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以節(jié)氣課程樹文化自信

2017-03-04 09:05:52王艷娟
中國德育 2017年1期
關鍵詞:節(jié)氣傳統活動

2016年11月30日,中國“二十四節(jié)氣”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岸墓?jié)氣”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認識世界、認識自然的智慧結晶,是流淌在我們民族血液中的文化基因。和著“二十四節(jié)氣”之歌,鄭州市鄭東新區(qū)眾意路小學開發(fā)了“二十四節(jié)氣”校本課程,旨在讓孩子們學習古代文化、體驗先人智慧、樹立文化自信,進而助推學校德育的特色發(fā)展。

中華民族歷史源遠流長,文化傳統璀燦輝煌,傳統節(jié)日異彩紛呈。傳統節(jié)日、節(jié)氣風俗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重要組成部分,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是發(fā)展中華文化的需要。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有責任、有義務讓孩子們通過構建校本課程認識優(yōu)秀傳統文化,了解并體驗傳統節(jié)日、節(jié)氣,進而在經典誦讀中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最終實現培養(yǎng)身體健壯、心理健康、人格健全,具有中華文明自信的學生的育人目標。

一、詩意耕種,親近自然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節(jié)氣歌》是流淌在歷史歲月中的古老歌謠。隨著時代的變遷,在工業(yè)化、信息化主導的現代文明形態(tài)中,人們逐漸疏遠了傳統的農耕文化與文明。很多人都不知道七夕、重陽節(jié)等民族傳統節(jié)日,不知道谷雨、芒種、寒露、霜降這些節(jié)氣,導致了對傳統文化的疏離。為扭轉這一局面,我們以普及耕種知識為起點,研究農耕活動內容,開展以“二十四節(jié)氣”為節(jié)點的主題式耕種體驗活動,促進學生身體、人格的健康健全發(fā)展。

(一)開展種植活動,讓學生體驗生命成長的美好

學校開展的種植活動注重將科學課與勞技課相統籌,學生吟誦著“清明前后,種瓜點豆”的農諺,在學校的“開心農場”里種下果樹苗、點下牽?;ǚN、撒下青菜種……學生可自由組合分小組承包。每組由小組長分配任務,澆水、施肥、松土、間苗、滅蟲等,這樣可使每一位學生都能掌握基礎的勞作技能、體驗耕種的喜悅,給生活在高樓林立的都市中的孩子多提供一些親近自然與土地的機會。當孩子們看到播種的菜籽在自己的呵護下發(fā)芽出土,看到細如螞蟻觸角的小苗一天天長成綠油油的青菜時,他們會由衷地感嘆生命的奇妙。更重要的是,種植活動培養(yǎng)了孩子們呵護生命、愛護花草的責任感,培養(yǎng)了孩子們團結協作的能力,大家在耕種過程中學會了發(fā)現、學會了合作、學會了分享。

(二)開展實踐活動,讓學生共享自我成長的樂趣

白露過后,學校組織學生走進“夢田農場”,幫助農民收花生。當孩子們來到花生地,看到豐收的景象,充滿好奇,不時發(fā)出歡快的笑聲。在收花生的過程中,學生們秩序井然,拔得起勁、摘得仔細,互相幫助,團結協作。在勞動中,孩子們卻熱得滿臉是汗,有的還吟出“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的詩句來。孩子們在品嘗勞動的快樂時,懂得了要珍惜勞動成果、不浪費糧食、養(yǎng)成勤儉節(jié)約的好習慣。寒露過后,學校又組織學生們一起去挖紅薯。在主持人激情澎湃地布置任務后,孩子們個個摩拳擦掌,生龍活虎地奔向自己的責任區(qū)域。他們或用鏟子挖掘,或互相協作拖拔紅薯秧。他們在勞動中分享快樂、學會感恩、收獲成長。

在豐富的農耕活動中,學生們發(fā)現節(jié)氣與農業(yè)生產有著密切的聯系。如關于天時: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小滿芝麻芒種谷,過了冬至種大黍。關于地利:黃土變黑土,多打兩石五;秋后不深耕,來年蟲子生;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關于人事:地盡其力田不荒,合理密植多打糧;麥到芒種谷到秋,寒露才把甘薯收。孩子們吟誦著、勞動著,心中油然升起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

二、建構課程,傳承經典

學校開展了以“清明、端午、中秋、重陽、冬至、春節(jié)”為節(jié)點的主題式研究活動,課程分為《清明春雨》《夏至縱歌》《秋思綿綿》《冬日戀歌》4個單元,共24個篇目,對應24個節(jié)氣。在實踐活動中,學生的學習不是來源于教材,而是自己圍繞節(jié)日、節(jié)氣進行構建與探索,挖掘民俗活動的豐富內涵。如在《清明春雨》一章中,一是要探究清明由來,認識晉國名臣介子推,了解介子推有功不居、不圖富貴的高風亮節(jié)。二是制作家史。孩子們手工制作紙花,擬制挽聯紀念祖先;制作“家族樹”、續(xù)寫家譜,了解自己的家族文化,挖掘潛藏在自己家族血液中艱苦奮斗、生生不息的精神。由此學生初步形成尊親敬祖、孝老敬賢的傳統倫理觀念。三是繼承英烈遺志,踐行家國夢想?!傲沂苛陥@英雄小傳”的寫作活動,是為了讓學生們追念先輩和革命烈士的高貴品質,了解革命烈士的感人事跡,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在孩子們幼小的心田種下“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種子。比如,子劍同學的《清明》就記錄了自己參加活動的感受。

