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勁松
摘 要:《讓閱讀成為我們的信仰》一文中寫道:一個不重視閱讀的人,是一個不思進取的人;一個不重視閱讀的家庭,是一個平庸的家庭;一個不重視閱讀的學校,是一個沉悶枯燥的學校;一個不重視閱讀的社會,是一個人文精神缺失的社會;一個不重視閱讀的民族,是一個沒有希望的民族。閱讀的廣度改變生命歷程的長短,閱讀的深度決定思想境界的高低。再看看我市初中語文的生存環(huán)境,不由得感嘆:在不知學生的學情下所做的一切努力定然是百害而無一利的。因為學生的學習樂趣沒了,談其他還有意義嗎?我們的初中生還在閱讀嗎?沒有了閱讀,我們的語文還有多大的意義?在此本人和大家一起來分析一下這個嚴峻卻又不能不面對的窘境。
關鍵詞:初中語文;初中生;現(xiàn)狀
一、語文的重要性與特殊性
語文,作為社會精神的產(chǎn)物,人類文化素質(zhì)的載體,無一不體現(xiàn)了它在人類生活中舉足輕重的地位。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基礎性。語文是一切學科的基礎,也是人們生活、學習、工作的基礎。沒有語文,人們難以更好地去學習、去工作、去生活。
二是工具性。語文是一種最為基礎的工具,是人們表達的工具、交流的工具、學習的工具。語文的工具性體現(xiàn)在學習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是人文性。語文是人類情感或者是人類精神傳續(xù)的載體,它因傳續(xù)和表達人的情感、精神而具有了人文性。通過語文的學習,人類的情感和精神得到不斷陶冶與升華,人類文明才得到持續(xù)發(fā)展。
作為一個中國人,代表的不僅僅是自己,更是代表中國,所以學好自己的母語是作為一個中國人所必需的,也是最重要的!
當你聽到一首動人心魄的歌時,沉浸于歌詞所描繪的幽然意境,流連忘返,這就是語文;當你看到一幅雄渾俊雅的書畫后,立即被其所吸引,于是你搜腸刮肚,想盡華美辭藻來贊美它,這就是語文;當你發(fā)表演講、主持會議,甚至一個飽含深意的眼神,別忘了,這也是語文。在當今競爭日益激烈的21世紀,處處充滿了機遇與挑戰(zhàn),你不必再苦于“英雄無用武之地”,也不必再抱怨英雄日暮,而是在于你是否能毛遂自薦,孔雀開屏般自我展現(xiàn)一番。誠然,三寸不爛之舌再加上一副鐵齒銅牙一定會招來別人的明眸睞眼,相信任何人都樂意在大庭廣眾之下滔滔不絕,引經(jīng)據(jù)典,口吐連珠妙語。而廣疏學淺的你,只能在灰暗角落垂頭喪氣,抱怨自己肚子里的墨水太少。
既然語文是無處不在又如此重要,那怎么就這樣難以讓人真正重視起來呢?那是因為語文很多時候?qū)嵲谑恰跋霅勰銋s不容易”!
二、我市初中語文的現(xiàn)狀
既然語文如此重要,可不知從何起為何因,語文的重要性與其高貴的地位是時隱時現(xiàn)、飄搖欲墜。這點在我市的初中階段表現(xiàn)得最為突出!甚至有中學生狂言:“數(shù)學、物理和化學是固體;音樂、美術和體育是液體;而語文是氣體?!庇纱艘徽Z,就可以推想語文受重視的情況可見一斑。我市的家長、學生幾乎都認為語文是沒什么好學的,也一下子學不好,不學也差不到哪里去,更直觀的就是中考語文又不大會落分。你看同樣是語言學科的英語都已成為家長與學生熱衷補習了,更別提數(shù)理化了!可語文呢?是不是幾乎無人問津呀!事實上,初中生提筆忘字,拼音與語法幾乎一竅不通,寫作文如同要人命,寫來寫去就小學那點東西的慘狀層出不窮!
