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萬紅 趙 勛
我們所處的現(xiàn)代社會,存在著越來越多的科學性與社會性交織的復雜議題。從近年來沸沸揚揚的轉(zhuǎn)基因食品爭議,到各地此起彼伏的PX工廠、垃圾焚燒選址的“鄰避效應”以及電磁波的安全性問題,這些科學議題的報道,無疑需要科學界與新聞界密切合作。然而,新聞界與科學界之間的溝通與合作卻并不盡如人意,甚至存在著對立與誤解,以致傳媒的介入不僅沒有“滅火”反而“澆油”。隨著越來越多的科學性議題“外溢”成為社會性議題的時候,大眾傳媒如何妥善處理爭議性的科學議題、如何促進傳媒與科學界的溝通與合作,顯得尤為迫切。2000年以后,隨著我國對科學傳播的重視,國內(nèi)科學哲學、科學史領域的學者翻譯引進了一系列科學傳播文獻,尤其是《公眾理解科學》、《科學與社會》兩部重要文獻的引入,對于我國科學傳播的研究和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20世紀后期,在西方發(fā)達國家,隨著基因遺傳、醫(yī)學移植、核電技術的發(fā)展,尤其是轉(zhuǎn)基因技術等等一系列科技投入應用,科學越來越多地受到普通公眾的關注,由此引發(fā)的對新技術的安全擔憂與倫理爭議不斷見諸報道。如何讓公眾理解科學、緩解科學與社會的關系,成為西方發(fā)達國家的一個當務之急。在這一背景下,堪稱科學傳播史上里程碑式的重要文獻問世,分別是1985年英國皇家學會《公眾理解科學》報告,以及2000年英國上議院科學技術特別委員會《科學與社會》報告。
《公眾理解科學》是英國皇家學會1985年發(fā)表的一份有關科學傳播的報告,是科普史、科學傳播史上一部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文獻,對于各國的科學傳播理論和實踐,具有重要參考意義。1984年4月,英國皇家學會理事會成立了由著名遺傳學家博德曼(Sir Walter F. Bodmer)博士擔任主席的一個特別小組,成員包括皇家學會各領域?qū)<遥@個特別小組的任務是,評估公眾理解科學的基本狀況,以及公眾理解科學的發(fā)展對于國家所具有的重要意義,考察科學傳播所面臨的困難,并提出改進科學傳播的建議。該小組于1985年發(fā)布了《公眾理解科學》報告,被認為是“英國甚至世界范圍內(nèi)公眾理解科學工作的一份經(jīng)典文獻”[1],報告提出了一系列建議,有些是針對包括英國皇家學會本身在內(nèi)的“科學共同體”①科學共同體(scientific community),即遵守同一科學規(guī)范的科學家所組成的群體,是科學家作為群體的一般的抽象存在形式。“科學共同體”有兩種含義,一是指整個科學界,二是指部分科學家組成的各種集團。的,有些則是針對大眾傳媒、教育領域、政府等。該報告發(fā)布以后,對于科學傳播理論與實踐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上世紀90年代中期,英國爆發(fā)瘋牛病危機,并相繼蔓延至歐盟多國。實際上,瘋牛病在1985年就已被發(fā)現(xiàn),但基于以往的科學認知作為決策依據(jù),政府一直宣稱這種病不會傳播給人類。與此同時,科學界則遲遲不能提出瘋牛病不會傳染的確鑿證據(jù)。一直到1996年,政府才在越來越多的證據(jù)下,承認人吃了受感染的牛肉,也可能會患上相同癥狀。這一事件,引發(fā)了社會公眾對政府與科學界的信任危機。此后,轉(zhuǎn)基因作物大面積種植、基因療法、干細胞技術以及克隆技術等生物技術相繼投入應用,其所帶來的不確定的風險性以及倫理困境,使社會公眾對于科學技術的應用產(chǎn)生了擔憂??茖W不再只是單純的科學,它承載著人類的安全與健康,同時也是一個倫理道德問題。[2]
