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超
(北京師范大學(xué) 哲學(xué)學(xué)院, 北京 100875)
論孟子“以生道殺民”的思想
鄭 超
(北京師范大學(xué) 哲學(xué)學(xué)院, 北京 100875)
歷來的注釋者對“以生道殺民”的理解不是沒有分歧的,然就《孟子》全文來看,這樣的分歧是可以給予恰當(dāng)解決的。從歷來的注釋中可以看到“以生道殺民”有不同的具體情況,這些情況為何都可以說是生道,這是值得思考的。“以生道殺民”只是生道的一個表現(xiàn),生道的含義還要更為豐富深刻,是與孟子的核心觀念即性善說相關(guān)聯(lián)的。惻隱之心正是人之生道。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生道,也是人皆有之的。
生道;除害去惡;本然;惻隱之心
《孟子·盡心上》章十二:“以佚道使民,雖勞不怨;以生道殺民,雖死不怨殺者?!盵1]352歷來的注釋者對此章的解釋,在前半句上基本上是一致的,在后半句上則有分歧。分歧既涉及文意句法上的糾纏,也有對此章義理得失的不同判定。這一章在《孟子》中不算是特別重要的一章,但是結(jié)合《孟子》中的其他章節(jié)以及注釋者的思想,本章的意思也是很豐富的。本文試圖分析評判注釋者之間的分歧并闡述生道的含義。
“以生道殺民”是關(guān)系到政治實(shí)踐的具體問題,注釋者也往往舉出具體的例子解釋這句話,這是很自然的解釋傾向。趙岐注后半句曰:“謂殺大辟之罪者,以坐殺人故也。殺此罪人者,其意欲生民也。故雖伏罪而死,不怨殺者?!盵2]893趙氏把“以生道殺民”具體為“殺大辟之罪者”,大辟之罪即是死罪、死刑。國家政治需要法律,違反法律至于死罪者當(dāng)然可以殺之,這也是正當(dāng)?shù)摹4蟊僦锏脑O(shè)立和實(shí)行意在警示民眾不去觸犯此罪,而非以殺民為目的,此是“欲生民也”。至于是否能“不怨”,有注釋者有對此提出疑問,楊伯峻說:“殺少數(shù)人而使絕大多數(shù)人安于生,被殺者是否怨殺者,很難知道?!盵3]186然判定死罪之后,死刑犯知自己罪當(dāng)死無所冤枉,自然無所怨。就其他民眾而言,民眾知在上者執(zhí)法公正、心有惻怛,此是有道之政,民眾也自然不怨在上者。就道理而言,不論是被殺者還是其他民眾都不會對執(zhí)政者有所怨,道理上是可以達(dá)成一致看法的。當(dāng)然就文意而言,“雖死不怨”是在說被殺者,丟了命的人??傮w上趙岐的注釋有兩點(diǎn)要注意:一是把“生道殺民”的情況具體化了;一是指出了“其意欲生民”,為政者的心意、動機(jī)是良善的。
趙岐認(rèn)可了孟子的思想并作出了具體化的解釋。蘇東坡并不認(rèn)可孟子此章的思想,認(rèn)為是不合于圣人之道的?!短K軾文集》卷六《孟子義》:
孟子曰:“以佚道使民,勞而不怨,以生道殺民,雖死不怨殺者。”以佚道使民,可也,以生道殺民,君子蓋難言之?!兑住吩唬骸肮胖斆黝V巧裎涠粴??!奔究底釉唬骸叭鐨o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曰:“子為政,焉用殺?”夫殺無道就有道,先王之所不免也,孔子諱之。然則殺者,君子之所難言也。[4]588
東坡以為圣人不忍言殺而孟子言之,這是做了一個負(fù)面的榜樣。東坡提到的《論語·顏淵》的那章的完整章節(jié)是這樣的:
季康子問政于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徳風(fēng),小人之徳草,草上之風(fēng)必偃。”[1]138
東坡認(rèn)為《論語》此章是孔子不忍言殺,這樣的理解是有問題的。此章強(qiáng)調(diào)理想的政治應(yīng)當(dāng)是引導(dǎo)、輔助民眾主動向善,而不是以殺人、讓民戒懼為主要手段。先王殺無道以就有道,這之前是有先王之教的,教化優(yōu)先于殺。教化是第一位的、首要的,是直接根據(jù)生道而成立的政治價(jià)值。季康子則只有殺無道就有道,不知教化之理,考諸其心意也未能對生道有真切的體貼,又怎么可能真實(shí)地區(qū)分有道無道?季康子言殺無道正是體現(xiàn)了他不知生道,心欲善而實(shí)不知善為何物,孔子為此擔(dān)憂,故言君子德風(fēng)之義,欲使季康子走正大之路、行正大之政。故此章孔子并不是為先王諱之,且先王如圣王地位的堯舜又有何過、又有何諱!東坡對《論語》此章的理解不僅偏離了主旨,也小看了圣人先王之心,其以《論語》此章去批評孟子言“以生道殺民”自然是不能成立的。
