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社會學視閾下當代中國城市公共空間研究綜述
——基于CNKI期刊論文(2006-2016)

2017-03-10 10:32許龍飛
理論與現(xiàn)代化 2017年6期
關鍵詞:公共性空間社區(qū)

許龍飛

一、引言

21世紀隨著全球城市化的發(fā)展,我國快速城市化的進程成為國內外學術界研究的熱點。國務院《國家新型城鎮(zhèn)化規(guī)劃(2014—2020年)》指出,1978—2013年,我國城鎮(zhèn)化常住人口從1.7億增加至7.3億,城鎮(zhèn)化率從17.9%提升到53.7%,年均提高1.02個百分點,城市數(shù)量從193個增加到658個①。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對于我國經(jīng)濟和社會的發(fā)展具有積極意義,城市空間的拓展尤其是城市公共空間建設是我國城市化實現(xiàn)健康、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關鍵。

在學術上,“空間”作為社會科學的傳統(tǒng)研究視角,早已從物理屬性中脫離出來并轉向現(xiàn)代意義上的社會性和人文性。城市空間研究不僅是傳統(tǒng)空間學科研究的對象,也是社會學、政治學等社會科學研究的熱點領域。公共空間作為城市空間研究的重要領域,既是一個開放性和包容性的物理場所,也是公共參與與互動的集群性過程??紤]到城市公共空間是一個多學科共同關注研究的領域,并且具有相互借鑒交融的趨勢,在操作上本文主要立足于社會學視野對2006—2016年間主要的社會學書籍及期刊進行重點分析。

第一,論文刊載數(shù)目方面?;谥袊W(wǎng)計量可視化分析,我國學術界從21世紀初期才開始聚焦城市公共空間研究。通過對“城市公共空間”的主題檢索結果來看,從2006年年度696篇到2016年年度1922篇,增長了2.1倍。但集中在社會學主要刊物的文章,與城市公共空間議題有關的文章總共不足50篇。出版物方面,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是上海人民出版社“都市文化研究譯叢”,社會文獻科學出版社“城市譯叢”和商務印書館“城市與社會譯叢”,三大系列國外經(jīng)典城市社會學著作的相繼出版,把國內城市公共空間研究推向了高潮。

第二,研究議題方面。圍繞著空間社會的轉型,對于城市社會學最突出的四大研究領域,即城市公共空間的“公共性”,城市公共空間的歷史變遷,社區(qū)公共空間的實踐和城市公共空間的新興領域,從宏觀到微觀、理論到實踐構成了研究城市公共空間的支柱。

第三,研究方法方面。城市公共空間研究的定量和定性方法的文章各有特色。通過引進建筑學和地理學等領域對公共空間的“可達性”的指標測量,有少部分學者嘗試通過公共空間衡量城市群體交流及分層體系。而較多的社會學及社會科學學者更加側重于定性研究,通過對“公共領域”“市民社會”等理論拓展和實務操作等來考察城市公共空間??傮w而言,方法的使用主要根據(jù)研究問題的需要而定。

第四,研究視角方面。近些年來社會學界在論述傳統(tǒng)“公共領域”“市民社會”和公共空間的發(fā)展形態(tài)外,逐漸增加了對社區(qū)公共空間建設和網(wǎng)絡公共空間興起的重視。尤其是在社會治理的主體思想下,對“社區(qū)社會資本與公共空間”“社區(qū)公共空間建設機制”“網(wǎng)絡公共空間建設利弊”等方面主題形成了較多的探討。

二、“公共空間”的社會學轉向

雖然不同學者對城市公共空間研究的角度和視野較多,但都首先需要對“公共空間”進行概念界定?!肮部臻g”詞源的復雜性來自于“公共”與“空間”兩者概念多維重合解讀的模糊性,“公共”和“空間”的同步構成始于社會學與政治哲學層面。公共空間的認識早在古希臘羅馬時代已經(jīng)有所探討,但其作為一個專有名詞的出現(xiàn),則要追溯到20世紀50年代查爾斯·馬奇《私人與公共空間》文章和漢娜·阿倫特《人的條件》的著作中,二者為以后公共空間的研究奠定了理論基礎[1]?!肮部臻g”是一個動態(tài)發(fā)展的過程,在不同學科的知識話語體系下,呈現(xiàn)出不同的認知視角和發(fā)展路徑。