正是在這一背景下,英國上議院科學技術特別委員會考察了公眾對科學的態(tài)度與價值,以及科學家與公眾之間緊張關系,最終發(fā)表了該委員會1999-2000年度第三報告——《科學與社會》報告,這份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報告中,提出的重要議題包括:應該在科學家與社會公眾之間形成一種新型的對話關系;“科學共同體”應該密切關注公眾對于科學的價值與態(tài)度;公眾對于科學界提交給政府的建議與決策依據(jù),一定程度上存在著信任危機;科學領域的顧問機構以及決策機構,應采取公開透明的工作方式。此外,科學界與大眾傳媒之間需要相互配合,開展建設性的合作。
這兩部報告在科學傳播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1985年的《公眾理解科學》報告,賦予了科學傳播以合法的地位,提出了傳媒對公眾理解科學的重要意義,以及“科學共同體”如何與大眾傳媒打交道、如何建立良好的科學的公眾形象。2000年的《科學與社會》報告,則進一步建議科學家與傳媒開展建設性合作,對于科學傳播中“科學共同體”的責任、對于科學界如何與新聞界溝通,提出了諸多建設性意見,至今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
這兩部報告,對于科學界與新聞界的溝通與合作狀況給予了充分關注。英國皇家學會1985年報告中指出,要使得大眾傳媒恰如其分地報道科學新聞,科學家與記者之間保持良好的合作關系是非常重要的。然而,現(xiàn)實卻是科學家對媒體不夠了解、缺乏信任,往往不愿意與記者打交道,也缺乏與媒體進行溝通交流的技巧。[3]2000年,英國上議院科學技術特別委員會的調(diào)查報告顯示科學家們的觀念似乎并未改觀,“許多科學家都確信,媒體將科學處理得很糟糕?!盵4]
傳媒與科學界的關系不容樂觀,具體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方面,“科學共同體”對于大眾傳媒缺乏信任和了解,也不熟悉大眾傳媒的傳播規(guī)律與運作模式;另一方面,大眾傳媒對“科學共同體”也缺乏了解,能對于科學技術的本質(zhì)與規(guī)律認知不夠,這使得“科學共同體”與大眾傳媒成為相互獨立的兩大群體。[5]
這兩個固守各自專業(yè)的群體產(chǎn)生交集,新聞的專業(yè)性與科學的專業(yè)性就產(chǎn)生分歧,科學家與新聞界的“話語體系”也不一致,因而難免出現(xiàn)“雞同鴨講”的狀況。英國《衛(wèi)報》的科學編輯蒂姆·雷德福舉了一個例子來說明:一位教授舉辦了一場有關地幔與地核研究的新聞發(fā)布會,會上他提到他的辦公室里有一支6英寸的海軍用槍。結(jié)果,新聞發(fā)布會剩下的時間都被用來回答關于這支槍的問題了。教授希望告訴公眾的是關于地心的科學,而記者們想要的卻是一篇與之風馬牛不相及的報道。[6]之所以會出現(xiàn)這樣的局面,是因為記者與科學家的關注點是有差異的,出發(fā)點卻都是各自的“專業(yè)”。
科學家希望通過新聞界傳遞科學的信息,希望媒體關注的是科學本身。而記者關注的是能夠引起受眾興趣的東西。也就是說,對于“什么”是新聞,二者都是立足于各自的專業(yè),并不一致?!犊茖W與社會》報告呼吁科學家們對此給予一定的理解,并提醒科學家,“科學記者,首先是記者,而不是教育者。他們的主要目標與其他記者一樣,就是同其他記者進行激烈的競爭,使報道被報紙或節(jié)目采用?!盵7]
