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山之遠
重裝行走“天山最美的徒步線路”,耗時5天,從庫爾德寧徒步至喀拉峻草原。
沿途,是蘇科倫草原無與倫比的美麗;是雄奇、壯麗的塔里木大峽谷;是春花與冬雪交織的奇景……
不過,一路的故事跌宕起伏:兩次被兇猛的牧狗追咬;深夜在此起彼伏的犬吠中輾轉(zhuǎn)難眠;籠罩在狼的陰影之下,一天徒步12個多小時……
我始終認為,喀拉峻是這個星球上最美的草原。這片位于新疆伊犁河谷特克斯縣境內(nèi)的草原,隨著四季更替呈現(xiàn)出異彩紛呈的景象,被游客公認為“五花草甸”,也被評為“中國最美立體草原景觀帶”。
我是第三次來到喀拉峻草原。這一次,我和馳遐戶外的領(lǐng)隊漠寒兩人,踏上從庫爾德寧到喀拉峻草原的徒步線路。這條徒步線起于庫爾德寧,途經(jīng)蘇科倫草原、恰西草原、塔里木河谷(與南疆的塔里木同名),最終抵達喀拉峻草原,全程約105公里。
這條線路被認為是“天山最美的徒步線路”,一路上不僅自然風(fēng)光遼闊壯美,雪山、森林、草原、花海,峽谷、河流等景觀層次豐富完整,而且還可以領(lǐng)略原生態(tài)的哈薩克族游牧生活……
1
庫爾德寧→大莫合管護所→蘇科倫草原(徒步4小時,行程12公里)
深夜,帳篷外的犬吠此起彼伏、忽遠忽近,我屏息凝神地仔細捕捉帳篷外的聲音,唯恐有動物走近,我斷斷續(xù)續(xù)地進入淺睡,忽而又驚醒過來。
上午,我們乘車從伊寧市到達庫爾德寧風(fēng)景區(qū)?!皫鞝柕聦帯笔枪_克語,意為“橫溝”。伊犁草原是東西走向的河谷地帶,但庫爾德寧卻是一條南北走向的山間闊谷,特殊的走向使庫爾德寧與眾不同,于是得名。
庫爾德寧風(fēng)景區(qū)是天山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最為典型的代表,擁有天山山脈最繁茂的森林和罕見的云杉森林資源,堪稱歐亞大陸腹地野生生物物種的“天然基因庫”。
下午2:45開始正式徒步,天空下著小雨,山路泥濘濕滑,雨天重裝徒步是個苦活。但由于空山新雨,氣息清新濕潤,因此穿行在碧草云杉之間,心情相當(dāng)愉快。
經(jīng)過大莫合管護所時,偶遇一個上海驢友正在此處扎營休息,攀談后得知他此次為獨行,已經(jīng)迷路,前一天在山里繞了四、五個小時才走到這里,早已筋疲力盡。而接下去的路線,他似乎也不熟悉,我們只得希望他后續(xù)的行程一切順利……
約莫4小時后,我們到達蘇科倫草原,我一眼就看中了這塊風(fēng)水寶地,當(dāng)即安營扎帳。此處視野開闊,草原蔥綠,山腳下溪流似練、層林疊嶂,云煙在山林里緩緩飄蕩,牛羊馬群在身邊移動,美似桃源。
這一晚我睡得很不踏實,由于這是我第一次長線重裝,兩個人在野外扎營難免忐忑,一有風(fēng)吹草動,心里便起警覺。深夜,帳篷外的犬吠此起彼伏、忽遠忽近,我屏息凝神地仔細捕捉帳篷外的聲音,唯恐有動物走近。從山下溪谷里傳來濤聲,聲聲入耳,在各種聲響中,我斷斷續(xù)續(xù)進入淺睡。
2
蘇科倫草原→恰西草原→恰西村(徒步9小時,行程20公里)
晨暉傾灑,水瀉般地流過曲線優(yōu)美的蘇科倫草原,草原頓時流光溢彩、生動明麗。頃刻間,整個河谷山林都鮮活起來,植被青翠欲滴,晨霧升騰繚繞。