(一)作為“開放場所”的公共空間

對“公共空間”的概念界定,城市規(guī)劃和建筑學等空間學科一般把“公共空間”定義為開放的、客觀的、實體的、可容納人群及其活動的物質性空間,包括街道、廣場、綠地、公園等大眾共享共用的場地。早期亞里士多德的“處所空間”觀以唯物主義的視角闡明了空間與物質的關系,認為沒有分離存在的虛空,虛空與物體之間是一體的,是能夠如容器之類的形構之物。以現(xiàn)代城市規(guī)劃和藝術設計為主的部分學者從城市形式、建筑布局、空間設計、城市審美等方面出發(fā),對于城市公共空間的形構價值和原則提出了不同的建議,豐富了城市公共空間的建設理念。最具代表性的揚·蓋爾在《公共空間·公共生活》書中更加強調城市設計和市民活動的重要性,認為“公共空間”需要滿足人們的生活功能,吸引更多的市民在該場所中停留、小憩、聚集和娛樂[2]。在20世紀中后期資本主義城市化危機的席卷下,雅各布森等人也在著作中批評早期城市現(xiàn)代主義的功能結構劃分,需要重構混合式的城市街道肌理,回歸滿足多樣化人群的交往和便利需求[3]。自此,作為“開放場所”的公共空間已經(jīng)承載了公共價值和集體生活的寓意,逐漸回歸社會主體層面。

(二)作為“公共領域”的公共空間

如何回歸社會主體的公共空間,早期歐美社會學家呈現(xiàn)不同的發(fā)展脈絡。在歐洲,馬克思、韋伯、涂爾干、齊美爾等人對資本主義城市經(jīng)濟方式和生活形式進行了初步探索,意識到了城市空間與經(jīng)濟社會之間的微妙關系。而在美國,以帕克、伯吉斯等人為代表的芝加哥學派對城市功能生態(tài)區(qū)分的建構,城市公共空間逐漸成為區(qū)分城市階級結構的物理場所,統(tǒng)一于城市生態(tài)規(guī)劃,開始涉入到社會結構中的空間關系討論。早期社會學者只是將公共空間看作是獨立的、客觀的研究對象,忽視了其空間背后的社會動力機制和權力運作體系[4]。而后對城市空間的實質性研究當屬新城市社會學的推動,核心是把空間作為一種理解社會的方式,探討社會與空間之間的互動與互嵌關系。列斐伏爾關注對城市空間的生產實踐批判,公共空間作為城市資本與權力催生的特殊產物,一直處于妥協(xié)與抗爭的脈絡之中[5];哈維進一步從“空間正義”的角度,認為城市公共空間的價值實現(xiàn)需要通過生產正義來,即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變革來消除地理空間中的不公平[6];蘇賈的“第三空間”理論從后現(xiàn)代視角通過引入歷史的維度,超越頑固的二元論,嘗試性的建構一種反抗“第一空間”與“第二空間”統(tǒng)治性秩序的空間結構[7]??ㄋ固貏t關注由國家和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和集體消費形式,構成了塑造公共空間的重要動力機制,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城市的階級矛盾,也為利益群體形成了政治力量,通過對政府施壓,爭取更多的利益[8]。

公共空間的研究也受到阿倫特、哈貝馬斯等關于“公共領域”(公共性)思想的影響,轉向建構現(xiàn)代公民社會的價值和實踐基礎。故此,“公共空間”也就一定程度上等同于了“公共領域”,作為區(qū)分于“私人領域”的政治社會批判領域,較多強調公共場所內人們的交往、互動和社會批判價值。

以上可以看出,“公共空間”的概念可以從不同視角進行歸類分析,其最終逐漸走向多學科交叉的社會學話語體系。公共空間在社會學領域則是由全體市民共同創(chuàng)造和共同享有的一個互動、交往的批判空間。只有當公共空間與社會結構、主體行動和歷史發(fā)展等結合在一起時,才能進一步探索公共空間發(fā)生發(fā)展的動因。

