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嘉瑩
來到新加坡,最吸引人們眼球的是遍地的綠化。走在新加坡的大街小巷,園林綠化往往呈現(xiàn)出一種不加修飾的自然美。草地、灌木、喬木自然搭配,各種樹混栽形成的自然生態(tài)比比皆是,就連行道樹也極少是剪成幾何形狀的,大多是舒展蓬勃地生長,但又不會影響行人和車輛的交通安全。
新加坡的綠化大多都是立體的,高大的喬木、低矮的灌木、如茵的草地,交相輝映。說到立體綠化,不得不提的是花草樹木的海洋——濱海灣花園。十八座“超級大樹”赫然挺立,各種花草沿著“墻壁”攀援而上,整棵“大樹”都被緊緊地圍住。在景觀橋上,我們得以近距離觀賞新加坡的全景,放眼望去,整座城市都籠罩在一片綠色之中。眾人皆折服于這宏大的自然之景。
新加坡,一個充滿綠色的城市,一個被譽為花園城市的地方,不得不讓人感嘆其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新加坡的園林工作者從不“干涉”花草樹木的“方向”,而是任其自由生長。新加坡的法律對植物的保護也相當(dāng)完善,對于損壞綠化的行為有明確的處罰規(guī)定。例如,在公共綠化地帶攀枝折花將以破壞公物罪處罰,罰款不少于5000新元,同時處以一定時間的人身限制。這種規(guī)定在提高人們法律意識的同時,也強化了其環(huán)保意識。而這里的花草樹木便展現(xiàn)出自己最美的一面作為“回報”。所以在新加坡,我們總能欣賞到最純粹的自然美景。每一個新加坡人都樂于和這些花花草草做朋友,呵護它們的成長。這不正是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應(yīng)有的姿態(tài)嗎?以愛護之心善待自然,而不是在探究自然后破壞自然,甚至妄圖征服自然。
相比之下,我們是不是應(yīng)該有所反思呢?不得不承認(rèn),環(huán)保意識在我國還未深入人心,公園中的花草被人踩踏、街道旁的梧桐樹被隨意涂畫的事時有發(fā)生。面對大自然,我們更多的是在破壞、索取,卻未曾想過,又一次被人們踩踏的花草或許已經(jīng)失去了生命。我們是時候做出改變了,學(xué)習(xí)新加坡與自然的相處之道,讓自然展現(xiàn)自己的美,讓人們更貼近自然之美。也只有這樣,自然才會給我們更多機會去探究它的美妙。
自然是生命的起源,我們時刻都在接受自然的饋贈,而自然之美也需要人們細(xì)心呵護才能更好地展現(xiàn)。讓城市因自然變得更加美好,讓世界因人類與自然的和諧相處變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