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文章研討清代著名內(nèi)丹學家劉一明的哲學思想:劉一明的樸素唯物主義觀點,認為道是宇宙的本原,把宇宙的本原歸之為某種物質;他強調(diào)了動與靜的辯證關系,同時也闡明了陰與陽的辯證關系,體現(xiàn)了劉一明流動生變的辯證法思想;劉一明認為唯有先知,方可后行,即認識提供了一定的理論基礎,可以更好地用來指導實踐。
【關鍵詞】 樸素唯物主義;辯證法;認識論
劉一明,山西平陽府曲沃縣人,清代著名內(nèi)丹學家。劉一明將道家思想與儒家和佛家思想結合在一起,一生著作頗豐,著有《陰符經(jīng)注》《修真辯難》《神室八法》等著作,并留下了大量詩歌。劉一明的思想中有哲學意蘊,蘊含著樸素唯物主義的觀點和辯證法的觀點,除此之外,劉一明對認識論也有一定的研究,研究劉一明的哲學思想,有助于我們加深對中國哲學的理解,對我們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并轉化成實際的方法論有一定的積極意義。本文從三個方面來看劉一明的哲學思想:劉一明的樸素唯物主義觀點、劉一明的辯證法思想及劉一明的認識論。
一、劉一明的樸素唯物主義觀點
在《陰符經(jīng)注》一書中,劉一明寫道:“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名,自然至靜之道,然靜者動之基,靜極而動,天地萬物即于此而生焉?!边@句話體現(xiàn)了劉一明對宇宙本原的探索。劉一明認為是道“生育天地”,“自然至靜之道,然靜者動之基,靜極而動,天地萬物即于此而生焉。”闡明了宇宙的本原為道。
關于宇宙本原的探索,古今中外許多哲學家都有自己的見解,老子認為宇宙的本原為道,在《道德經(jīng)》第二十五章有這樣的話:“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薄独献印返诙恼聦懙溃骸暗郎?,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荀子認為:“天地合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而王充則認為宇宙的本原為氣,“天地合氣,萬物自生?!薄耙惶煲坏?,并生萬物,萬物之生,俱得一氣?!睆堓d“太虛即氣?凡可狀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氣也”。西方比較著名的有伊奧尼亞派,其中泰利斯認為水是宇宙的本原,阿納克西美尼認為氣是世界的本原,而郝拉克里特則認為火是宇宙的本原。畢達哥拉斯學派認為數(shù)是宇宙的本原。元素派的代表人物恩培多克勒有“四根說”,認為宇宙的本原是火、土、氣、水。另一代表人物阿那克薩格拉則有“種子說”。這些哲學家的學說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用某種或某幾種具體物質形態(tài)來解釋世界的本原的哲學學說。唯物主義發(fā)展的最初歷史形態(tài)。它否認世界是神創(chuàng)造的,把世界的本原歸根為某種或某幾種具體的物質形態(tài),試圖從中找到具有無限多樣性的自然現(xiàn)象的統(tǒng)一?!盵1]
劉一明的思想與老子的思想是一脈相承的,他也認為道是宇宙的本原,反映了樸素的唯物主義觀點,樸素唯物主義是人類認識世界的一大進步。在《修真辯難》中,劉一明有關于道的解釋:“道者,先天生物之祖先,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包羅天地,生育萬物,其大無外,其小無內(nèi)?!眲⒁幻靼延钪婧褪澜绲谋驹瓪w之為道,并對道做了闡釋,認為是無形的大道滋生了萬物,對于研究宇宙本原有重要的意義。能夠把宇宙的本原歸之為某種物質,與唯心主義對世界本原的探索是截然不同的,對世界的認識有了一定的科學性和進步性。
二、劉一明的辯證法思想
劉一明認為“一動一靜互為其根,故陰陽勝,動為陽,靜為陰,動極而靜,靜極而動,陰極生陽,陽極生陰,陰陽相推……蓋以自然之道無形,無形而能變化,是以變化無窮也”。(陰符經(jīng)注)劉一明強調(diào)了動與靜的辯證關系,同時也闡明了陰與陽的辯證關系,體現(xiàn)了劉一明流動生變的辯證法思想。
《周易》中有“生生之謂易”的思想,也是突出變化發(fā)展的意味。葉郎先生和朱良志先生在《中國文化讀本》中提到:“《周易》的‘易,是變化的意思。中國人認為,世界上的一切都有陰陽兩面,陰陽的相互作用,形成無所不在的運動態(tài)勢,宇宙中的一切都處在永恒的變易之中,沒有固定不變的東西,中國人用流動的眼光看世界,認為生命是一種流動不居的過程,有人將此形容為‘水的智慧”,“《周易》的符號系統(tǒng)以陰陽為基礎,由陰陽組合成八卦,由八卦疊合成六十四卦,無非就是為了表現(xiàn)生命永遠在運動的道理?!盵2]