清 明

天陰濃霧醇,

回鄉(xiāng)掃墓塵。

夜來思先輩,

哀思悼英魂。

學校開發(fā)的“二十四節(jié)氣”校本課程,通過開展豐富的傳統民俗活動、挖掘民俗活動的文化淵源,寓德育于生活。

三、詩意經典,弘揚文化

為了深入開發(fā)“二十四節(jié)氣”校本課程,達成文化育人的目標,學校派教師分赴焦作、石家莊、鄂爾多斯等地參加新教育年會,購買有關教育著作,開展校內論壇,聘請專家到學校指導工作。結合“二十四節(jié)氣”開展了“聽風沐雨過清明”“中秋詩會”“我們的端午節(jié)”等經典誦讀活動和“青青園中葵”等系列晨誦活動。

(一)經典誦讀

學生誦讀關于“二十四節(jié)氣”的經典古詩文。立春,學生讀“下直遇春日,垂鞭出禁闈。兩人攜手語,十里看山歸?!庇晁?,學生讀“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驚蟄,學生讀“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田家?guī)兹臻e,耕種從此起。”春分,學生讀“春分雨腳落聲微,柳岸斜風帶客歸。時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綠腰肥?!睂W生用節(jié)氣詩閃亮每一個日子,詩意地行走于四季的輪回與更替之中。學生在經典誦讀中親近母語,親近文學經典,不斷升華愛國情感。

(二)闖關激趣

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誦讀古詩文的興趣,讓孩子們愛讀、樂背,老師們想了很多辦法。閆老師的晉級闖關就受到了學生們的熱烈歡迎。晉級闖關活動首先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摘選有關某一節(jié)日節(jié)氣的詩歌。然后,開展經典詩文誦讀積累活動——“節(jié)日節(jié)氣經典古詩文積累大闖關”,以古代的“秀才”“舉人”“進士”為三關,每關設固定字數的經典詩文積累為過級挑戰(zhàn),逐級晉升。闖關游戲吸引著孩子們熱情主動地參與經典詩文的積累與感悟活動,在活動中不斷激發(fā)學習的興趣,感受詩歌的魅力、節(jié)氣文化的博大精深。

(三)仿寫創(chuàng)編

開展“我是小詩人”活動,結合節(jié)日節(jié)氣及物候特征仿寫自創(chuàng)詩歌,逐步回望漢語魅力,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文化底蘊?,F擷取幾顆稚嫩的“果實”,以饗讀者。

小暑·農家樂

溫風汩汩挾熱浪,

荷塘漾漾采藕忙。

農家聲聲碾稻谷,

消夏口口新米香。

處暑·觀小兒吃西瓜

處暑正午流火天,

空調屋內也流汗。

最妙小兒吃西瓜,

飛涎三尺濕肚圓。

千百年來,人們春種、夏耘、秋收、冬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岸墓?jié)氣”承載著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在現代社會有其獨特的魅力和意義。“二十四節(jié)氣”校本課程,既傳播了知識和文化,又促進了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

【王艷娟,河南省鄭州市鄭東新區(qū)眾意路小學校長】

責任編輯︱李 敏

猜你喜歡
節(jié)氣傳統活動
“六小”活動
少先隊活動(2022年5期)2022-06-06 03:45:04
“活動隨手拍”
行動不便者,也要多活動
中老年保健(2021年2期)2021-08-22 07:31:10
飯后“老傳統”該改了
中老年保健(2021年3期)2021-08-22 06:52:22
同樣的新年,不同的傳統
老傳統當傳承
傳媒評論(2018年8期)2018-11-10 05:22:12
三八節(jié),省婦聯推出十大系列活動
海峽姐妹(2018年3期)2018-05-09 08:20:40
口耳相傳的直苴賽裝傳統
中國三峽(2017年9期)2017-12-19 13:27:25
24節(jié)氣
24節(jié)氣
定南县| 巴中市| 达拉特旗| 嫩江县| 同心县| 咸宁市| 伊金霍洛旗| 徐汇区| 景泰县| 金坛市| 临朐县| 县级市| 毕节市| 南投市| 邯郸县| 仪征市| 南昌县| 龙井市| 忻州市| 乐东| 芒康县| 茂名市| 西丰县| 清原| 莫力| 甘肃省| 台州市| 米泉市| 横峰县| 武威市| 永丰县| 黑水县| 南和县| 云霄县| 长沙县| 苍溪县| 峨山| 博客| 洛浦县| 奇台县| 南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