因此,要想使科學信息得到傳媒的青睞,科學家需要在專業(yè)領域里提供能夠更多地引起受眾關注的信息;作為新聞媒體,則要反思,是否要從純粹的新聞價值出發(fā)進行報道,在科學報道中是否應該更多地聽取科學家的建議。
大眾傳媒處于科學與公眾之間,承擔著對來自“科學共同體”的信息加以解讀,進而傳播給社會公眾的職責。傳媒如果不能慎重處理科學議題,就可能誤導受眾,造成嚴重后果。因為許多科學議題已經(jīng)不僅僅局限在科學領域,更交織著社會議題。誕生于20世紀的兩部科學傳播文獻,對于傳媒如何處理科學議題,尤其是大眾傳媒如何傳達在科學的風險與不確定性、“科學共識”與少數(shù)意見問題,提出了頗有前瞻性的見解,時至今日,仍值得新聞界認真思考。
傳媒如何向社會傳達科學上的風險與不確定性,是近年來諸多爭議性科學議題的焦點問題之一??茖W家在對科學新進展及新技術應用進行表述的時候,無法給出確定無疑的定論,但媒體往往要求的是萬無一失的保證。例如,對于任何一種疫苗的推廣,科學家無法給出絕對安全的承諾,因為絕對的“零風險”是不存在的。
在無法保證確定性的前提下,媒體對風險與不確定性的報道實際上陷入一個困境:基于公眾利益角度,大眾傳媒需要告知受眾可能存在的風險,但對于風險的報道卻又帶來相反的負面作用,因為這會導致混亂或恐慌。這在關乎公眾切身利益的醫(yī)學技術及環(huán)境領域表現(xiàn)得尤為明顯。1974年,英國媒體報道了有兒童在接種“百白破”疫苗后,發(fā)生了嚴重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反應。隨后,報道、電視新聞持續(xù)關注,大篇幅報道,一度使社會公眾對疫苗安全失去信心,導致疫苗接種工作中斷,接種率從81%下降到31%;幾乎在同一時期,日本也因為媒體報道“百白破”疫苗的不良反應,從而出現(xiàn)了與英國相似的一幕:1974年,“百白破”疫苗接種率為80%,而1976年的接種率僅僅只有10%!英國疫苗接種率下降的惡果在10年后逐漸顯現(xiàn)出來,一些地區(qū)相繼發(fā)生麻疹疫情。2012年,英國的英格蘭和威爾士確診麻疹病例達高達2016起,是1994年以來的20年間的最高值。[8]
近年來,我國新聞媒體對兒童注射疫苗出現(xiàn)嚴重副作用的報道,也引發(fā)家長擔憂,家長認為能不注射就不注射。一項調(diào)查顯示,在不愿接種疫苗的人里,有71.4%擔心其副作用。[9]出現(xiàn)這種局面,媒體誤導是一個重要因素。
傳媒在爭議性科學議題的報道中,對于“科學共識”與少數(shù)科學家的意見,是“厚此薄彼”還是“一視同仁”,將其平等地呈現(xiàn)在媒體上?對此,文獻提出了一些值得深思問題。
首先,是新聞報道的平衡性原則與科學議題中爭議性問題。在爭議性報道中,平等地對待爭議的雙方,無疑是符合新聞的平衡性原則的,也是公正的。查爾斯·奧弗比(Charles L. Overby)認為,新聞公正由五個基本要素組成,即準確、平衡、完整、無偏見、合乎倫理。[10]但在具有爭議性的科學議題中,報道的平衡性原則,看起來卻并非真正意義上的客觀、公正?!犊茖W與社會》報告就指出這種做法應當受到批評:媒體對“科學共識”和少數(shù)派的看法一視同仁,這樣做有時是為了平衡他們所謂的關系,有時則是因為對抗本身就是很好的新聞素材。近年來,國內(nèi)關于轉(zhuǎn)基因食品的報道,這種現(xiàn)象表現(xiàn)得尤為明顯。
其次,在爭議性科學問題的報道中,如何報道“科學共識”與少數(shù)意見?從兩個科學傳播重要文獻所呈現(xiàn)的原則出發(fā),大眾傳媒應尊重科學共識,而對少數(shù)派意見,不應加以渲染??茖W領域鼓勵質(zhì)疑,但不是所有的質(zhì)疑意見都是值得呈現(xiàn)的。
在面對科學議題的時候,科學界與新聞界應該共同行動,以改善雙方的關系。那么,科學界應該做些什么?新聞界應該做些什么?
