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順義
【摘 要】農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狀況如何,直接關系到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同時也會間接影響農村經濟發(fā)展,對提高農民素質乃至生活質量都有一定影響。我國農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處在落后狀態(tài),進入新時期,新問題、新情況也不斷產生,將我國農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向更加嚴峻的局面。在如今社會轉型時期,搞好農村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因而建設好農村精神文明這一推動力顯得頗為重要。下面我對新時期農村思想政治教育出現(xiàn)的問題作了分析,并且對如何加強農村思想政治教育問題提出了相應對策。
【關鍵詞】農村;思想政治教育;問題;對策
前言
農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對農村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和方面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作用。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解決好農業(yè)農村農民問題是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當前農村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社會環(huán)境的變化使價值觀偏離
環(huán)境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環(huán)體是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重要組成因素。在市場經濟深入發(fā)展的情況下,利益關系多樣化,一些領域出現(xiàn)道德淪陷,誠信缺失,欺騙欺詐多發(fā)生。封建迷信活動,邪教,黃毒的社會丑相浮出水面。隨著手機、網絡的發(fā)展,農民同樣能接觸大量不良信息。有的人的價值觀念會被不良信息侵蝕,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個人主義滋長。整個社會環(huán)境的變化,使得農民思想多元化,客觀上為思想政治教育增加了難度。
(二)農村思想政治受教育者群體存在盲區(qū)
隨著進城務工人員數(shù)量的增加,農村男女青壯年大都離開家鄉(xiāng)去城市打工,人口流動越來越快。他們長期脫離組織管理,成為社會思想政治教育的盲區(qū)。這樣使得農村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主題的差異變大,人們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和觀念參差不齊,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難以統(tǒng)一展開。
(三)教育機制缺失,重視程度不夠
當前農村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完整的教育工作機制,教育工作零散,可有可無。從事農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專職人員缺乏甚至沒有。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沒有人力物力的投入,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予以忽視。使得農村思想政治教育及其薄弱,導致農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處在窘迫的境地。
二、當前農村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問題的原因
(一)根本原因:經濟發(fā)展落后
農村經濟發(fā)展相對于城市經濟發(fā)展處在落后的地位。經濟落后就更加沒有發(fā)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物質投入,使得基礎設施陳舊、匱乏。這不僅表現(xiàn)在村委會對村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在學校教育的基礎設施中也有所體現(xiàn)?!敖洕A決定上層建筑”。在大社會環(huán)境中,這條定律適用,在農村這個小環(huán)境中也同樣適用。只有經濟水平提高了,才能更快的促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展開。使思想政治教育這一意識方便的教育有堅實的物質基礎。
(二)農村教育者素質的欠缺
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是指根據(jù)一定的社會要求和針對受教育者的思想實際,經教育者選擇設計后有目的、有步驟地輸送給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識、價值觀念、政治觀點和道德規(guī)范等信息。由此可見,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教育者把握教育內容與方向,對受教育者所接收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具有決定作用。然而,一般農村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素質滿足不了作為教育者的要求。農村經濟落后,基礎條件差,高素質的教育者不愿到農村工作落后地區(qū)農村現(xiàn)存的教育者年齡比較大,所接觸的知識有限,滿足不了受教育者的知識需求。教育者素質的缺失,是農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滯后的重要因素。
(三)農村群眾素質的欠缺
現(xiàn)在農村存在的大部分中年以及老年一般為接受教育甚少的人群,他們的素質跟不上社會的發(fā)展,對許多社會不良現(xiàn)象的認識不夠透徹,判斷力低下,立場不夠堅定,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響造成價值觀念的偏離。思想在行動中表現(xiàn)出來。這些人群比較容易參加黃賭毒、封建迷信活動等危害社會的活動,為農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加難題。
(四)整體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忽視
這個問題不僅在農村有所體現(xiàn),整個社會環(huán)境下,認為思想政治教育無用的觀點依舊存在。思想政治教育作為人們思想觀念改造的武器,其目的是將人們引向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是讓人精神豐富全面發(fā)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搞好了,會推動農村經濟發(fā)展、文化發(fā)展、政治建設。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對社會的發(fā)展具有間接的推動影響,是不容忽視的。
三、加強農村思想政治教育的對策
(一)促進農村經濟發(fā)展
大力發(fā)展農村經濟需要政府跟人民的共同努力。扶持農村工業(yè)發(fā)展,讓農民不只靠農業(yè)回報為經濟來源,為農村青壯年提供當?shù)鼐蜆I(yè)的崗位,減少進城務工人員,減少人口流動,發(fā)展農村當?shù)亟洕?。政府引導農產品深加工,增加農產品的附加值,增加農民收入。經濟發(fā)展的同時不忽視精神文明建設,加大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待遇,為農村思想政治教育吸引高素質的教育者。
(二)確立農村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
思想政治目標的確立具有重要的意義。農村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的確立有利于引導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同時對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大的激勵作用。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指出:“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構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在新農村建設中,要團結廣大農民,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會經營、懂技術的社會主義新型農民為目標。培養(yǎng)塑造新型農民就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統(tǒng)領農村的各種思潮。使目標深入人心,成為激勵農民向前發(fā)展的向導,增強農民的主人翁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三)促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
促進農村思想政治教育和農民精神文明建設相結合。胡錦濤同志帶十七大報告中指出:“當今時代,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豐富精神文化生活越來越成為我國人民的熱切愿望”。
(四)建立農村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機制
當前對于農村思想政治教育來說,工作機制和工作方法的不完善、不能與時俱進、缺乏創(chuàng)新是一個致命傷。要使農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良性運行,必須建立一套較為完整的工作運行機制。其中包括,思想政治工作領導機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考核監(jiān)督機制、激勵懲罰機制等等。要根據(j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周期長、見效慢的特點,從長遠的發(fā)展眼光來制定教育的計劃與措施,避免思想政治教育走過場、走形式。只有建立了完善的工作運行機制,為農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保障,才能有效的促進農村的改革發(fā)展與穩(wěn)定。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黨在農村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需要注意的一個問題是:農村干部以及群眾的實際需求存在著較大差距。所以我們要想群眾所想,幫群眾所需,解群眾所難。為做好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農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楊文士.管理學[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13(1):47-49.
[2]徐志遠.現(xiàn)代思想政治教育學范疇研究[M].北京:人米出版社,2010(3):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