凌晨6點,天色微明,我迷迷糊糊醒來,拉開帳篷門一看:外面天宇澄明,數(shù)顆清亮的寒星高懸天際;雪山一劃溜地排開,那拉提山的最高峰——喀班巴依峰清晰可見,仿佛近在咫尺,一條哈達云橫亙在山腰;而近處草寂林寒,經(jīng)過一晚的低溫,草地和林木上凝結(jié)著一層晶瑩的白霜,靈動的露水在草尖搖搖欲墜。
看見如此美好的早晨,我頓時精神抖擻,翻身走出帳篷。在接下來的兩三個小時里,大自然慷慨地向我們展示了蘇科倫草原無與倫比的美。
雪山先我們一步迎接朝陽,日照金山逐漸拉開序幕,好似一部精彩壯觀的大片。爾后,晨暉傾灑,水瀉般地流過曲線優(yōu)美的蘇科倫草原,草原流光溢彩、生動明麗。頃刻間,整個河谷山林都鮮活起來,植被青翠欲滴,晨霧升騰繚繞。山谷對岸,白雪皚皚的天山群峰連綿起伏,迤邐遠去。甚至連我們的帳篷和登山杖,都在陽光里煥發(fā)出動人的光澤。
此刻的蘇科倫草原,畫面如同電影場景,一幕幕地快速展開,又迅即變換,既真實,又美如幻夢。所謂仙境,不過如此!我的情緒中夾雜著激動、興奮、欣喜、震撼,還有只恨“韶光留不住”的嘆息。站在草原上,我驀然生出一個想法:就算后續(xù)的行程平淡無奇,光憑這一個早晨的流光華彩,這趟徒步也值得了。
早晨10點,懷著幸福又不舍的心情,我們打包出發(fā)。離開蘇科倫草原時,身邊的牛羊與我們匆忙的步履形成鮮明的對比,它們姿態(tài)慵懶,悠閑地吃著牧草。
過山口之后,是長長的下坡,綠油油的草地一路鋪展,云杉分布兩側(cè),遠處的雪山連綿,頭頂上的藍天飄浮著白云,沿途美不勝收。下到谷底,接著一個急上坡,中間需要穿過茂密的叢林。翻過三個山口后,就進入恰西草原地界。
在傳說中,恰西是一位美麗的公主。一次,她隨父出巡來到這里,被當(dāng)?shù)孛谰按騽?,回宮后整日沉溺于對美景的追憶,日漸憔悴,父王得知此事,便將牧地賜給了她。后來,公主早逝,父王為緬懷愛女,將這片牧地賜名為“恰西草原”,而后,人們也將牧地多處地域以“恰西”命名。
下午5:30,我們抵達恰西草原東緣,這是計劃中的扎營地。但時間尚早,我們決定穿過恰西臺地。這塊臺地雖然看著不大,走起來卻特別費勁,深草高及胸部,前方的道路也不明顯。我們花了一個半小時才橫穿過恰西草原,到達恰西村時,我筋疲力盡,腳底發(fā)硬、發(fā)痛,癱坐在地上,好一會兒才緩過勁來。
當(dāng)晚,兩個人累得胡亂吃了點干糧,便早早安歇。
3
恰西村→塔里木河谷(徒步9.5小時,行程25公里)
剛才被狗追咬的場景還歷歷在目,我們想趁這條狗還沒發(fā)現(xiàn)我們前,溜之大急。但事與愿違,還沒等我們拐過彎,牧狗就發(fā)現(xiàn)了我們,立刻朝我們飛奔而來……
早上9點,我們離開恰西村,爬完一個3公里的上坡,后面基本是平路或者緩坡,道路也很寬闊,我們走得比較輕松,速度也很快。道路兩旁的大片草原雖不驚艷,卻相當(dāng)悅目,沿途散落著幾個牧戶,增添著絲絲田園氣息。
然而,當(dāng)我們經(jīng)過一戶牧民家時,冷不防從前面竄出一條狗,對著我們狂吠猛叫、齜牙咧嘴,作勢欲撲。我和漠寒用登山杖作保護,假裝無視狗的存在,保持著原有的節(jié)奏往前走,那條狗在我們身邊糾纏了近百米,才悻悻離去。
過了一陣,我們坐在路邊休息,我注意到山坡下一兩百米處有一戶牧民,這家人養(yǎng)的狗很兇猛,不停地追逐著過往的牧民和馬。剛才被狗追咬的場景還歷歷在目,吸取上一次經(jīng)驗,我們當(dāng)機立斷,想趁它還沒發(fā)現(xiàn)我們時,趕緊溜之大急。但事與愿違,還沒等我們拐過彎,大狗就發(fā)現(xiàn)了我們,它立刻朝我們飛奔而來。我們加快速度,連著拐了2個彎,離得遠了,那條狗才放棄追逐。
