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平羅縣陶樂中學 邊大平
思維是人腦對客觀事物進行概括和間接的反映,它借助語言,以知識為中介來實現,思維是智力發(fā)展的核心。古希臘大哲學家蘇格拉底曾說:“沒有一種方式比師生之間的對話更能提高溝通能力,更能啟發(fā)思維技能?!苯虒W對話,它是指教師、學生、又本之間的一種精神上的溝通,心靈上的碰撞?!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幼兒課堂教學活動不再是單純的接受被動活動,而是師生之間相互關系、相互交往的互動活動,參與教學活動的師幼均是相對獨立和相互平等的主體,教師應著意啟迪幼兒的思維。目前只徒有對話的形式,而無實質性的內容。最常見的一種是“一呼百應”式的對話。另一種較為常見的形式是經過特殊“包裝”的課堂交往。那么怎樣在對話活動培養(yǎng)幼兒的思維能力呢?應巧妙運用問題策略,措施如下。
我在活動中繼續(xù)設計了以下一系列問題:
(1)“請仔細看,我把一支空瓶假設為空‘船’,放入水中會發(fā)生什么事情?”
(2)“我再請一個小朋友來幫老師往第二支‘船’里裝半瓶水,你們想想看,‘船’還會浮在水面上嗎?”
(讓幼兒推想,并問為什么?)
(3)“那再加成滿瓶,第三支‘船’怎么樣了?”“為什么‘船’沉下去了?”
(4)“那再改加成滿瓶石子,第四支‘船’該怎么樣了?”“為什么‘船’沉沒了?”
(5)“如果是真的輪船,能不能無限量地載很多東西呢?”
幼兒根據觀察得出的事實就可以推想出船超載也會下沉。老師一步一步地循循善誘,讓幼兒思考、回答,這樣,他們的學習、探索能力就會增強。實踐證明,有效的提問可以促進幼兒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學習興趣,學習態(tài)度得到較好的發(fā)展,因此,我們必須認真考慮我們每一次的提問,讓我們的提問更具啟發(fā)性,誘發(fā)性,讓幼兒能插上智慧的翅膀在科學的情景里盡情遨游!
許多主題的產生都經由幼兒的問題而來。問題從本質上說是一種認知沖突,“惟有認知沖突時,個體才有追求平衡的需要”??梢哉f問題是探索的起點,經過提煉后的問題往往能成為有效促進幼兒思維發(fā)展的主題。怎樣將幼兒“散點式”的問題轉化為主題呢?
我們經過嘗試發(fā)現,根據幼兒的經驗與需要以及近階段的教育目標,試探性地創(chuàng)設一些環(huán)境,讓幼兒與環(huán)境、幼兒與幼兒之間對話和交流,激發(fā)他們的認知沖突,然后教師再幫助幼兒將這些問題進行篩選、歸納、提煉而成主題發(fā)展的脈絡。
在《有趣的益蟲》主題中,孩子們對昆蟲的基本特性有了一定的了解。一天中午散步,走著走著,幾個孩子突然停住了腳步,走近一看,原來是一個蜂巢引起了他們的?!翱?,蜂巢?!薄榜R蜂!蜜蜂!”“馬蜂會蜇人?!薄懊鄯洳或厝恕!薄八鼈兌际且嫦x嗎?”“看,馬蜂都蜇人,蜇人后就死了,不是的,益蟲不蜇人?!薄榜R蜂不釀蜜!蜜蜂釀蜜!”……孩子們的爭論來源于他們對昆蟲的興趣和了解。通過問題的討論,我們知道了蜜蜂個體較小,看起來較肥胖。同時經常來往與花間采蜜。馬蜂個體較大,體形纖細,暗紅色,不采蜜。蜜蜂和馬蜂都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屬昆蟲綱中的益蟲。蜜蜂為人類提供蜂蜜,為植物傳粉;馬蜂則是捕食害蟲的能手。不過,它們也有令人不快的一面,那就是會蜇人。可是,為什么蜜蜂蜇人后自己也會死去,而馬蜂蜇人后就不會死呢? 這是因為,蜜蜂的蜇針尖端有好幾個倒鉤,一旦刺入人的皮膚,倒鉤就牢固地鉤住皮膚。蜜蜂在拼命掙脫時,蜇針會從它身體上脫落下來,同時一部分內臟也會被帶出來,蜜蜂因此就會很快死去。而馬蜂的蜇針尖端光滑,沒有倒鉤,蜇人后能夠順利拔出,反復使用。所以馬蜂蜇人后不會死。無論蜜蜂還是馬蜂,都不會主動進攻人類,所以我們與它們相遇時,只要不惹它們,就不會挨蜇等關于蜂的知識。
伽達默爾說:“……我們對于流傳給我們的文本的理解,是以對意義的預期為基礎的,這種預期是從我們自己與題材的先行聯系中獲得的?!痹趯W前兒童教育中,“對意義的預期”也就是教師在對學前兒童進行預先設計一種意義,這種意義是教師個人對文本的解釋,同時,在引導兒童學習的過程中,又不停地被修正著。因此,教師自身應對文本所蘊含的意義進行合理的解釋,對藝術的形式有一定的理解與欣賞。例如:美術教師必須理解線條、形狀、色彩、構圖等形式語言可能的象征意義,理解對稱與均衡、節(jié)奏與韻律、變化與統(tǒng)一等形式美的原理。在此基礎上,引導兒童先理解美術作品各部分的意義,再根據各部分進行整體意義的解釋,從而形成一個或多個合理的解釋。這種對整體的理解又反過來加強兒童對作品各個部分的理解。
伽達默爾在《真理與方法》中說過,“誠然,一種文本并不像另一個人那樣對我們說話。我們這些努力尋求理解的人必須通過自己讓文本說話。但是,我們卻發(fā)現,這種理解,即‘讓文本說話’并不是一種任意的由我們主動采用的方法,而是一個與期待視界中發(fā)現回答的相關兩個問題”。因而,生本對話中的關鍵一步是提問題。教師可以問兒童“你在課里看到了什么”這樣的問題。以《大碗島的星期天》為例,就作品內容的描述上,可以這樣提問:你在畫中看到了什么?這些人在干什么?他們有些什么樣的姿態(tài)?畫面上除了人以外,還有些什么?你能猜出他們在什么地方嗎?從畫面上你能看出這是在一天的什么時間嗎?除了這些,你還看到了什么?就作品的形式分析上,對《大碗島的星期天》可以提出如下問題:請看一看,畫面上有哪些線條?這些線條是朝哪些方向延伸的?看上去感覺怎么樣?畫面上有些什么人物?他們在干什么?你能不能表演一下?畫家畫這幅畫時用了哪幾種顏色?這些顏色在畫面上是怎么安排的?人物身上的顏色與背景的顏色合在一起,看上去怎么樣?……
教師在用問題引導兒童進行形式思考以后,還要幫助兒童總結,以幫助他們理清思路,進一步加深體驗,擴大視界,同時這也是學習和掌握如何觀察、如何比較等分析思維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