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
摘要:近些年來,隨著德奧藝術歌曲在我國逐漸得到推廣,人們深切的感受到它巨大的藝術魅力。其歌曲以優(yōu)美的旋律、豐富的情感、深刻的思想、細膩的語調而受到我國音樂愛好者的喜愛。對于聲樂專業(yè)學生而言,演唱德奧藝術歌曲的過程也是提高自身藝術修養(yǎng)的過程。本文將從六個方面談一談演唱德奧藝術歌曲在聲樂教學中的應用及意義。
關鍵詞:德奧藝術歌曲 演唱 聲樂教學
進入19世紀,歐洲聲樂藝術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發(fā)展成就,其中值得一書的就是德奧藝術歌曲的興起與繁榮。在德國、奧地利,出現(xiàn)了以舒伯特、舒曼、勃拉姆斯、沃爾夫、馬勒、理查·斯特勞斯等作曲家為代表的藝術歌曲創(chuàng)作高峰。作為浪漫主義音樂與浪漫主義抒情詩相結合的產物,德奧藝術歌曲是作曲家通過對詩歌的理解和感受,用音樂語言來表達其中內涵與思想。作為與歌劇平分秋色的聲樂體裁,歐洲藝術歌曲發(fā)展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由于各個國家和地區(qū)的社會背景與文化的不同,逐漸形成不同的風格與流派。各個國家對藝術歌曲的稱呼也各有不同,較具代表性的有:德奧藝術歌曲(Lied)、法國藝術歌曲(M6lodie)、意大利藝術歌曲(Canzone)、俄羅斯藝術歌曲(PoMahc)等等。在各國藝術歌曲領域里,德奧藝術歌曲一直是最受矚目的,也是19世紀歐洲浪漫主義藝術歌曲發(fā)展的開端。因此在聲樂教學中,演唱德奧藝術歌曲具有重要的教學意義。這對提高學生的演唱能力、增強學生的藝術修養(yǎng)及藝術品位起到了十分關鍵的作用。
德奧藝術歌曲是一種集專業(yè)性、藝術性于一身的“創(chuàng)作歌曲”。其本身充滿著抒情優(yōu)美的旋律和詩情畫意的歌詞很適合聲樂學生去理解、體會和演唱。而聲樂教師應該讓學生在演唱藝術歌曲之前,深刻了解和把握德奧藝術歌曲的創(chuàng)作風格與特征,并在演唱實踐中加以應用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首先,德奧藝術歌曲的歌詞大多采用浪漫主義詩人的詩篇,尤其以抒情性、文學性、哲理性較強的詩篇為主。如歌德、海涅、席勒、普希金、艾興多爾夫等當時杰出的浪漫主義詩人的名篇,自然成為德奧作曲家創(chuàng)作藝術歌曲的首選。這些詩篇思想深邃,情感豐富,韻律優(yōu)美,講究形式與內容的協(xié)調統(tǒng)一,從而使浪漫主義抒情詩與浪漫主義音樂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完美結合。例如:作曲家舒伯特就經常選用歌德和席勒的詩歌,舒曼則經常選用海涅的詩歌來創(chuàng)作藝術歌曲??梢?,學生要想演唱好德奧藝術歌曲,不僅要了解歌曲的旋律線條,更要對詩歌中所要表現(xiàn)的內涵進行深入細致的探求。因此,演唱任何一首藝術歌曲都要對作品的時代背景、風格特點以及情感表達有所了解。只有這樣才能深入理解德奧藝術歌曲的內涵,從而做到用真摯豐富的情感來完成對作品的演唱。同時還要將德奧藝術歌曲的語言、情感與音樂通過豐富多彩的聲音手段進行充分地展現(xiàn),演繹完美的音樂形象,實現(xiàn)了自己的二度創(chuàng)作。當然,這就需要聲樂教師在教學中,訓練學生多了解與其相關詩篇的思想境界及情感內涵,以整體增強自身的文學修養(yǎng),提高綜合性的文化素質,從而達到較好的演唱德奧藝術歌曲的目的。
