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法借鑒
本文的寫作方法比較典型。從全文看,文章插敘了母親過去的生活經(jīng)歷,使文章內(nèi)容充實,突出母親一生的艱辛,更為真切感人。從局部看,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如文章開篇寫母親主動給“我”打電話和結尾“我”主動給母親打電話形成對比,更好地突出了“我”對母愛的贊美,以及對母親的感激之情。還有標題“最溫暖的一片陽光”運用了象征手法,并且首尾呼應,突出了母愛的偉大。敘述和描寫中蘊蓄情感,使人物形象豐滿。如:“她臉上汗津津的,花白的頭發(fā)也有些凌亂”,運用了外貌描寫的方法,寫出了母親著急趕來給“我”送蒸菜時的樣子,表現(xiàn)了母親對“我”無微不至的關愛?!澳情L裙依舊如斯,可裙子的主人卻被時光洗老”句中巧用動詞“沖洗”,生動傳神地寫出了歲月的無情以及“我”的傷感。
母親真的老了,有點像孩子般纏人。她每天都會在上午九時左右,太陽升在頭頂?shù)臅r候打來電話,但因為耳朵有點背,電話里聲音總是很大。其實她也沒什么事,只是問我是否安好。在得到肯定的答復后,她就高興地把電話掛掉。有時我忙,就會打斷她的話,電話那邊就會輕輕地嘆息。
這一天,母親又打來電話,除了問好外,還告訴我她去采了很多婆婆丁。母親過去常用婆婆丁做蒸菜,婆婆丁一定要野生的,最好在打春時沒有開花前去采,這時的最新鮮。小時候我很愛吃母親做的這個菜。我有些擔心地告訴母親,您都八十多歲了,千萬不要去野外采野菜了,我會不放心的。母親答應得很痛快。
第二天正午時分,有人叩門,打開門見是母親。她臉上汗津津的,花白的頭發(fā)也有些凌亂,我急忙把母親扶進屋內(nèi),埋怨她為什么不打電話告訴我??赡赣H不理我的不滿,喜滋滋地取出她做的蒸菜,看不出一絲倦意。我見她的手青筋暴露,手上有結痂的血口子,一定是采野菜時留下的。她說:“快吃吧,還溫著呢。”我怎么也想不到,母親為了讓我吃到她做的菜,竟然迎著風雨去野外,頂著晨星點灶火,用一股愛焰把菜做熟,搭乘公共汽車,顛簸幾個小時,給我送來。在世上,凡是有母親的地方,就會有奇跡。
母親真的老了。眼前的事情她往往記不住,可過去的事情卻記得很清晰。母親也有青春,只是離今天很遠。她曾把箱子里保存的一條長裙拿給我看,告訴我她就是穿了這條長裙和父親在向日葵下相識的。那長裙還依舊如新,可裙子的主人卻被時光洗老,腰彎了,頭發(fā)白了,白得像天上的一片云。
母親生在青川江邊,長在稻花鄉(xiāng)里。她居住的老屋前有一條會唱歌的小溪,每當燕子呢喃著飛來的時候,桃花就開了,開著開著,又落了,花瓣落在溪水里打著旋流遠了,就像流遠的歲月。老家的院子里種著兩棵杏樹,每當圓潤的青杏結滿枝頭的時候,母親就和小姐妹們采下來吃。那味道酸酸的,就像那時辛酸的日子。母親在艱苦的歲月中學會了很多家務活,有一手好針線,成家后很是勤儉。在那艱苦的日子里,她用那根銀針縫補著舊衣裳一樣的破舊歲月。父母感情很深,生活得很和睦。父親在知天命之年患了重病,離開了人世。母親開始獨自生活。我擔心她孤寂,執(zhí)意把她接到身邊來,可她不肯,她說她能自理,也不想給我們添麻煩。我給她請了保姆,可沒幾天就被她打發(fā)回去了。
忽然想起,有兩天沒有接到母親的電話了。我急忙打電話過去,多次無人接聽,我有了不祥之感,乘夜車就往家里趕。趕到家里時,見母親躺在床上,額頭敷著毛巾。鄰居大嬸告訴我,母親發(fā)燒兩天了,燒得重時不斷念叨著我的名字。我守候在母親的床邊,兩手緊攥著她那像樹枝一樣干癟的手。母親問我,你知道我最希望的事是什么嗎?我搖搖頭,她告訴我,最希望的事是讓我永遠不會老,永遠不得病,如果有可能,讓她代替我老,代替我生病,她也樂意;就是走了,也不想擾動我,一個人悄悄去找我的父親。我聽著,心被刺痛,淚如泉涌。我把臉緊緊貼在母親的手上,整個人似乎已經(jīng)融化了。
往后的日子里,每天上午九時左右,也就是太陽升在頭頂?shù)臅r候,我都先把電話打給母親,問候她是否安好。我還會幸福地瞇著眼睛,虔誠地半張著嘴,側著耳朵凝神聽母親講著過去的故事。這個時候,我真的很溫暖。母親就是給我溫暖的那一縷陽光……
(李云迪《散文百家》2015年第2期,有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