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廣西醫(yī)科大學廣西南寧530021)
體育教學改革的實施現(xiàn)狀與對策分析
□李毅(廣西醫(yī)科大學廣西南寧530021)
自體育教學改革實施以來,一系列新舊碰撞隨之產(chǎn)生。教學思想,教學方法與手段,教學評價與教學模式等方面都進行了改組,但面對僵化的體育教學體制,相關問題也暴露出來。教師對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陌生化,學校體育教學設施的短缺等等都成為體育教學改革所面臨的困境。為此,本文通過對小初高三個階段體育教學改革的現(xiàn)狀深入分析,提出相關對策,以便于推動體育教學改革順利實施。
體育教學改革改革現(xiàn)狀實施對策
隨著“全民健身”熱潮的掀起,體育教學改革也逐步進入了白熱化階段。但是在改革的過程中,還面臨這諸多挑戰(zhàn)與問題。因此,為了適應當前體育教學事業(yè)的高效發(fā)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木文就目前體育教學改革的現(xiàn)狀展開分析,希望能為體育教學改革提供借鑒。
1.1、小學階段
(1)教學觀念。
“應試教育”成為我國體育教學發(fā)展的“硬傷”。教學改革十幾年來,只是改了形式,但觀念還停留在原來的層面上。教師和家長過于注重文化課的發(fā)展,以致于在教學過程中,體育課的角色被忽略,課程表上的體育課屢屢被不同的文化課所占用,很多學校依然面臨著“體育荒”的現(xiàn)象。長此以往,使大多數(shù)學生也忽略了體育課的價值與意義,認為文化課學好了,體育好不好沒關系。因此,體育教學改革實施推廣,而國民的身體素質卻沒有得到顯著提高,體育教學改革依然任重而道遠。
(2)教學內容。
合理安排學生的運動負荷對促進其身體健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體育課中的運動負荷是指一次課中,學生在做相關練習動作時機體所承受的生理負荷量,構成運動負荷大小的因素主要有練習的次數(shù)、密度、時間、動作質量和強度五種,適當?shù)倪\動負荷對于提高學生體質有重要作用。運動負荷過大,超過學生機體的生理負擔能力,不但會導致學生過度疲勞,還會引發(fā)傷病,有損身體健康;運動負荷過小,對機體產(chǎn)生不了有效的刺激,同樣不會促進學生體質的改善。
在教學過程中,由于學生的身體素質不一,因此所能承受的運動負荷也存在很大差異。但在課程進行中,班級人數(shù)較多,教師無暇顧及每位同學的運動狀況,為避免學生運動過量出現(xiàn)運動損傷,運動負荷安排一般低于學生的承受能力,導致體育課鍛煉效果一般,無法起到改善學生體質的作用。
(3)教學設施。
教學設施是開展體育教學活動的關鍵因素。在體育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用相應的教學設施進行實戰(zhàn)演練,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印象更深刻,學習效果更明顯。但是,就目前的情況反映出,許多小學在體育課上存在體育經(jīng)費短缺,設備不足。在學生的體育鍛煉過程中,往往無設備可用,嚴重干擾了體育教學的正常進行。
(4)師資力量。
體育教師作為體育教學的主體,是體育教學改革過程中的中堅力量。體育教師不僅要具有扎實的專業(yè)素養(yǎng),其次還應與時俱進,使用積極有效的手段進行體育教學。隨著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發(fā)展與革新,多媒體技術走入了體育課堂。體育教學擺脫了枯燥的“教—練”模式,開始運用多媒體技術全方位模擬體育鍛煉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應對策略,對體育鍛煉的有序進行有很大作用。但教師的職業(yè)素養(yǎng)與現(xiàn)代技術的發(fā)展存在一定差距。一些教師習慣了原來的教學模式,很少使用多媒體技術教學,而相對于一些教齡較長的體育教師,對多媒體教學技術的相對陌生,在操作過程中相當生硬。
1.2、初中階段
(1)教學內容。
相對于小學階段對體育教學的忽視,體育課選入中考內容提升了體育的地位。但是在體育教學中過于濃重的技術教學占據(jù)了體育課程的全部,更甚于有些學校只是為了考試而去進行體育鍛煉,過重的體育負荷不僅不利于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更促進了運動性傷病的催生。
(2)師資力量。
初中階段的體育教師職業(yè)能力較高,但也缺乏專業(yè)化。體育教師與其他文化課教師相比,經(jīng)濟收入相對較低,因此,這也成為體育教師分心的原因。在初中的校園中,體育教師往往身兼數(shù)職,工作較多,無法全身心的投入到體育教學事業(yè)中。體育教師的自我認同感相對較差,創(chuàng)新能力不足,只是為了完成考試而進行體育教學,忽略了在教學過程中的因材施教,即使進行了體育教學改革,但是體育課堂仍然存在大班教學,“合并式”上課等現(xiàn)象。
1.3、高中階段
(1)教學管理。
“專項化”教學走入了體育教學的課堂,相對于初中小學的體育教學,高中的體育教學改革進行的相對合理。使學生體會到體育鍛煉的樂趣,才是體育教學的真諦。
但在“專項化”運作過程中,需要進行合理的課程編排,才能保證“專項化”體育教學的有序進行。這也正是高中體育教學中面臨的主要問題。高中階段作為學生身體素質發(fā)展的相對成熟階段,各方面能力正在走向成熟,學生學業(yè)的壓力相對增大,身體機能出現(xiàn)嚴重的不協(xié)調,適當?shù)伢w育鍛煉有助于學生增強體質,減輕學習壓力,提高身體自我調適能力,增加學習的積極性。在此情況下,“專項化”體育教學勢在必行,但是有序的管理體制是推動體育教學更快更好地發(fā)展的必由之路。做好體育管理,才能保證高中體育教學改革的成功。
