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潔
第十一屆上海雙年展已于2016年11月11日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開幕。本屆主題為“何不再問?正辯,反辯,故事”——反問的句式呈現(xiàn)開放的姿態(tài)并引起發(fā)散性思維,歡迎各種討論、爭論和敘述,也正是這些造就了我們這個時代的熱鬧。上一屆雙年展“社會工廠”首次邀請外籍策展人主導整個雙年展,此屆主辦方依舊邀請外籍策展人,來自印度的策展小組“Raqs媒體小組”,將22個動人的未解之謎聚沙成塔,在展覽中設計了如同《盜夢空間》的結(jié)構(gòu),于細節(jié)處撒下線索,觀眾在展覽現(xiàn)場若有心留意便能收獲如尋寶般的樂趣。第十一屆雙年展也延續(xù)了第十屆的龐大“樹狀”體系,在主題展之外也設置了“終端站”“復策展平臺”“51人”“理論劇院”“城市項目”等五個版塊。
作為連續(xù)性專題,我們邀請主辦方來介紹城市項目“51人”,其初衷是為期許藝術落地生根于上海這座城市的土壤。
第十一屆上海雙年展于2016年11月12日正式對公眾開放,預計整個過程將超過25萬人次的參觀,如此龐大的人群正因為上海雙年展20年來積累的品牌效應以及善于觸發(fā)的策展機制。本屆上海雙年展的主題展由Raqs媒體小組擔任主策展人,主題“何不再問:正辯、反辯、故事”既提出了一個問題,又發(fā)出了一個號召。它為觀者提供無限的可能,保持對未知的渴求。主題展下還附生了7層復策展平臺,讓理論歌唱的“理論劇院”與深入城市深處的“51人”與城市項目。整個展覽架構(gòu)就是一個不斷新生的動態(tài)有機體。
其中“51人”項目滲透入城市肌理,展開與城市及市民的對話。項目觸及了生活、情感、常識、自然、歷史、經(jīng)濟、社會、文化、藝術等各個領域,它作為觸發(fā)點,在2016年11月12日至2017年3月12日期間,由策展組成員之一的陳韻與定海橋互助社共同策劃并找尋那些生活在上海各角落的人,通過發(fā)生的51個聚會來激發(fā)更多的可能性。
Raqs理解的“51人”項目
在過去的20年間,圍繞城市生活以及如何理解其意義的對話一直是我們工作生活的一部分。2010年我們和藝術家以及研究者一起,在德里的“發(fā)展中社會研究中心/‘驛站”(CSDS/Sarai)發(fā)起了名為“作為工作室的城市”項目。在此期間,著名的城市研究者所羅門·本杰明(Solomon Benjamin)使我們意識到有一種優(yōu)雅的誘惑,一種與人和地方的藝術性邂逅,有助于我們對城市的理解。2015年12月,當我們和來自孟買的老朋友、城市研究者,也是本屆雙年展的展覽建筑師普拉薩德·舍緹(Prasad Shetty)、魯帕莉·古普特(Rupali Gupte)在上海街頭漫步時,我們又一次談起在特大城市中邂逅的復雜性。城市中的諸旅途混雜、停頓卻又不止。在城市中的裂縫、路口,以及街區(qū)不斷地變換、變寬,又消失,再以各種規(guī)模和不同的節(jié)奏出現(xiàn)和固定下來。在這些問題的引領下,我們回到了我們位于沙赫普爾賈特(Shahpurjat)的工作室,它是德里諸多城中村中的一個。在那里我們得出了一個將促成與上海的多樣性和特殊性邂逅的方案:“51人”。
2016年1月,我們邀請了陳韻一起來思考這一可能性。陳韻去過德里,也熟悉我們關于城市流動和生命形式的工作。她決定采納該想法作為一項實驗,并將其提供給了她在前段時間成立的定海橋互助社的同仁們。
定海橋是上海的一個街區(qū),地處劇變中的風口浪尖。互助社位于在南亞城市中常見的一棟三層小樓內(nèi),一群富有生氣的教師、文化積極分子、志愿者、詩人、環(huán)境生態(tài)學家、電影工作者、藝術家和研究者常在這里聚會。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中,通過公開招募,一些毫不妥協(xié)且縝密的行動將會在這個城市中展開,而一些富有冒險精神的想法,一種關于某些完全未獲承認的生活區(qū)域的意識和討論,得到了相互關注。在這個看上去像是從孟買傳至德里,再傳到上海的召集中,一群來自這座城市不同角落,或普通而非凡的人,帶著他們關于愛和遺失、饑餓和渴望、幾無可能的邂逅和未知旅行的故事,擠滿了互助社的屋子。圖表、手機照片、圖畫、幻燈片、微信聊天記錄、海報和時間表、唱片和電影、晚宴和菜譜呈現(xiàn)出了新的形式、速度和意義。上海表達出了它的無限偶然。
“51人”項目的主角們就像一出莎士比亞劇或中國戲曲中的角色那么多樣。他們召集起了城市編年史記錄者、街頭黑客、民間傳說傳播者、音樂家、糖果愛好者、雜技演員、資訊迷、公寓說書人、車庫劇目經(jīng)理、街頭悖論的承辦商、街角夢想的經(jīng)銷商、十字路口的史學家和哲人、大忙人、滿口上海話的“刀子嘴”,以及一片濕地、一處水庫、一座摩天輪,和其他紛繁蕪雜的人類想象。
“51人”項目的活動將以不同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從編排過的到即興發(fā)揮的,從對話式的到辯論性的,從懷舊的到寓言式的,從私密性的到不帶個人色彩的。每個參與者都攜帶著他們自己的世界、自己的城市和自己的街道。
在雙年展期間,每周有三個人在他們選擇的地點和觀眾見面。這些聚會有時會是公開的,有時則是部分開放,有時需要來者參與互動,有時只是一次簡單的觀看。這些聚會的時刻,將在城市地圖上重置集點;它們出現(xiàn)、一閃而過,留下彗星掃過的軌跡。
“51人”,如同一座城市街道上的人類生活之重,轉(zhuǎn)瞬即逝卻經(jīng)久不衰。
如何深入了解第十一屆上海雙年展?