蘇東坡說:“然則殺者,君子之所難言也?!边@是蘇氏自己糾結(jié)于“殺”之一字,而無法讓心中的道理毫無遮礙地彰顯出來,也無法以道理為標(biāo)準(zhǔn)判斷殺或不殺的可行與否、正當(dāng)與否。在《孟子》當(dāng)中還有多處言及“殺”,分析這些地方也可以加深我們對孟子“以生道殺民”的理解。梁襄王問孰能一天下,孟子曰:“不嗜殺人者能一之?!盵1]206公孫丑問伯夷、伊尹和孔子的相同之處,孟子曰:“行一不義、殺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為。是則同?!盵1]234這樣的地方都可以說是孟子從積極的意義上談?wù)撋?,不可殺無辜,以生道否定嗜殺、亂殺。孟子告訴齊宣王何以識其才與不才:“左右皆曰可殺,勿聽;諸大夫皆曰可殺,勿聽;國人皆曰可殺,然后察之;見可殺焉,然后殺之。”[1]220對待御人于國門之外者說“唐誥曰:‘殺越人于貨,閔不畏死,凡民罔不懟’。是不待教而誅者也?!盵1]319如此等等,這些地方是孟子從消極意義上談?wù)撋溃匆浴吧罋⒚瘛薄?/p>
對于“以生道殺民”,趙岐尚且說“意欲生之”,道出了為政者的良善動機(jī),對“生道”有所解釋。東坡則只看到了“殺民”,把“生道”二字讀沒了。孟子此章是以“生道”為訓(xùn),非以殺人為訓(xùn),生道當(dāng)重讀,殺民當(dāng)輕讀。讀《孟子》此章當(dāng)思生道為何。
上一部分提到了趙岐對生道殺民的具體化:“謂殺大辟之罪者”。這個具體化為后來的注釋者接受,后來的注者又提到了其他的具體情形。
朱子在《孟子精義》提到了程伊川和尹和靖的注釋:
伊川曰:以佚道使民,謂本欲佚之也,故雖勞不怨。以生道殺民,謂本欲生之也,且如救水火,是求所以生之也,或有焚溺而死者,卻雖死不怨。
尹曰:以佚道使民,乘屋播谷之類是也。以生道殺民,除害去惡之類是也。此其所以不怨。[5]800
朱子《四書章句集注》注釋此章:
以佚道使民,謂本欲佚之也,播谷乘屋之類是也。以生道殺民,謂本欲生之也,除害去惡之類是也。蓋不得已而為其所當(dāng)為,則雖咈民之欲而民不怨,其不然者反是。[1]352
綜合以上提到的具體化情形,朱子認(rèn)為尹和靖所說的“除害去惡”可以簡明地概括所有的具體情形:
救焚拯溺,非常有之事,所指者狹,不當(dāng)以此為說。若曰去惡除害,則正所謂辟以止辟者。彼為惡以害人,其罪當(dāng)死,吾求所以生之者不得,而后殺之,以安眾而厲其余,凡此皆以生道殺之也,彼亦何怨之有?且或去惡如伐叛,除害如救水火,往者不幸而死,亦無所怨,此又足以兼彼之說,而彼不足以兼此也。[6]999
這些注釋涉及三種具體情形:辟以止辟、救焚拯溺、伐叛。朱子以為“除害去惡”的含義較為豐富,故以“除害去惡”概括具體的情形。辟以止辟是趙岐的注釋,為朱子接受,后面兩種情形則是程伊川、朱子的豐富。三種情形中,辟以止辟是最為常見的、主要的情形,另外兩種情形相對來說則是補(bǔ)充。這些具體情形之間都是能彰顯“生道”的,而如何彰顯又有所區(qū)別。
辟以止辟,是部分民眾嚴(yán)重違背道理、觸犯死罪,這多因民對于道理的蒙昧無覺,為政者不得不以道理殺之。生命很重要,但是生命不是第一位的,“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1]332,這個“甚于生”的就是道義、道理。歐陽修在《瀧岡阡表》中講述他父親治獄,曰:“此死獄也,我求其生不得爾。求其生而不得,則死者與我皆無恨也。”[3]186這當(dāng)然屬于辟以止辟的情形,也可以說是孟子“以生道殺民,雖死不怨殺者”的典型體現(xiàn)。治獄者不是以殺民為快意,而是抱著良善的心意。
救焚拯溺和伐叛則都是合于理義之事,為政者引領(lǐng)民眾做這類的事情是合宜的,為政者和民眾皆是為所當(dāng)為、不虧于道理。在這種情況下,民眾之死就是可以做到慷慨赴之、積極趨之的,對死亡無所無懼以成就自家身上所具有的道理。對于伐叛而死,王船山有一段的當(dāng)之論:“暴不誅,亂不禁,則民且不保其生;故有所征伐以誅暴禁亂,乃以保衛(wèi)斯民而奠其生。故兵刃臨頭,而固諒其不得已之心,不怨上之驅(qū)之死地也?!盵7]732“奠其生”則伐叛之事全是生道之心的彰顯,而非以一己私利私欲罔民于戰(zhàn)火。這類具體情形中,直接殺民者不是為政者而是叛逆、水火,這種情形雖然于道理無所虧欠,但是是否可以說也是為政者是“殺者”,也就是說這種情形是否符合孟子“以生道殺民”章的文意?“(為政者)以生道殺民,雖死不怨殺者”,殺者和為政者在文辭語法上應(yīng)當(dāng)是同一的??疾臁睹献印返钠渌鹿?jié),這樣的情形也是可以說通的,為政者也可以說成是“殺者”,只要是為政者政之范圍內(nèi)所導(dǎo)致民死,皆可以言為政者是“殺者”。這種說法在《孟子·梁惠王上》中也有例子:“‘殺人以刃與政有以異乎?’曰:‘無以異也?!盵1]205民眾因饑荒致死,可以說是為政者殺民。只要在政之范圍內(nèi),為政者便對民眾之生死存亡擔(dān)負(fù)著不可推脫的責(zé)任。也正因?yàn)闉檎哂腥绱酥蟮呢?zé)任,故雖伐叛、救焚拯溺之事,也要謹(jǐn)慎周全為之,不可輕視民眾之生命,當(dāng)求事事合于生道。