三、我國城市公共空間研究

我國城市公共空間研究起步晚,但發(fā)展迅速,這與我國高速發(fā)展的城市化現(xiàn)象和相繼出現(xiàn)的城市問題分不開。作為區(qū)分于“農村”地域,我國“城市”研究范圍主要聚焦縣級及以上行政規(guī)模的城市地域。近十年來隨著國內學者對列斐伏爾、哈維、卡斯特、泰勒和雅諾茨基等學者研究成果的譯介,初步形成了“空間—社會”和諧與均衡研究的價值共識,為城市公平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理論基礎和實踐基礎。當下,我國社會學領域的城市公共空間也主要圍繞四個主題展開:城市公共空間的“公共性”研究;城市公共空間的歷史變遷;城市公共空間的社區(qū)實踐;城市公共空間的新興領域崛起。

(一)城市公共空間的“公共性”研究

“公共性”屬于“公共空間”的本質屬性,是城市社會學空間研究的重點。由于其屬性的復雜性與廣延性,不同的社會學者在對其研究之前都有相關的論述。當下城市公共空間的“公共性”的研究主要聚焦兩類領域,即對“公共性”的價值判定和“公共性”的實踐判定。

1.“公共性”的價值判定。雖然西方阿倫特與哈貝馬斯的公共領域對“公共性”的研究開辟了重要研究方向,但因為我國國情的差異,學者首先需要對公共性進行本土化價值的探索。早期學者通過探討我國“公共領域”中國家與社會的二元關系,認為傳統(tǒng)“公共”與“私人”的界限定義為“公共性”本土化研究創(chuàng)造了可能。張江華基于對中國傳統(tǒng)差序格局的解讀,認為中國的公共領域實際上由私人領域擴張與轉化而來,并受其支配,對于以公德為基礎的公共空間而言,依舊無法突破以倫理關系為核心的個體德性[9]。許紀霖等人則通過考察近現(xiàn)代中國社會公共領域的現(xiàn)實形態(tài),如學校、通商口岸、報刊等公共空間,認為近代社會公共性在現(xiàn)代西方思想的沖擊下開始脫離了血緣、地緣等親情關系的維持,契約關系逐漸成為新的價值準則[10]。任文利在考察中晚明的邸報的興起時,探討了當時形成“公論”政治生態(tài),是一次典型的公共輿論領域的革新,其公共性更多偏向于公共輿論的形成[11]。

2.“公共性”的實踐判定。由于“公共性”的模糊性和復雜性,社會學對于“公共性”的塑造和構建更多從社會行為與社會組織層面進行的實踐判定。李友梅、肖瑛、黃曉春從社會參與與社會組織的角度出發(fā),倡導社會公共性的培育不僅需要國家制度的支持,還需要社會大眾認知層面的提升,在“社會協(xié)同、公眾參與”的理念下參與到超越“利己”的公共活動中[12]。唐文玉則進一步通過分析我國不同歷史階段的公共性形態(tài),認為當下以社會組織成長能夠成為拓展社會公共性的重要角色,其公共言論功能和公共服務功能是形成市民社會的基礎[13]。楊仁忠在系統(tǒng)研究西方“公共領域”的基礎上,進一步闡述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公共領域”的可能,需要從完善制度、培育社會力量等方面入手,走一條上下結合的自覺道路[14]。

從上述可看出,我國城市公共空間的“公共性”研究內涵逐步側重于中西之間和現(xiàn)代與傳統(tǒng)之間的“公私”對話,更加強調其社會價值的實踐層面。在對公共空間“公共性”進行社會學和政治哲學價值判定的基礎上,不斷進行祛絕對客觀性的物理屬性和抽象化的哲學屬性,通過多重面的界定,完整地表達出社會學公共空間的價值內涵和實踐內涵。