三、出現(xiàn)這種怪象的原因
1.社會大環(huán)境下,語文是十足的弱勢學科
如今外界的誘惑力實在太大了。你看科技的發(fā)展尤其是電子產(chǎn)品的發(fā)達,幾乎男女老少都被“e”網(wǎng)打盡了,隨處可見的“低頭族”。人也變得越來越浮躁,越來越現(xiàn)實,越來越宅,很難找得到真正意義上的讀書人。如今的孩子在所謂的“素質(zhì)教育”下學得更是累,不僅要成績好,琴棋書畫等藝術特長最好樣樣通,雖難全但至少要通一兩樣。有人會說:學生總是十足的讀書人吧。可事實上大家捫心自問一下:成天背著沉重的書包疲奔于學校和各種輔導與培訓機構的學生,他們真的從讀書學習中獲得快樂了嗎?我想絕大多數(shù)初中生無非是成為實現(xiàn)并滿足大人們的心愿與虛榮心的工具而已!很難有真正的主動性!有道是,“分,分,分,學生的命根”,其實也是基層領導和教師的命根。基于個人功利的考慮,應試至上,分數(shù)第一,早已成為難以抵擋的海嘯。為了糾正這種傾向,多少年,發(fā)了多少文件,下了多少指示,開了多少會議,提了多少口號,出了多少論著,想了多少辦法,目標不可謂不明確,態(tài)度不可謂不認真,聲勢不可謂不浩大,可成績并不令人滿意,因為對教育實踐真正能夠起到“指揮棒”作用的,是所謂“考綱”,甚至連“考綱”都不是,而是中考、高考兩張卷子!所有的一切在這兩張卷子的銅墻鐵壁面前,幾乎無不敗下陣來;課標只是“活躍”在公開課上、工作總結里。
2.學習壓力大,初中生已無力理會語文了
(1)初中生學的東西多而難
小學沒有升學壓力,很多家長與孩子還是比較重視語文的。可初中與小學相比課程一下子就多了好幾門,難度與要求也更高了,同時這些都是在中考中要一考定乾坤的,豈可怠慢!中考科目與分值:語文(150分)、數(shù)學(150分)、英語(120分)、科學(200分)、社會思品(100分)、體育(40分),要考重點高中的還必須有學生綜合素質(zhì)六個維度A的考核(必須是4A2P)才有資格喲!也正因如此,各學校為了自己的好名聲,用心良苦地去拼命、去加大學習難度與寬度,孩子們的學習壓力就無形中劇增了。很多初中生的語文水平,特別是寫作水平都處于吃老本的狀況。因為他們已經(jīng)根本沒時間、沒精力、沒樂趣去閱讀,更別說有什么生活體驗了。
(2)作業(yè)負擔重,學習時間長
敢問我市哪所初中的學生在校時間真正只有8個小時的!寄宿制學校是周日傍晚就回校一直到周五傍晚才回家,每天早上6點30分左右就起床到晚上8點30分左右才能結束一天的學習。非寄宿制的學生難道不是差不多每天都快披星戴月時分上下學的嗎?現(xiàn)在幾乎各校各學科都不做作業(yè)本了,做也是為了應付上級檢查而已。隨之而來的便是所謂的老師們精選的“校本作業(yè)”。其難度與寬度不可小覷喲!小卷大卷飄上桌,只待埋頭拼命做!做到深夜不稀奇,奮戰(zhàn)到天明也正常!
