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富群 李東亮
一、青藍工程,為新聘教師養(yǎng)成良好教育教學習慣奠基
新聘教師專業(yè)知識功底深厚,多媒體技術操作熟練,工作熱情高,精力旺盛,容易和學生接近,受學生歡迎。但他們缺乏教育教學經驗,容易走彎路。常言道:“打墻先看第一板?!薄傲己玫拈_端是成功的一半?!睂π戮蜆I(yè)的青年教師來說,學習并養(yǎng)成良好的教育教學習慣,是融入重點高中優(yōu)秀教師團隊,適應學校教育教學工作和發(fā)展要求,成長為優(yōu)秀教師的必要條件。實施青藍工程,就是為新聘教師養(yǎng)成良好教育教學行為習慣奠定堅實根基。
學校青藍工程分為兩級。備課組為第一級,由備課組長負責,安排組內學科骨干教師擔任師傅,新聘教師為徒弟,采取一徒一師制,責任到人進行幫扶,師傅與徒弟進行捆綁式評價,徒弟的進步和工作成績計入師傅年終考評積分權重。安排課表時,采取師傅的課在前,徒弟的課在后,徒弟先聽師傅的課,師傅后聽徒弟的課,師徒之間是互幫互學的關系。隨聽隨評,師傅評課著重于徒弟的優(yōu)點,鼓勵徒弟以滿腔熱情投入教育教學活動之中,創(chuàng)造性開展工作。同時,從徒弟課堂教學中的具體細節(jié)入手,向徒弟傳送自己的教學經驗,指出徒弟在課堂教學中的不足之處,幫助徒弟養(yǎng)成良好的教學習慣。徒弟在評課中著重于談自己聽課后的感受與體會,特別是師傅在教學細節(jié)中的好習慣、好經驗和好做法。
年級教研中心為青藍工程第二級。分管年級學校領導、中層領導、年級組長每人承擔至少兩位新聘教師的師傅任務,具體到人。師傅除進教室聽徒弟課、評課外,每個星期與徒弟個別談心一次,徒弟向師傅匯報自己一周來的工作和思想體會,師傅從徒弟一周來的工作和行為表現出發(fā),對徒弟做出鼓勵性評價,指出缺點與不足,幫助徒弟提高認識,明確進步的方向,養(yǎng)成良好的教育教學工作習慣。領導擔任師傅,和徒弟面對面談心,使新聘教師和領導之間無拘無束的平等交流,打消了新聘教師思想顧慮,為他們在工作初期養(yǎng)成良好的教育教學工作習慣打下堅實基礎,使他們沿著正確的教育人生方向,成長為優(yōu)秀教師。
二、名師團隊把脈加快青年教師成長步伐
對新聘教師來說,三年的青藍工程師徒結對只是他們成長過程中的第一個階梯,出師使他們站在了新的成長階梯上。重點高中擁有一大批優(yōu)師名師,這是一個強大的人力資源寶庫。同時,老教師也是學校寶貴的人力資源財富。充分發(fā)揮名優(yōu)教師和老教師在青年教師成長中的價值和作用,對于加快學校教師隊伍建設,推進學校內涵發(fā)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把青年教師成長的核心組織基地建立在年級組實體上。由國家和省市級優(yōu)秀教師、名教師、老教師分文理兩大學科組成名師團隊(一般十人左右),年級組內三十五歲以下的青年教師(青藍工程徒弟除外)作為工作對象。名師團隊成員每周聽青年教師課不少于三節(jié),記錄要具體,評課要有針對性,評課內容要求發(fā)在校園網名師團隊博客上。名師團隊成員聽課由學校統(tǒng)一給予補貼,由年級教研中心每月考評一次,當月兌現。每月召開一次名師團隊和青年教師參加的座談會,由名師團隊成員為青年教師會診、把脈,開方。教研處將座談會內容收集整理,裝訂成冊,保存資料。電子稿發(fā)在校園網名師團隊博客中,在全校青年教師中學習交流。名師團隊為青年教師成長把脈,最大限度地擴大了學校人力資源在課程資源中的外延,豐富了優(yōu)秀課程資源寶庫,積淀了學校優(yōu)秀文化。這是青年教師成長的第二個階梯。
三、創(chuàng)設寫課、獨立思考和反思生態(tài),積淀青年教師豐厚教學文化底蘊
青年教師成長的核心路徑,在于青年教師個體的獨立思考和自我反思,獨立思考可以使青年教師個體在教育教學實踐中不斷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獨立思考和反思能夠對所發(fā)現的問題產生更加深入的認識,把握問題的實質,站在更高的觀點上認識和解決問題。創(chuàng)設以寫課、獨立思考和不斷反思的生態(tài),積淀青年教師個體豐厚教育教學文化底蘊,是青年教師健康成長的第三個階梯。
教后反思是寫課、獨立思考和反思的基礎。把教后反思作為青年教師備課教案的基本環(huán)節(jié),每講一節(jié)課后,對自己課堂教學進行反思,寫在教案上,學校檢查教案時,無教后反思為不合格教案。通過寫教后反思促使青年教師獨立思考,研究教學工作中的常規(guī)問題。
每個年級每年舉行兩次青年教師高效課堂探索課(示范課)。每次活動結束后,教研處將講課教師教學設計、導學案、教學反思,備課組長講評(寫課稿)收集,編輯出版一期???,發(fā)到全校青年教師手中,進行學習交流。
學校每年舉辦兩次校本教研優(yōu)秀作品評選活動,發(fā)表彰決定文件和榮譽證書,計入年終考評積分,在績效工資、升職晉級、評優(yōu)樹模中占有權重。對獲獎教師的教學設計、導學案、教學案例、教學反思、教育敘事、教研論文等,由教研處收集,出版兩期校刊,發(fā)給全校青年教師學習交流。
與省教育出版社建立長期聯系,每年申報一個書號,在青年教師中征集個性化高效課堂論文,編印成書。給在市省教研部門征集的論文評獎活動中獲獎的教師發(fā)獎金,鼓勵青年教師積極寫課、獨立思考和反思,在論文評獎中拿獎,促進青年教師在思考中成長。
四、賽課,為青年教師成名搭橋鋪路
賽課,是青年教師成為名優(yōu)教師的快車道,是青年教師成長的第四個階梯??h、市、省教研室每年組織開展的教學能手大賽中,在反復推薦的基礎上,確定出參賽教師名單以后,對參賽的教師作為重點對象進行反復打磨。教研處負責牽頭,依據賽課規(guī)程要求,讓取得省級教學能手稱號的教師傳授賽課經驗,對參賽教師進行反復培訓,使他們充滿自信的在賽課中奪取優(yōu)異成績。對取得市、省教學能手參賽資格的青年教師,在賽課前,由一名校級領導帶隊,信息技術組全程跟進服務,爭取更多參賽青年教師在賽課中獲得教學能手稱號,為青年教師快速成長為名優(yōu)教師鋪路搭橋。
(作者單位:陜西丹鳳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