(二)城市公共空間的變遷研究

1.城市公共空間的“失落”與“再生”。從20世紀中后期,國際學術界重點研究了西方城市公共空間的衰落問題,也是對哈貝馬斯、桑內特等論述資本主義公共領域衰敗的延續(xù)。一方面,以桑內特、列斐伏爾、卡斯特等為主的批判資本主義學者認為在消費主義時代下,空間生產的資本邏輯已經(jīng)使公共空間私有化,公眾在商品符號空間中喪失了無差別的準入權,人們不再將城市公共空間當作意義的場所,基于互動和交流的公共領域被排除在外。另一方面,以Worople and Knox為主的部分學者認為公共空間的演變本質是人的需求演變所導致的,公共空間的商業(yè)化和殖民化適應了當代城市人的消費生活,應該區(qū)別于政治生活的層面,當代的公共空間雖然具有私有化和商業(yè)化的傾向,但這也迎合了當代市民公共生活的需要[15]。

在國內,城市公共空間的“失落”還是“再生”的問題也成被學術界引入。許凱等對比了中國情況,認為目前城市公共空間整體處于衰落狀態(tài),單純公共空間數(shù)量的增加并沒有提升社會的公共性,還需提升城市公共空間的開放性和功能混合度[16]。另一方面,楊震、徐苗則否定城市公共空間的“失落”,認為從消費時代下“公共度”的視野來審視公共空間的所有權和物質觀的弊端是不可靠的,而應該轉變視角,更多考慮使用者的“可共享度”和“受歡迎程度”,這樣才能辯證地認識到商業(yè)化對公共空間所帶來的生機,從而破解城市公共空間失落的偽命題[17]。城市公共空間是隨著時代背景和社會需求的變換而不斷改變其功能和屬性的,并不存在絕對的衰落一說。

2.城市公共空間的歷史演變。對于我國城市公共空間的變遷,學術界呈現(xiàn)出宏觀和微觀兩種不同的視角。第一,宏觀空間敘事,從歷史變遷的“長時段”來看,國內學者也效仿西方做了城市公共空間的發(fā)展史。由于我國與西方國情的差異,城市公共空間的歷史起源,可以追溯到早期封建社會具有“代表性公共領域”,以街巷空間和市井生活、宗教節(jié)慶活動為主要內涵的城市公共空間的發(fā)育過程。楊震、徐苗則繼承西方“公共領域”的研究視角,整體考察了我國公共空間歷史發(fā)展的五個階段,初步勾勒出我國城市公共空間的發(fā)展面貌[18]。第二,微觀空間敘事,王笛通過近代歷史資料和地方志,從城市市民生活的空間形態(tài)和功能演變歷程,考察了公共空間的發(fā)育狀況和變遷邏輯,觀察了當?shù)厣鐣谓橇?、?jīng)濟關系和文化生態(tài)等[19]。

總之,以上關于公共空間變遷的衰落問題和“歷史—空間—社會”社會變遷的邏輯,是吉登斯所描述“現(xiàn)代性制度全球擴張”的必然產物,其核心是現(xiàn)代話語下私有化帶來的公共空間變異的問題。消費文化和資本權力對于公共空間的變遷機制的內在影響,直接決定了公共空間的形態(tài)和功能,我國在現(xiàn)代化的進程中也表現(xiàn)出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結合的特點。

(三)公共空間的社區(qū)實踐

“社區(qū)”作為滕尼斯筆下區(qū)別于社會的共同體,是一種傳統(tǒng)的組織生活方式,通過享有共同的地緣關系結成了社會的關鍵單元。公共空間的社區(qū)實踐主要探索微觀社區(qū)中公共空間形成的可能和功能。

1.社區(qū)公共空間的對象考察。我國目前面臨舊城市改造和新城區(qū)建設等實際問題,社區(qū)公共空間在行政化和市場化的雙重壓力下被不斷壓縮和侵占,其意義與功能走向了衰弱。第一,從歷史的角度看,周東華通過近代來華傳教士對晚清杭州、福建等地的公共空間的建設,分析了公民精神和公共文化的缺失,認為傳教士所引入的西式公共醫(yī)療模式和生活方式對指導現(xiàn)代社會公共生活空間具有一定意義[20]。第二,從生活的角度看,部分學者共同考察了社區(qū)廣場、綠地、活動場館中的公共參與狀況,公共空間對于居民集體行動與輿論具有功能性作用,并以空間、文化、規(guī)范和個人之間的不同互動關系,還原了人們在社區(qū)公共空間中的交往過程。第三,從行動的角度看,郭于華等通過“居住政治”的視角來解析社區(qū)中不同力量(市場、國家、社會)之間復雜的互動關系及其內在機制[21]。在此意義上,居住空間的爭議被等同于“公共空間”,集中探討居民抗爭與維權的“公共性”過程。