第二,德奧藝術歌曲的精神本質就是音樂與詩歌的絲絲入扣、水乳交融,融為一體,作曲家非常重視詩歌的音樂性,在旋律創(chuàng)作上著力揭示歌詞中的詩情畫意,描繪出音中有詩、音中有畫的美麗景致。為了達到上述情境與效果,首先,作曲家常常會選擇符合音樂旋律創(chuàng)作要求的優(yōu)秀詩篇,其中包括敘事詩和抒情詩等不同的類型。其次,作曲家在歌詞的處理上通常采用“通貫體”或“分節(jié)歌”的創(chuàng)作手法,即每段歌詞所配的音樂旋律相同或不同,它常常根據歌詞內容發(fā)展的線條需要而決定。再次,在藝術歌曲的創(chuàng)作中也會因內容的需要分為單獨曲和套曲。由此,這些奇妙的詩意結合清晰的音樂語言以及情緒上的深刻性、細膩性和不重復的表現(xiàn)手法,都使藝術歌曲富有獨特的韻味,詩歌的內涵在音樂中升華,審美的境界得到充分的展示,產生了巨大的藝術震撼。要演唱好一首藝術歌曲,必須通過真摯地情感,美妙的聲音,才能賦予歌曲鮮活的生命力,才能以情帶聲、聲情并茂地將作品的主題思想和思想情感淋淋盡致地體現(xiàn)出來。因此,聲樂教師要因地制宜地針對每一首藝術歌曲風格與特點,具體地指導和培養(yǎng)訓練學生去深刻理解歌詞的精髓,以準確表達作曲家的音樂思想,從而最大限度地、真實地揭示詩歌與旋律所營造的音樂意境。
第三,德奧藝術歌曲的演唱具有室內樂的性質特點,它通常采用鋼琴伴奏,并在樂曲中體結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藝術歌曲鋼琴伴奏的寫作十分講究,必須與歌唱部分做出符合藝術內容表現(xiàn)的演繹,并巧妙地將鋼琴融入詩歌的意境中,與歌唱共同揭示出詩歌中尚未表達完的思想情結,從而形成美妙無比的藝術和聲效果。在德奧藝術歌曲中,鋼琴伴奏不僅承擔著渲染氣氛、抒發(fā)情感、描繪意境。揭示內心情感的作用,還要刻畫和補充歌曲的音樂形象,與歌唱者交流、對話。在此,鋼琴伴奏與聲樂演唱是同等重要的,它不僅起到和聲與節(jié)奏的襯托作用,而且會運用特定的音型或更復雜精致的織體來表現(xiàn)歌曲的意境與內涵,因此可以說19世紀德奧藝術歌曲是人聲與鋼琴的“二重唱”。有時在某些藝術歌曲中,鋼琴伴奏的部分還會超出歌唱的部分。例如:德國作曲家舒曼、奧地利作曲家沃爾夫的一些藝術歌曲對鋼琴伴奏的依賴就格外明顯。為了實現(xiàn)鋼伴與演唱的水乳交融、相得益彰,聲樂教師必須做到以下兩點:1.要將德奧藝術歌曲的主題背景、思想內涵、語言特點與音色、節(jié)奏的變換,以及旋律的強弱、快慢等,向聲樂學生提出嚴格的要求。2.要為自己的學生找一位優(yōu)秀的鋼伴老師,并建立好和諧、默契的合作關系。由此可見,聲樂教師應該要求學生與鋼琴伴奏養(yǎng)成良好的默契,通過與鋼琴伴奏的深入交流與溝通,是演唱好藝術歌曲的又一關鍵環(huán)節(jié),不可或缺。
第四,19世紀德奧藝術歌曲的篇幅大多短小精致,抒情性強,沒有過多的戲劇性情節(jié)。因此演唱時不應有大幅度或強烈的音量變化,而是采用有控制的氣息,支持抒情柔和的歌唱并隱藏在歌聲中,使歌曲在細膩柔美、溫婉抒情、平和統(tǒng)一的聲音狀態(tài)中完成演唱。而這也正是衡量歌唱者是否具有良好的聲音控制能力,優(yōu)美動人的音質,清晰的咬字和恰當的表達內心情緒的重要標尺。從表面上看,藝術歌曲旋律線條自然流暢,音域跨度不大,不需要過于華麗炫耀的唱腔,但是真正表現(xiàn)出每首藝術歌曲的情感與韻味并非易事。聲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演唱能力及特點,量體裁衣,具體安排一些適合他們的作品。與此同時,還應要求學生通過系統(tǒng)的、耐心細致的專業(yè)訓練,以及對歌曲技術要求的體會才能在演唱的過程中獲得較好的技術保證,從而更好的提高學生的演唱能力。
