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實驗中學八(1515)班 季 節(jié)
手藝
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實驗中學八(1515)班 季 節(jié)
我知道奶奶家祖上就是手藝人,一代代都精于剪窗花。
奶奶從小就學習剪紙,多年才精通。兒時,我最愛做的事,就是看奶奶剪紙。陽光下,庭院中,奶奶坐在藤椅上,一手紅紙,一手剪刀。她不似平常電視里的手藝人攥著紅紙,拿著剪刀,“唰唰”兩下,只幾秒鐘,一幅漂亮的“?!弊志统鰻t了。現在想來,才明白,是我想岔了。
奶奶在一幅剪紙動工前,總要拿著紙,用剪子在上面虛虛比劃幾下,哪怕是她最拿手的“鳳凰于飛圖”。她的每一下,都慎重得很,每剪一下,都要認真思考上一會兒,以確保無一絲差錯?;貞洰敃r,她眼里是滿滿的生動和快樂。
一次,在奶奶剪紙時,我要求她像電視里的那些人一樣剪快些,一邊說著,我還一邊比劃著,露出崇拜的目光。那是奶奶第一次對我發(fā)火。她倏然站起,眉毛豎立,皸裂的嘴唇顫顫地發(fā)著抖,臉上、手上每一條溝壑似的皺紋都昭示著她的憤怒。她把我拉進房里,指著電視上那人,說:“你看他笑得張狂,他真正對這門手藝有多少尊重?”
是啊,反觀那些人的輕狂,就表明他們只把這當作謀生的手段,當作贏得鮮花和掌聲的工具罷了。再回憶奶奶對待每一張剪紙的認真和慎重,完成作品時像孩子般的笑容,我才明白,奶奶不是慢,不是年老,而是出于對這門手藝的尊重和熱愛。
剪紙、蘇繡、制扇、竹編……這些都是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近年來,總能在報紙、網絡上看到報道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文章。這些新聞道出了它們的輝煌與燦爛,但又何嘗沒有道出它們的落寞和悲傷?
我總是看到,一位位老年人捧著自己的作品,又驕傲又悲傷。驕傲他們家傳承了那么久的手藝到自己這一輩終于被重視,感傷自己離大去之期不遠,卻未曾將這門手藝好好發(fā)揚光大。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追逐著時代的潮流而去,卻忘了自己的初心,自己的根;越來越多的手藝后人向往著大城市的繁華喧囂,處處嫌棄自家代代相傳的“粗鄙”手藝;越來越多的人尋求著科技未來,卻記不起自己的文化過去。
手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是一個民族在世界歷史上立足的根,是一群人的熱愛與堅持,是奶奶手上的紅紙和剪子,是祖輩傳給我的一副擔子……
(指導教師:張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