2.公共空間的社區(qū)營造。公共空間的批判性和反思性功能決定了社區(qū)營造的政治訴求,建設社區(qū)公共空間的機制和模式離不開社區(qū)社會、文化資源的重組與外部政策的介入。第一,社區(qū)公共空間的形成因素。黃寧鶯、郭為桂基于福建典型小區(qū)的考察,發(fā)現(xiàn)公共精神的養(yǎng)成與社區(qū)公共空間的物質供給等存在正相關系,否定了學術界對熟人社區(qū)必然產生公共精神的偽命題[22]。陳捷、盧春龍則認為社會資本在社區(qū)公共空間中會有不同的形態(tài)表現(xiàn),對政府治理產生不同的影響,需要培育社區(qū)興趣團體,加大公共空間的活動任務[23]。王星進一步引入了“利益分化”的概念,認為城市基層社區(qū)是一個混合了多種關系的場域,社區(qū)自治和公共空間的不足除了國家控制外,社區(qū)參與主體之間利益關系的糾纏與不均衡,共同解構了共同體之間的社會資本[24]。第二,社區(qū)公共空間的建設機制。一方面,石發(fā)勇等認為在單位制解體與社會管理創(chuàng)新的雙重作用下,社區(qū)社會組織參與能夠成為公共空間生產的重要力量,在社會組織中孕育社區(qū)民主的土壤,是一套自下而上的建設邏輯[25]。另一方面,阿蘭納·伯蘭德、朱健剛則通過對綠色社區(qū)建設的對比研究,指出國家社區(qū)治理下的公共空間建設,并非由內而生的市民社會層面,而依然是行政權力的邏輯支配社區(qū)資源的“表演性參與”,實質還是回歸到自上而下的邏輯[26]。田毅鵬則考察了“單位共同體”社區(qū)變遷的過程,指出企業(yè)、政府和社會的協(xié)同治理是重塑社區(qū)公共空間的關鍵,也是實現(xiàn)“單位認同”向“社區(qū)認同”的路徑和模式[27]。第三,社區(qū)公共空間的功能。呂大樂、劉碩從中產住宅小區(qū)入手,微觀討論了中產階層在社區(qū)內的行為話語和消費符號,從而內化為小區(qū)整體的道德秩序,更多的居民在互動與交流中走出“私域”,建構社區(qū)的公共空間以尋求群體權利[28]。

對于公共空間的研究,社會學進一步著眼于基層社區(qū)實踐,探討公共性建設的意義與路徑。社會資本始終是社區(qū)權力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公共空間社區(qū)資本的建構,還需要進一步從實踐機制著手,解決建構什么,如何建構,誰來建構的難題,為社區(qū)公共治理與社區(qū)行動提供目標和框架。

(四)城市公共空間的新興領域

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網(wǎng)絡信息技術革命的深入,網(wǎng)絡空間逐漸成為新興領域。曼紐爾·卡斯特較早討論了虛擬網(wǎng)絡空間的社會意義,強調流動空間與地方空間之間的關系,雖然流動空間不能替代一個形式、功能和意義共存的物理空間(地方空間),但流動空間新的組織和互動方式導致了社會的轉型和重組[29]。社會學者研究了網(wǎng)絡公共空間的發(fā)展狀況和對傳統(tǒng)公共空間的影響,認為網(wǎng)絡公共空間具有雙重作用。從MSN到QQ再到微信,虛擬公共空間超越了現(xiàn)實時空的限制,為人們參與公共事務討論提供了技術平臺。一方面,較多學者持歡迎的態(tài)度,認為網(wǎng)絡公共空間的成長對于彌補中國政治公共空間發(fā)育不足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在深度和廣度上拓展了社會基層民主;另一方面,部分學者認為就傳統(tǒng)公共空間中的交往共同體比較而言,網(wǎng)絡群體的“間接性”“流動性”“寬泛性”和“去空間化”,容易導致網(wǎng)絡公共空間“公眾領域”的非理性扭曲、行動價值的弱化和網(wǎng)絡空間倫理問題的出現(xiàn),是一種“偽公共性”。朱瑾、王興元等認為網(wǎng)絡信息技術為社區(qū)綜合治理提供了新型的治理機制與方式[30],張承安、鄒亞楠通過對具體社區(qū)網(wǎng)絡治理案例分析,探討了社區(qū)公民網(wǎng)絡參與的機制與意義、虛擬公共空間與實體公共空間的有機結合等相關議題,是深化虛擬公共領域建設的有效嘗試[31]。