在草原徒步,被牧民家的狗追很正常,正確的應(yīng)對方式是無視它,按自己的節(jié)奏繼續(xù)走,千萬不要主動攻擊。一般情況下,狗的勢力管轄范圍是牧民家周圍,只要出了這個范圍,狗就不再緊追不舍。
和上午的輕松相比,下午辛苦了許多,一路上盡是上下起伏的大坡。更糟糕的是,此時我的身體出了些狀況,體能下降,漠寒一會兒就將我甩出老遠。幸好時間尚早,后面的路程也不多,于是我們放緩腳步,慢慢往前趕。
下午6:30,到達塔里木河谷。塔里木河谷坐落在山谷里,是一個3A級風(fēng)景區(qū)。因為身體微恙,我們臨時決定不扎帳,住進一家叫“塔里木莊園”的酒店。吃飽喝足、洗漱完畢后,躺在酒店潔白、舒適的床上,安然入睡。半夢半醒之間,我聽見窗外的風(fēng)雨聲時驟時疏,雨整整下了一宿,這一夜休息得不錯,清晨起來,身體已恢復(fù)如常。
4
塔里木河谷→克孜勒斯埡口(徒步9.5小時,行程18公里)
沒有牧民、牧狗和牛羊,這就意味著我們碰到狼的機率大大提高。此后的兩個小時,我們走得異常艱難,我的體力快速下降,背上的包也越發(fā)沉重。
清晨,山野濕潤,空氣格外清新。漠寒擔(dān)心當(dāng)天的山道泥濘,我則心里暗喜,山谷夜雨,高處的山梁上無疑會有厚厚的新雪,這正是我所希冀的。
9點,我們精神地出發(fā)。漠寒說,這一天的風(fēng)景將是整個行程中最壯麗、雄奇的,但這一天也是最艱苦的一天,海拔上升近1500米,下降近250米,幾乎一整天都在爬坡,辛苦不言而喻。此外,接下來的兩天水源困難,出發(fā)前,我往背包里多塞了2瓶水。
剛出塔里木莊園,就遇見一個急上坡,趁體能儲備尚足,我們花了十多分鐘攻上這個陡坡。接下來是一段又一段的大上坡,站在底端往上看,前面的道路無比漫長,似乎永遠沒有盡頭。
3個多小時后,我們到達塔里木大峽谷的截切面,這是全程最雄壯奇麗的風(fēng)景區(qū)。峽谷深切,谷底的河道隱約可見,水聲喧嘩;山谷里云杉挺拔,芳草如茵;煙云籠罩著天山,時而有細雨飄落。我們沿著險峻陡峭的山脊,一路斜切上行。一個月前,漠寒來此探路,在這片區(qū)域里看到了狼,所以狼的陰影一直籠罩著我們后續(xù)的行程。
中午1點,行經(jīng)一處小池塘,這原是計劃中第四天的宿營地,池塘上方有一泓清泉,邊上有兩戶人家。我們走進其中一戶牧民家中,木屋里只有一個年輕人和他的阿媽,他們熱情地接待了我們,我們在此吃了些干糧,又灌滿水。
交談中得知,他們上山剛一周,年輕人說,前一天下了場大雪,溫度降了很多,老阿媽病了,全身酸痛,不知是什么病癥。我拿出隨身攜帶的感冒藥和頭痛散給她服下,然后給老阿媽做按摩,還留給他們一些備用藥和巧克力。
草原看起來很美,如果只是一個游客路過,大概會認為牧民生活在天堂,但他們的生活卻有著許多旁人不知的艱難與辛酸。比如這戶牧民,他們?nèi)羰侨プ罱撵柫艨h城看病,單程也需要一天的時間,加上家中的牲畜需要照顧,根本抽不開身,所以只能硬扛著。因此,草原有它的美麗,也有它的殘酷。
告別老阿媽,我們繼續(xù)沿著峽谷的山坡上行。下午3點,草地的邊緣上出現(xiàn)了白雪,正是前一夜新下的那場雪,自此開始,我們便在青草與白雪編織的地毯上行走,越往上積雪越厚,這恰是我來之前夢想中的景色。