《易》曰:“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8]583。那么生道就是形而上者,“以生道殺民”只是此形而上者在形下世界中的一個具體體現(xiàn)。雖然《孟子》中“生道”只出現(xiàn)過這么一次,但是“生”字出現(xiàn)多次,主要有兩種意思:一是指形氣意義上的生命,如:“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一是指生出、生長,如“天之生物也,使之一本”。生之為道的含義卻不止于此兩種意味,可以借助《易》經(jīng)中的“天地之大德曰生”[8]589來加深理解。萬物為天地所生,此是天地之大德的表現(xiàn),生即是天地之道?!疤熘镆病保抑w皆是天之所生,有形氣之生命,亦有本然的善性。形氣生命的生死可以說是狹義的生死;廣義的生死是從人性的意義上言說,不再局限于肉體的生命,而是更加指向精神上如何活著?!墩撜Z·雍也》:“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盵1]89人應(yīng)當(dāng)如何活著呢?那就是要按照道理正直地生活、依于本心本性而生,這是根本意義上的生,也就是生道之生。生道之生已超越狹義的生死而彰顯所以生死的根本。在形下的生命世界中突顯形上的本性,在經(jīng)驗(yàn)世界中彰顯道理的必然,為自然的生命立起超越意義,這正是生道的整體含義。
生道之發(fā)用則表現(xiàn)為惻隱之心。伊川曰:“心,生道也,有是心斯具是形以生。惻隱之心,人之生道也,雖桀、跖不能無是以生,但戕賊之以滅天耳?!盵6]687生道表現(xiàn)為惻隱之心,惻隱之心即是仁愛之情。 《孟子·公孫丑上》章六: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冶天下可運(yùn)之掌上。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于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nèi)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yù)于鄉(xiāng)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由是觀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自賊者也;謂其君不能者,賊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擴(kuò)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dá)。茍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茍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1]237
在孟子看來,這個惻隱之心、仁愛之情是普遍地存在于所有人身上的。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生道之道,也是人皆有之的。天地生人是賦予了至善的人性。惻隱之心作為人之生道也是要表現(xiàn)本然至善的。生道之發(fā)用為惻隱之心,惻隱之心應(yīng)當(dāng)中正合宜,不應(yīng)堵塞不通,然亦不應(yīng)泛濫過度。蘇東坡亦有惻隱之心,但是對孟子的評論并不恰當(dāng),而只是顯示了東坡惻隱之心的泛濫不當(dāng)。前引朱子語“以生道殺民,謂本欲生之也,除害去惡之類是也。蓋不得已而為其所當(dāng)為,則雖咈民之欲而民不怨,其不然者反是”,“本欲”之“本”正是本性之本,“欲”則是從本性中直一而發(fā)之欲, “民之欲”主要是指形氣意義上的生命之欲?!氨居币彩侨诵墓餐哂械念愄卣鳎杂谩氨居碧幹谩懊裰保癫拍軌虿辉?。