總之,網(wǎng)絡公共空間的誕生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能夠通過其虛擬性、平等性、開放性、共享性和自由性促進公共領域的發(fā)展和壯大,提高人們的公共參與水平;另一方面,對實體公共空間也是較大的挑戰(zhàn),需要我們從不同的角度權衡網(wǎng)絡公共空間的利弊,在此基礎上讓網(wǎng)絡技術服務微觀實踐層面,探索與城市、社會、社區(qū)等不同主體相結合的發(fā)展機制。

四、不足與拓展

消費主義時代下,現(xiàn)代人越來越重視私人領域所展現(xiàn)出的舒適感與安全感,而忽視公共生活的群體性和民主性。公共空間作為塑造社會公共精神的重要紐帶,也是形成居民良好“城市性”的必備要素。只有借助于公共空間,市民才得以與城市產生關聯(lián),充分享有這個城市才得以成為可能。我國城市公共空間研究還需要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深入討論和發(fā)展。

第一,我國市民社會生活與城市公共空間“脫耦”還需要理論上的探討。哈維關于社會和空間互相塑造的結構告訴我們,缺少任何一方的“城市—社會”都是不完整的?,F(xiàn)實城市空間生產(資本與權力)支配市民生活的邏輯是不正常的也是不合理的。列斐伏爾、索爾和??碌葘Α翱臻g正義”已有所論述,例如被資本充斥的“偽公共空間”(商場、主題公園等),它們僅僅滿足消費者的在場而已;被權力壓抑的“政治空間”(維權、上訪等),更多釋放的是一種集權暴力的功能性符號。如何讓公共生活回到公共空間中去,以“社會公眾”為主體來塑造公共空間,是進行“再嵌入”的關鍵,需要探索空間生產中資本、權力和社會之間理想型的平衡結構。

第二,公共空間與社區(qū)治理技術性操作需要進一步探討。當下,微觀社區(qū)實踐主要通過技術與組織的渠道不斷擴大市民的合作廣度和深度,出現(xiàn)了一批流動的自媒體空間和自組織群體,如何處理好其與政府的關系,將可能成為中國微觀社區(qū)治理實踐的合法性來源。例如當下我國網(wǎng)絡化的“智慧”社區(qū)和“驛站”社區(qū)的興起,在公共輿論的管理方式上,社區(qū)社會組織在實踐的權責上都與當下公共空間的綜合治理有較大張力,如何有效合理地進行社區(qū)治理還需進一步研究。

第三,從營造性的公共空間如何到行動性的公共空間,才是城市社會學對空間批判的實質。目前我國還處于公共空間實踐的初級階段,這與市場經(jīng)濟主義思想和全能性政府結構密切相關,人們還無法在公共空間中形成空間記憶和符號想象,如何通過對廣場、綠地、街道等公共空間的營造形成行動,形成約束自我的公共秩序,任重而道遠。例如近期共享單車發(fā)展所面臨的“空間尷尬癥”等問題,其實質也是城市市民實踐中仍然缺乏“秩序感”,對于建設怎樣的公共空間沒有清晰的認識。故而,一批“城市獵人”在共享單車領域嘗試性進行的“打獵行動”,說明人們和自組織已經(jīng)認識到行動性公共空間的重要性。

注釋:

①國務院.國家新型城鎮(zhèn)化規(guī)劃(2014—2020年)[EB/OL].[2014-03-16].http://www.gov.cn/zhengce/2014-03/16/content-2640075.htm.

參考文獻:

[1]陳竹,葉珉.什么是真正的公共空間?西方城市公共空間理論與空間公共性的判定[J].國際城市規(guī)劃,2009(3):45.

