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洋
夢筆山山峰逶迤、連綿,有大片的原始森林、高山草地,山北坡的參天大樹郁郁蔥蔥,山南坡地勢平緩,奇花綠草繁多,讓人流連忘返。
漫步瑪嘉溝,長長的木棧道深入?yún)擦?,沿著棧道一路前行,身邊色彩不斷變換,仿佛進入了世外桃源,讓人頓生恍若隔世之感。
小金縣最有名的要算馬爾鍋莊,它汲取了嘉絨鍋莊之精華,唱詞內(nèi)容豐富,舞姿優(yōu)美,節(jié)拍歡快有力,形式變化萬千,因此廣受歡迎。
人們對川西北的印象,大都停留在四姑娘山、色達、畢棚溝等著名景點上,但其實,在那里的群山峻嶺之中,還隱匿著一些別有天地且鮮為人知的美景。瑪嘉溝就是這樣一個秘境——即便在信息發(fā)達的當(dāng)今,它依舊“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除了令人震撼的自然景觀,當(dāng)?shù)氐拿耧L(fēng)民俗也十分獨特,是嘉絨藏族的人文符號。
瑪嘉溝位于四川省阿壩州小金縣兩河鄉(xiāng)大板村境內(nèi),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溝口海拔3090米,溝尾海拔3900米,整個景區(qū)約100平方公里,溝內(nèi)聳立著多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雪峰,雪線之下的廣大區(qū)域,奇花異草星星點點、姹紫嫣紅,瀑布、溪流、海子形態(tài)各異,鑲嵌其間,呈現(xiàn)出如夢似幻的美。
大美夢筆山紅軍翻越的第二座雪山
“瑪嘉”為藏音,意為“盛產(chǎn)牛奶的地方”,瑪嘉溝也由此得名。從成都出發(fā),途經(jīng)馬爾康縣抵達瑪嘉溝,是最為理想的路線。一方面是因為路況較好,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從馬爾康前往小金縣途中,可路過當(dāng)年紅軍長征時翻越的第二座大雪山“夢筆山”海拔4114米的埡口。
夢筆山山峰逶迤、連綿,山頂終年積雪,氣候變化無常,往下則是大片的原始森林、高山草地,山北坡的參天大樹郁郁蔥蔥,山南坡地勢平緩,奇花綠草繁多,讓人流連忘返。夢筆山埡口風(fēng)光獨特,是觀賞云海和日出的絕佳之地。在中國近現(xiàn)代史上,夢筆山見證過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一幕,始終在向人們講述著一個永不褪色的英雄故事:1935年6月,中央紅軍在翻越夢筆山的時候,狂風(fēng)突然席卷而來,大雪夾著冰雹劈頭蓋臉地砸下,讓行走在雪山上的紅軍戰(zhàn)士猝不及防,許多戰(zhàn)士因此滑倒在雪山冰坡下,再也沒能站起來……
沿著夢筆山旁的納足溝逆行而上,可見零零散散的嘉絨民居、森林邊緣一塊塊不規(guī)則的田地、道路中間不懼車輛和行人的牲畜……它們與山間景物和諧相融,顯得寧靜而安詳。而后,繞著蛇形公路下山,就來到小金縣的轄區(qū)。位于小金縣兩河鄉(xiāng)的“兩河口會議”遺址,曾經(jīng)是供奉“漢壽亭侯”關(guān)羽的關(guān)帝廟,1935年6月,黨中央在這里召開了紅軍長征史上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政治局擴大會議,為實現(xiàn)紅軍北上抗日、中國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dǎo)全國抗日運動的偉大戰(zhàn)略目標奠定了基礎(chǔ)。因而,這里是你追尋紅軍足跡不可錯過的地方。
