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多年的初中語文教學,常常出現(xiàn)這樣的現(xiàn)象,相當一部分學生在小學學習時語文興趣濃厚,成績優(yōu)秀,但升入中學后對語文學習卻感到很不適應,學習興趣減退,學習質量大幅度下降,時間一長不但語文學不好,而且還會對其他學科的學習產(chǎn)生消極的影響。我一直都以為自己沒有找到適合學情的教學方法,雖經(jīng)過多次嘗試改進,效果仍然不明顯。
其原因何在?
我所在的三店學校是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學校的這一特點給了我們更多的參加教學交流活動的機會,通過參加我校中小學交流教學實踐活動,我對之前的困惑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覺得目前中小學在語文教學方面不能持續(xù)發(fā)展的主要原因如下:
一、兩個學段之間語文教材跨度大
現(xiàn)行小學語文教材內(nèi)容比較簡單,知識點少,教學上一般要求學生側重于識記和淺層的理解,思維難度不大。然而現(xiàn)行中學語文教材內(nèi)容往往一下子加深,知識點增多,每單元有訓練要點,每課又各有難點和重點,從初一上學期開始對學生的要求就大大提高了,知識點除有大量需記憶外,更側重分析與理解,思維難度增大。教材的特點及要求有了如此之大的轉變,對這一時期的學生來說是很難在短時間內(nèi)適應的,學習狀況下滑也就在所難免了。
二、教學方法不同
相對來說,小學教師講課速度較慢,課堂容量較小,要掌握的知識反復講,反復練。部分老師甚至牽得過多,對作業(yè)精批細改,使學生每個知識點都過關。而中學的教學就不同了,由于課時緊,中學教師講課速度一般較快,課堂容量大,許多知識點沒有那么多的時間反復講練。由于所教學生過多,老師不可能一一對應作細致的輔導,這就要求學生要有高度自覺性,認真、獨立地完成好作業(yè)。
三、考試形式和難度的不同
小學階段測驗題量少,難度小,時間充裕,且考點多已在平時練習中反復操練過。學生只要平時能認真聽課,完成好作業(yè),不需花太大力氣也能保持好成績。
而中學測驗題量大,難度大,時間少,且考點多作了變形,還有知識點的延伸,要求學生高效高質量地完成。學生靈活應變能力不夠,成績就上不去。
從上述情況中我們不難看出,小學和初中語文教學在教材內(nèi)容、教學方式、教學要求、考試難度等方面都存在明顯的差距。剛從小學畢業(yè)的學生面對如此大的變化,自然感到學習吃力,難以適應,隨著教學內(nèi)容的增加與難度的加大以及失敗次數(shù)的增加,學生對學習語文的興趣與愿望將會減退,甚至產(chǎn)生畏難和抵觸情緒,從而造成大批學生的“分化”與“滑坡”。中小學語文教師應該針對語文教學存在的狀況,及時采取積極有效措施去改革義務教育階段不同學段的語文教學,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通過一體化的對策去改變這一現(xiàn)狀。
一、對義務教育階段九年的知識點進行梳理
由于教材體系是按主題進行的單元編排,導致語文知識不明顯,沒有系統(tǒng),而教師對課文的理解不同,挖掘到的知識點也會有偏差,這樣傳達給學生時,就會不一樣,課文只成了一篇篇獨立的材料,教師的解讀更多地只停留在內(nèi)容層面上,甚至一個單元的幾篇文章之間也難有知識上的聯(lián)系。學生的學習就更沒有體系了。所以梳理出九年的語文知識點就尤為重要,每一學段要落實哪些知識點,教師應該心中有數(shù)。
二、分段教學實施的具體方法
目前,我們主要以這樣一條主線來帶動語文教學:第一學段強化漢語拼音和漢字教學,使學生能準確地拼讀音節(jié),正確書寫音節(jié);漢字書寫規(guī)范、端正、整潔;會用音序和部首檢字法獨立查字典。第二學段強化詞語教學,養(yǎng)成隨時查字典的習慣,積累雅詞,會運用詞語寫話。第三學段教會學生做到敘事內(nèi)容具體。第四學段則在內(nèi)容具體的基礎上學習運用多種表達方式。我們還把這條主線納入到命題中,考查學生的掌握情況。
三、中學階段注重對學生進行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學生進入中學階段后,語文教學應在“過渡期”放慢腳步,采取半扶半放方式;教師從實現(xiàn)素質教育總目標出發(fā),積極更新課堂教學觀,深入開展課堂教學改革。
在初一上半學期這個“過渡期”內(nèi)應適當降低學習難度,幫助學生打好基礎,增強學生自信心。初一新生面對新的環(huán)境、新的教材、新的老師,需要一段時間去適應。教師應該放慢教學腳步,適當降低要求,在不斷的成功體驗中增強信心,從而產(chǎn)生持久的學習動力。例如在初中語文第一冊第一單元的教學中,不要急于對課文開展較深層次的分析理解,而應側重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了解初中語文教材的特點以及語文學習的一般規(guī)律、方法。又例如在初一上學期的每次測驗或考試前,教師可與學生一起回顧、整理、歸納知識要點,列出詳細的復習提綱;測驗考試后再共同分析失誤原因,總結教訓;到初一下學期就可放手讓學生自己進行上述工作。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盡量使用簡單易懂的教學用語,避免使用深奧艱澀的學術語言。對于學生的發(fā)言,都應充分肯定其學習積極性。要珍視學生的點滴進步,保護學生要求進步的熱情,在不斷的肯定與鼓勵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與能力,從半扶半放教學方式過渡到讓學生自主獨立地學習。
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與欲望,使學生在活學、樂學中提高語文思維能力。教師要想方設法讓課堂教學活起來。教師務必發(fā)揮主導作用,依靠全體學生共同營造健康的課堂教學心理氛圍,以促進學生主體作用的發(fā)揮?!爸卟蝗绾弥撸弥卟蝗鐦分?。”巧妙地運用各種教學方法,能使教學過程生動活潑,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吸收以及自學能力的形成。主要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1.舉行語文知識競賽。例如作文競賽,演講比賽,讀書知識問答等。
2.排演課本劇。讓學生自編自導自演課本劇是一種極為有趣的活潑的教學方法,它既能使學生形象、直觀、立體地透視課文,深入地把握課文主旨,又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3.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感受到生活與語文學習的聯(lián)系緊密,明確學好語文的意義重大。體驗獲得感,增強學習的信心。
語文教學一體化研究是一項長期的工程,它需要我們有耐心,有恒心,也需要我們實實在在地去做。我們的研究必須圍繞學生學科素養(yǎng)的提高,而不是單純?yōu)榱酥R的傳授,更不是小學教學中學化。它要求我們中小學語文教研組形成一個和諧合作的團隊。這樣才能將研究落到實處,找到切實有效的方法,讓學生的語文能力得到持續(xù)的發(fā)展。
吳進敏,湖北武漢市東西湖三店學校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