[2]揚·蓋爾.公共空間·公共生活[M].湯羽揚,譯.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3:52-55.

[3]簡·雅各布森.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M].金衡山,譯.南京:鳳凰出版社,2005:2.

[4]張品.城市社會學研究的空間轉向[J].社會縱橫,2010(6):87.

[5]吳寧.列斐伏爾的城市空間社會學理論及其中國意義[J].社會,2008(2):112-113.

[6]張佳.大衛(wèi)·哈維的空間正義思想的探析[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1):25.

[7]唐正東.蘇賈的“第三空間”理論:一種批判性的解讀[J].南京社會科學,2016(1):40.

[8]???城市問題馬克思主化的典范——卡斯特城市問題析微[J].國際城市規(guī)劃,2015(1):35.

[9]張江華.卡里斯瑪、公共性與中國社會有關“差序格局”的再思考[J].社會,2010(5):1-2.

[10]許紀霖.近代中國的公共領域:形態(tài)、功能與自我理解——以上海為例[J].史林,2003(2):78.

[11]任文利.邸報與中晚明的公開議政[J].社會,2014(3):186-187.

[12]李友梅,肖瑛,等.當代中國社會建設的公共性困境及其超越[J].中國社會科學,2012(4):136.

[13]唐文玉.社會組織公共性:價值、內涵與生長[J].復旦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3):165.

[14]楊仁忠.公共領域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38.

[15]Worpole,Knox.The social value of public space.New York:Joseph Rowntree Foundation,2007:123.

[16]許凱.“公共性”的沒落到復興——與歐洲城市公共空間對照下的中國城市公共空間 [J].城市規(guī)劃學刊,2013(3):61-62.

[17]楊震,徐苗.消費時代城市公共空間的特點及其理論批判[J].城市規(guī)劃學刊,2011(3):87.

[18]楊震,徐苗.西方視角的中國城市公共空間研究[J].國際城市規(guī)劃,2008(4):35.

[19]王笛.街頭文化:成都公共空間、下層民眾與地方政1870—1930[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4.

[20]周東華.公共領域中的慈善、福音與民族主義——以近代麻風病救治為例[J].社會學研究,2010(3):115.

[21]郭于華,沈原,等.居住的政治:當代都市的業(yè)主維權和社區(qū)建設[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134.

[22]黃寧鶯,郭為桂.和諧社區(qū)何以可能?——基于福州典型小區(qū)公共空間與公共生活狀況的調查研究[J].經(jīng)濟社會體制比較,2016(3):12.

[23]陳捷,盧春龍.共通性社會資本與特定性社會資本——社會資本與中國城市基層治理[J].社會學研究,2009(6):87.

[24]王星.利益分化與居民參與——轉型期中國城市基層社會管理的困境及其理論轉向 [J].社會學研究,2012(2):24.

[25]石發(fā)勇.準公民社區(qū):國家、關系網(wǎng)絡與城市基層治理[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24-25

[26]阿蘭納·伯蘭德,朱健剛.公眾參與與社區(qū)公共空間的生產——對綠色社區(qū)建設的個案研究[J].社會學研究,2007(4):118.

[27]田毅鵬.“單位共同體”的變遷與城市社區(qū)重建[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4:12.

[28]呂大樂,劉碩.中產小區(qū):階級構成與道德秩序的建立[J].社會學研究,2010(6):28.

[29]曼紐爾·卡斯特.網(wǎng)絡社會的崛起[M].夏鑄九,王志弘,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6:2.

[30]朱瑾,王興元.網(wǎng)絡社區(qū)治理機制與治理方式探討[J].山東社會科學,2012(8):153.

[31]張承安,鄒亞楠.網(wǎng)絡化社區(qū)治理中培育公共精神的可能路徑[J].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6):83.

猜你喜歡
公共性空間社區(qū)
虛擬公共空間中的鄉(xiāng)土公共性重建
間隙、公共性與能主之人:楠園小記
社區(qū)大作戰(zhàn)
空間是什么?
創(chuàng)享空間
3D打印社區(qū)
在社區(qū)推行“互助式”治理
中國社會組織公共性研究述評
論網(wǎng)絡空間的公共性
社區(qū)統(tǒng)戰(zhàn)與社區(qū)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