色彩變幻之境“一天游四季,四季皆不同”
游覽兩河鄉(xiāng)境內(nèi)的瑪嘉溝,常規(guī)路線是由頭道坪進入,而從兩河鄉(xiāng)到頭道坪為土路,通常需先乘坐拖拉機或者面包車抵達頭道坪,再徒步進入瑪嘉溝。在瑪嘉溝,行走在藍天白云下,你只需用腳步去丈量、用眼睛去發(fā)現(xiàn)、用心去感受自然之美。在瑪嘉溝,還有“一天游四季,四季皆不同”的說法,這里每一個季節(jié)都有著鮮明的特點。
春,是新一年的開端,此時的瑪嘉溝,山間積雪漸漸退去,冰封的湖面開始融化,原本在冬天因寒冷而冰封的溪流逐漸復(fù)蘇過來,響起潺潺的水聲……此時的瑪嘉溝,天地間開始生機勃勃。
盛夏的瑪嘉溝,平均氣溫23℃左右,溝內(nèi)林木郁郁蔥蔥,置身其中,便覺心曠神怡,暑氣皆消。此時的瀑布、溪流如飛珠濺玉,漫山遍野的牛羊在菜地上自由覓食,穿梭于山際的放牧人正在尋找珍貴的冬蟲夏草……如此之景,甚是迷人。
漫步在深秋的瑪嘉溝,長長的木棧道深入?yún)擦?,沿著棧道一路前行,仿佛進入了世外桃源,讓人頓生恍若隔世之感:林間的鳥兒飛來飛去,嘰嘰喳喳地叫個不停;高大茂密的枝葉間漏下絲絲縷縷的陽光,把林地變得斑駁;澄清的湖水倒映出蔚藍的天、潔白的云、繽紛的彩林,宛若一面巨大的鏡子,已然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地;遠方的針葉林泛著金黃的色澤,與雪山、海子的色彩交相輝映,在藍天、白云的映襯下,顯得更加斑斕。在這里,秋天是一個流淌在詩歌韻律里的季節(jié),純凈而湛藍的天空、涓涓不息的流水、五顏六色的湖泊、覆蓋著金色的山巒,處處散發(fā)出自然的氣息。
一夜西風(fēng)過后,整個瑪嘉溝已然白茫茫一片,起伏的山巒、高低錯落的林木,以及坐落在湖邊的牧屋,落滿了皚皚的雪,雪中的景物令人沉醉,畫面似乎在這一刻也定格了。行走在棧道上,腳下咯吱作響,你會禁不住停下腳步,生怕驚擾了這如詩如畫寂靜的仙境。
瑪嘉溝四季變換的景象,帶給人們不同的視覺享受。因此,這里成了攝影師的天堂,同時也備受登山愛好者的青睞。在瑪嘉溝,美景自然令人如癡如醉,還有一個傳說也讓人著迷:很多年前,王母娘娘在位于瑪嘉溝內(nèi)的巴扎溝里種了七朵蓮花,以防被別有用心之人采摘,于是派了一位將軍來日夜守護。后來,一個喇嘛來到這里,終日不肯離去。直到有一天,這個將軍離開此地,前往河南霸王山與另一位將軍敘舊,喇嘛乘機偷了蓮花,將軍回來后發(fā)現(xiàn)蓮花被喇嘛采摘,一怒之下與喇嘛斗法,結(jié)果把臨近巴扎溝的犀牛海毀了,造成洪水泛濫,海子中的神魚也因此被沖走……
這個傳說給瑪嘉溝增添了些許神秘色彩,不管傳說從何而來,人們始終津津樂道。
當(dāng)?shù)孛窬?、婚俗和歌舞嘉絨藏族的特色民俗
