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鶴林
摘 要:主要闡述地理教師提升課堂調控能力:一要調控好怎么去做;二要調控好如何去說;三要掌控好教學過程。
關鍵詞:初中地理;調控能力;提升策略
無論做什么事,都要抓住關鍵。課堂教學亦是如此。一堂課要注意哪些關鍵點呢?要說清楚這個問題,不是容易的事。每個人著眼點不一樣,答案就不一樣。同樣,看問題的角度不一樣,結論也就不同。由此看來,我們很難就這一方面的問題得到一個標準答案,或者達成一定的共識。但不管怎樣,這個問題還是時不時地困擾著我們。那么,一堂課到底該抓住哪些關鍵呢?或者說我們該在哪些方面做好呢?筆者認為,就初中地理學科而言,不外乎就下面幾個方面進行調控。
一、適時調整教學方法
現在的初中學生時尚、大方,對什么東西都充滿好奇。這一點對我們引導他們有效地展開學習作用很大。但另一方面,由于種種不確定的因素,往往在課堂上表現出難于集中注意力、學習狀態(tài)不好、學習情緒不高、學習積極性欠缺等等。遇到這些情況,我們就要適時地調整教學方法,加大調控力度。那么怎樣調控呢?我們地理課堂對教學方法進行調整要注意以下兩個方面。
(一)學生喜歡,學生樂于接受
什么樣的方法學生才喜歡呢?同樣,什么樣的方法才能打動學生,為學生所接受呢?能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的方法就是好方法。教學《中國的地形》這一課時,筆者發(fā)現對于我國的丘陵,這一課的課文提供的閱讀材料偏少,主要是對我們國家主要丘陵的分布進行了介紹。如果這時教師不調整方法,還是讓學生利用教材學習,就容易讓學生產生消極情緒。這時筆者及時地進行調整:(1)補充著名的風景區(qū)資料,可以結合家鄉(xiāng)所處地理位置,主要是關于東部丘陵地區(qū);(2)引導學生描述各風景區(qū)的特點,如泰山、黃山等等。這樣的靈活變通,就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避免了這一時間點學生容易出現的疲勞狀態(tài)。
(二)力避模式化,做好“三導”
這里所說的“模式”,主要就是指“注入式”的教法。這里的“三導”主要是指突出教師的作用,做好“誘導”“引導”和“指導”。教學“我國主要山脈的走向和分布”這一知識點時,可采用的方式很多,同樣,可選擇的方法很多。越是出現這種情況,教師就越要多用心。筆者沒有采用傳統教學中的版圖教學,而是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利用空白中國政區(qū)圖。首先,筆者做示范,顯示出東北——西南走向的山脈:大興安嶺,介紹相關內容。接著,按照這種方式依次呈現其他走向的山脈,每出現一條山脈,就要求學生概述(讀出名稱、兩側的地形區(qū)名稱,還有所在主要省區(qū)名稱及其部位等)。這樣收獲的效果是十分明顯的:一方面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了提高;另一方面,有利于完成教學任務——幫助學生形成對山脈空間分布的概念。
二、切實提升表達能力
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離不開教師對地理知識點的講解,離不開對學生進行思維引導……而這些更離不開教師的語言,或者說教師的表達能力。
(一)教師表達要有準確性
這也就是要符合科學認知,符合常理,有語法可循。講“冬季南北氣溫差異大”這部分內容時,筆者采用的方法是讀圖分析法。這一方法需要教師展示說的功夫。具體筆者是按照下面的步驟來進行的:(1)學生閱讀課文。①內容是“為什么我國冬季南北氣溫相差很大”;②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對這些材料的學習,形成一定的感性認識。(2)指導學生讀圖,并思考回答問題。所讀的圖是“中國1月平均氣溫圖”;問題有兩個:一是說原因,二是說特點。(3)教師作結。教師作結時一定要強調我國冬季南北溫差很大的兩個方面的原因。因為這一點能很好地幫助學生理解,使學生對這一知識點印象深刻。
(二)教師表達要有變通性
這也就是要求教師根據具體情況采取不同的策略。(1)生動形象。比如,描述地理事物就需要做到這一點。教學“中國的地形”時,介紹中國的名山,就需要做到生動,這能激發(fā)學生的自豪感;還要做到形象,給人身臨其境之感。(2)深入淺出。比如幫助學生理解相關地理概念,特別是一些原理等等。比如講解“等壓線”“等高線”等知識點時,就需要教師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讓抽象的東西用看得見的東西來呈現,這就能幫助學生理解。
三、智慧掌控課堂過程
一般課堂教學中我們教師容易忽略對課堂教學過程的掌控。也就是說,我們過多地關注知識教學,而對課堂上出現的一些情況視而不見。其實,這是我們課堂教學的一個誤區(qū)。
(一)注重信息反饋
這主要是要求教師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比如個體狀態(tài),學生整體表現情況,特別是參與情況。對于學生學習情況的把控,我們采用慣常的手段就能做得很好。比如通過針對性的提問,再比如適時地安排一個討論,還有可以通過精練等等。當然,上述活動還要我們教師做好全面分析,這樣做,我們才能客觀地了解和掌握學生接受和理解的情況。
(二)處理好特殊問題
說到底,就是如何應對課堂中出現的一些意外情況。教學“對我國農業(yè)生產影響最大的氣象災害”這一知識點時,筆者發(fā)現學生回答問題出現偏激現象。這時筆者在講解過程中就強調學生要運用一分為二的辯證觀點來分析地理事物和地理問題,從而培養(yǎng)了學生的科學態(tài)度,同時增強了學生戰(zhàn)勝困難的信心,激發(fā)了學生與災害作斗爭的責任感。
綜上所述,課堂教學中,只要我們教師根據自身特點,抓住課堂教學的關鍵點,就能增強我們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從而很好地完成教育教學任務。
參考文獻:
[1]周時明.尊重主體 發(fā)展主體[J].吉林教育,2010(11):43.
[2]石明偉.恰當運用教學語言,創(chuàng)造最佳教學效果[J].內蒙古教育(職教版),2015(11).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