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婧文
(山西傳媒學院,山西晉中 030619)
“互聯網+”時代對電影本質要素的影響
郭婧文
(山西傳媒學院,山西晉中 030619)
電影領域中,“互聯網+”將大量的資源進行整合,將電影準入標準降低,拓寬電影的原有藝術陣地。但是隨之帶來的影響也在沖擊著人們對電影藝術的認知,互聯網不再僅僅是一種便于電影宣發(fā)的工具,不再是一個電影造勢的平臺,它深入到包括創(chuàng)作、制作、資金準備等電影領域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和方面?!盎ヂ摼W+”雖然有利于傳播渠道的拓寬,但卻喪失“把關人”的職責;雖然擴大了可供觀看的電影作品,但其區(qū)域性特征仍舊十分明顯;“互聯網+”也產生審美與市場之間暫時性的博弈這一現象。這些問題實質是新環(huán)境下電影藝術本質的再判斷、再思考,是網絡環(huán)境與藝術本質之間的平衡的選擇,唯有如此才能促使電影藝術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有長足的發(fā)展。
“互聯網+”;電影;藝術規(guī)律
“互聯網+”這一概念是在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正式提及,它將互聯網的意義進一步提升,從一種有效的工具或是渠道的定義擴展開來,將其引申為一種常態(tài)的思維和創(chuàng)意的動力。這時的“互聯網+”概念還是經濟意義上為主導。之后的幾個月又迅速發(fā)布《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十分詳細地對“互聯網+”的概念、意義、準則等做出了詳細的闡釋。由此,這一概念開始深入到經濟、政治、文化、藝術等各個領域。
人們之所以積極探討這個概念,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我們已經置身于一個互聯網的時代,各行各業(yè)必須盡快適應這種時代特征才能有各自長足的發(fā)展。傳統(tǒng)產業(yè)一旦可以對網絡進行合理的利用,就會迅速在該行業(yè)擁有話語權與對應的支配地位。新的技術的出現,總會掀起一場革命的高潮,順勢的改變就成為下一輪發(fā)展中極為基本的要素。這本身就是一場傳統(tǒng)產業(yè)與新興技術的博弈。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人們對于互聯網的定義已經跳出了“工具”這一概念,更多地將其向“思維”這一概念靠攏,各行各業(yè)都在思索,如何以一種新的思考方式在這樣的語境下獲得新生。這就是“互聯網+”探討盛行的原因所在。人們都在好奇地觀望這樣的時代會產生怎樣產品,以更好地滿足大眾日益“刁鉆”的口味;會產生怎樣未知的可能,以更好地探索人類潛在的需求;會產生怎樣的事物,從更深處體現出人們最為本真的要求?!盎ヂ摼W+”這種思維模式如何作用于電影這門藝術,產生怎樣的效果,則是本文擬著重探討的問題。
“互聯網+”產生的最大的效果就是將大量資源整合?;ヂ摼W強大的資源整合能力不僅僅在擴充著電影的數量、類型、風格,更在集合著各類的創(chuàng)作群體。這種模式恰恰符合電影這種創(chuàng)作成本高、創(chuàng)作人員多、涉及部門繁雜的藝術門類。如何高效完成一部電影作品,獲得藝術上與商業(yè)上的雙豐收,互聯網為這種結果的出現增加了可能性。諸如阿里巴巴的“娛樂寶”、百度的“百發(fā)有戲”都是以大型的網絡平臺為基礎,利用網絡自身的影響力吸引眾多的資源,使得創(chuàng)作水準得以提高、啟動資金得以聚集,在此基礎上組織者可挑選出優(yōu)質的作品進行演繹和再創(chuàng)作?!盎ヂ摼W+”的思維還體現在電影宣發(fā)意識上。電影產業(yè)正在不斷成熟,互聯網背景下的電影作品的輸出形式已經較為成熟,形成了系統(tǒng)的運作手段和策略。傳統(tǒng)的電影宣發(fā)手段和策略是有針對性的、指向單一作品的,由于每次使用時只針對某一電影,所以資源利用率較低,達到的實際效果無法保證。而互聯網穩(wěn)定的、集群的、規(guī)模式的傳播模式大大突破了傳統(tǒng)的電影宣發(fā)的局限性。
