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瀾
【摘 要】小學體育作為小學階段的一門活動性學科,在很大程度上要承擔起學生最初的運動啟蒙教育。體育游戲教學對小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有著重要作用,從身體素質到體育技能,再到集體團隊精神,寓教于樂的體育游戲活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應當廣泛應用。
【關鍵詞】小學體育;游戲;教學
孩子對于游戲有著非常特殊的感情,再加上游戲的條件、環(huán)境、規(guī)則經(jīng)常變換,對于兒童的智力發(fā)展、身體發(fā)育都有著良好的促進作用。特別是體育游戲,它不僅是小學體育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和組成部分,而且也是最有效、最有意義的體育活動,是對學生進行體育教學最好的辦法之一。再加上體育游戲具有一定的規(guī)則性,對于小學生的組織記錄性也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因此,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有效地開展體育游戲,不僅可以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的全面發(fā)展,而且還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各項優(yōu)良品質以及體育愛好和興趣的培養(yǎng)。
根據(jù)學生特征設計游戲項目
學校在進行體育教育時應始終堅持“健康第一、終身體育”的指導思想。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素養(yǎng),體育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積極引導,激發(fā)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熱情與興趣。因此,在設定教學任務、選擇游戲項目時,教師應根據(jù)小學生的年齡特點選擇符合他們興趣愛好的運動項目。例如,對于小學一、二年級的孩子來說,應該選用踢毽子、呼啦圈、跳繩等游戲類項目,培養(yǎng)學生的活動興趣;對于中、高年級的學生,可以選用球類游戲,發(fā)展學生的協(xié)調能力和綜合素質。教師還可以根據(jù)學生的性別特征選擇游戲內(nèi)容,比如男生喜歡對抗性、力量性、速度性較強的游戲,而女生在速度、耐力、體質等方面稍遜于男生,應該選擇一些平衡性、協(xié)調性較強的體育游戲。
游戲教學育體與育心相結合
所有的教育目的都是讓學生的性格自由的健康發(fā)展,體育教學也不例外。在體育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根據(jù)小學生的心理因素選擇游戲教學,還要適當在游戲中引入一些生活道理,讓學生們在課堂中收獲身心的健康。
例如在小學四年級體育課示中“快速奔跑”的教學活動可以這樣設計。教學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學習,了解到快速跑的基本知識,并且能夠基本掌握快速跑的基本動作,并且通過學習,發(fā)揚學生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通過開展“貓和老鼠”的活動活躍課堂氣氛。具體器材利用為:將貓和老鼠的頭飾用于創(chuàng)建情境與接力教學游戲,氣球用于老鼠尾巴進行活動,同時還可以開展踩氣球游戲活動,地墊用于組成對稱的兩個點解決學生跑得直的教學重點。
采用“互動式”的體育游戲教學方法
“社會交往活動與社會性的發(fā)展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離開了交往,社會性就無從談起”。對少年兒童來說,尤其是年齡小的兒童,交往活動是在游戲中開始的,可以說體育游戲是他們進行社會交往的最初起點。進行體育游戲就必然有同伴間及師生間的相互交流,小學生一方面要表達自己的意愿、主張、態(tài)度,另一方面要結合他人的意愿、主張和態(tài)度,并作出回應,這類交往就出現(xiàn)在各種競爭與合作性的游戲中。在體育游戲中,他們可能結成了兩種類型的交往關系,一種是現(xiàn)實的伙伴關系,一種是游戲中的角色關系,無論哪種可能的交往關系,都為小學生的社會性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
善用體育器材開展游戲教學
體育教師在進行體育游戲的時候,需要對已有的體育素材進行一定的處理,創(chuàng)編教材,挖掘體育素材更深層的作用,對素材進行第二次開發(fā)利用,依據(jù)新課程標準的體育教學理念,在教學活動中,根據(jù)學生們的興趣愛好改變教學形式,豐富體育課堂內(nèi)容。
根據(jù)蘇教版小學體育課標要求提高小學生的跑跳能力以及對體育的理解思考能力,在進行呼啦圈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開展“圈的游戲”增加體育課堂的趣味性。
教師問學生:“你們能用呼啦圈進行各種跳躍的練習嗎?”通過問題引導,學生的思維被激活:單腳跳圈、雙腳跳圈、單跳雙落、左右交換跳等等。“在跳圈的基礎上我們能用圈進行各種跑的游戲嗎?”教師又拋出了一個問題,學生的興趣又一下被調動起來,他們開動腦筋又玩出了障礙跑、帶圈跑、接力跑。教師充分運用這些通過學生想象設計生成的資源,開展了同學比賽、個人表演、小組展示、集體模仿等形式的活動,讓學生充分體驗、充分活動、充分展示。
在真實的體育課堂上,體育教師應該更注重師生互動的即興創(chuàng)造,不一定非得按照既定路線實施體育課堂教學,因為小學生心理比較多變,有些時候,教師計劃好的游戲方案往往很難帶動小學生的玩樂興趣,此時,教師就應該進行即興創(chuàng)造,利用已有的教學資源,找到能夠提高課堂生命力的措施,盡量不要讓學生覺得體育課很沉悶。
小學體育游戲教學應注意的事項
首先是要注意游戲內(nèi)容和規(guī)則的針對性,依據(jù)學生的年齡特征和教學目標設計出科學有效的游戲內(nèi)容,以保證學生在游戲中獲得思維和能力的提高;其次,要注重游戲教學過程中的組織紀律,一些實施過程容易混亂的游戲應當果斷取消,同時要注意觀察游戲過程中學生的各種狀態(tài),保證游戲教學的合理性;再次,對游戲結束后的評價要及時,讓每一個學生真正感受到游戲的樂趣,真正呵護關愛到每一個學生,讓他們感受到來自集體的關注和溫暖。
游戲教學可豐富體育教學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鍛煉的自覺性和積極性,使傳統(tǒng)體育教學變?yōu)榭鞓敷w育教學,由原來的教師教學生的單向教學模式變?yōu)榻處煹慕膛c學生的雙邊活動,從而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熟練掌握基本技術,提高技術水平,保證教學任務的完成,促進學生的德、智、體、美等全面發(fā)展。游戲化的教學手段豐富了教學方法和手段,對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的能力,加強學生的素質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