(2)教學設備。
“專項化”教學的實施,相應地教學設備需求將變得更為廣泛。而大多數(shù)地區(qū)的教學經(jīng)費屬于自籌,教學模式、教學觀念更新化,而教學場館等設施卻相對短缺,出現(xiàn)多節(jié)課共用一個場地,甚至室內課變成了室外,大大影響了教學效率。與此同時,在教學過程中,由于教學設備的短缺,許多學生無法有效利用上課時間進行有效練習,教學過程中學習氛圍相對散漫,練習不足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
2.1、合理安排體育教學中學生的運動負荷
在體育教學的負荷安排中應對學生做到心中有數(shù),根據(jù)學生的日常表現(xiàn),選擇班級中運動能力中等的學生為依據(jù),通過核實的運動負荷刺激測試他們的心率,并以此為基準把班級中的同學劃分為不同的層次,不同層次的學生安排差異性的練習次數(shù)、組數(shù)的負荷練習,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
在安排運動負荷時,以運動負荷中等學生的基數(shù)為基準上下浮動,需要注意的是這個運動負荷基準是動態(tài)變化的,因為隨著學生體質的改善及參加體育鍛煉時所能承受負荷是不斷增加的。對于部分體質較弱和患有疾病的學生,應心中有數(shù),區(qū)別對待,安排針對性的負荷,這樣才能讓所有的學生受益。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觀察學生對運動負荷的適應情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承受情況及時作出相應的調整,努力讓所有同學都達到適宜的負荷,提高學生參與體育的積極性,讓他們從體育鍛煉中體會到快樂,讓他們成為體育課的主人。
2.2、合理分配教學經(jīng)費,彌補教學設備的不足
在教學設備相對短缺的情況下,一方面要加大教學經(jīng)費的投入,盡可能完善教學設備的配備;另一方面要提高教學設備的利用率,合理的安排學生進行體育鍛煉。
教學經(jīng)費的籌集在大多數(shù)學校都屬于自籌,經(jīng)費不足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而學校教師則是有心無力,設備不足但又無法購買。因此,首先要拓寬經(jīng)費籌集渠道。在自籌經(jīng)費不足的情況下,體育教師可以向學校建言獻策,鼓勵社會各界人士共同資助學校的體育教育事業(yè),保證學生體育鍛煉積極進行。其次,在購買策略上一定要選擇經(jīng)濟實用型體育教學設備。雖然普通款正規(guī)普遍,但其經(jīng)費昂貴,實用性不強;而簡易裝置經(jīng)費投入較少,使用方便,利用率較高,因此,選擇合適的體育教學設備也很重要。
2.3、對體育教師進行定期培訓,提高教師職業(yè)素養(yǎng)
自我認同感不足是體育教師職業(yè)生涯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在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應提高自身積極性,主動投身到體育教學中,做好體育研究工作,認同自己的職業(yè),才能保證體育教學的有序進行。其次,對體育教師進行定期培訓,使其原有知識與現(xiàn)代教育技術接軌,有助于提高體育教師的職業(yè)素養(yǎng),使教學效果達到最佳。
2.4、及時有效的做好與學生的溝通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不僅要發(fā)揮好教師的主體作用,學生對教學信息的反饋也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只有充分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才能做到因材施教,針對每個學生制定積極有效的體育教學計劃,有助于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
體育教學中的反饋應以建設性、即刻反饋為主,信息應果斷準確、簡明扼要,如果發(fā)出的信息過于復雜,極其容易分散學生的注意力。需要指出的是,教師應最大限度地減少非建設性的無效反饋的使用,因為其會激發(fā)學生的反感情緒,使學生的練習積極性降低。在進行階段性教學后,教師需要就該階段的學習情況以及注意事項對學生進行反饋,幫助學生糾正錯誤動作。
此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采取多種反饋形式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在促進學生體質的同時,提升教學效果。
[1]王維濤.我國中小學體育研究現(xiàn)狀與展望[J].體育研究與教育,2011.
[2]呂學云.對有效實施高中體育選項教學的思考[J].當代體育科技,2013.
[3]肖然.北京市懷柔區(qū)小學生體質現(xiàn)狀與體育教學應對研究[J].首都體育學院,2015.
[4]王建.新課改后大中小學體育教學銜接的現(xiàn)狀、制因及對策研究——基于安徽省大中小學實證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
G807
:A
:1006-8902-(2017)-06-Z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