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繪繪
【摘要】 目的:探討PDCA(計劃、實施、檢查和總結)循環(huán)法在緩解先天性心臟病住院患兒母親焦慮程度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5年1-12月筆者所在醫(yī)院胸心外科200例住院患兒母親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觀察組的患兒母親采取PDCA循環(huán)方法進行管理,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方法,通過問卷方式評估PDCA對患兒母親的焦慮程度的影響。結果:PDCA實施后患兒母親在患兒手術前2 d,術后2 d,出院前的焦慮程度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PDCA循環(huán)法可顯著降低先天性心臟病患兒母親的焦慮程度。
【關鍵詞】 先天性心臟病; 焦慮; PDCA
doi:10.14033/j.cnki.cfmr.2017.1.035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7)01-0065-02
PDCA循環(huán)法是由美國管理學家戴明于20世紀50年代首先提出[1]。如今,這一理念已在社會各個方面被廣泛采用。該方法要求進行管理工作時需要遵守計劃(Plan)-實施(Do)-檢查(Check)-總結(Action)這一工作流程,其中總結完以后要進行再計劃,形成一個環(huán),周而復始展開運行[2-3]。先天性心臟?。–HD)是胎兒時期心臟及大血管發(fā)育異常導致的畸形,是兒童最常見的心臟病,發(fā)病率約占活產嬰兒的0.7%左右[4]。目前基本采取手術進行治療,由于患兒多數年齡小且是獨生子女,手術存在一定風險,而且也會給患兒家庭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因此患兒父母均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易造成焦慮等情緒。而母親的焦慮情緒不僅會產生大量的需求,影響正常的護理工作,而且會影響到患兒的心理狀態(tài),進而影響患兒的治療效果[5]。筆者所在醫(yī)院胸心外科于2015年1月開始在科室試點PDCA循環(huán)法的應用,在將該法應用到緩解先天性心臟病患兒母親焦慮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12月在鄭州市兒童醫(yī)院住院的200例先天性心臟病患兒母親為研究對象?;純耗挲g≤2歲;所有患兒均為首次接受心臟手術;患兒住院時間為8~15 d;患兒母親文化水平均為中學及以上,且不存在人格異常、精神病史、神經系統(tǒng)疾病。對于患兒有其他嚴重并發(fā)癥的及患兒家庭有顯著負面事件(如單親家庭)的不計入研究范圍。將200例患兒母親隨機分成兩組,兩組患兒母親年齡均介于25~35歲,家庭住址均在河南省內,兩組中城市和農村比例均接近21:79,兩組患兒母親年齡及地域等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收集資料詳盡了解患者的各種情況, 做入院一般情況的詳細評估,包括患兒性別、年齡、家庭地域、年收入區(qū)間、費用支付方式等。對對照組患兒母親采用普通方式管理, 觀察組患兒母親采取PDCA模式管理。具體如下。
1.2.1 計劃階段 評估現狀,通過調查問卷的方式,對兩組患兒母親進行焦慮自量測試。問卷采用華裔教授Zung編制的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進行[6],SAS包含20個小項,每項采用4級評分。將20個小項得分相加,再乘以1.25后取整數部分即為SAS標準分。該分<50為無焦慮,50~59分為輕度焦慮,60~69分為中度焦慮,≥70為重度焦慮。本次調查共發(fā)放問卷200份,回收200份,問卷應答率100%。結果顯示,CHD患兒母親的焦慮程序均值為(56.63±1.52)分,明顯高于國內常模SAS均值(29.78±0.64)分,且72.69%患兒母親SAS處于焦慮中。根據蔣威等[7]的研究表明,影響患兒父母焦慮情緒的因素包括:患兒年齡、與患兒關系、家庭地域、經濟狀況及患兒病情;患兒父母需求排名前三的分別是患兒治療及術后、病情保證及幫助患兒。根據評估現狀及原因分析,筆者所在科室管理小組首先制定向患兒母親詳細講解治療過程及術后恢復情況,科室手術成功率,做各項檢查目的,引導到農合辦進行報銷咨詢等方案,同時做好集體指導和個別教育相結合的宣教形式方案。
1.2.2 實施階段 在全科室展開關愛患兒母親心理健康動員工作,并將每周二上午確定為業(yè)務學習時間,邀請科室主任講解CHD手術知識。對剛入院的患兒家屬宣教病房環(huán)境、規(guī)章制度、主管醫(yī)生及護士、同室患者等,同時給患者家屬講解CHD術前和術后的相關知識及注意事項。對于共性問題,執(zhí)行集體指導方案,一方面可以節(jié)省人力,另一方面,患兒家屬可以進行相互討論,達到比直接宣講更好的效果。
1.2.3 檢查階段 護士長帶領管理小組進行查房,對患兒母親關于自身困難等進行調查,每月對護士計劃方案執(zhí)行情況進行信息考核。
1.2.4 總結階段 針對檢查的結果,成功的經驗在以后的工作時遵循,沒有解決的問題提交下一個PDCA循環(huán)去解決。
1.3 觀察指標