(3)素質(zhì)評價要求多而高
目前,我市所謂的素質(zhì)教育成了高中普及率和初中生綜合素質(zhì)“A”的評價了。這個綜合素質(zhì)評價曾經(jīng)讓多少家長與學生吃盡苦頭、身心俱疲呀!特別是文化成績好的學生,那叫一個“累”!如果自身能力或家境不錯那還可以應對,反之,那就只能叫一個“慘”。可以說是沒能力上也要變著法子上,因為沒”A”或少”A”都是進不了義中呀!沒辦法,只有多拿“A”才能表明自己是素質(zhì)全面的好學生。就連強身健體學一運動技藝的體育課都成了學生的傷心地。各級部門與學校也隨之推出了一系列的比賽,美其名曰:都是為了便于學生拿“A”。所以,學生的學習生活就更加“豐富”而忙碌了!一旦到什么比賽或體育中考時,學生只能是加班加點刻苦訓練,同時各科文化課成績又不能落下。
在這樣強大的壓力和巨大的社會誘惑力下,學生哪里還有時間與心情去看書呀?對懂事的孩子來說,有空能多睡一會兒就是最大的奢望了!而對成績不好的孩子來說,只能是在學校里混,整天沉迷于電腦、手機、電視與不良的書籍了!
3.語文學科的慢成效性也是被排擠的重要因素
語文成績的提高有賴于語文素養(yǎng)的增強,是一個循序漸進、潛移默化的過程。語文學習內(nèi)容的豐富性,學習時間的長久性決定它不能一蹴而就,所以不能急功近利,為應試求成績,而應夯實語文基礎,將其作為一項立身處世的本領努力學習下去。學生偏科,因素很多。進入初中,產(chǎn)生偏科,重理輕文,則主要是因為理科的題目透明度高,答案標準,成就感強,而文科的題目透明度低,答案模糊,就是花了時間做了,也不知對否。特別是寫作類題目,有時是絞盡腦汁、搜腸刮肚寫出來的,自認為不錯,常常因偏題等原因被老師判為不及格。與其這樣吃力不討好,還不如去解理科題目,“解題目多帶勁,解出一道難題多夠刺激”。就是喜歡文科的同學也寧可花時間在政治、歷史上,因為這些學科投入少、見效快,在這種心態(tài)下,一些本來對語文感興趣、語文學得較好的學生,對語文學習也失去了熱情。再加上考試復習階段,各科老師都感到課時緊、任務重,往往通過發(fā)資料、做作業(yè)的方式擠學生的課余時間,真是“無邊作業(yè)蕭蕭下,不盡資料滾滾來”,學生的課外時間都忙于完成這些需要上交的書面作業(yè),不知不覺就把“語文學習要多讀書”這些無須上交的“軟作業(yè)”拋到九霄云外了。
語文是知識傳承的橋梁。相信你一定讀過都德的《最后一課》吧,小說以沉重的筆觸向我們講述了一個悲慘的故事。那是一個被侵略的小村莊,正在上學的孩子們被告知將來不能再上語文課了,還被禁止使用自己的語言。然而他們的老師,一個錚錚鐵骨的漢子失落又不失驕傲地告訴他們:“我們的語言是世界上最美麗的語言,它永遠不會中斷,猶如不落的太陽!”而今天的中學生還有多少在用心好好學語文呀?
一些有時代使命感、社會責任感和語文教育事業(yè)心的老師,他們奮起抗爭、拼命掙扎,但最后往往不得不在實踐中無奈就范,一如孫悟空難以跳出如來佛的掌心。此即所謂“草上之風必偃”。真是“想愛上語文不容易”呀!
學好語文說難不難,說容易也不容易,語文中的奧秘只有用真心體驗的人才體會得到。最后引用稠州論壇上那位仁兄的感慨作結:讓作秀的教改,見鬼去吧!
無論教、學、做學生、做人,都應當是一種流淌在血液里的自覺行為,否則,教育便是失敗的,與之相關的教改,說到底是花拳繡腿,鵲噪一時。
友情提醒改革者,一旦我不喜歡學,可以逃學;一旦我不喜歡教,可以辭職;一旦我不喜歡生存,可以跳樓?!肮烤o必炸”,一旦悲劇發(fā)生再來反思,恐怕為時已晚,罪莫大焉。但愿沒那么糟糕。
(作者單位:浙江省義烏市稠州中學教育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