聾啞人是一群需要特別關注的群體,他們生活在無聲的世界中,感受到了痛苦和寂寞。教師要通過有效的教學方式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促進他們融入到課堂探究中,主動地思考。教師要善于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他們走入到課堂情境中,通過觀察和大腦的邏輯思考進行推理判斷,從而形成自己的主觀認識和觀點。真實世界的情境能激發(fā)學生的共鳴,使他們融入到情境,使學習變得更加有效。
一、情景教學符合聾生的學習心理
聾生由于聽覺上的障礙,帶來語言發(fā)展的遲緩或落后,思維發(fā)展受到一定限制,但直觀感受力強,不善于記憶抽象內容。聾生的溝通與交往能力,不是天賦能力,需要經過嚴格的、大量的訓練和培養(yǎng)。教師要善于創(chuàng)設情境,通過真實的情境來引導聾生去思考和分析,學會表達與溝通。他們學習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懂得知識,而且要讓他們能真正運用所學知識去理解現(xiàn)實世界中的問題。心理學家認為聾生學習知識的動機和對知識的渴望不是先天的,而是被教師所設計的具體情境激發(fā)出來的。因此教師應經常為聾生設計各種情境,如果聾生對這種情境足夠地熟悉,他們就會學著去表達,用他們的知識來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的某些具體問題,達到成功的溝通。
二、創(chuàng)設情景的主要途徑
聾校情境教學設計要遵循三個原則:1.可接受性。情境的設計要根據(jù)聾生的年齡、認知水平恰當?shù)卦O置,控制好難易程度。2.趣味性。情境設計符合聾生的心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從興趣入手,到主動參與,活動就有了共同關注,這是任何目標達成的第一步。3.真實性。聾生的抽象思維發(fā)展較弱,真實的情境才能培養(yǎng)聾生的觀察、思考和應用能力,有利于聾生在真實的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真實的情感和態(tài)度。
1.實物演示情境讓學生更好地認識事物
對于每一個人來說通過真實地接觸一樣事物會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對于聾生的教育過程中,教師要多讓他們接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通過創(chuàng)設事物情境的方式來獲得知識,提高理解能力。這種事物的情境給聾生呈現(xiàn)了一個真實的學習環(huán)境,他們可以帶著任務進行探究和思考,在親身經歷中感受學習的快樂和樂趣,達到活學活用的目的。例如在學習《菜市場》這節(jié)課除了有書本教材,還采用了實物模擬情境。教師選用蔬菜、水果、電子秤的實物,一一展現(xiàn)給聾生。以蔬菜、水果、電子秤實物為中心,“老板”和“顧客”有買有賣,也有單價數(shù)量,構成一個整體,以演示去菜市場買菜的情境。貼合實際生活,以直觀的情境表現(xiàn)出來,聾生容易理解。
2.表演體驗情境幫助學生領悟教材
表演是聾生喜聞樂見的一種教學形式,他們盡管不會使用語言,但是他們的肢體語言是異常豐富的,教師要善于挖掘他們身上的肢體語言,利用這種語言更好地進行溝通。在表演的情境中,聾生通過展示會讓交流的對象非常直觀地看到他的思想和情感態(tài)度,從而更好地理解聾生的內心,了解他的語言?!墩J識醫(yī)院》就用了表演體會教材內容,這一課中的角色分別有病人、護士及醫(yī)生。本課的情境設置了簡單的掛號處、交費處、藥房、診室四個部門,教具有醫(yī)生的白大褂、護士服、聽診器、針管、小玻璃瓶。教師先要講解進醫(yī)院看病的步驟,接著教師和聾生一起做示范。教師扮演醫(yī)生,聾生自由選擇角色。病人來醫(yī)院的第一步是要去掛號處掛號;接著去相應的地方看病,醫(yī)生用聽診器等一些設備檢查完之后,開出一個病歷單,病人拿著單子到交費處交費再取藥,拿著藥找護士打針,打完后就可以離開醫(yī)院了。聾生通過模擬去醫(yī)院看病的過程,了解了這些步驟,以后去醫(yī)院看病就知道該如何做了。通過情境表演,促進聾生交往能力的發(fā)展。
3.生活展示情境讓學生體驗生活
陶行知曾經說過“社會即學?!?,把聾生帶入社會,利用社會這個大學校來教育他們,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社會的真實情景是任何模擬都無法超越的,在社會環(huán)境中,教師帶領學生通過觀看的方式來了解社會,進而幫助他們建構自己的認知結構,理解社會情境,學會在這種情境中進行表達和溝通,幫助聾生感知并理解教材內容。把聾生帶到大街上,讓他們親自去商場買東西,去郵電局寄信,去汽車站買票并排隊進站,去快遞公司看收發(fā)快遞,他們的大腦會收到直接地刺激,使學習成為自愿的事,在潛移默化中進行,在不知不覺中習得。
情景教學真正給《溝通與交往》課堂帶來了生機,帶來了歡樂,對聾生的學習具有重要的意義。通過不同形式的情境教學,聾生的溝通和交往能力明顯得到了提高,有利于他們快速地融入社會,掌握生存技能。
呂健,甘肅蘭州市盲聾啞學校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