嬰幼兒先天性心臟病術前需要進行常規(guī)檢查,心電圖、胸片,心臟彩超、血、尿常規(guī),肝腎功能等檢查,會產生一定費用。另一方面患兒母親還要鼓勵患兒積極進食高蛋白、高纖維素、易消化飲食等,同時要預防患兒出現感冒、發(fā)熱等癥狀。各種因素疊加導致其在術前2 d左右可能會出現一定的不適感,出現焦慮情緒,考慮術前時間比較緊張,醫(yī)護人員和家長都需要大量的時間準備手術,將問卷時間定在手術前2 d進行,一般是入院后第2天。手術后,因為各種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如術后麻醉清醒和手術創(chuàng)傷及各種插管的不適引起患兒的哭鬧;人工呼吸機可能導致肺部感染,患兒的痰量增多,出現呼吸困難現象;手術中的低溫、缺氧、酸中毒等因素可能影響傳導功能,進而造成心律失常;手術后需要保持患兒胸管引流通暢,預防出血嚴重現象;術后患兒的飲食控制導致其處于半饑餓狀態(tài)的哭鬧等等。這些因素在需要患兒母親傾注更多的精力和心血的同時,也很容易使其產生緊張、恐懼、焦慮不安等負面心理反應,造成其情緒波動的可能性大增。因此,在術后2 d再次對患兒母親進行問卷調查。出院前,患兒母親對3個月內不能打疫苗、控制患兒飲食,少食多餐,心率監(jiān)控,不適復查等醫(yī)囑也會產生各種各樣的疑慮和困惑。因此在患兒出院前對其母親進行第3次問卷調查。
為了使結果具有可比較性,此處選擇標準的SAS調查問卷表進行調查。為了區(qū)分,在問卷表上特別添加了“術前2 d”、“術后2 d”、“出院前”的字樣。對于觀察組的患兒母親嚴格按照本文1.2節(jié)所列方式方法進行溝通交流,對照組采取日常的方法進行交流。但兩組選定對象都要在各自患兒手術前2 d、手術后2 d,出院前接受問卷調查,如實填寫問卷調查表格。經過2015年度的原始問卷信息積累及2016年上半年的匯總、分析后得到結果。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9.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各個調查階段SAS評分分值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CHD會對患兒的身體健康產生嚴重威脅,越早進行手術治療效果越好,但很多家長對于此項手術技術缺乏了解;同時,住院手術對于一些家庭來說會形成不小的經濟壓力;第三個方面,因為患兒年齡較小,不能很好地表達或不能表達自己的感受,常以哭鬧表達;此外,部分父母擔心手術全麻會影響孩子以后的學習及生活等。這些因素疊加導致患兒父母,尤其是母親形成焦慮狀態(tài)[8-9]。母親的焦慮狀態(tài)會明顯影響患兒的狀態(tài),從而不利于手術的進行及術后恢復,對醫(yī)護人員的日常護理工作也帶來了挑戰(zhàn)。為了較好地管理患兒母親的焦慮狀態(tài),筆者所在醫(yī)院胸心外科通過PDCA循環(huán)法的有效應用,在患兒手術前2 d,手術后2 d及出院前對患兒母親的SAS評分中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通過PDCA循環(huán)方法,對引起患兒母親焦慮的各項因素進行積極正面的管理,提高患兒母親對CHD治療過程、術后恢復情況及各項檢查的認識。同時通過集中宣講的形式,介紹筆者所在科室治療CHD的成功案例,讓患兒母親與已手術過患兒的父母交流手術的成功率等積極信息,以安撫患兒母親,緩解其焦慮情緒。同時,護士及時與患兒母親溝通孩子的病情進展,讓患兒母親對CHD的了解加深,多給予患兒母親情感支持,傾聽她們的述說??梢詼p輕其焦慮程度。
綜上所述,CHD患兒的母親在其孩子住院期間會產生焦慮情緒,這種情緒需要護理人員進行很好地管控,采用PDCA循環(huán)法可顯著降低先天性心臟病患兒母親的焦慮程度。以更好地為患兒的治療、術后恢復以及護理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
參考文獻
[1]趙艷.PDCA 循環(huán)與質量管理[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2,11(34):416.
[2]陳庚,施婷,王鶯.PDCA循環(huán)法在提高護理質量中的應用[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4,12(26):84-86.
[3]曹美鳳.應用PDCA循環(huán)降低靜脈輸液護理缺陷率[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4,12(8):84-85.
[4] Hoffman J.The global burden of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J].Cardiovasc J Afr,2013,24(4):141-145.
[5]韓輝武,賀連香.先天性心臟病介入治療患兒父母焦慮與需求的調查研究[J].中國現代醫(yī)學雜志,2011,21(35):4454-4457.
[6] Zung W W.A rating instrument for anxiety disorders[J].Psychosomatics,1971,12(6):371-379.
[7]蔣威,楊宇,胡暉,等.先天性心臟病介入治療患兒父母焦慮與去求的調查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6,2(3):589-591.
[8]羅燕華,洪蝶玟,蔡志雄,等.護理干預對行介入治療手術的先天性心臟病患者的影響[J].廣東醫(yī)學,2013,34(1):164-166.
[9]陳愛梅.親情護理隊49例焦慮癥患者的臨床干預效果觀察[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5,13(7):117-119.
(收稿日期:2016-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