“互聯網+”產生的另一個效果就是將門檻降低的同時提高了藝術作品的質量。不同的時代會賦予不同群體以不同的地位,不同時代的大眾會將思維放置于不同的焦點。大眾傳媒時代到來的最顯著的一個變化,就是作為個體的人的話語權地位下降,依托電子技術的媒介話語權地位上升?!霸谖覀冎暗臋C械時代,人們熱情洋溢地聲明個人的觀點,這是自然而然的表達方式”;“我們時代的標記,是厭惡強加于人的模式”[1]這種特征,一方面促使各領域的專家盡量避免直接面對大眾進行意義的闡釋,另一方面則使得各種社會活動、物質形態(tài)被賦予具備生命與個性的特點?;ヂ摼W造就了這種思維,這種思維也進一步推動互聯網的發(fā)展。人們的標準被無限擴寬之后,各類的電影作品層出不窮,受眾在瀏覽大量的作品之后必然從中擇優(yōu),選出一些精品藝術或是話題性作品,由此擴展高質量藝術的電影作品數量。這不僅為受眾提供優(yōu)秀的作品,也可以對龐大的電影市場起到查缺補漏、普及佳作的作用。
“互聯網+”產生的再一個效果就是打破固有的藝術領地。傳統(tǒng)的藝術創(chuàng)作、藝術生產、藝術欣賞等活動都有相對固定的活動場地。例如舞蹈、戲劇會有自己的舞臺;美術、書法多會在畫廊展示;雕塑或以建筑群體為支撐或以展館的位置分配為倚靠;電影的完成則在于事先的踩點,觀賞地點則以影院為傳統(tǒng)場合。這些地點的選擇是門類藝術自身的特性和歷史過程中的約定俗成形成的,同時也符合各個藝術門類的觀賞特點和美學規(guī)律。網絡則完全打破這種模式,它將各類藝術以平面或是立體的效果虛擬地顯示出來,破壞一切既定的審美準則,極大地有助于藝術知識、審美體系的建立健全。這種非藝術實體的體驗模式正是互聯網帶給藝術作品最大的沖擊。這種影響不僅僅體現在觀賞方式的質疑,更影響了包括電影院、畫廊、博物館等傳統(tǒng)藝術領地的地位,甚至會引發(fā)人們對藝術的新一輪思考。這些都是“互聯網+”時代下新思維對藝術帶來的影響。這些影響不僅僅流于表面,更從深層次提醒人們對電影藝術本質的理解,為人們嘗試與“互聯網+”創(chuàng)造共贏結果提供可能。
互聯網的出現無疑促使各個行業(yè)加快變革的進程,傳統(tǒng)的制造業(yè)無論是以“互聯網+”為核心,促進產業(yè)的資源整合,提升創(chuàng)新速度與質量,還是以“+互聯網”為輔助,實現受眾的增長、營銷額的上升,都是互聯網時代特征于各個行業(yè)的體現。
互聯網對于電影藝術的影響最先體現在電影的宣傳、發(fā)行、放映等環(huán)節(jié)或要素上,但這只是將互聯網工具化后的一種結果。真正在電影行業(yè)展現“互聯網+”這一概念的作用,是對電影的創(chuàng)作與籌劃部分產生根本性的影響。藝術作品的產生不再是由傳統(tǒng)意義上認可的專家、精英群體、藝術家來完成,而是將這種權利下放到大眾手中;電影投資也不再完全由有組織性的企業(yè)或是有敏銳前瞻性的個人來完成,而是嘗試由未來的受眾以眾籌的形式完成;電影的價值判斷也不再是評論家或是業(yè)內人士專屬的權利,而是由各個電影愛好者在較為集中的網絡平臺上進行分析,有趣的是觀察電影作品的群眾往往更認可后者的見解。這就是大時代賦予包括電影在內的整個社會的變革,網絡時代無疑會繼承之前的社會思維,卻也帶來更多的變革。
首先,“互聯網+”有利于傳播渠道的拓寬,但卻喪失“把關人”的職責。傳播是藝術的內在需求。社會學家豪澤爾曾斷言,真正的藝術作品不僅是表達,而且是傳播。所以藝術的傳播特性是與生俱來的。藝術家對藝術的創(chuàng)作不僅僅是敏銳的審美判斷與嫻熟的技巧展示,更重要的是對自身情感體驗的表達,以及對這種情感得到抒發(fā)交流的潛在愿望的實現,這就產生傳播的動機。而藝術作品脫離藝術家進入各個博物館、畫廊、藝術機構以及直接面對市場時,就面臨著對不同傳播方式與途徑的選擇。一旦藝術作品進入一個特定的傳播語境,其面臨的受眾就幾乎可以得到一個整體的預測。受眾心理上、精神上的滿足是最終的傳播效果體現,這種效果無形中包含創(chuàng)作者與觀賞者情感上的交流,最終實現藝術作品的功用。藝術活動的起因與目的決定傳播性成為藝術內在的本質的需求。美國著名社會心理學家、傳播學四大奠基人之一庫爾特·盧因認為,只有符合群體規(guī)范或把關人價值標準的信息內容才能進入傳播的渠道[2]。也就是說任何一件藝術作品的傳播一定符合那種傳播環(huán)境的價值取向,越是符合,越是可以占據這一傳播環(huán)境中的資源。但是網絡環(huán)境恰恰缺乏一個明確的價值標準來檢測合格作品,選出優(yōu)質的藝術品就成為問題所在。網絡的特征是包容,但是藝術的判定原則應該是嚴格的,如何在這一環(huán)境中保留藝術本質與藝術核心要素,是需要警醒之處。