第五,聲樂藝術脫離不了語言,語言脫離不了語音,演唱者如果不研究德語的語音規(guī)律,是很難準確地完成對德奧藝術歌曲的演唱。在演唱一首藝術歌曲之前,學生必須掌握這首作品標準的德語語音,并做到發(fā)音準確性、規(guī)范性及科學性。與意大利語、法語相比較而言,德語是一種不太連貫、發(fā)音較硬、音節(jié)變化較多的語言。例如:德語中存在著相對復雜的元音音素(有正常元音、變元音、雙元音之分),輔音組合“ch”前后接以不同的元音或輔音后發(fā)出不同的音組等等。德語還是一門很富于節(jié)奏感的語言。當演唱速度較快的藝術歌曲時,保證吐字的清晰對于歌唱者是一個考驗。絕不能讓每個字音隨意地流失,尤其是由兩個以上輕輔音結尾的詞。可見,在德語中,詞尾以輔音為結束的單詞是需要特別的強調與注意的。而演唱富于朗誦性的藝術歌曲時,歌唱者則需要根據歌詞的思想內容、情緒、及音樂的起伏,采用朗讀化的模式來完成作品,尤其要注意對邏輯重音的把握。在聲樂教學中,保證德語輔音的準確、元音的純正、語句的韻律是完成德奧藝術歌曲語言方面的重要前提及必要保證。
第六,德奧藝術歌曲的演唱不需要布景、道具、舞臺造型和音響設備,主要是依靠歌唱者的音樂表現(xiàn)及詩意氣質來表達作品的思想內涵,而且大多在小范圍的音樂會上演出,是一種純粹、精致的聲音藝術。因此需要聲樂教師培養(yǎng)學生具有高度的藝術修養(yǎng)與音樂感染力,如果沒有這些能力就很難表現(xiàn)出德奧藝術歌曲的美感與魅力。同時,學生還要具備快速轉換情緒與角色的能力,有時需要在一首二、三分鐘的歌曲中同時扮演不同的角色,表現(xiàn)不同的情緒、語調和音色。例如:舒伯特的《魔王》和舒曼的《禁衛(wèi)兵》。有時在演唱完一首緩慢憂傷的歌曲之后,要立即轉換到另一種角色或另一種輕松歡快的歌曲中去,因此,歌唱者要具有豐富的生活與情感體驗和多種多樣的表演技能與手段,以及快速反應與調整的能力。而這也正需要聲樂教師在要求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多去體驗生活,培養(yǎng)良好的藝術修養(yǎng),掌握多樣化的、嫻熟的歌唱技能,以及快速反應的控制能力。
總之,聲樂教師在德奧藝術歌曲的教學實踐中,不僅要培養(yǎng)和訓練學生科學的歌唱技術、準確的語音語感、良好的文學修養(yǎng),同時還必須具有對作品較深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這是因為演唱德奧藝術歌曲的最高境界不只是展現(xiàn)聲音的技巧,而是應以深厚的藝術修養(yǎng),準確全面地詮釋作品的思想內涵及藝術形象。除此以外,聲樂教師還要鍛煉學生能根據每首歌曲的調式、調性,細致地分析作品的旋律特征及曲式結構,運用自己獨特的理解能力,張開想象的翅膀,來完成作品的二度創(chuàng)作,使藝術歌曲得到最完美的呈現(xiàn)和表達。綜上所述,聲樂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緊密結合德奧藝術歌曲的風格特點進行教學,對于聲樂學生掌握演唱技能、提高藝術素質是至關重的,具有深遠的教學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