首先,傳媒與“科學共同體”之間應相互尊重,建立良性合作關系。大眾傳媒與科學界不是對立關系。“科學共同體”與新聞界要相互尊重,“科學共同體”不能以其科學的專業(yè)性輕視大眾傳媒;大眾傳媒在越來越多地介入到科學爭議性議題中的時候,應當更加小心謹慎,以免誤導社會公眾?!翱茖W共同體”應具備一定的媒介素養(yǎng),了解現(xiàn)代傳播規(guī)律,從而更好地與新聞媒體打交道。英國皇家學會報告提出,“科學共同體”應努力改善“科學的公眾關系”,“科學共同體”應該與大眾傳媒保持良好的溝通與交流關系,只有這樣,科學家和記者之間的關系才能夠得以改進?!叭绻茖W家想要使科學事務為人們所理解并且不被曲解,那么他們就必須了解媒體的本質(zhì)及其局限?!眻蟾嫣岢觯翱茖W共同體”應該“全面評估自己在改進公眾理解科學方面的潛力,比如為科學工作者提供科學傳播和媒體知識的培訓,安排講座、演示并組織科學競賽,為新聞工作者、政治家和其他人士提供科學簡報,從總體上改善科學的公眾關系。”“我們建議……為新聞記者組織新聞研討會,以便大家了解當前社會熱點問題中可預見或不可預見之進展的科學背景?!?/p>
其次,政府應加強對科學傳播的引導,為傳媒與科學界的溝通創(chuàng)造條件。英國政府于2002年設立了“科學媒體中心”,該中心是一個獨立的機構,與皇家學會合作,主要目的是通過引導傳媒對于有爭議的科學議題進行平衡、公正、合理的報道,從而提高公眾對科學的信任。該中心的服務對象,主要是大眾傳媒中的非專業(yè)記者以及沒有設立專門報道科學問題記者的媒體。中心的功能就像一個媒體編輯室,對于科學時事及時做出反應,廣泛搜集各種科學觀點。此外,“科學媒體中心”還為各家傳媒提供專家名單,這些科學家愿意就涉及相關科學問題的新聞時事接受采訪或進行專業(yè)性的回應。此外,這個中心也面向科學界,為他們提供培訓,以改進他們與媒體溝通交流的方式。[11]
與此同時,大眾傳媒應建立科學報道的準則規(guī)范。在《科學與社會》報告中,英國下議院的科學技術委員會建議,“媒體對科學事件的報道,應該有一個行動準則來管理,這個準則規(guī)定科學報道應當真實準確。”科學議題往往與社會議題交織在一起,或者有可能引發(fā)社會議題。因此,傳媒對具有爭議性的科學議題進行報道的時候,應該建立相應的規(guī)范準則。大眾傳媒應該在報道科學性議題時,就相關專業(yè)性問題,咨詢該領域公認的科學家;在報道科學上的少數(shù)意見的時候,應該更加慎重。此外,大眾傳媒對于從事科學報道的編輯、記者,也應提出一定要求,如這些科技新聞編輯、記者應當具備一定的科學素養(yǎng),最好具備相應的專業(yè)背景。
[1]江曉原,劉兵.什么是“公眾理解科學”?[J].科技文萃,2005(4):8-9.
[2]樊春良.走向民主的科學[N],中華讀書報,2004-12-15(01).
[3][英]英國皇家學會.公眾理解科學[M],唐英英譯,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4:43.
[4][英]上議院科學技術特別委員會.科學與社會[M],張卜天,張東林譯,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2004:97.
[5]詹正茂,靳一,陳曉清.中國科學傳播報告(2010-2011)[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12-13.
[6][7][英]上議院科學技術特別委員會.科學與社會,張卜天,張東林譯,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4:99.
[8]高峰,王肖瀟.疫苗恐慌,世界難題[J],環(huán)球人物 ,2014(1):74-75.
[9]嬰兒接種疫苗后死亡,以后能不打就不打了? [EB/OL],騰 訊 網(wǎng) http://view.news.qq.com/original/intouchtoday/n2643.html,2013-12-15.
[10]張宸.當代西方新聞報道規(guī)范[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74-75.
[11]梁玉蘭,邱舉良.英國科學文化傳播體系及其措施[J],科學新聞,2007(15):5-7.