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中山市僑中英才學校 盧 芳
合作學習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機融合
廣東省中山市僑中英才學校 盧 芳
新課程改革使課堂中的教學模式有了許多新的變化。合作學習一直是一種運用較為普遍的教學模式,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合作學習近些年來更加受到了老師們的關注。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們通過團隊或者小組之間的合作,學習和理解課堂中所講的知識。這種教學模式可以讓學生自主解決問題,增強學生之間的合作能力和溝通能力,對于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有著很大的幫助。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合作學習的方法,對于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語文學習成績,有著很大幫助。
語文是一門充滿魅力的學科,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許多有趣的教學內容,但如果只是聽老師在課堂上講,這些內容就會略顯枯燥,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就會減弱。通過合作學習,學生之間可以相互交流,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課文中的意思,加深對課文的印象。在這個過程當中,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會被調動起來,學習的氛圍也會變得更加活躍,學習效果會更好。
合作學習不同于以往傳統(tǒng)的學習方式,在合作學習當中,學生才是教學活動的主體,他們會通過和團隊其他成員之間的交流和溝通自主學習新的教學內容。在這個過程當中,學生之間需要通過溝通來表達自己的想法,通過合作來獲得新的知識,溝通和合作的能力自然而然就會得到提高。在合作學習當中,由于學生才是主體,他們會更加主動學習,對自己的要求會更高,學習能力會因此而增強。
小學語文教學的要求不僅是要讓小學生學習漢字、新課文,最主要的是要培養(yǎng)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提升其文學素養(yǎng),使其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通過合作學習,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會更多,思維會更加開闊,學習主動性也會增強。這個過程不僅培養(yǎng)了小學生與人合作的能力,也加強了他們溝通表達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學之間會通過團結合作,相互幫助,共同學習,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通過互相討論的形式,孩子們還可以學習到新的思維方式,思維模式會更加發(fā)散,在這種學習氛圍當中,學生的語文綜合水平就能得到提高。
一個班級當中總會有一些成績好的學生和一部分成績比較差的學生,好的學生對課文知識的掌握程度會比較高,在合作學習的過程當中,這一部分學生能更好地完成老師的要求,主動參與到合作和討論中來;而對于一些成績較差的學生來說,由于本身對課文的理解程度不夠,在合作當中不能很好地完成老師的要求,參與合作的積極性就會降低。由于一些老師對于合作學習的理解有偏差,他們在進行這項活動時,會更傾向于有好的教學氛圍,因此會更加關注成績比較好的學生??此苹钴S的課堂氛圍中,主要發(fā)言的也是一些學習成績好的學生,他們的學習能力在這個過程中會越來越高,而一些成績比較差的學生無法學到新的知識,這樣一來,合作學習就成了一種形式化的教學方法。
合作學習參與的主體是學生,但也需要老師做出一定引導。有的老師過于強調合作,但是由于學生之間性格、學習習慣以及對于知識的掌握能力不同,在合作學習的過程當中會有著不同的差異。有的學生會積極參與到學習中去,有的則不善于思考、不夠積極,顯得比較被動。由于小學生心智發(fā)育還未成熟,在合作學習的交流過程當中,很有可能會因為溝通不暢出現(xiàn)爭執(zhí),如果教師不能進行很好的引導,就會導致學生之間出現(xiàn)矛盾,使合作無法順利展開。
在開展教學過程中,老師是起到主要推動作用的人。老師作為合作學習的引導者,要對合作學習的過程起到把控作用。在一些實際的操作當中,由于老師對于學習方向的把控不夠,課程時間安排不科學,學習內容設置不合理,影響到了學生參與合作學習的積極性,不能起到很好的學習效果。
合作學習不同于個人學習,需要學生通過團隊的形式來完成老師布置的學習任務。在這個過程中,分組就顯得尤為重要,小組之間的劃分是否合理,會對最終的學習效果產生很大的影響。因此,在分組的過程中,老師需要充分抓住每個學生的特點,根據(jù)教學的內容和要求,將學生按照學習能力、年齡、性格等特點進行合理劃分。一般來說,小組人數(shù)不宜過多,4~6人比較適宜,小組之間的水平差異也不應過大,除了學生之間自由組合的小組之外,其他情況下的小組劃分應該使每個小組保持差不多的水平,以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在學習過程中,需要學生先進行自主學習,而合作學習也是自主學習的一種方式,老師可以利用這一點,把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結合起來。在合作學習之前,先讓學生自主預習,把預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無法解決的問題記錄下來,在合作學習中與同學進行討論,使學生對課文理解得更加深刻。在選擇學習主題時,老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制定一些具有特色的學習主題,激發(fā)學生參與合作學習的積極性。老師要合理把控整個流程,在學生遇到困難、討論無法順利進行時,對其進行合適的引導。對于學習時間的把控也非常重要,老師應當注意學生討論的內容,以免因為討論偏題而浪費學習時間。
在合作學習當中,評價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老師的評價不僅是對學生合作學習效果的檢查,更能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老師的評價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對學生個人的評價,二是對整個團隊的評價。在進行評價之前,老師應當組織好語言,無論是批評還是表揚,都應使學生感受到被尊重。對學生的個人評價要基于學生自我評價的基礎,通過自我評價,學生對自己有了整體認知,老師也能從自我評價中對學生有更加全面的了解。老師應站在客觀公正的角度對學生進行評價,指出學生的不足,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點,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自己,使學生得到激勵。在對團隊進行評價時,老師首先要肯定整個團隊的作用,再針對不足和表現(xiàn)比較突出的個人進行評價,以此樹立學生的團隊意識,增強整個團隊的自信心。
總結階段是整個合作學習的結尾階段,這一階段是對學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學到的知識和經驗的總結,由老師來主導進行。首先要組織學生對學到的知識進行自主總結,針對其中的不足,老師再加以補充,以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然后老師需要指出和記錄下在合作學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和學生一起探討解決方案,在下次遇到同樣的問題時可以有所參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