1992年,三位皆出生于上世紀60年代的年輕人莫妮卡·納如拉(Monica Narula)、吉比什·巴什(Jeebesh Bagchi)、舒德哈巴拉特·森古普塔(Shuddhabrata Sengupta)成立了Raqs媒體小組?!癛aqs”一詞來源于波斯語、阿拉伯語和烏爾都語,原意是指反復修行的苦行僧在旋轉(zhuǎn)舞中進入的出神狀態(tài)。
Raqs媒體小組在“修行”過程中,他們扮演了多重的角色身份。他們既是藝術家、策展人、社會調(diào)查者、媒體參與者,有時更會客串一下“哲學密探(philosophical agent provocateurs)”。
作為藝術家的Raqs媒體小組,他們慣以影像、裝置、在線項目、高科技媒介來呈現(xiàn)當下被全球化、資本化迅猛影響的世界,同時他們也關注世界各地的人們與社會之間的關系。他們的作品在全世界范圍進行展出,并參與了各種展覽,其中就包括了2010年上海雙年展“巡回排演”。
他們自2010年在印度的社會發(fā)展研究中心(Centre for the Study of Developing Societies )開啟了“Sarai”項目,這個項目聚焦于印度的媒體、城市生活、公有領域的問題。同時,Raqs媒體小組聚集了許多學者、藝術家及各個領域的參與者針對這些問題進行交流與合作。
本屆第十一屆上海雙年展的主策展人,他們策劃的主題展將占據(jù)PSA的1至3樓。共有來自40個國家的92位/組藝術家參展。這92個/組藝術家代表了92種可能性,他們不僅討論當下至關重要的命題,同時也指向未來。通過11則筆記來探尋22個問題,主策展人Raqs媒體小組為本次上海雙年展寫了11則筆記,并呼應主題提了22個問題。
十一則筆記
1. 起源
一位傾聽者在雷達下獨自等待;一個流浪漢和一群反叛者在森林里達成一致。這位偷聽深層空間的孤獨傾聽者,正從劉慈欣前幾年出版的中文科幻小說《三體》的扉頁中走出來。那位出口成章的流浪漢則是特立獨行的孟加拉電影制作人李維克·吉哈塔克,在這部有關流浪漢題材的《正辯,反辯,故事》(1974年)結(jié)尾處,隨著他步入永恒的深層時間中,步入警察開槍射出的直線彈道中,他幾乎是在本色出演。兩人共享一片不停息的靜止表面。他們體現(xiàn)了一種精神,由理性、直覺和寓言的動態(tài)三元所形成。而這個由傾聽者和流浪者所開啟的三角,最后由藝術家完成了。
2. 軌道
一條軌道——這是當一個物體順著另一個物體的引力運動但不碰撞它,并循環(huán)回自身的那條弧——是在太空中實現(xiàn)的舞蹈。任何兩個物體都能投入相互吸引的規(guī)律模式中。而當?shù)谌w加入時,事情就會變得非常有趣。隨之而來的是一個嶄新的、不可預測的幾何——這就是三體問題。它被翻譯成話語、思想及想象。你可以將正辯和反辯的鎖步舞變成一個故事的反常節(jié)奏。你可以為一個計謀或一場爭論引入敘事而使其變得復雜,從而改變它的彈道。
3. 腳手架
為建立爭論而支撐命題和觀點的腳手架開始淡出,最終讓位給真實可感的、具身的思想經(jīng)驗。成千上萬次累計的注視和訪問必定會有不可預見的情況,這會給生活帶來意想不到的后果。這是幻想、恐懼和寓言束手無策的地方,它們被來自不同時間維度的一系列毫無防備的瞬間淹沒。來自近期、遙遠神話時代和未來黎明的諸種速度和物質(zhì)競相角斗,并在夢中爆發(fā)。地球的腹部被撕裂開來。我們的身體首先進入,接著才輪到試圖理解這一切的思想。譫妄的精神在要求分析、想象和強烈欲望的力量。
4. 大篷車
每屆雙年展在時間中留下一個記號。每屆雙年展的美在于它能占據(jù)一座城市的想象長達幾個月,隨后撤離,直到下一屆。有限與充實都被同時置入這個形式中。讓我們測量一屆雙年展的影子的長度。雙年展是一座大篷車。它移動、交易,搭起帳篷。它改變形狀、卸除壓艙重物、生長枝條,探尋新的形式和聯(lián)誼。它的貨幣是概念,而不是慶典。有關雙年展的形式的問題在于它關于表達和延展的劇目。當我們質(zhì)問一屆雙年展的結(jié)構(gòu)問題時,我們所問的是一個策展提案如何,是否能允許自身的擴張。
