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語桐
“花香何及書香遠,美味怎比詩味長”。歲月長河中,有許多事情,隨著時間的流逝逐漸走遠,但我卻深深地記住了這句話,因為指尖上的詩香,最能長久而深刻地影響人的心靈。
千巖萬壑不辭勞,遠看方知出處高。
溪澗豈能留得住,終歸大海作波濤。
——唐·香嚴閑禪師、李忱《瀑布聯(lián)句》
詩中瀑布的形象不知啟迪了多少人!瀑布不甘心滯留在狹小的溪澗,以大海為自己的終極目標。為此它不辭辛勞,歷經(jīng)千巖萬壑,勇往直前,渴望更加廣闊的舞臺展現(xiàn)自己的價值,最終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細細品味,奔赴在高考之路上的中學生不也應像瀑布一樣,既要棄燕雀之小志,而效鴻鵠以高翔,又要有堅韌不拔、勇往直前的信念嗎?
城頭月落霜如雪,樓頭五更聲欲絕。
捧盤出戶歌一曲,市樓東西人未行。
北風吹衣射我餅,不憂衣單憂餅冷。
也無高卑志當堅,男兒有求安得閑。
——北宋·張耒《示秬秸》
讀罷此詩,我腦中不由得浮現(xiàn)出了這樣一幅畫面:寒風呼嘯的清晨,賣餅兒在空無一人的大街上叫賣,風霜雨雪中,凜冽刺骨的寒風吹透了他單薄的衣衫,他卻擔憂冷餅難賣。如此惡劣的環(huán)境,賣餅兒卻意志堅定,不畏艱難,樂觀執(zhí)著,揭示了草根生活中的“達人”精神。啟迪我們:職業(yè)本無高低貴賤之分,無論將來從事什么職業(yè),只要意志堅定,持之以恒,不畏艱辛,就會煥發(fā)出光芒,創(chuàng)造自己成功的人生。
未遇行藏誰肯信,如今方表名蹤。無端良匠畫形容。當風輕借力,一舉入高空。 得吹噓身漸穩(wěn),只疑遠赴蟾宮。雨余時候夕陽紅。幾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
——北宋·侯蒙《臨江仙》
詞人相貌丑陋,年長無成,屢屢被人譏笑,有輕薄少年將其形貌畫于風箏之上,詩人見之反而大笑,戲稱別人為“良匠”,并想象自己去蟾宮折桂。讀這首詩,我感到了詞人樂觀豁達的情懷。詞人后來一舉登第,官至宰相。我們在面對他人的譏諷或遭遇不順時,不也應該像他一樣,以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去面對生活嗎?
開卷有百益,人生樹常青。親愛的同學們,從聲光電的誘惑中抽出點時間,在燈光下,在晨曦中,拾起書本,讓讀詩成為一種生活方式,讓讀詩的季節(jié)與人生的季節(jié)如影隨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