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民辦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構建是心理教育工作者面臨的新課題。民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構建應以目標體系為方向,以內容體系為根本,逐步構建“兩種體制,三種體系,四支隊伍”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的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關鍵詞】當前形勢;民辦院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培養(yǎng)方案
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系統(tǒng)的工程,建立清晰的目標體系對科學地開展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義。民辦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與公辦高校大致相當,即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的目標應在素質教育總的宗旨的指導下,根據不同年級、不同個體的心理特點和心理需求,結合民辦教育自身的辦學特點,分別提出各年級心理健康教育的側重點和具體實施方法,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系統(tǒng)性、持續(xù)性、針對性的開展。
一、要建立和完善由學校領導和專家隊伍分別組成的領導體
制與業(yè)務指導機制雙結合的工作體制研究表明,我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機構設置模式基本包括三種:一是在黨委學生工作部領導下的科級建制中心;二是依拖學校下屬學院,由黨委學生工作部給予一定經費補貼的中心;三是相對獨立、自主運作的中心。大多數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機構是在校黨委學生工作部領導下的科級建制中心。這種機制由于依拖黨委工作部,使得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實施中受到行政制約,存在人員配置不足,工作內容模糊等缺點。解決此問題的有效途徑是成立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專門機構,該機構由校黨、政領導直接管理,領導、監(jiān)督、組織,并協(xié)調全校各系部、處室等相關職能部門的力量,形成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這一途徑的實施也是對教育部《意見》的深化落實。要使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富有成效,建立和完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領導體制與業(yè)務指導組織的雙結合工作體制是前提和保證。學校領導與專家隊伍分別組成的領導體制與業(yè)務指導組織雙結合的工作體制,一方面可以充分發(fā)揮高校黨委及行政部門的領導、決策和管理作用,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提供師資、經費等必要條件;另一方面由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專家隊伍可以充分發(fā)揮專家、學者的理論和專業(yè)優(yōu)勢,加強對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業(yè)務指導,促進工作的規(guī)范化和專業(yè)化,充分整合和調動學校各方面的資源,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學、規(guī)范和有效開展提供保障二、要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體系
(一)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體系
開設心理學課程是民辦高校心理教育的關鍵。課程的開設是面向全體學生,特別是大一學生。通過面向全體學生的課堂教育把心理學知識在全校學生范圍內普及。在課堂教學中把積極、向上、正面的知識內容輸入給學生,塑造學生的潛意識思維習慣、提升學生的人格,促進積極世界觀、人生觀、信念系統(tǒng)的形成。根據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內容體系,結合學校心理發(fā)展的實際,選擇適合于學生需要的教材,有條件的民辦高??梢宰约壕帉懡滩暮蛯W習指導叢書,逐步使心理學課堂成為具有啟發(fā)性、教育性、指導性、趣味性、實效性,廣受學生歡迎的課堂。民辦高校的教師也要做好科研工作,科研內容以應用性為主,在學習國內外成功經驗的同時,探索符合我國民辦高校特點的心理教育理論、方法,使心理素質教育工作不斷發(fā)展,取得實效。
(二)積極開發(fā)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二課堂活動
通過第二課堂活動營造積極健康的校園心理文化氛圍。民辦高校應堅持“寓教于樂,潛移默化”的理念,通過校園廣播、板報、校報、網絡等多種媒體進行心理健康知識的宣傳工作,濃厚校園心理文化。同時積極開展心理素質教育工作,內容包括面向學生的心理行為訓練工作、心理短劇比賽、心理影片展播等。
三、要形成有效的網絡教育、咨詢體系
充分利用現(xiàn)代化媒體及其它信息技術手段,使民辦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普及到校園的每一個角落。購買大學生心理咨詢管理系統(tǒng)軟件,使大學生心理咨詢工作形成全方位的網絡。通過先進軟件的使用實現(xiàn)大學生心理普查與心理健康檔案建設的網絡化、大學生心理咨詢的網上預約、網上咨詢與網上管理。心理教育發(fā)展中心應具備心理咨詢室、團體訓練室、放松訓練室,開展面對面咨詢、團體咨詢、電話咨詢、手機短信咨詢服務。尤其是發(fā)現(xiàn)學生應馬上救助時,可為學生提供更快捷的綠色服務通道。同時,心理教育發(fā)展中心教師要有過硬的心理咨詢技術,這種心理調節(jié)技術的特點一定是廣譜的、高效的。當學生出現(xiàn)問題時,能夠運用技術進行有效解決。
四、要打造四支專業(yè)的心理教育隊伍
四支隊伍具體包括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專門從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師和區(qū)域心理機構專業(yè)人員組成的專家隊伍;高校黨政領導、輔導員、思想教師尤其是輔導員組成的兼職隊伍;由班級心理委員組成的學生心理教育骨干隊伍;由心理素質較高,具備一定心理技術組成的學生組成的大學生心理協(xié)會隊伍。四支隊伍的基本要求為專家隊伍組成中的高校教師應為學習心理學、教育學或哲學專業(yè)的教師,避免將心理中心變成無處安置或即將退休行政人員的臨時處所;兼職隊伍人員應具備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資格,能夠對學生的一般問題進行簡單的處理;心理骨干隊伍要進行心理技術的培訓后才能正式開展工作,要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班級學生或周圍學生中的心理問題學生,觀察問題學生的動態(tài),及時向專、兼職教師匯報學生情況;大學生心理協(xié)會隊伍是專家隊伍的助手,除了輔助教師隊伍開展日常工作以外,重點負責校園心理文化的建設。
作者簡介:董迪(1986-),女,黑龍江人, 黑龍江工商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參考文獻:
[1]周小娟.民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綜述[J].北京城市學院學報,2012(3):10-11.
[2]邊保旗,陳忠斌,樊富珉,等.民辦高校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模式的構建[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8):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