在于“繼之”,就是繼承和弘揚道之陰陽互動,萬物生生不息的造化之理,即不是本體論意義上的善,而是修養(yǎng)功夫論意義上的善。朱子認為:“如饑飽寒暖之類,皆生于吾身血氣形體,而他人無與,所謂私也。亦未能便是不好,但不可一向徇之耳。”[11]朱子并不否認“饑飽寒暖之類”的人的基本生理需求,只是認為“但不可一向徇之耳”,如果對于人的基本生理需求無度,則流于“人欲”,會使人心靈迷失。而此“善心”就是要使人心時時處處都朝著道心的方向發(fā)展,使人性的本真不被遮蔽,最終達到道心的狀態(tài),實現(xiàn)對自我的超越,完成宇宙生生不息的生命之“至善”。
(三)善心即持中之心
“問:‘善惡皆天理’,如何?曰:‘此只是指其過處言。如惻隱之心,仁之端,本是善,才過,便至于姑息;羞惡之心,義之端,本是善,才過,便至于殘忍。故它下面亦自云:謂之惡者,本非惡,但或過或不及,便是如此?!盵12]從以上的論述看,人欲之惡的產(chǎn)生是由于人心、道心之善的過和不及。因此,筆者更傾向認為,惡無法獨立于善之外,惡是善的一種特殊狀態(tài),即善處于過或不及情況時,就成了惡。為善之道,在于“惟精惟一,允執(zhí)厥中”,在于“守其本心之正而不離也”[13],持中之心,即是善心?!吨杏埂防镎f到:“喜怒哀樂之未發(fā)謂之中,發(fā)而皆中節(jié)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持中就是守善。使宇宙萬物各得其位,生生不息,此乃是宇宙之至善。
善心可以歸結(jié)為以下幾點。第一,“善心”不是獨立于“人心”和“道心”的“心”,而是心的一種存有。第二,善心也是人人所具備的“心”,賢與不肖,君子與小人,善人與惡人同樣具有善心。惡心是善心的一種特殊狀態(tài),即善心在背離了“中”的情形下出現(xiàn)的“過或不及”的狀態(tài)。第三,由“人心”向“道心”轉(zhuǎn)變的過程,始終要做到“中”,即“無過不及”,就是“允執(zhí)厥中”,也就是“善”。在這里,可以理解為“執(zhí)中”,即遵循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去辦,就能達到“無過無不及”。
由上文分析可知,善心是人人所具有的“本然之性”,具有形而上意義的至善性。這就從理論上向我們指明了每個人所能和所要達到恢復這種個體的心靈的本質(zhì)和與生生不息的自然萬物渾然一體的境界。但是,在現(xiàn)實的經(jīng)驗世界中,具體個體的人的虛靈知覺之心受到遮蔽而迷失其本心之善,發(fā)現(xiàn)并去除遮蔽和干擾本心之善的惡,實現(xiàn)本心之善與現(xiàn)實經(jīng)驗生活之善的統(tǒng)一,使人心契合道心,貫通天命之道與人性之道,達到天人合一之境界,其主要方式有頓悟領(lǐng)會和修養(yǎng)功夫。以王門后學王艮、王一庵為代表的泰州王門主要持頓悟的觀點,強調(diào)“意為心之主宰”,提出“率現(xiàn)成良知”,突出“良知”之本有,剔除“致知”之功夫,而王陽明的另一弟子錢德洪提出后天的誠意功夫,筆者更同意錢德洪這一學派的觀點。
朱熹在《大學章句》里有論述:“人心之靈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窮,故其知有不盡也。是以《大學》始教,必使學者既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窮之,以求至乎其極。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貫通焉,則眾物之表里精粗無不到,而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矣?!盵14]朱熹在這段論述里,肯定人之心有知,即具有能夠認識萬物之理的能力,萬物都有其理。
以朱熹為代表的理學家所強調(diào)的日用本領(lǐng)功夫即修養(yǎng)功夫,在于涵養(yǎng)省察、居敬、主靜、克己等方法,其最終目的是“為了積久貫通并徹底了解本心本性及萬事萬物的終極本體,亦即以不斷充量擴大無邊無垠乃至與宇宙同一的道德心智的方法,最終使心中內(nèi)部之理與宇宙外部之理得以透過人的生命交互輝映,一派通明光燦。”[15]
心,虛靈知覺。人心、道心、善心都只是一個心,是心的不同存有狀態(tài),是人人所具有的。人心,“生于形氣之私”;道心,“原于性命之正”;善心,執(zhí)中之心,達于至善,即是本體也是功夫,而修養(yǎng)功夫之善使搖擺于善惡之間的危殆之人心無時無刻都在去惡而擇善,惟精惟一,執(zhí)中而行,最終積久貫通達到至善的境界,使人的內(nèi)在心靈之善與宇宙的外部秩序之善自然融合,到達天人合一之境界,從而形成了如朱子所說的“心體渾然”,獲得性命之正的道心,即本體之善心。
[1][2][3][5][6][7][8][9][13]朱熹.四書章句集注·中庸章句序[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2.37,38,38,38,38,38,38,38,38.
[4][10][11][12]黎靖德.朱子語類·卷七十八[M].北京:中華書局,1986.2009,69,1486,2487.
[14]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大學章句[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2.17.
[15]張新民.朱子“去惡全善”思想的本體論與功夫論[J].孔子研究,2002,(4):44-53.
B244.7
A
1673-7725(2017)10-0221-03
2017-08-01
林亮(1976-),男,福建龍巖人,講師,主要從事中國傳統(tǒng)哲學及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