5. 旅程
一臺地震儀能為我們提供旅行的點和線。展覽中的世界是一系列旅行路線的交叉,其中包含著優(yōu)選的、莫名的或顛簸的目的地。旅程的影響力和持續(xù)時間——這包括行走、停頓、歇息、觀望——通過“理論劇院”中感知和聽覺節(jié)奏的變換而得到重新校準。
6. 終端站
終端站也可以成為一種前線,它是知覺的、身體的、寓意的,它是認識和表達世界之冬眠的哲學范式。
7. 細密畫
在南亞有一個繪畫傳統(tǒng),它運用多點透視上演了一場關于不同的時間節(jié)奏和空間平面的戲劇。它結(jié)合了憂郁與冥想、投降與中立、魔幻與常規(guī)、平靜與爆發(fā)。通過細密畫的邏輯來思考,充滿著創(chuàng)造力。
8. 附生植物
蘭花是附生植物。它們將自己掛在植物或樹上,從而在陽光下棲身,但并不消耗它們宿主的營養(yǎng)或能量。雙年展是上海的附生植物,是對話中的一朵蘭花?!昂尾辉賳枴笔且恢曜笥曳暝吹母缴参?。它的右手與上海和“51人”相交,左手則環(huán)抱更廣闊的“復策展”層。上海的蒼穹下閃爍著這樣的星群:城市編年史記錄者、街頭黑客、音樂家、糖果愛好者、雜技演員、資訊迷、公寓說書人、車庫劇目經(jīng)理、街頭悖論的承辦商、街角夢想的經(jīng)銷商、十字路口的史學家和哲人、大忙人、滿口上海話的“刀子嘴”,以及一片濕地、一處水庫、一座摩天輪,和對人類有其他方言想象的主持人。51人。選擇你的邂逅。同時,聆聽折疊于雙年展中的七個“復策展”層。新生代的策展對話者的這些介入打斷、發(fā)酵和接續(xù)了展覽。它們是在或和諧、或刺耳的質(zhì)詢思路中施加調(diào)停、激發(fā)拓展的時刻。每條復策展的光譜都運用網(wǎng)絡化的思維和知識,來催生它自己的研究軌道和態(tài)度。它們是注釋、附錄和天線。
9. 沉積物
我們遺忘了地質(zhì)沉積物,即便我們越來越依賴于使用它們。它們仰起頭,強迫自己在公共想象中令人驚駭?shù)卮嬖凇K鼈儚纳钐幱楷F(xiàn)出來——真實的深處,以及來自夢魘的深處。然而,地質(zhì)沉積物可以通過其他方式而被聆聽到。另一種未來需要另一種觀看,關于它的過去,它的沉積物。
10. 擴張
在聚集和分散的力量之間,有一片不可察覺卻又持久的擴張力場。在不可預知的擴張時刻發(fā)現(xiàn)自我,是生活狀態(tài)的現(xiàn)實。它既不肯定又不規(guī)避,既不否定又不說服什么。擴張使我們忘卻當前的環(huán)境,因為它使我們信步抵達不熟悉且還未知的生活維度。
11. 發(fā)起
在這份關于一個雙年展的《藍圖》中,你會聽到發(fā)自地質(zhì)沉積物的回聲,你會看到明天那昏暗的標記。一群人對一個命題的調(diào)研持續(xù)了整整一年:建立正辯、反辯和故事,并讓它們旋轉(zhuǎn),這到底意味著什么?然而,事實是:這些在伏擊中等待潛藏著的三種傾向都不完整。正辯總獨善其身;反辯又依賴性太強;單獨的故事,在展開時不足以保持平衡。他們都需要另一圈子的傾聽者和流浪者,另外一群人,來更新他們自己。來吧。
二十二問
在力的分合聚散之時,何物起舞?
記憶會限制感知的視野嗎?
我們能構(gòu)思引力與月夢夜行的議題嗎?
颶風之眼看見了什么?
沉積物造反時會有何等樣貌?
是否有必要找到難以辨認的軌道之軸線?
動物的天性是什么?
人類的天性是什么?
自然的天性是什么?
人造物的“天性”是什么?
什么是我們的占卜術的未來?
場所的界膜有多柔韌?
幽靈的脆弱有著怎樣的光譜?
流程能夠馴服力量嗎?
當諸世界對撞時會發(fā)生什么?
檔案會出血嗎?
什么?
是嗎?
如何面對其他的引力?
如何與離別共存?
影子的長度是多少?
有多不可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