小金縣是嘉絨藏族的主要居住地之一,當(dāng)?shù)孛窬佣嘟ㄔ诒筹L(fēng)向陽的地帶,且較為集中,一般十戶以上就組成一個寨子。這些民居構(gòu)筑精巧,房頂四個墻角都有寶塔般聳立的三角形凸起物,上面插有經(jīng)幡,用來祈禱吉祥。民居多為三層,每層的房間逐漸遞減。第一層房間主要是儲藏室和地窖,中間一層有鍋莊、堂屋等,最上面一層則有經(jīng)堂,里面請滿了菩薩和經(jīng)書。民居的門窗小巧玲瓏,做工別致,畫滿精美的傳統(tǒng)藏式圖案。中間一層的鍋莊既是客廳,又是廚房,空間較大,中間有4根柱子支撐房頂,柱子之間有大火塘,上面放有一個鐵三角、一口鍋,這便是主要廚具。
而小金縣的一大特色民俗活動,便是當(dāng)?shù)氐募谓q藏族婚禮?;槎Y多為三天,第一天是“請支客”(“支客”即為“迎賓”),第二天是“正酒”,第三天是“謝支客”。“請支客”這天一早,親戚們都要聚集在附近轉(zhuǎn)經(jīng)、燒香、祭拜神靈,而新郎和新娘則要帶上酥油、茶食到祖墳前祭拜,敬請先祖分享這份快樂。此外,“簪花掛紅”也必須在當(dāng)天完成,所有的支客會一一托著紅緞,用嘉絨藏語高聲頌祝新人,每個賓客說完就會吼一聲“升炮”,隨即外面?zhèn)鱽硪魂嚩Y炮聲,待到所有人的祝福都寄托在紅緞上時,就輪到新郎“掛紅”——新郎身著獺皮鑲邊的嘉絨藏服,腰掛鍍金藏刀,配戴珊瑚和銀子做的藏式項鏈,披上吉祥紅緞,這將保佑新人婚姻幸福美滿。
第二天的“正酒”最熱鬧、最忙碌。村里的老藝人要用石灰粉畫吉祥迎賓道,新郎家會在吉祥迎賓道口放一桶干凈水,桶上放一根柏樹枝,當(dāng)送親隊伍到了門口,新娘的舅舅就會站在桶前,手拿柏樹枝澆水向周圍灑三下,為送親的賓客洗塵。然后,新娘會在陪娘和送親隊伍的陪同下進入屋內(nèi),男賓坐左邊,女賓坐右邊,大家面前都擺放著青稞酒、酥油茶。雖然正酒意味著新郎和新娘正式結(jié)婚,但他們卻不能進入洞房,晚上還得各睡一間屋子——進入洞房必須在此后的3個月到兩年中另擇吉日,新娘家派兩個陪伴者把新娘送到新郎家,再舉行一個較為簡單的儀式后,便可入洞房。
婚禮最后一天是“謝支客”。新郎的家人會把所有四方桌搬出大門,向著太陽升起的地方,擺出一條長龍,親戚朋友和鄰居紛紛把自己帶來的茶食、青稞酒、白酒放在桌子上,共同答謝前來送親的賓客。新郎一方的親朋好友紛紛向送親者敬酒,表示感謝。
“會說話就會唱歌,會走路就會跳舞?!边@是形容藏族兒女能歌善舞,熱情奔放的最好寫照。犁地有犁地歌,打糧食有打糧歌,放羊有放羊山歌……就連打酥油茶也唱歌。歌詞或表達愛情,或祈禱吉祥,或歌頌祖國……
說到嘉絨舞蹈,不得不提到嘉絨鍋莊,嘉絨鍋莊又稱“四土鍋莊”,分大鍋莊和小鍋莊。大鍋莊和小鍋莊都有領(lǐng)舞者,大鍋莊通常由寨子的長者或舞蹈經(jīng)驗豐富的人領(lǐng)舞,手持串鈴,隨著鈴鐺和歌聲響起,大家開始跳舞;小鍋莊則有男女兩個領(lǐng)舞者,他們各拿一條毛巾,隨著歌聲響起和毛巾的甩動,大家翩翩起舞。
小金縣最有名的要算馬爾鍋莊,它汲取了嘉絨鍋莊之精華,唱詞內(nèi)容豐富,舞姿優(yōu)美,節(jié)拍歡快有力,形式變化萬千,因此廣受歡迎。大凡有收割、蓋房、辦喜事或是朝山,村里的男女老少都會穿上節(jié)日的盛裝,聚集在一起跳鍋莊,當(dāng)?shù)厝司蜁鶕?jù)場地的大小,由幾人、十幾人、幾十人乃至數(shù)百人圍在一起,中間放上一壇咂酒,圍著篝火一起跳舞,常常一跳就是幾天幾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