其次,“互聯網+”擴大了可供觀看的電影作品,但其區(qū)域性特征仍舊十分明顯。網絡的出現,徹底改變了受眾接受藝術作品的方式,擴大受眾了解藝術作品的數量,即便這是一種非傳統(tǒng)意義上欣賞藝術的方式。以2014年我國國產故事片為例,當年的電影產量為618部(不包括電影頻道出品的電視電影),而電影院這一平臺僅僅上映了259部國產新片[3]。這一數字意味著觀賞體驗的被迫減小。電影愛好者群體憑借互聯網可以最大限度地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作品。這就引發(fā)了另一個問題,觀眾的自發(fā)性選擇會造成一種片面性體驗的產生。這種完全自我主導、以“搜索”“關鍵字”為特征的欣賞方式是真的擴大受眾的審美范圍,還是僅僅在某一專屬領域無限擴種某一類型的作品;失去了電影院放映與專家評判的電影市場,是正在創(chuàng)新還是無限“復制”,這些都是應該思考的問題。正如2016年暑期檔電影市場的疲軟所示,網絡以及網絡帶動下的傳播導向失去冷靜的、具備藝術敏感的專業(yè)判斷后,固守在諸如青春片和“IP”的領域內,反而造成電影藝術與電影產業(yè)的雙雙碰壁。
再次,“互聯網+”是審美與市場之間暫時性的博弈。藝術作品不同于一般事物的最大特性就是其中包含主體的情感與美的判斷。正是因為有對事物的判別與情感的抒發(fā),才使得藝術具備傳播這一特性。藝術的創(chuàng)作是主體情感有所體味之后的一種物化,藝術的鑒賞是主客體之間對相同作品的共鳴與交流。作為整體的審美活動的完成,必須依靠傳播活動才能實現,可以說藝術的價值與最終目的的實現是依靠傳播這一行為才得以達成。而網絡作為媒介的集合點,則將藝術的傳播性做出最大滿足。但是網絡對電影作品的指向更多地發(fā)生在市場領域,對市場的契合與對藝術質量的追求有時會發(fā)生一定的沖突。市場對資金的追求會在某種程度上降低藝術思考的高度、縮短藝術創(chuàng)作的時間,從而影響到藝術的創(chuàng)作水準。但是隨著網絡的開放,受眾在大量作品的觀賞后會形成較為成熟和健全的審美,這種審美也會將市場帶向一個良性循環(huán)的過程,促使經濟更好地發(fā)展。
那么在“互聯網+”的環(huán)境下,電影作為一門藝術門類該如何保持自身的藝術特質、維持電影藝術的核心要素,是電影工作者和網絡時代下每一位受眾應該思考的問題?!盎ヂ摼W+”這一概念是基于原有的互聯網大環(huán)境產生的,它在撬動民眾思維的同時,更促使人們從另一個角度思考原來的生存狀況。從電影角度來講,網絡在逐步擴大自身影響力的同時也在提醒人們關注電影藝術未來的走向。
第一,認識電影藝術的本質,尊重藝術的創(chuàng)作規(guī)律。從社會學角度看,藝術傳播性最根本的訴求是對情感的共鳴,是以人類的情感來觀照整個世界。藝術的核心要素是情感的交流,創(chuàng)作者有被理解和想傾訴的需要,受眾有被告知與想了解的需求。只有那些在生活中有真正體味和敏銳感知的人才能傳遞出藝術的真正價值,這就是藝術最為本真的地方。藝術家之所以是藝術家,是因為他們對時代有著前瞻性的感知,他們對美有著獨到的理解,他們可以發(fā)掘人性最深的地方,他們可以創(chuàng)造出撼動人心的作品。藝術品之所以為藝術品,是因為它的產生符合藝術創(chuàng)作的規(guī)律,它的被欣賞地點符合藝術觀賞的需要,它的呈現可以被大眾稱贊或是探討,它的形式可以舒展出人類內心深處的共鳴。作為藝術的電影在大眾與媒體的關注中,被人們反復體味,其中的藝術美學與人文關懷就在這種傳播過程中得以實現。這種獨特的審美召喚模式使電影的藝術價值應該通過網絡構成的新的傳播體系,組成新的欣賞環(huán)境。在不破壞藝術特質的前提下利用“互聯網+”的思維,集中優(yōu)質的創(chuàng)作群體,才能構建合理的欣賞環(huán)境,保護電影作品的質量,促進電影產業(yè)的發(fā)展。
