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揚
公元220年十一月,魏王曹丕接受了漢獻帝的禪讓詔書,在受禪壇登基為帝。
在我們的固有歷史觀念中,曹丕所謂的“禪讓”是一出讓人大起生理反應(yīng)的政治鬧劇,是刺刀下的虛偽套路。
這么說大概也有些道理。曹丕受禪的過程的確讓人生厭,你想當(dāng)皇帝直接當(dāng)就罷了,反正大漢朝廷的各種軍政實力自曹操時代開始就掌握在曹家手中,又何必搞那么多虛偽的繁文縟節(jié):漢獻帝光禪讓詔書就下了四次,曹丕也義正詞嚴地推托了三次,群臣更是勸進了數(shù)十次,曹丕才扭扭捏捏地變成了“魏文帝”。
所以,曹丕就真的是一個可笑的篡位者,禪讓就真的是一場缺乏政治內(nèi)涵的鬧劇了?
當(dāng)然不是。事實上,曹丕在不經(jīng)意間開辟了一個“偉大”的政治傳統(tǒng):從曹魏代漢開始,到魏晉禪代進一步確立了“曹丕模式”,整個東晉南朝時代,再到隋代北周,李唐代隋,直到趙匡胤最后一次施行禪禮為止……在整個中古時代長達七八百年的時間里,曹丕式的禪讓成為王朝更替的基本模式。
當(dāng)然,禪讓從理論上說是堯舜禹這些圣王開創(chuàng)的,但那是不可考的神話時代,他們的最大意義反而是為曹丕提供了“理論依據(jù)”。而王莽的“代漢建新”則是一次失敗的禪讓實踐,這反而更加凸顯了曹丕成功受禪的典范式意義。清代史學(xué)家趙翼在《二十二史札記》中說,“自曹魏創(chuàng)此一局,而奉為成式者且十?dāng)?shù)代,歷七八百年,真所謂奸人之雄,能建非常之功者也”。
曹丕模式的最大意義是什么?在我看來,就是和平地完成王朝政權(quán)更替。禪讓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程序正義,通過一套合法性的程序達成王朝更替的目的。即使你把這看作刺刀下的作戲,但你或許也會承認,這種虛偽的程序總要比弒君或者天下大亂人口減半要好多了吧。
從和平完成王朝更替的角度來看,我們或許對曹丕的很多“可笑”行為有了更多理解。比如,曹丕為何要屢次拒接漢獻帝的禪讓詔書,這自然遠非真心實意,但曹丕用了九個多月時間才完成全部禪位過程,可能證明了他的某種政治智慧。曹丕用了九個多月的時間,給予朝廷內(nèi)外“人心思漢”懷舊情緒以充分時間消化,逐步削減遺民對新政權(quán)的敵意,避免短期內(nèi)過大的政治動蕩;曹丕以漢獻帝禪讓的形式來取得政權(quán),也給了自稱秉持儒家價值觀的臣子們一個“下臺階”的機會,既然皇上自己都撂挑子了,忠臣們也只有半推半就轉(zhuǎn)仕新朝了,難道你還真讓忠臣孽子們以死殉漢,甚至被族誅么?
當(dāng)然,你也可以說,不服怕什么,有兵即可。OK,你不在乎合法性的話,就當(dāng)曹丕虛偽好了。
在曹丕模式下,前代帝王及其宗室家族的利益也得到了保證,這也在最大程度上防止了舊王朝勢力玉石俱焚的極端舉動。從人性而言,你只有保證了失敗者的安全出局,才能保障成功者的順利上位。拿漢獻帝來說,他禪讓后被曹丕封為山陽公,好吃的好用的管夠,政治地位也高于一般諸侯王,曹丕曾親口說,“天下之珍,當(dāng)與山陽共之”。再以北宋代周來說,柴家禪位后的錦衣玉食與自由度,我們多少可從《水滸傳》中的柴進大官人身上感受到。
更足以證明曹丕模式“真誠”的是,漢獻帝并沒有作為政治潛在威脅被暗殺掉,而是得以善終,活得比曹丕還長。漢獻帝去世時,曹丕之子魏明帝曹睿還以帝王之制厚葬,帶著朝廷全體班子到陵前哭得泣不成聲。朱子彥在《漢魏禪代與三國政治》一書中對此評價說,“漢獻帝生前雖不得志,死后可謂極盡哀榮”。
忠臣界巨子方孝孺曾在《武王伐紂》一文中評價說,周武王逼死了商紂王,而曹丕“猶能奉山陽終其身”,將曹丕在這件事上的表現(xiàn)抬到了比周武王這樣的圣君還要高的地步。
曹丕禪代最搞笑的一幕是,他在即位之后迅速娶了漢獻帝兩位女兒為妻,而背后的理論依據(jù)是:劉漢一直自稱是堯的子孫,所以他們曹家則是舜的子孫。為了重演舜娶堯的兩個女兒娥皇、女英的盛事,蹭堯舜禪讓的光環(huán),他曹丕也就為國獻身了。
用一場婚禮作為一次王朝更替的高潮及尾聲,真是太和平了。諾貝爾和平獎,必須是曹丕先生的。
(燕妮摘自《國家人文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