可以說“生道”至大,不僅有“以生道殺民”,還可以有“以生道養(yǎng)民”、“以生道教民”。前半句的“以佚道使民,雖勞不怨”實(shí)即可以是“以生道養(yǎng)民”,朱子注:“以佚道使民,謂本欲佚之也,播谷乘屋之類是也。”“本欲”便是生道之表現(xiàn),佚道亦在整個生道之中。使民、殺民只是事情不同,只要惻隱之情在其中,生道便可以在其中,使民、殺民皆可獲得其正當(dāng)性,不至于引起民怨。“以生道教民”在《孟子》中也有體現(xiàn)?!睹献印じ孀酉隆罚骸棒斢股髯訛閷④?。孟子曰:‘不教民而用之謂之殃民。殃民者,不容于堯舜之世?!盵1]345殃民就是殘害百姓,不是生道。“教民而用之”則是教化先行,然后驅(qū)使民眾參加戰(zhàn)爭。教化先行,那么民眾知道理,有誅暴禁亂之戰(zhàn)爭起,民眾是勇于參與的,慷慨赴之、積極趨之,死而不怨。不愛民者不能教民。政治過程中的養(yǎng)民、教民、殺民,生道無不在其中為其正當(dāng)性奠基,如此之政便不是無道。還需要說明的事,生道既然也具有根本義,那就不可以生道為工具?!耙陨罋⒚瘛保荒芤?yàn)橐粋€“以”字而把生道誤解為工具。生道不是工具,而是整個世界正當(dāng)性的奠基。
[1]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M].北京:中華書局,2003.
[2] 焦循.孟子正義[M].北京:中華書局,2007.
[3] 楊伯峻.國學(xué)經(jīng)典導(dǎo)讀:孟子[M].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11.
[4] 蘇東坡.蘇軾全集校注·文集第二冊[M].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
[5] 朱杰人.朱子全書·孟子精義[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6] 朱杰人. 朱子全書·孟子或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7] 王船山.讀四書大全說[M].北京:中華書局,2009.
[8] 李光地.周易折中[M].成都:巴蜀書社,2006.
[責(zé)任編輯:楊立平]
On Mencius’s Thought of “Living Way to Kill People”
ZHENG Chao
(School of Philosophy,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100875, China)
Annotators’ understandings of “l(fā)iving way to kill people” are different, however, as far asTheBookofMenciusis concerned, such differences can be explained appropriately. From those annotations, it can be seen “l(fā)iving way to kill people” have various contexts. Why all these things can be taken as “l(fā)iving way” is worth consideration. “Living way to kill people” is just one expression of the living ways, which can mean something more profound associated with Mencius’ core concept of goodness of human nature . Compassion is a performance of living ways . Everyone has compassion, so every one has living ways as well.
living way; removal of the evil; origin; compassion
2016-10-20
2016-12-18
鄭 超(1983— ),男,山東滕州人,北京師范大學(xué)哲學(xué)學(xué)院2013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儒家哲學(xué)。
B222.5
A
2096-2371(2017)01-0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