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朝清
奧數(shù)班、英語班、鋼琴班、跆拳道班……這些培訓班幾乎成為孩子成長時期的“標配”。時下,一些家長又跳出了“套路”,給孩子報了情商培訓班,“我自己情商長期欠費,不希望孩子像我一樣?!彼拇ǔ啥际幸晃患议L向記者坦言。
在一個人情社會、關系型社會,情商作為一種人力資本的價值在不斷凸顯。那些情商高的人們,成為令人羨慕的“人生贏家”。高情商讓一些人在社會中占據(jù)優(yōu)勢地位,進而改變他們的命運,實現(xiàn)向上的社會流動。正是因為情商得到了越來越多的價值認同,一些家長才趨之若鶩地讓孩子上情商培訓班。在焦慮的成年人的鞭策下,一些孩子身不由己地被裹挾其中。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币恍└改赴l(fā)現(xiàn)子女在性格、人際交往、表達能力等方面存在不足,便試圖通過情商培訓班來實現(xiàn)“缺啥補啥”。情商教育的初衷,在于教育和引導人們進行清醒的自我調(diào)試、清晰的自我認識和發(fā)現(xiàn),從而實現(xiàn)與自己的和解、同群體的交流和對社會的融入。
在一個功利主義和工具理性盛行的時代里,情商培訓班卻上演了“變形記”,情商教育演變?yōu)椤俺晒W教育”,擁有高情商成為一種可以利益變現(xiàn)的實用技能。在過度社會化的推波助瀾之下,一些未成年人開始“早熟”:他們善于表演、懂得配合,精于謀劃以達到自己的目標。這些長袖善舞、左右逢源的“精致的利己主義者”,在追逐成功的道路上策馬狂奔。
情商并沒有“原罪”,我們沒有戴上“有色眼鏡”對情商進行標簽化、污名化。情商的成色如何,關乎到孩子精神世界的發(fā)育和建設。在“情商教育進課堂”暫時難以實現(xiàn)的情況下,一些家長便將希望寄托在市場化的培訓機構上。善于發(fā)現(xiàn)商機的商家迎合了家長們的成功焦慮,情商培訓班的虛火就越燒越旺,這就值得關注。
情商培訓班盡管有一定的作用,其功能卻不能被過度夸大、拔高。那種試圖在短期內(nèi)立竿見影的做法,何嘗不是一種“揠苗助長”。說到底,情商教育更多地要依靠潛移默化的家庭教育和春風化雨的學校教育,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如果操之過急,難免會適得其反。
正如法國思想家盧梭所言:“在人生的秩序里,童年有它的地位,應當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睂⒆舆M行情商教育,也必須遵循教育的基本規(guī)律和步調(diào)。情商教育沒有速成法,需要家長多一些耐心和細心,多一些愛心和關心。
責任編輯/李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