而后,我們經(jīng)過最后一戶牧民家,再往上就沒有任何人煙了。牧民們隨著季節(jié)和溫度的變化,在夏牧場和冬牧場之間轉(zhuǎn)場。沒有牧民、牧狗和牛羊,這就意味著我們碰到狼的機率大大提高。此后的兩個小時,我們走得異常艱難,坡陡雪厚,體力快速下降,背上的包越發(fā)沉重。我氣喘如牛,跟不上漠寒的節(jié)奏,爬一小段坡就要停下來歇息片刻。
下午6:20,終于爬上海拔2931米的克孜勒斯埡口,這是全程中的最高點。山口風(fēng)云烈烈,天氣變幻莫測,忽而陽光普照、藍天白云,忽而黑云壓頂、雨雪交加。
5
克孜勒斯埡口→東喀拉峻草原→庫爾代峽谷→西喀拉峻草原→特克斯縣城(徒步12小時,行程30公里)
我們已經(jīng)走了12個小時,所有的力氣似乎都已耗光,但為了避免狼的騷擾,我們拖著沉重的步伐,咬牙苦撐,希望再往前走一點,就有人煙出現(xiàn)。
過了埡口,即將進入東喀拉峻草原地界。山口的另一面,地勢平緩,僅用20分鐘,我們就走出了雪線。東喀拉峻草原的草已經(jīng)長得青翠嫩綠,小黃花亦開得漫山遍野,更美的是,團團白雪點綴其上。春花與冬雪,奇妙地組合在一起,超乎想象,卻美得實實在在。
途中經(jīng)過一座木屋,我們打算在這里安營扎寨,但木屋地面上全是污泥和積水,無法扎帳,如果將帳篷扎在外面,此處荒無人煙,夜里怕有狼來襲,于是我們決定繼續(xù)往前走。
前行不久,路經(jīng)另一座木屋,這里的景致美得很虛幻:草色離離,薄雪瑩瑩,背后雪山如屏。我走不動了,提出能否就在這里扎營過夜,漠寒猶豫片刻,拒絕了這個提議。于是兩個精疲力竭的人,再次鼓起勇氣往前走。
而后,我們途經(jīng)一個淺淺的山坳,這里有四五座木屋和馬群。我心中一陣狂喜,想著這里應(yīng)該有牧民了,走近后,卻沒有看到人,木屋里也沒有人活動的痕跡。既然沒有牧民,我們自是不敢留宿此處。
為了靠近牧民扎營、避免狼的騷擾,我們拖著沉重的步伐,咬牙苦撐,希望再往前走一點,就有人煙出現(xiàn)在視野。晚上9:30,我們經(jīng)過一片開滿紫色報春花的小坡地。站在山坡上,視野開闊,我來回掃視了兩遍,依舊沒有人影。實在走不動了,加上夜晚來臨,我們終于絕望,或者說,我們終于接受了當(dāng)晚不再同牧民相鄰而宿的事實。從出發(fā)算起,已經(jīng)徒步12個小時,我們所有的力氣幾乎都已用光。
兩人互看一眼,決定在此扎帳。這一天,我們的徒步強度很可觀,是正常行程1.5~2天的量,當(dāng)天的扎營點,本來是第五天才到達的位置,我們比計劃整整提前了一天。
太陽西沉,溫度急劇下降,我們疲憊不堪,吃過飯,一躺下便沉沉睡去,狼的威脅也被拋到腦后。好在當(dāng)晚除了呼嘯的大風(fēng),什么事情也沒有發(fā)生。
沉睡中醒來,帳篷外面結(jié)著一層白霜,朝霞只閃了一下,天色便轉(zhuǎn)為陰沉。9點鐘從營地出發(fā),沿著庫爾代峽谷往西喀拉峻方向走,一路上草原雖美,但是天氣不佳,兩個人沉默著走路。
約兩小時后,遇到第一戶牧民,這說明昨天的扎營決定是正確的,否則天黑之前,不可能走到有人煙的地方。此時,我們已經(jīng)能看到喀拉峻景區(qū)的公路了,路程雖遠,心卻踏實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