其次,適應網絡的時代思維,推動電影產業(yè)的發(fā)展。“媒介文化的基本特性就是它的社會特性。幾乎所有的文化都有群體性,但沒有哪種文化有媒介文化這樣廣泛的群眾參與性。”[4]從信息急速發(fā)展的20世紀90年代開始,科技的發(fā)展促使人們接受的信息數量、信息的種類、信息接收的效率以膨脹的速度展開,人們的學習能力、判斷能力急劇提升??茖W技術的發(fā)展促使人們的思維也發(fā)生極大的轉變,人們對于所謂知識的“闡釋者”與標準的“判斷者”更是嗤之以鼻,將傳統(tǒng)意義上的精英逼入一個角落。伴隨著大眾時代的到來,知識分子們也不再以個人為戰(zhàn)場,而是以集合的形式來維持自己的社會身份認同。于電影藝術來看,大眾的評判與專業(yè)的判斷產生了一種有力的抗衡,這種抗衡也使得固有的傳統(tǒng)群體很難達到對電影作品及其美學價值預期的傳播效果。
大眾的審美能力與專業(yè)素養(yǎng)不斷上升,弱化了以精英為代表的評判聲音。以往需要學者們介紹才能在群體中廣泛傳播的藝術接受活動,隨著網絡的普及逐漸擺脫了專家們的掌控。電影受眾不僅可以借助網絡了解更多的國內外優(yōu)秀電影,更依據不同的興趣組成一個個文化圈,探討電影的新現象、新動態(tài)、新思潮。這些電影愛好者所觀看的電影、了解的相關理論很可能比電影學者還要多;而網絡中動輒幾百萬關注量的公眾號對優(yōu)秀電影作品的推廣,生動的圖文講解方式更受大眾歡迎。在此基礎上,以往的代表專業(yè)水準的聲音還能否發(fā)揮其基本的作用,就值得懷疑了。以往的大眾傳播被看作只是傳播一些低俗、淺薄的信息,現在看來這種傳播方式正在不斷地精英化、專業(yè)化,向傳統(tǒng)的傳播媒介、傳播組織、傳播者發(fā)出有力挑戰(zhàn)。從產業(yè)的角度講,適應“互聯網+”的思維、融入“互聯網+”的大潮是勢在必行。這既符合時代的要求,又是未來下一輪發(fā)展的需求。
但是,“互聯網+”的選擇是否是強制性或具有其必需性?藝術創(chuàng)作本不同于一般的制造業(yè)和其他經濟領域的行業(yè),“互聯網+”的這種思維更適合在“利用藝術組織、藝術團體來促進藝術、藝術教育以及藝術傳播的發(fā)展。同時,也要通過藝術傳播的發(fā)展來繼續(xù)鞏固這些組織,使其得以繼續(xù)存在和不斷發(fā)展壯大,從而最終形成一個良性循環(huán)?!盵5]對于藝術這種更關乎情感體驗的形式,如何與互聯網融合的同時保持電影藝術最為本質的特性,則是未來電影事業(yè)發(fā)展的關鍵所在。
[1]〔加〕馬歇爾·麥克盧漢.理解媒介:論人的延伸[M].何道寬.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11:6.
[2]把關人理論[DB/OL].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link?url =2ssNvWSxOi10YWuRwgblIz-ZqI6x9A2ro1R1DfVXvVfJZ0tZST53f968Z9OxF3azlBepHFwwu-UXe1AXSzZguo7vFk2vinAkMKAjBmOUodsewAk2WWyB74mAYXggdTRhKC.
[3]中國電影家協(xié)會,中國文聯電影藝術中心產業(yè)研究部.2015中國電影產業(yè)研究報告[M].北京:世界圖書出版社.2015:141.
[4]陳龍.媒介文化通論[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15:40.
[5]曾耀農.藝術與傳播[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126.
(責任編輯:杭長釗)
2016-11-21
郭婧文,山西傳媒學院動畫學院教師,助教,碩士,研究方向:藝術學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