而劉一明提到的“動極而靜,靜極而動,陰極生陽,陽極生陰,陰陽相推”就體現(xiàn)了變動不居的思想,這一思想反對用靜止的、僵化的眼光去看待問題和處理問題,而是用發(fā)展變化的眼光去看待和處理問題,對于我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都提供了科學的世界觀。
三、劉一明的認識論
劉一明曾經(jīng)寫道:“修真之道,窮理盡性至名之學也……否則不窮其理,是非罔辨,邪正不分,入于旁門曲徑,著空執(zhí)相,非是修真,乃是務假?!痹谥c行的關系上,劉一明認為知先行后,劉一明致力于修行,并將儒釋道三家思想融會貫通。
在知與行的關系問題上,孔子認為:“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在孔子看來,生來就有知識是上等,學習而后有知識是次等,遇到困難再去學,再次一等;遇到困難仍然不學,這樣的人就真是下等了。而荀子則認為:“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學至于行之而止矣”在荀子看來:沒有聽到的不如聽到的,聽到的不如見到的,見到的不如了解到的,了解到的不如去實行,學問到了實行就達到了極點。 知行關系問題到了宋明理學時期有了進一步發(fā)展,程朱強調(diào)“格物致知”,“重視知先行后,在學理思辯的基礎上,依靠道德實踐而‘豁然貫通,以發(fā)明心中之‘全體大用,實現(xiàn)‘心理合一;心學一派陸九淵重‘反思,立大本;王陽明則強調(diào)‘知行合一,重視反省本心,‘致良知以激發(fā)直覺,直接體認和實踐道德自律,實現(xiàn)‘天人合一之境界?!倍霸诜鸾炭磥恚迣W佛法應‘借教悟宗,從宗出教。尤明清以來,教、宗合流,強調(diào)讀經(jīng)對于‘明心見性的引導作用和悟后的印證作用?!盵3]
受儒家宋明理學及佛學思想的影響,劉一明認為唯有先知,方可后行。劉一明的認識論思想對于研究認識論的發(fā)展有一定的意義,認識提供了一定的理論基礎,可以更好地用來指導實踐,理論只有與實踐相結合才有一定的意義,認識的真理性也只有在實踐中才能得到檢驗和發(fā)展。因此,認識必須回到實踐中去,必須與實踐相結合。但認識從哪里來呢?認識是來源于實踐的,是從實踐中得到的,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認識運動的基本規(guī)律是“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循環(huán)往復,因此劉一明的認識論有其科學與合理性,但沒有認識到實踐在認識中的重要作用,沒有看到實踐為認識的先導,因此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但總體來講,劉一明的知先行后的思想在研究認識論的發(fā)展過程中有非常積極的意義。
劉一明的素樸唯物主義觀點,揭示了世界本原是物質的,雖然他并沒有對抽象出物質的概念,用“道”來命名,是對唯心主義的否定,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而辯證法思想則揭示了世間萬事萬物永恒發(fā)展變化的道理。劉一明的知行關系也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研究劉一明的哲學思想,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理解中國哲學,同時也可以為我們提供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世界,在認識世界的基礎上,把其合理內(nèi)核轉化為方法論。
【參考文獻】
[1] http://baike.so.com/doc/746375-789988.html.
[2] 葉朗,朱良志.中國文化讀本[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8.4.
[3]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55774920102 vkvr.html.
【作者簡介】
丁國琛(1979.9-)男,甘肅榆中人,碩士,榆中劉一明文化研究會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